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勻老師職稱論文
都勻老師職稱論文
教師是一個不平凡的職業(yè)!老師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學生幼稚的心理,幫學生打開智慧之門,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小編整理了都勻老師職稱論文,歡迎閱讀!
都勻老師職稱論文篇一
做一個站在學生背后的老師
【摘 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老師的滿堂灌,學生整天的題海戰(zhàn),讓我們大家都身心疲憊。老師們真正的做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可是換來的是什么?孩子們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甚至厭學逃學。這就是我們要的教學嗎?這時一場轟轟烈烈的新課改就猶如一股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吹醒了每一顆沉睡的心靈。
【關(guān)鍵詞】傳統(tǒng)教學模式;新課改;導學案;小組合作;討論;小組考核;集體榮譽感;站在背后
在若干年前有人就提出了“素質(zhì)教育”,要求減輕學生負擔??墒墙Y(jié)果落實的怎樣呢?學生依然學得艱苦,教師依然教得很累,而教學質(zhì)量也是捉襟見肘。老師們都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有余而力不足。”
問題到底出在哪?
1.教育內(nèi)容的錯誤
為了讓學生們學得扎實,老師們用“不道德”的方式教育學生。課堂上,老師站在講臺前進行“大滿貫”,講得是唾沫橫飛,學生們坐在下面聽得是云里霧里。時間一久,也就形成了聽覺疲勞。于是上課睡覺的,做小動作的,層出不窮。
用昨天的知識教育今天的孩子,成為明天的人才,老師的教育理念呢?
2.教學方法的缺失
老師上課滿堂灌,對學生還是不放心,那怎么辦?做題目。學生們于是上課做,下課做,學校做,回家做。難道用這種“不科學”的方法教學,能減負嗎?做不完的作業(yè)練習,考不完的檢測模擬。
真是“老師在題岸上瀟灑地走,學生在題海中痛苦地游”。
3.學生的興趣全無
老師一人霸占了課堂,學生沒興趣;整天的題海戰(zhàn),學生易疲倦。所以很多學生因厭學而早早地離開了課堂,離開了學校。學生們感嘆:“這種學習,我們傷不起啊!”
百教一法,千校一面,萬生一書,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捷克的夸美紐斯早就說過:“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生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所以課改是勢在必行了。
這次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圍繞以生為本,堅持學為中心。把屬于學生的還給學生: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能力歸還學生;把幸福成功,健康快樂歸還給學生。老師再也不用一直站在講臺前。
那么新課改到底帶來了怎樣的成效呢?筆者所任教的學校雖然實行改革不久,但是新課改給學生帶來的變化確實讓人感觸頗深。尤其是教師的角色變化。
以前總是不放心學生這個,不放心學生那個,現(xiàn)在好了,把舞臺都讓給了學生,讓老師走到了學生的背后,忽然發(fā)現(xiàn),站在下面欣賞到的風景特美!
一、小組建設(shè)的魅力
(一)小組建設(shè)是學生展示的舞臺
通過四大體系建設(shè)使小組成員同學習、同實踐、同活動、同競爭、同評價,使小組成員成為感情共同體,價值共同體,行為共同體,讓小組成為孩子對學校歸屬感的紐帶,合作學習的土壤(合作學習為種子),自主管理的細胞,徹底克服傳統(tǒng)方式下的學生厭校傾向,這個小組不僅有型而且更有魂!
(二)小組建設(shè)是課改的保障
這不僅是課堂的組織形式,更是貫穿學生的衛(wèi)生,紀律,學習,藝術(shù)等的主線。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小組的主人,個人的表現(xiàn)直接和小組的榮辱共存。因為各項考核都與小組掛鉤。這恰恰刺激了孩子們爭強好勝的意識。而每個小組的組長,就猶如一個家的家長,他必須帶領(lǐng)組員們共同建設(shè)自己的“家園”,行使自己的權(quán)利。“我的地盤我做主”,老師只要站在學生背后,把舞臺還給學生,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凡事親力親為,那樣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又有多少價值呢?
