分析蘇軾豪放詩詞的藝術手法(2)
分析蘇軾豪放詩詞的藝術手法
這是一首悼詞,以詞寫悼亡,是蘇軾首創(chuàng)。詞的上片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思念,是現(xiàn)實。“十年生死兩茫茫”至“無處話凄涼”五句,直敘生死離絕的思念之情。“十年”時間之長,十年滄桑,多么迫切地希望得到彼此的消息,希望彼此的音容浮現(xiàn)在眼前!然而太失望了,“茫茫”二字,寫出了彼此渺茫難詳?shù)默F(xiàn)實;也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空虛、悵惘,思念之情的深切,心事的浩渺深遠。 下片寫夢境:“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一句即過渡,引入夢境,自然巧妙,“詞意斷而仍續(xù),合而仍分”(沈祥龍《論調(diào)隨筆》,“忽”字表現(xiàn)夢境的迷離恍惚,生動,令人耳目振動。“小
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具體記敘夢中的情景。“小軒窗,正梳妝”寫出了詞人的理想,平易親切,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平淡之中卻自有一種動人的魅力。“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相思,為何相見又無言呢?——因為“無處話凄涼”。“此中有真意,欲辨已無言”(陶淵明《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無“言”勝有“言”了。千行淚,正說明他們情感之豐富!驚喜?!——感情最深處的藝術魅力!
全詞采用白描的手法,出語平淡樸實,處處是家常話,字字是肺腑鏤出,感情自然深摯,情調(diào)哀婉而不板滯。筆墨翻卷,境界層出,波瀾迭起,妙緒紛呈。他成功地將自己的情思與自己的性格結(jié)合,但所表現(xiàn)出的仍然無不是那種一以貫之的“流行坎止”的灑脫情懷。語言仍然豪邁奔放,意境深遠,應該是由其通脫的性格所決定的吧。
從以上分析說明,蘇軾一貫主張并實踐了他的“詩從肺腑出,出則感肺腑”(《夜讀孟郊詩》)的理論,只有真實地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xiàn)自己情感的作品,才是佳作??陀^事物還是需要有主觀的抒情寫意色彩來表現(xiàn),所謂“真實”,應是藝術的真實。蘇軾以前的詞大都是寫給歌兒舞女唱的,他現(xiàn)在的詞則完全擺脫了詞的“纏綿蕩往,窮纖極隱”的嫵媚之風,正以灑脫疏放、優(yōu)游自在的風韻、開闊的氣象、高遠的意境、隨意揮灑的筆法、直率透徹的格調(diào)、瀟灑超曠的性格心真實的情感做了北宋詞壇的霸主。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彎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獵》)
這是標志蘇軾豪放詞成熟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是蘇軾自己都認為的得意之作。詞的上片寫他“少年狂”的行動,描寫會獵的情景,是舉之“狂”矣。“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描寫了會獵的場面:人馬攢蔟,浩浩蕩蕩,鋪天蓋地,席卷而過,威武闊大,形象生動。接著再寫會獵中的壯舉:“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太守“親射虎”,從容自若的鎮(zhèn)定風度,豪邁的氣魄和嫻熟的本領自然呈現(xiàn),不減當年孫權之英武!詞的下片寫“少年狂”的胸懷,抒發(fā)他由打獵激發(fā)出來的衛(wèi)國殺敵的愛國熱忱,志之“狂”矣。“ 酒酣胸膽尚開張”詞人性情本就豪放不羈,現(xiàn)在又加上酒力,“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壯志沖天。“鬢微霜,
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又寫了他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一個“何日”把詞人那種亟待盼望的殷切心情表現(xiàn)锝極為生動。上下兩片一氣貫注,略無停頓,猶如急流飛瀑,奔騰而下,氣勢之磅礴,意境之壯偉,筆力之雄豪,撼人心魄,大有激昂排宕,不可一世之概。詞人之情、之志,可謂“狂”矣,淋漓盡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種“情”與“景”、“意”與“境”的完美契合,構(gòu)成了壯偉高遠的詞境。
這一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情思的豪邁奔放,表情的激越壯偉,意境的深邃高遠,使蘇軾豪放詞感情之強烈誠摯,筆墨之激昂飛動,具有雄豪勁健的陽剛之美,高處竟能勝寒!
二 引詩入詞,以詩入詞,以散句入詞
詞自興起、發(fā)展、衍進至唐宋五代在文人手中臻于成熟,具備一種獨立文本所必須的文體本色了,也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但到了北宋中葉,這一傳統(tǒng)遇到了一次嚴重的挑戰(zhàn),那就是當時的文壇盟主蘇軾自杭州創(chuàng)詞以來,有意與“柳七郎風韻”相對,“自成一家”詞風。與題材擴大相映,在語言上屏棄了花間詞人鏤金錯采的作風,廣泛地吸收前人的詩句入詞,以詩為詞,適當吸收口語入詞,給人清新自然之感,為了充分表達意境,他有時還突破音律地限制,試圖改變,并且在相當程度上也確實改變了詞創(chuàng)作地固有風貌,最終創(chuàng)立了豪放詞派。
蘇軾是如何引詩入詞,以詩為詞,以散句入詞,適當吸收口語入詞的呢? 首先,蘇軾“引詩入詞,以詩為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