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論文大全>畢業(yè)論文>教育類論文>教育理論>

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參考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德育,既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制度孕育的產(chǎn)物,又是為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制度服務的。德育教育是國內外教育的重點及教育領域發(fā)展的趨勢。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篇1

  淺談學校德育教育

  摘 要:針對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以鄧小平的德育教育理論為指導,提出學校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學校德育教育;鄧小平德育理論;策略與措施

  引言

  德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同屬于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系統(tǒng)。長期以來,在各級教育實踐中,德育一直備受重視,也積累了許多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開放的深入,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確已發(fā)生巨大變化,傳統(tǒng)的德育理念已不能全部適應現(xiàn)實的需要,所以德育理念的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在所難免。

  1、學校德育工作現(xiàn)狀

  現(xiàn)在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的主流是積極的、健康的。他們思想積極健康向上,關注國內外的時事大事;時刻關注自身的發(fā)展;不斷增強自強、自立、自信意識;具有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各種意識形態(tài)和國際敵對勢力的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個性化和多樣化,享樂、拜金等各種不良思潮侵蝕校園,而學校在加強德育教育工作方面,雖然也很重視,但缺乏家庭參與和社會參與的協(xié)同教育環(huán)境。上述種種現(xiàn)象對當前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艱巨任務。

  2、鄧小平的德育教育理論

  2.1德育教育目標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在認真總結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的基礎上,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并根據(jù)時代的發(fā)展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科學地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作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目標。這體現(xiàn)了鄧小平同志對新時期人的全面發(fā)展和人才素質要求的層次性特點。

  鄧小平同志還指出:“在鼓勵幫助每個人勤奮努力的同時,仍然不能不承認各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和品德的差異,并且仿照這種差異給以區(qū)別對待,盡可能使每個人按不同的條件向社會主義的總目標前進。”因此,學校德育教育目標不能千篇一律,承認現(xiàn)階段存在著不同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的人,存在著品德的差異性,所以,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必須把先進性與廣泛性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德育才能發(fā)揮最大效益。

  2.2德育教育的內容

  鄧小平同志根據(jù)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根據(jù)我國人民群眾思想道德狀況和社會精神風貌的實際,按照新時期德育戰(zhàn)略目標的規(guī)定,提出了一系列關于德育內容的重要思想,科學深刻地闡述了新時期德育的主要內容。這些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層次: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社會主義法紀教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社會主義政治教育。學校應根據(jù)這四個方面的德育教育內容,結合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和實際存在的主要思想問題,合理確定相應的學校德育教育內容,加以教育和引導。

  2.3德育教育的方法

  鄧小平同志非常重視德育工作的方法。在談到如何處理中西德育的結合時,他強調指出:在繼承傳統(tǒng),引進吸收國外文化中,要弘揚優(yōu)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吸收,不能盲目照搬,全盤西化。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個方面時,他說:“整個社會的家家戶戶,都來關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進步。” “樹立大德育觀念,創(chuàng)建全員育人工作的新格局,全面實施社會德育、學校德育與家庭德育協(xié)同運作的一體化;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思想政治工作決策與管理的一體化;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與渠道的一體化”。“為了實現(xiàn)安定團結,宣傳、教育、理論、文藝部門的同志,要從各方面來共同努力。”“報刊、廣播、電視都要把促進安定團結,提高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作為自己的一項經(jīng)常性的、基本的任務。”

  3、學校德育教育的策略與措施

  通過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的德育理論,對于促進學校德育教育工作,構建德育教育的系統(tǒng)工程,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3.1構建德育教育的管理機制

  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管理機制,是落實學校德育教育目標的保證。

  3.1.1完善學校德育教育管理體系

  要建立德育教育目標管理、德育內容管理、德育方法管理、德育策略管理體系,形成多層次、完善的德育管理體系,將相關的職能管理部門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由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德育教師組成的德育組織系統(tǒng),明確職責范圍,制定相應的考評機制,以適合新形勢下德育教育新情況的要求。

  3.1.2常規(guī)德育管理法規(guī)化

  教書育人,德育為先。在日常的德育教育管理中,學校的各種規(guī)章制度、學生行為規(guī)范和守則、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等等,都應當作為日常管理學生品德行為的標準。

  3.1.3建立多種形式的德育管理方法

  一是自我管理方法。通過教育和引導學生設計自我計劃,自我組織,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自我評價,逐步形成良好的自覺行為習慣。二是活動激勵法。通過開展寓教于樂的、符合學生心理需要的各種游戲和活動,達到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三是行政法規(guī)管理方法??煞e極采取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直接調節(jié)德育管理對象,通過權威和服從關系對管理對象發(fā)生影響。

