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
議論文閱讀是九年級的一個學(xué)習(xí)重點,占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的三分之一,而議論文作為三大文體的傳統(tǒng)內(nèi)容之一,也是對學(xué)生創(chuàng)新、思辨、認(rèn)識等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篇1
那一年冬天,我流落到陜西省略陽縣。這里地處秦嶺腹地,山高坡陡民窮,是李白為之嗟吁的蜀道第一關(guān)。我流連在這里,販點山貨倒點野味,甚是凄惶可憐,甚至到了春節(jié)年關(guān)還不敢作歸鄉(xiāng)的打算。
春節(jié)的氣氛越來越濃,鞭炮聲鼓鑼聲從街巷小院傳來,聽得人心煩意亂,我裹掖著衣服離開縣城走向一個熟悉的小山村。這里也在操練鼓鑼作春節(jié)上街游行的準(zhǔn)備。既然躲不掉就留下來聽聽吧。于是我就混在一幫老頭婆姨姑娘小孩子中間看著壩中十來個中青年漢子把鼓鑼敲得震天價響。
敲打鑼鼓的漢子們敦實威風(fēng),這些平時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時一個個精神抖擻,紅光滿面,(A)賣著狂傲,逞著威風(fēng),顯得不可一世。這氣氛使我這個異鄉(xiāng)人感到更加的凄惶悲考,孤獨孑孑。我準(zhǔn)備悄悄地離開。正在這時,敲打大鼓的壯漢把雙槌一收,抹一下額上的汗水,用眼光把人群掃了一遍,最后目光定在我身邊的一個瘦老頭身上,說:張伯,你來玩一把。別,別,這個叫張伯的老頭既瘦弱又邋遢,穿著一件破舊的黑布棉襖,雙手操在袖筒中甚是羞惑地直往后退。我感到他也是像我一樣的怕過年的落魄人。但姑娘媳婦們卻揪住他往前推搡,說:鼓神,來一個!打鼓的漢子一臉虔誠地把有如嬰兒手臂粗的雙槌直往他面前送,那些打小鼓腰鼓銅鑼銅鈸的后生們也滿臉殷殷地望著他。
我真不相信這樣的蔫老頭能敲擊出什么花樣來。我等著往下看。他感到是再也推辭不掉了。布滿皺紋和胡茬的臉上突然煥發(fā)出一股豪氣,只見他把棉襖脫下來扔到一旁,走到大鼓前。就在他將雙槌握在手中的時候,一個我不敢相信的奇跡出現(xiàn)了。一個在黃土中長大的像黃土一般平凡的漢子忽然間像天神似的項天立地般站在了大家面前。他的眼睛充滿光輝,臉上透出神圣,手臂像鋼棍一樣堅強(qiáng)起來,在輕輕地敲打了鼓沿幾下后,雙臂猛一揮,一聲石破天驚的巨響倏地刺進(jìn)了我的耳膜和心臟,接著小鼓銅鑼一起轟鳴,一股原始混沌的神秘沖動和古老意念的混亂音符猛地從地底躥出來通過雙腳直抵進(jìn)了我的心中,使我有了一種脫胎換骨般的劇痛的快感.
我像被魔語詛咒了似的,雙目緊盯著他,(B)只見他急敲慢敲,重敲輕敲,時而敲打鼓沿時而肘杵鼓面,時而躍騰猛捶,時而貼鼓輕撫,柔時如絲綢無骨,堅時像槍擊鋼板,亂時如烏云壓頂,齊時如布兵排陣;鐵馬金戈亂箭飛,細(xì)雨輕風(fēng)荷塘清,劈山開路是男兒,再聞堂前紡織聲
就在敲擊出的聲聲鼓鳴中,我似乎聽到了天庭的意志,大地的精神,男人的粗獷,女人的嬌娉,還有生命,嬰兒落地開始的生命,老人撒手西去的生命這些奇妙的幻象在鑼鼓聲交織而成的音韻的羅網(wǎng)中不斷地沖突,糾纏,呼嘯,狂亂它們似在演繹著生命,似在點撥著生命,似在操縱著人類奔向精神將要達(dá)及的終點
我站在這群肅立的山民之間,觀看眼前出現(xiàn)的不可思議的奇跡,大鼓在響,小鼓在響,銅鑼銅鈸鏗鏗鏘鏘,而指揮這支創(chuàng)造奇跡的鼓隊的老人他已不再是一個蔫耷漢,而是一個飄逸的精靈!一串神秘的符號!一團(tuán)無形的罡聲!皇天在上,后土在下,人在其中。而他,這個人中的英杰此時就代表著人類在立地項天!我驚愕了,世上競有著這樣的聲音。我醒悟了,生命中原本就沒有卑微和可憐。我從人群中慢慢地退了出來,充滿敬意地望著他們。我想我該回家過年了。(選自《首屆老舍散文獎獲獎作品》)
15.從不敢作歸鄉(xiāng)的打算,到該回家過年,我為什么改變了主意?(4分)
答:
16.本文在寫鼓神奇跡般的表演之前作了多處鋪墊。請細(xì)讀原文,指出其中兩處并作簡要分析。(6分)
答:(1)
(2)
17.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請在畫線的A、B兩處任選一句作點評。(4分)
()句點評:
18.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說說鼓神神在哪里。(6分)
答:
參考答案:
15我事業(yè)無成,境況甚是凄惶可憐,自以為無臉回家見父老鄉(xiāng)親。但看了鼓神的精彩表演,我心靈受到震撼,感悟到生命中原本就沒有卑微和可憐,因此決定回家過年。
16(1)張伯開始給人的感覺是一個很不起眼的既瘦弱又邋遢的蔫耷漢,神情羞惑,穿著破舊,像個落魄人。可一握起鼓槌,他就成了鼓神。這是先抑后揚(yáng)。
(2)文章前面對中青年漢子們威風(fēng)表演的描寫,從正面襯托了鼓神。
(3)姑娘媳婦們口嚷鼓神往前推搡張伯,打鼓漢子一臉虔誠送鼓槌給張伯,后生們滿臉殷殷望著張伯。這是用眾人近乎崇拜的舉動正面襯托鼓神。
(4)我開始時以為張伯也是像我一樣的怕過年的落魄人,真不相信這樣的蔫老頭能敲擊出什么花樣來,可我后來卻為之震撼了。這是側(cè)面烘托鼓神。(每點2分)
