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桂梅的閱讀課堂讀后感
竇桂梅的閱讀課堂讀后感
竇桂梅的“課堂捉蟲”手記分為三篇:第一篇,課堂細節(jié)的追問與反思;第二篇,探究課堂的真相;第三篇,尋找生活中的智慧課堂。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竇桂梅的閱讀課堂讀后感范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竇桂梅的閱讀課堂讀后感篇一
我認真地品讀著《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它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了竇老師對自己課堂的關注,她的成功緣于她的勤奮,她的執(zhí)著,她的堅強。富有個性的話語,獨特鮮活的思想,色彩鮮明的案例,讓人手不釋卷。對于成功的課,她不斷總結經(jīng)驗,歷練提升,不斷超越自我。在竇老師從事教學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她永遠在學習、讀書、思考、奮斗、拼搏。對于失敗的課,她及時分析原因,認真檢查自己,反思教學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并尋找答案。相信你在讀過她的此書后,也會產(chǎn)生一種奮進向上的動力,進而留心自己的課堂,細細梳理自己的課堂,不斷去傾聽課堂上生命拔節(jié)的幸福成長的聲音!
書中敘述的有關課堂的魅力已深深地吸引了我。這課堂被竇老師一梳理,顯得脈絡分明了許多,透露出了別樣的魅力。讀著讀著,壓力不知不覺變成了吸引力,也許正如竇老師在書的封面所寫的那樣: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
本書共由三大篇內容組成,其中最令我感到熟悉與親切的是本書的第一篇——課堂細節(jié)的追問與反思。這部分內容大都是竇老師對課堂的真實再現(xiàn)以及她內心對課堂的真誠思考。作為一線教師,竇老師所描寫的課堂,不正是自己似曾相識的嗎?竇老師所提到的課堂中的諸多問題,不正是自己為之苦惱,卻又不知所措的嗎?竇老師所提出的許多觀點,都引發(fā)了我的思考。
《小徑分岔的花園》一文中,竇老師指出:“作為新課標表述的具體要求,我們更要問問自己是否在平時的每一時刻盡到語文教師的責任——是否在每時每刻注意讓孩子積累語言,是否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語文能力,是否將新課標的“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的要求體現(xiàn)在平時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中。如果我們教師擺出“師道尊嚴”的面孔責怪他們,則是我們最無能最脆弱的表現(xiàn)。”讀著這些句子,我有種被擊中要害的刺痛感。作為語文教師,自己平時缺少對學生語言表達的有效訓練,可一遇到學生表達感情平淡、膽子很小時,就真的只會片面責怪學生,現(xiàn)在想想真是羞愧難當。同時文中的一些的觀點又令我心胸開闊了不少。如“教師不管研究什么理論,更新什么理念,改進什么方法,其核心永遠是一條——關注學生,符合學生的需要。”“教師專業(yè)化的終極目標是真正將學生視作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教師工作的全部價值就是想方設法為這些生命個體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幫助與服務,從而使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社會的公民。”“人文精神最重要的含義——發(fā)現(xiàn)個人,關注人的成長、發(fā)展,承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生命,人的自由權利高于一切”這些道理雖然很難實踐出來,但起碼如指南針一般指出了教育的方向,使我不再誤入歧途。
竇老師關于“閱讀”的闡述也是令我受益良多?!堕喿x課該怎么上》里明確指出:“閱讀課應該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分享閱讀的快樂,培養(yǎng)閱讀習慣,指導閱讀方法。應該倡導廣泛的、自主的、個性化的閱讀……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通過課內的指導,課外大量的閱讀實踐來實現(xiàn)。”《課外閱讀究竟為了什么》更是深刻地指出了讀書的真正意義:“讀書也是為了更好地活著——它的存在可以使我們的靈魂生長著,心壑洞明著,能夠燭照我們的生活現(xiàn)象。一旦放棄了廣泛主動的閱讀,你的精神世界將變得黯然神傷。”“閱讀就是辯讀世界,翻譯符號的技巧,它應該如呼吸般成為我們的基本技能”“在課堂上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解說風景,讓他們不斷修正補充自己先前孤單的閱讀所得,激發(fā)新的體悟。讓他們在一本本的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生命的種種痕跡,要讓他們在驚喜和震撼中興奮著。”“閱讀不僅能賦予我們獨處的意義,而且也是精神冒險的過程,是對話的生活,是靈魂得以安身立命的道途。它能給我們心魂以永恒的歸宿。”“讀書,從‘隨意’、‘輕松’的港口出發(fā),就會駛向廣闊而深邃的心靈海洋。”
在本書的第二篇,竇老師透徹闡釋了許多課堂中積極的元素,很值得我學習借鑒。如《激情——春風化雨的力量》所提到的這種教育的激情,是一種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工作的執(zhí)著?!督贪妇烤箲趺磳憽匪岬降膫湔n是一種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寫教案是另一種創(chuàng)作。《教學要讓孩子從心理上認同》所說首先要心中裝著學生?!兑獣暲世剩o思默想》中提到的“讀書是讀給自己的,讀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聽、動聽。”所以,讀書有時候可以抑揚頓挫的讀,有時候卻需要靜思默想,重要的是學生讀到了心里。