  3.2構建系統(tǒng)性的德育目標體系

  學校德育應該是由德育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六個分系統(tǒng)構成的一個完整系統(tǒng),要提高這個系統(tǒng)的整體功能,就要將這六個分系統(tǒng)進行合理的配置,構建成一個時間上具有全程性、空間上具有全面性,能夠產(chǎn)生整體效應的學?,F(xiàn)代德育有機體系。

  青少年學生心理素質,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法律意識,世界觀、人生觀以及思想信念是通過人的一生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社會不斷學習培養(yǎng),實踐改造逐步形成的,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在確定德育的內容時學校既要考慮到德育目標和教育目標的總要求,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德性與認識基礎。   3.2.1要堅持一般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

  如尖子生和落后生,同樣是心理教育,德育的內容既有共性,又有其個性;對尖子生重點是注意矯正學生過分看重榮譽和成績的心理上,防止焦慮、緊張、抑郁等心理疾患的發(fā)生;而對落后生更要注意引導他們克服自卑與懶惰心理,鼓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升騰起對美好明天的憧憬與希冀。

  3.2.2要堅持傳統(tǒng)性與時代性的統(tǒng)一

  既要對傳統(tǒng)的教育內容予以保留,又要根據(jù)時代的要求增加教育內容。

  3.2.3堅持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的統(tǒng)一

  既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內容體系,又結合社會發(fā)展和學生思想的變化,關注社會熱點和學生思想熱點,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總之,學校必須遵循青少年身心特點和青少年發(fā)育規(guī)律,依據(jù)學校的教育資源優(yōu)勢和特色,來整體構建學校德育目標體系;把德育的要素結構,層次結構劃分出來,根據(jù)不同年級或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知識水平,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校內到校外,從具體到抽象,分層遞進。這樣既保證德育目標的一貫性和完整性,又保證德育內容的漸進性和層次性,使德育工作走向規(guī)范化,從而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

  當前,不少的地方應試教育的思想還沒有徹底根除,一些地方政府、家庭和社會仍主要以學生學習成績衡量學校的教育質量,以分數(shù)評價學生發(fā)展的好壞。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校的用人機制、激勵機制都以教學成績?yōu)闃藴?,緊緊圍繞升學率。比如教師競聘崗位、評定職稱、晉級等都依據(jù)教學成績。在師資培訓方面,德育教師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外出參加學習或進行德育調研;教學工作會議一年組織好幾次,從上到下非常重視,而德育工作會議幾年開不了一次;在教師獎勵方面,每年只評選教學優(yōu)秀與骨干教師,而沒有德育優(yōu)秀或骨干教師,專業(yè)技術職稱晉級,教學優(yōu)秀,骨干教師分值很重,始終處于優(yōu)先的地位;德育基地、設施、活動等專項經(jīng)費沒有投入,不能不說是德育工作者的一種悲哀。

  由于在政策的導向上缺乏對德育工作者的鼓勵,嚴重影響了人們從事德育工作的積極性。為此,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領導,要下大力氣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力克教學成績與分數(shù)的“一元制”。當前,特別要加強對德育評價體系的研究,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對校長,校長對班主任,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各級的評價體系,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師獎勵政策,職稱評定與人事編制制度,使之放到與教學同等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切實保障與激勵教師從事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3.3構建校、社、家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wǎng)絡

  3.3.1建立校園德育教育網(wǎng)絡

  當前各校均有較完整的校園網(wǎng)絡,學校要利用網(wǎng)絡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德育作用,寓德育于教學的全過程,開辟德育教育的新途徑。結合各學科的特點,合適時宜地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內在德育因素,將學科知識和德育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樹立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良好的人格。

  3.3.2建立校園、社會、家庭德育教育網(wǎng)絡

  成立校園、家庭、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wǎng)絡。只有把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的德育教育集于一網(wǎng),相互合作,密切配合,構建德育教育一體化網(wǎng)絡,才能爭取到最佳的教育合力效果。

  3.4加強教師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設

  學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師自身道德的建設。作為教育者,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到為人師表,利用“身正”的模范效應來教育學生就顯得特別重要。要組織好教師學習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從理論上明晰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明確為師的首要職責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要特別強調樹立遠大理想,敬業(yè)愛崗,為教育事業(yè)多做奉獻。努力克服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良思想的影響。“師者,人之模范”。教師的言傳身教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主導因素。教師教學生做人,首先自身得會做人。教師除學識淵博,教學得法外,在學校里要有師德,在家庭要有美德,而且在社會領域也應該成為遵守社會公德、遵紀守法的模范。

  在新形勢下,教師要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特別要倡導并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深化對職業(yè)崇高感的認識,提高對教師工作價值的認同度,有效地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用自己的高尚品行、健全人格的精神感染學生,使他們成為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結語