1.組長的成長
自從建立小組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各小組的組長,學會了“無私、責任、擔當、不棄”。因為他們要負責手下五六名成員。為了更好的管理小組成員,他們要根據(jù)自己組員的情況制定組規(guī),組員的獎懲措施。遇到特殊事件他們還會組織召開組會,商量討論對策。而這些他們都可以離開老師自己實行。
筆者現(xiàn)在擔任班主任。班上的六位小組長能力很強,很多時候在我不在的情況下,他們也能把班里管理的僅僅有條。晨讀時,組長已經(jīng)組織組員在大聲地朗讀安排好的內(nèi)容,并會根據(jù)朗讀的態(tài)度給各成員打分;自修課時,會監(jiān)督組員獨立自覺地完成作業(yè),并安排“培優(yōu)扶弱”行動,會的教不會的;打掃衛(wèi)生時,更是盡心盡職,監(jiān)督組員認真仔細地打掃。所以,班里的事情,筆者根本不用怎么插手,只要放心交給學生做就好。
現(xiàn)在,我可以自豪地說:“即使我一星期不在學校,他們也照樣樣樣考核第一!”因為我只要站在他們的背后。
2.組員的成長
小組成員們的集體榮譽感非常強,不論成績好壞,迫于輿論的壓力,班里營造了一種很濃的競爭意識。
在筆者班上有這么一名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不理想,幾乎每門課不及格。更讓人頭疼的是他還特愛搗亂。上課時,老師在講臺上講得唾沫橫飛,他或在下面引吭高歌,或向其他同學投去子彈,攪得任課老師無法正常上課;下課時,或撿人家便宜,或挑事和人家打斗。記得有一次,為了向同學顯示自己的“絕技”,居然會從三樓欄桿上往下跳。幸虧同學反應快,一把把他拉住了,不然后果不堪設(shè)想。
可是自從課改分小組后,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上課時,不再做小動作,因為要影響組里的考核。而且組長發(fā)現(xiàn)他記憶力特別好,反應也很快,所以一旦有這樣的機會,組里就會讓他來展現(xiàn),他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為組里獲得了不少分。也許是大家一次次地肯定,讓他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從而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所以課后他也不再和以前一樣調(diào)皮搗蛋。每次班里大掃除,他總是主動參與;同學買菜沒錢,他會主動把自己的食物和他人一起分享;每次走在最后發(fā)現(xiàn)班里的燈未關(guān),他總會主動關(guān)燈……他這巨大的變化讓我們大家對他刮目相看。
美國的謝爾・希爾弗斯坦說的沒錯:“總得有人去擦星星。它們看起來灰蒙蒙。總得有人去擦星星。因為那些八哥、海鷗和老鷹都抱怨星星又舊又生銹,想要個新的我們沒有,所以還是帶上水桶和抹布??偟糜腥巳ゲ列切?,我相信,星星會亮起來。”
所以即使那些我們看來“不可救藥”的個體,也一樣具有人類共同的積極的“基因”,只要有合適的土壤,而課改就是培育一顆向上的種子的肥沃的土壤。
二、生本課堂打破了沉默
所謂生本的“三生”指生命的課堂,生態(tài)的課堂,生成的課堂。它追求“巧教樂學”、“幸福課堂”、“輕負高質(zhì)”,達到解放學生的目的:解放學生的大腦,解放學生的嘴巴,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老師從臺前走到臺后。
從導學案的完成,到課堂的討論,都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這樣的課堂,完全由學生主宰,反饋問題,分析題目,發(fā)表觀點,學生們?nèi)巳擞惺虑榭勺觯趺催€會有人打瞌睡呢?孩子們其實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只是以前很少有機會而已?,F(xiàn)在好了,學生發(fā)言的機會多了,膽子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筆者班上有一位女同學,記得剛來時膽子非常小,站起來發(fā)言也是支支吾吾,聲音極輕。而現(xiàn)在卻能在公開課中,當著這么多老師的面,站在講臺上自然地講解,還配上板書,講得有板有眼,聽得后面的老師是直鼓掌。
走進現(xiàn)在的課堂,你聽到更多的不是老師的聲音,而是來自學生的聲音:討論問題,發(fā)表觀點,上臺展示。這里成了學生的舞臺,老師則成了臺下客。
參考文獻:
[1](捷克)夸美紐斯《大教學論》(1632)
[2]《班主任之友 》2010.324.1
[3](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總得有人去擦星星》
[4]《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155.11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都勻老師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