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
據(jù)統(tǒng)計,中考議論文閱讀得分率僅50%,閱讀教學的效率常常在低谷徘徊。基于此,加強中考議論文閱讀針對性,復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篇1:讀永恒的書
①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是通過各種物質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們日常的精神活動中,讀書便占據(jù)著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們很難想像一個關注精神生活的人會對書籍毫無興趣。“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說的這句話,非常貼切地表明了這一點。
?、谌欢?,古今中外的書不計其數(shù),該讀哪些書呢?從精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也許可以極粗略地把天下的書分為三大類。一是完全不可讀的書,這種書只是外表像書罷了,實際上是毫無價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啟示、藝術的欣賞或有用的知識。在今日的市場上,這種以書的面目出現(xiàn)的假冒偽劣產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讀可不讀的書,這種書讀了也許不無益處,但不讀卻肯定不會造成重大損失和遺憾。世上的書大多屬于此類。我把那些專業(yè)書籍也列入此類,因為它們只對有關專業(yè)人員才可能是必讀書,對于其他人卻是不必讀的書,至多是可讀可不讀的書。三是必讀的書。這類書每一個關心人類精神歷程和自身生命意義的人都應該讀,不讀便會是一種欠缺和遺撼。
?、蹜撜f,這第三類書在書籍的總量中只占極少數(shù),但絕對量仍然非常大。它們實際上是指人類文化寶庫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謂經(jīng)典名著。這些偉大作品不可按學科歸類,不論它們是文學作品還是理論著作,都必定表現(xiàn)了人類精神某些永恒的內涵,因而具有永恒的價值。在此意義上,我稱它們?yōu)橛篮愕臅?。要確定這類書的范圍是一件難事,事實上不同的人就此開出的書單一定有相當?shù)某鋈搿2贿^只要開書單的人確實有眼光,就必定都會選中一些最基本的好書。例如,他們決不會遺漏掉《論語》、《史記》、《紅樓夢》這樣的書,柏拉圖、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這類作家的著作。
?、茉谖铱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讀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讀了,而在于要有一個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書不讀。有了這樣的信念,即使你讀了許多并非最好的書,你仍然會逐漸找到那些真正屬于你自己的最好的書,并且成為它們的知音。事實上,對于一個具有獨特個性的追求的人來說,他的必讀書的書單絕非照抄別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形成的,這個書單本身也體現(xiàn)著他的個性。正像羅曼•羅蘭在談到他所喜歡的音樂大師時說的:“現(xiàn)在我有我的貝多芬了,猶如已經(jīng)有了我的莫扎特一樣。一個人對他所喜愛的歷史人物都應該這樣做。”
?、葙M爾巴哈說,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這句話是對的。從一個人的讀物大致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位。一個在閱讀和深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明星軼聞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天下好書之多,一輩子也讀不完,我們豈能把只有一次的生命浪費在讀無聊的東西上。
9.第①段畫線的句子意在說明 。(3分)
10.作者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永恒的書?(4分)
11.第⑤段“人就四他所吃的東西”的含義是什么?(3分)
12.縱觀全文,作者對讀書提出了那些建議?(6分)
13.好作品往往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深刻、美好的記憶。請寫出你讀過的一本好書的書名或一篇好文章的篇名(課內外均可),并談談你從中獲得的思想啟迪。(5分)
參考答案:
9.(3分)一個關注精神生活的人必定會對書籍有興趣。(意思對即可)
10.(4分)表現(xiàn)了人類精神某些永恒的內涵(2分)、具有永恒價值(2分)的書是永恒的書?;颍宏P心、探尋人類精神歷程和自身生命意義(2分)、具有永恒價值(2分)的書是永恒的書。(答“人類文化寶庫中的不朽之作”或“經(jīng)典名著”也可得分。意思對即可)
11.(3分)從一個人的讀物大致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位。或:一個人所讀的書影響或決定著他的精神品位。(意思對即可)
12.(6分)①養(yǎng)成讀書的興趣。②讀具有永恒價值的書。③樹立非最好的書不讀的信念。④讀真正屬于自己的最好的書。⑤在獨特個性和追求方面成為書的知音。
(每個要點2分,答出其中的三點就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13.(5分)寫出書名或文章的篇名(1分) 抓住“思想啟迪“,寫出具體內容。(4分)(語句不通、條理不清的,酌情扣分)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篇2:習慣成自然
?、?ldquo;習慣成自然”,這句老話很有意思。
②我們走路為什么總是左腳往前,右腳往前,兩只胳膊跟著動蕩,保持身體的均衡,不會跌倒在地上?我們說話.為什么總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連貫下來,把要說的都說明了?因為我們從小習慣了走路,習慣了說話,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什么心,仿佛本來就像那樣子的意思。
?、圩呗泛驼f話是我們最需要的兩種基本能力。推廣開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強強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如果連勉勉強強做一做都不干,當然更說不上我們有了那種能力了。
?、苈犎思艺f對于樣樣事物要仔細觀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觀察的能力。聽人家說勞動是人人應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資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從勞動產生出來,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勞動的能力。聽人家說讀書是充實自己的一個重要法門,書本里包含著古人今人的經(jīng)驗,讀書就是向許多古人今人學習,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讀書的能力。聽人家說必須做個好公民,現(xiàn)在是民主時代,個個公民盡責守分,才能有個好秩序,成個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這個話很有道理。這時,并不是我們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這樣說下去是說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舉吧。
?、抟杏^察的能力,必須真的用心去觀察。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的動手去勞動。要有讀書的能力,必須真的去把書本打開。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須真的去做公民應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是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并無兩樣。到了真的去觀察去勞動去讀書的時候,“知”才會漸漸化為我們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才是我們的能力。
?、咄ǔUf某人能力不強,就是某人沒有養(yǎng)成多少習慣的意思。譬如說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一些事物好好記住的習慣。譬如說李四發(fā)表力不強,就是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寫出來的習慣。