  新時期加強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水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一個同步實施的過程,它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會產(chǎn)生巨大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智力發(fā)展。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不斷總結,深入實際,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為培養(yǎng)出更多德才兼?zhèn)洌m合國家發(fā)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314 ;

  2、鄧小平.《鄧小平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6-69;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48,63,110,111,144,305,371,380;

  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6 ;

  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151,254,255,262,369,408 ;

  6、中共中央宣傳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學習出版社

  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篇2

  淺談中學德育教育策略

  摘要:中學德育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家庭、教育工作者、學生自己從各個方面加以完善。針對中學德育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及其歸因分析,本文從營造良好的中學德育教育氛圍、中學德育教育內容結合社會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形式等策略,進一步推進中學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德育教育;教育策略;中學教育

  引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道德風氣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一種逐步適合時代發(fā)展需要的道德體系正在醞釀之中。時代的發(fā)展以及社會道德體系的變化也為中學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1 營造良好的中學德育教育氛圍

  學生個體情感的培養(yǎng),心理素質的鍛煉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乃至知識才能的增長,總是受到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家庭小環(huán)境,乃至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尤其是學校要特別重視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營造育人氛圍。要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氣氛,從辦學觀念、學校歷史、師生規(guī)范、校園標識等方面綜合考慮,制定校訓、校風、校歌、校規(guī),形成有鮮明特色、統(tǒng)一和諧的校園形象。加大對德育教育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加大德育教育宣傳的途徑。設置德育教育專欄,名人名言等,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加大投入綠化校園,校內綠草茵茵、樹木蔥蘢,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我國的教育目的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一代新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作位是不容置疑的,我們一定要樹立德育教育首位的戰(zhàn)略觀念。在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從應試教育的漩渦中沖出來,這些都有賴于教育觀念的轉變,我們要明確“德育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德育教育無閑人,人人都育人”的道理,真正把德育教育首位放在戰(zhàn)略的高度去思考,通過學校這個主陣地,向社會輸送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拧?/p>

  2中學德育教育內容結合社會發(fā)展

  中學德育教育內容與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相聯(lián)系。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中,學校德育觀念和內容要向現(xiàn)代型轉變。廣大德育教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質,將學校德育目標納入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德育教育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思想道德。德育教育要依綱靠本,不斷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凡超越中學生接受能力的德育教育內容要堅決壓縮,凡已過時的道德觀念要大膽更新。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分層要求,加強德育教育的層次性、針對性,使其更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中學德育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并不只是去構建一種道德理論,而是要表現(xiàn)為一定的道德行為,這是評價德育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要件。因此,中學德育教育內容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尤其是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聯(lián)系。

  倘若我們希望了解人們的某種道德行為,那么就必須去分析促成這一行為產(chǎn)生的動機背后的動力――人的需要。這里的需要既包括學生個體內在需要又包括社會需要。德育教育在本質是個體人格和品德的建構過程,也是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的對話過程。因此,首先要關注中學生的個人需要,分析這些內在需要的心理源泉,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同時,也要引導他們了解社會需要,并能自覺地以之約束自己的育行。所以說,中學德育教育的內容要與學生的實際相聯(lián)系,否則,必將與現(xiàn)實脫節(jié),使得中學德育教育陷入內容知識化、程序化的境地,缺少與時俱進性。中學德育教育內容與生活相聯(lián)系,關于德育教育內容的更新我們應注重“課堂知識和課外實踐活動的結合”,引導學生撰寫各種社會調查小報告和總結等,還要對學生進行鄉(xiāng)土教育,把鄉(xiāng)土情、校情等引入課本中,還應增加對家鄉(xiāng)的典范人物,和家鄉(xiāng)時代的變化人民生活的改觀等的內容,這對家鄉(xiāng)文化的宣傳方面有很好的作用,還可以從不同方面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情懷。這些內容的增加大大豐富了德育教育的內容,使其具有生活化。

  3 改革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隨時代的發(fā)展做調整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忽視了德育教育的特殊性,大多停留在書本、課堂和口頭上,灌輸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導致德育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中學德育教育實踐中,要善于將理論教育與德育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老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有目的地設計模擬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的場景,如: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主體驗、現(xiàn)身說法等情景教學,引入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可通過錄像幻燈、語言描繪、實況播音、辨析討論、價值判斷、道德評價等互動式教學模式,將傳統(tǒng)的家長式,命令式改為朋友式,將自上而下的注入式改為雙向交流互動式,將包辦替代改為自理、自教式,以多樣化、現(xiàn)代化的方法促進德育效果的達成。在德育實踐中,教師還可進行引導,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性學習或活動,如: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或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社會調查研究,進行社會標準價值判斷和行為修正。只有這樣,德育教學才能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教學效果才能真正體現(xiàn)。

