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新材料作文模擬命題及優(yōu)作展示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對夫婦常為吃蘋果發(fā)生口角。妻子怕皮沾了農(nóng)藥,吃后中毒,一定要把皮削掉;而丈夫則認為果皮有營養(yǎng),把皮削掉太可惜。常吃蘋果,也就常吵。最后,竟吵到他倆的老師家去斷是非。老師對妻子說:“你先生這么多年都吃不削皮的蘋果,還好好的,你擔心什么?”老師又對丈夫說:“你太太不吃蘋果皮,你嫌她浪費,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去吃了,不就沒有事了!”老師還說:“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成長過程不同,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不要勉強別人來認同自己的習慣,同時,也要寬容別人的習慣。”小倆口茅塞頓開。
請圍繞上面這則材料,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600字。
[優(yōu)作展示]誰阻止了文明的腳步
古希臘,有過一場世所罕見的審判:大陪審團的成員們向黑、白瓦罐中投放蠶豆——白色代表生,黑色代表死。最后,黑色瓦罐中的蠶豆更多。罪犯就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罪名是散布異端學說。蘇格拉底死了,死于雅典人的不寬容他。這種不寬容的扼殺,也給人類的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黑色。
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是一個新事物不斷產(chǎn)生的大舞臺。舊事物不肯退出舞臺,自然不會“寬容”新事物的存在,更不會讓它登上舞臺,所以想方設(shè)法阻止新事物的成長,為新事物羅織“異端”的罪名,置新事物于死地。慶幸的是,付出生命的“異端”,日后往往會開啟一片新的天地。
人們之所以不能寬容異端,我想,往往是因為人們的自私與安于現(xiàn)狀的思想在作祟。不妨再看個例子:伽利略為一本名叫《關(guān)于兩個世界的對話》的書而遭到宗教異端裁判所的審判,而審判他的正是他很有科學頭腦的教皇朋友。這不能不說是自私導致了不寬容,教皇為了地位扼殺“異端”。
伽羅畢,杰出的數(shù)學家,但有三次論文被退回,理由是他的東西太超前,屬“異端”學說;邁耳,第一個發(fā)現(xiàn)能量守恒的人,因為得不到別人理解,而發(fā)瘋;亞·鮑耶,第一個寫出非歐幾何學著作的人,連他的數(shù)學家父親都反對他的“怪”理論,被迫離家出走,不知所終……所以伽利略在被迫認罪后,自語:“地球還是在轉(zhuǎn)動啊!”這是“異端”的真理得不到寬容而被戕害后,發(fā)出的哀鳴。
太多太多因不寬容而造成的悲劇,讓人扼腕嘆息。嘆息之余迫使我們思考,我們是否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呢?要想這樣的悲劇不再發(fā)生,就應(yīng)當銘記:給別人的思想和活動以最大的發(fā)展空間。
初中新材料作文模擬命題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一天訪問一名小男孩,問他說: “你長大后想要當甚么呀?”
小男孩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男孩想了想:“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我的降落傘跳出去。”
當在現(xiàn)場的觀眾笑的東倒西歪時,林克萊特繼續(xù)著注視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聰明的家伙。沒想到,接著孩子的兩行熱淚奪眶而出,這才使得林克萊特發(fā)覺這孩子的悲憫之情遠非筆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萊特問他說:“為什么要這么做?”小男孩的答案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 “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
請圍繞上面這則材料,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的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600字。
[優(yōu)作展示]用心傾聽
曾看過一個調(diào)查:人最渴望什么?答案是傾聽。這一回答或許有些偏頗,但可以代表一部分人的心聲,渴望傾聽或被傾聽。傾聽是生活中人與人情感的交融與共鳴。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有一個心愿,那就是給她“三天光明”,她會看盡社會的美好;失聰者,肯定也有他的心愿,讓他“傾聽三天”。是啊,行走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該是多么得孤獨和恐懼。當我們陶醉于莫扎特生機勃勃的《春》時,當我們傷感于《梁?!菲鄾鰞?yōu)美的旋律時,當我們沉迷于動感的流行樂時,當我們散步于鳥語林陰時,甚至當我們在“寒蟬凄切”聲中與朋友告別時,朋友,你是否想到過傾聽也是一種幸福,想到過它對于失聰者而言,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生理上的失聰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的人在心理上“聽力不佳”,因為生命中的另一種音符,我們難以用耳朵聽到,心的傾訴要用心去傾聽。看過這樣一則故事,一位女大學生為自己有一位賣豆腐的聾啞父親為恥。但當她遭遇車禍被宣告為植物人時,是聾啞父親悉心地照顧和感天地、動鬼神的深情“呼喚”喚醒了她。她終于奇跡般地蘇醒過來。那是心的呼喚、更是心的傾聽才有的美好結(jié)局。大學生是幸運的,聾啞父親是執(zhí)著的,他們心與心的傾聽,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聾啞父親用愛的獨特方式發(fā)出的模糊“呼喊”,召喚、引領(lǐng)著她重新回到世間。這件事讓她明白了,自己從小到大父親就用他獨特的愛呼喚自己,只是她自己封閉的心沒有聽到罷了。
是啊,我們只是普通人,我們聽不懂高深的旋律,但我們只要用心去傾聽,那么生活中的每一個音符,生命中的每一段旋律,都會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深思,催我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