竇老師的生活是與書密不可分的。在本文的第三篇竇老師多處書寫了自己平時的讀書心得,閱讀成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簡.愛》中女主角那鏗鏘有力的語言,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鼓舞了她。“誰天生就能成就偉業(yè)?關鍵在于自己是否有追求的勇氣,是否有實現(xiàn)的恒心。只要不卑不棄,無愧于自己,努力為之,就會贏得自己,贏得多彩的人生啊!”我想,正是這樣的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成就了竇老師的成功人生。“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正直而自信,對人生仍充滿熱愛和夢想——而這些,就是讀書給予我的。”
竇老師這本讓我靜下心來問了問自己,面對嬌弱的孩子,我的心是否柔軟依然?更可貴的是它讓我找到了一個出口——進行一場“靜悄悄的課堂革命”:用閱讀豐滿自己的思想,用思考美化自己的精神,用筆來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在記錄中沉淀自己的課堂,在記錄中守護自己的心靈,在記錄中把困惑變?yōu)槭斋@,在記錄中自然前行。
竇桂梅的閱讀課堂讀后感篇二
畢業(yè)兩年,除了科研上有點兒零星的收獲,在教學上幾乎是一片空白。暑假中的自己,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接下去的日子要在這方面好好努力了。于是,利用學駕駛的空閑,去書店買了這本《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希冀能從中汲取點兒營養(yǎng)。
竇桂梅的“課堂捉蟲”手記分為三篇:第一篇,課堂細節(jié)的追問與反思;第二篇,探究課堂的真相;第三篇,尋找生活中的智慧課堂。
因為自己內心桿秤側重教學方面,所以覺得讓自己感觸最深的是“精彩的課堂不要忽略了細節(jié)”。文章中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東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小姐專門負責為客戶購買車票。她經(jīng)常給德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jīng)理購買來往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jīng)理發(fā)現(xiàn)一件趣事:每一次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在左窗口。經(jīng)理詢問小姐其中的緣由。小姐笑著回答:“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在您左邊。我想外地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為了讓您每次坐車都能看到富士山,我就買了不同座位的車票。”就是這不起眼的小事讓經(jīng)理十分感動,促使他把對這家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馬克提高到1200萬馬克。在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想得這么周到,那么,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由此,我想到了我們教師的課堂。在文章中,竇桂梅指出了一些老師平時上課根本就沒有想到,在課堂上的有意無意的幾句話“看哪個同學跟老師配合的好”、“我建議你們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告訴我”等等,就把教師自己擺在了特殊的位置。
都說教育就是一堆細節(jié)。教學細節(jié)往往能體現(xiàn)出一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育習慣。教育無小事——這應該成為每位教師對教育的認識,成為我們自覺思考、反思的著眼點,更應該成為我們平常教學的自覺行為。
教師每天上課的內容是完全不同的,來不及修改,是一次性的“快照”,永遠定格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將永遠定格在學生的成長歷史圖景中。教師在四十分鐘內把課上得成功,還真不容易。但是,在很多老師不斷強調“我”的時候,這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一次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沒注意到,兩次大多數(shù)學生就會被你“暗示”強化了——以教師為中心,我是為了完成教師的任務,我不是學習的主人。
竇老師說她也有忽視細節(jié)的時候,于是她閱讀新的教育理論,自覺開始思考、實踐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受理念細化到課堂的“檢驗”。
其實,語言的表達還僅僅是外在的形式,關鍵在于——老師是否在內心深處,把學生置于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座位學習的合作者、心靈的對話者,作為成長過程中的朋友,而不僅僅是聽你講課的學生。
以此來勉勵自己,希望在以后的課堂上,自己能關注到更多的細節(jié),成就更多精彩的課堂,并繼而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