17A.賣是賣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極其狂妄自大,這三個詞語原是貶義,這里貶詞褒用,表現(xiàn)出漢子們打鼓時的精神抖擻、氣勢非凡。B.一連串的排比,將鼓神擊鼓的姿勢、動作描繪得栩栩如生,氣勢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對比,表現(xiàn)出鼓聲的變化多端,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18一是神在技藝:鼓神貌不驚人,卻身懷絕技,雙槌揮舞,出神入化,驚天動地,極具藝術(shù)感染力;二是神在精神:鼓神身上蘊(yùn)藏著的黃土高原的豪氣,隨鼓聲而進(jìn)發(fā),展示著人類進(jìn)取的力量和立地頂天的精神,震人魂魄,使人受到極大的鼓舞。(各2分)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篇2
“生命”這個詞人人都懂??墒?,真正使我懂得“生命”并使我內(nèi)心受到震撼的是我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小事。
秋日的一天,我在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忽見山坡上滿目枯黃中有一抹醒目的翠綠。定眼看時,原來是幾簇野花,長得蓬蓬勃勃的。我叫不上名字。細(xì)看劍狀的葉子泛著油光,在花的四周片片豎起。有的根部還長出一枝和葉片同樣翠綠油亮的莖來,莖的頂端是一束淡藍(lán)色的花蕾。我想,名苑華園之外并非皆下賤之物,這生長于荒郊野外的無名花不正在一片肅殺中獨領(lǐng)風(fēng)騷嗎?世間萬物風(fēng)流百代的豈只是“金枝玉葉”?我忽而想起我的花瓶來,便信手采了幾根花蕾,回家后把它插在瓶里。
每天照樣上學(xué),放學(xué);每天匆匆做作業(yè),復(fù)習(xí)功課,只是偶爾瞥一眼桌角那瓶中的花蕾,它好像不愿開放,一副很疲憊的樣子。這樣不覺過了十幾天,等我再瞥它時,哎呀!它已經(jīng)蔫了!我這才猛然想起,那天插到瓶子里時根本就沒有給它加水!我不禁感到歉然。不過,我慶幸我沒有把這花蕾扔到窗外去,因為奇跡就在這幾天以后發(fā)生了。
天清晨起來,我只覺有一縷馨香幽幽襲來,猛一轉(zhuǎn)頭,頓時驚得目瞪口呆--桌角花瓶里,那早被我遺忘的無名花悄悄開放了!蔫得成了黑藍(lán)色的皺巴巴的花瓣間露出一星花蕊,有的已經(jīng)干癟,卻仍緊緊咬著同樣干癟的枝頭不甘落下。整束花不見一絲綠意。蜷曲的黃葉默默地守護(hù)著復(fù)生的花朵,猶如一息尚存的士兵在曙光中高舉著那遍布彈痕的、神圣的戰(zhàn)旗!
生命啊,生命!
我的血猛地躁動起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愧疚瘋狂地咬嚙著我的心。二十天啊,它沒有得到一滴水的滋潤,這個身受重傷的生命卻至死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溫馨留給這個世界。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伏尼契筆下的牛虻,正捂著涌血的胸口,一步步搖晃著向我走來,而我正是那個向他射出罪惡子彈的兇手!
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虔誠地給它澆灌了水,這如饑似渴的水。我在無言中心里涌起一種感奮,一種沖動;啊,生命!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又該如何呢?
23. 從全文看,“使我內(nèi)心受到震撼”的是什么?(3分)
24. 第4段 “蜷曲的黃葉……神圣的戰(zhàn)旗”這個比喻句揭示了無名花怎樣的特性?(3分)
25. 閱讀第6段,回答問題。(4分)
(1)文中說的“我的血猛地躁動起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2)由花聯(lián)想的牛虻的句子,表明“我”的內(nèi)心存有一種_____________的感覺,并表達(dá)了“我”___________的心情。
26. 對選文內(nèi)容和寫作方法所作的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4分)
A. 作者認(rèn)為,除了這些無名之花,生長于名苑華園之外的尤其是荒郊野外的花草都是下賤之物。
B. “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中的“如此”,指代無名花“至死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溫馨留給這個世界”。
C. 寫瓶中的無名花開放運(yùn)用了細(xì)節(jié)描寫,蘊(yùn)含著豐富的感情,令人讀后不能不為花的頑強(qiáng)所震撼。
D. 選文禮贊生命是通過描寫、襯托的手法表達(dá)出來的,一處是“我想”,另一處隱含在最后的三段文字中。
E.對篇末所提問題的回答應(yīng)是:人應(yīng)當(dāng)不怕困難和挫折,身處絕境中要有求生的信念和生存的能力。
答案
23.因二十天沒澆水而蔫了的無名花竟悄悄開放了。(3分)
24. 無名花有頑強(qiáng)的生命力。(3分)
25.(1)“一種從未有過的愧疚瘋狂地咬嚙著我的心……留給這個世界” (2分)
(2)扼殺生命;后悔和愧疚(2分)
26. B C(4分)
2017中考議論文閱讀
上一篇:2017中考議論文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