  此外,還應創(chuàng)新多元教育形式,豐富德育教育方法。學校要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的組織和開展多途徑的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具體的講,中學德育教育通過以下幾種形式豐富教育。一是情景陶冶法。學校努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人際環(huán)境,在“無言、無求、無形”的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如升旗禮、校園文化周、校運會、文藝匯演、校慶紀念日、校史教育、文明禮貌月、教師節(jié)尊師月等。二是榜樣示范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中學德育教育中,學??梢酝ㄟ^宣傳中學生喜聞樂見的或是身邊熟悉的先進模范人物的光輝形象,使抽象的倫理道德、人生價值、道德規(guī)范形象化、具體化、人格化,以個性培養(yǎng)個性,進而可以通過具體的案例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育觀念。

  結論

  中學德育教育作為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需要全社會齊抓共管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營造良好的中學德育教育氛圍,堅持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尊重中學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氛圍,提高其待遇和素質,完善考核標準和培訓機制。中學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不僅要結合中學生和生活的實際,而且要隨著時代的需要進行不斷的調整,要將多元化的社會需要滲透到德育教育的內容中去。

  參考文獻

  [1]磨麗萍.探索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

  [2]桑昭惠.淺議德育教育中的美學應用[J]

  [3]黃燕紅.重才豈能輕德[J]

  [4]吳建偉.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幾種方法[J]

  [5]王子平.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儒家思想精華[J]

  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篇3

  試談初中政治教育德育的滲透

  1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必然性

  政治教育是初中教育中綜合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它能夠有效地幫助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在初中教育中,思想政治課占有很大的比重。基于思想政治這門課程所具有的教學特點,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就必須要以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的情況和認知感為基礎,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在思想上和教師形成共鳴。為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要求就要比其他的課程更加嚴密。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課必須要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這是新課改賦予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一項新的任務和挑戰(zhàn)。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由于經(jīng)濟和社會各方面的飛速發(fā)展,致使很多學生的道德水平呈現(xiàn)下滑趨勢,錯誤的道德觀念、拜金主義等價值觀念正慢慢的侵蝕著學生的思想;此外,盡管新課改和素質教育已經(jīng)小有成效,但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課程中仍存在著十分嚴重的“重視理論培養(yǎng),忽視實踐指導;注重成績,輕視德育”的現(xiàn)象,這些問題并未引起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高度重視。綜上所述,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既是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初中思想政治課的一項新任務,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措施。

  2如何在初中的政治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要想更好的實現(xiàn)德育教育,就必須要以“以人為本”為基礎,強化素質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對于這項工作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滲透德育教育。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要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就必須要和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將教育變成一項心貼心的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xiàn)良好的德育教學效果。通過大量的實踐調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要想實現(xiàn)心貼心的教育,就必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來實現(xiàn)心貼心的教育。因此,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習,不斷革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加強對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研究,積極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努力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善用“表揚”與“鼓勵”。提高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不能搞“一言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理解德育以及課本上的知識。實踐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在政治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2)通過情感教學來實現(xiàn)德育的滲透。

  思想政治課具有很強的德育教育性,要想更好的實現(xiàn)學校教育里的德育功能,政治教師就必須要用真誠的心態(tài)去關注、關心學生,放下所謂“教師”的架子,與學生建立一種特殊的“朋友”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情況,并使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師的意見與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素質,繼而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當前,政治教師要想上好政治課,就必須要端正教學態(tài)度,改變原有說教式的上課方法,強化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通過情感教學將自己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傳輸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受到感染,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受到深刻的教育,才能在政治教育中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滲透。

  (3)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對初中思想政治教學工作來說,要想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就必須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以此來強化德育滲透。對于教師來說,其自身的道德個性是一種十分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教育力量。在培養(yǎng)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時,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所具有的品格能夠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而將其作為一種教學的手段來對學生進行熏陶教育。當前,教師必須要增加自己的使命感,強化自己對“好、壞”的判斷能力,要積極宣傳真、善、美,同時,向學生說明什么是假、丑、惡以及二者會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或者其他活動中,教師自己必須要言行一致,不能夠給學生造成“說一套,做一套”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必須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來強化自身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展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被廣大學生所認可。思想政治課是一門涉及知識面十分廣泛的學科,因此,教師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和研究,努力使政治課堂更加生動,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政治這門學科變成學生真正喜歡的一門學科,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德育的滲透。

  3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就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改善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學習思想政治課,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才能夠更好地強化對于學生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以及國際主義等的教育。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2017年教育德育論文”

337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