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老子的“無”與“有”的二元辯證思想
【摘要】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一書上下凡五千余言,充滿了老子樸素的辯證思想 [1],如“大小”、“有無”、“禍福”、“貴賤”、“上下”、“難易”、“利害”、“強弱”等等,皆是其真實的思想精髓所在。尤其是老子的“有”與“無”這一思想具有明顯的“二元論” 特征。雖然有人會說,這是拿西方哲學的套路來束縛古人思想的魅力,會造成哲學的混亂,但是筆者認為從另外一個獨特的角度進行思考,來發(fā)掘先人留給我們的思想遺產(chǎn),為后世所用,善莫大焉。
【關鍵詞】:二元論 無為 有生于無 有無相生
【正文】
老子在其傳世著作《道德經(jīng)》中提出了兩個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無”,這在中國哲學史上都還是第一次。莊子在其《莊子•天下篇》中評價老子的哲學思想時,如是說:“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謙下為表,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莊子也是用“無”“太一”(即“道”)來總括老子的哲學。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學思想,就必須從這二者入手。又因為“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靈魂所在,要想討論“無”與“有”的關系,則繞不開“道”,所以在此從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沒有給出一個關于“道”的確切定義,而是以“無名”、“樸”、“無象”、“無形”、“無狀之狀” 、“無物之象”等詞語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話說,則是“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體有三種含義——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后來王弼在給老子《道德經(jīng)》做的注中說:
“所謂道——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聽之不可得而聞,視之不可得而彰,體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嘗。” “道”沒有形狀,沒有名稱,它作為萬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
什么是“無”呢?
老子《道德經(jīng)》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無”的就達四十章之多,“無” 在《辭?!分械慕忉屖牵褐甘挛锏牟淮嬖冢袩o形、無名、虛無等義。在老子那里,“無” 是形而上之空無,是虛無飄渺的。
什么是“有”呢?
《說文解字》中“有”的解釋為:不宜有也。謂本是不當有而有之稱,引伸遂為凡有之稱,凡春秋書有者皆有字之本義也。“有”在《辭海》中的解釋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在老子那里,“有”則是指形而下之實有,是實實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當?shù)刂赋觯?ldquo;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四十章)其意思是說,“有”是天地萬物產(chǎn)生的本源,而“無”則是“有”的本源,“無”是本源之源,是產(chǎn)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繼愈先生在其《老子繹讀》一書的前言中說,“無”也是“道”,“道”也是“無”。 二者均為形而上之空無,是虛無飄渺的。“無”常用來指稱最高本體“道”的特性, 這也是《道德經(jīng)》中最常見的用法。[10] 如《道德經(jīng)》三十二章說: “道常無名, 樸雖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說: “道常無為, 而無不為”。
總的來說,在西方哲學史上,“有”為最高的原則,而“無”總是被看作是次等的、派生的、消極的(否定性的),“有”高于“無” 、優(yōu)于“無” [11]。而在老子《道德經(jīng)》里,“有”與“無”的關系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道德經(jīng)》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明確提出有無相生,認為“有”與“無”是相互對立而生的,既相互對立,又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兜赖陆?jīng)》第四十章中(“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提出有生于無,[12]所有的物是從“有”中產(chǎn)生的,而“有”是從“無”中產(chǎn)生的。[13] 這恰好與西方哲學中崇有抑無的觀念相反。從這一點也可看出,《道德經(jīng)》雖只有五千言,但并非一時之功,就老子“有”“無”關系的前后變化亦可拆穿“老子一夜便作《道德經(jīng)》之傳說。
在討論關于“有”與“無”的具體關系時,許多學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經(jīng)》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無”的觀點,大多都認為這是與第一章中“有無相生”的觀點相矛盾的,如陳鼓應先生說:今本“有生于無”之說, 顯然與第1 章“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無法對應。第1 章的“ 無” 、“ 有” 是“ 同出而異名” 地指稱道的。[14]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我們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規(guī),更不能因循守舊。
故在此將對“無”與“有”這一二元辯證的關系加以詳細的論述,并闡釋其與西方哲學的具體不同,意欲呈現(xiàn)一個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與“無”的關系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有無相生”的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有生于無”的階段。“有”與“無”關系的這一微妙變化,不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斷變化性,也隱含著老子對世界(亦即老子所說的天地萬物或自然)更為理性的認識。
(一)第一階段——有無相生
“有無相生”見于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正如其后幾對關系一樣,“有”與“無”是相互對立,相生相隨,相互生成的,相互對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無,“無”也可以產(chǎn)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點是,二者的相互生成應該是同一層次上的循環(huán)的過程。
老子《道德經(jīng)》開篇第一章第二句則曰: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是天地的起始之處,是與“道”相同的概念,是萬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處“天地”與“萬物”應為異詞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間的萬物生靈。然而,何為母也?《說文解字》中關于“母”的解釋是:依《禮記》釋文補,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無,詩書皆用無,士婚禮,夙夜母違命,古文母通無,是古文禮作無,今文禮作母也,凡母之屬皆從母。[15] 在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這是老子對“道”的解釋,所謂“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16] 在老子《道德經(jīng)》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17] 因而,“始”與“母”皆為根本,本源的意思,“無”與“有”都是產(chǎn)生天地萬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經(jīng)》第十一章中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為利,皆賴無以為用也。[18] 按王弼的說法,這一句則是強調(diào)“無”的根本作用,但是此處也隱含了“有”這一前提的作用。陳鼓應先生說,此處就現(xiàn)象界層面來談有無之相互依待的關系,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則是從道的本體論層面來談論有無的相生相成的關系。[19]“因此,“有”的“利”是依靠“無”的“用”,并且“無”的作用的發(fā)揮,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關系。
總而言之,在這一階段,“無”與“有”都是二元對立的關系,“有”與“無”是相互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有無相生”從相反相成這一觀點,間接地呈現(xiàn)出老子的整體觀與和諧觀。[20]
下面,我們將進入“有生于無”這一階段,進一步討論“有”和“無”的關系。
(二)第一階段——有生于無
老子在其《道德經(jīng)》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當?shù)卣f出:
“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四十章)
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為生,有之所始,以無為本,將欲全有,必反于無也。”[21]天地萬物都是從有形之物開始的,有形之物是天地萬物得以存在,并被人所感知的憑借和載體(如人的身體是有形之物,屬于“有”的范疇),而有形之物是從無形之物中產(chǎn)生出來的,無形之物是有形之物存在的目的與意義的根本所在,是有形之物的本源(如靈魂是無形之物,屬于“無”的范疇)。靈魂要依靠身體,然而身體有了靈魂才變得有意義。借用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來說,形勢與內(nèi)容(質(zhì)料)相比,形勢更為重要,形式是決定某一個事物之所以成為這一事物的根據(jù)。[22] 有形之物即是內(nèi)容(質(zhì)料),無形之物即是形式,沒有內(nèi)容(質(zhì)料)的形式,就如沒有身體的靈魂,無所依托;沒有形式的內(nèi)容(質(zhì)料)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