?、嗔晳T養(yǎng)成的愈多,那個人的能力愈強。我們做人做事,需要種種能力,所以最要緊的是養(yǎng)成種種習慣。
?、狃B(yǎng)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學校,也不限于讀書。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讀書這門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種種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還是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孔子一生“學而不倦”,就是看透了這個道理。
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說話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觀點?(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
10.第④段列舉了哪些事例?意在闡明什么? (4分)
11.第⑥段加點的“似乎”一詞能否去掉?請說說理由。 (4分)
12.文中在闡述了習慣與能力的關系后,得出了什么結論? (3分)
13.結合實際,談談你對第⑨段學校教育“目的在養(yǎng)成習慣,增強能力”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9.(3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們有了那種能力。
10.(4分)①列舉了觀察、勞動、讀書、做好公民四個事例;②闡明懂得了事物的道理并非具備了相應的能力。
(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1.(4分)不能去掉。一般而言,“知”比“不知”好;但在這里,作者用“似乎”強調了“知”與“不知”并無兩樣,因為“知”僅僅是懂得了道理,并沒有化為習慣,形成能力。
(答“不能去掉”得1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2.(3分)最要緊的是養(yǎng)成種種習慣。 (意思對即可得分)
13.(4分)要點:學校教育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習慣、培養(yǎng)能力。
(答出要點得2分,結合實際、表述清楚得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篇3去:小議“慎獨”
?、佻F(xiàn)實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xiàn)象:在眾人面前講究衛(wèi)生,獨自一人時就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有警察時遵守交通法規(guī),一旦路口無人值守就闖紅燈;在自己熟悉的集體中謙恭有禮,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環(huán)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谟纱丝梢?,一個人在沒有外在監(jiān)督而獨處的情況下,嚴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
③“慎獨”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課。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獨”。一個人越是在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越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謹慎從事,不做違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ldquo;慎獨”還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后漢書•楊震傳)有一則“暮夜無知”的故事: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jīng)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無人時,同樣面對十斤黃金,揚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養(yǎng),就高下分明了。
?、?ldquo;慎獨”更是社會生活的“凈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獨”精神,就會降低自己的道德水準,只顧個人利益而無視他人利益。可怕的是這種思想一旦“傳染”開去,別人也會以他為“榜樣”,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風日下就成必然。
?、弈敲?,怎樣才能做到“慎獨”呢?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即無人在場和有人在場都是一個樣,不讓任何微小邪惡的念頭萌發(fā),這樣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質日臻完善。
?、?ldquo;慎獨”離不開嚴格要求自己。三國時劉備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
為”就是慎獨自律、道德完善的體現(xiàn)。
⑧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xiāng)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范。他一十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盡管生存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服務無數(shù)山里人的執(zhí)著,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ldquo;慎獨”也離不開自我反省。一個人要進步,就要經(jīng)常地、認真地反省自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份量來報償我所領受的、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
蜚聲中外的醫(yī)學院士吳階平在年老時這樣反思自己:“我自己認為,在1950—1960這十
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績的,那時自己也的確十分勤奮,但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堅持不
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學研究中鍥而不舍的精神還遠遠不夠, 自省也有偷懶、靠小聰明
過關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學家們這種勤于反思、嚴于自律的精神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ldquo;慎獨”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種各樣的誘惑,防范各色各類的“糖彈”;“慎獨”是一盞明燈,可幫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辮是非曲直;.“慎獨”是一劑良藥,可使你內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讓我們用“慎獨”警示自己,鞭策自己,踏實做事。坦蕩為人,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更加和諧。
15.選文的中心論點是 (2分〕
16.選文③④⑤段的順序能否調換,請說明理由。
17、 閱讀選文⑥—⑨段,將下面的結構圖補充完整。(3分)
劉備自律的名言
離不開嚴格要求自己
怎樣做到“慎獨”→ ( ① ) ( ③ )
愛因斯坦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 ② )
吳階平年老時還不忘反思自己
18、一下面三句話均出自選文結尾段,請選擇其中的一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悟。(3分)
(1)“慎獨”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種各樣的謗惑,防范各色各類的“糖彈”
(2)“慎獨”是一盞明燈,可幫你照亮前行之珞,明辨是非曲直;
(3)“慎獨”是一劑良藥,可使你內心清朗,精神昂然。
參考答案:
15.恪守“慎獨”是十分必要的。
16.不能調換。(第③段論述“慎獨”對完善自我的重要性,第④段推及他人,論述“慎獨”對辨別人品高下的重要性,第⑤段上升到社會,論述“慎獨”對凈化社會的重耍性。〕這三段層層遞進,步步深人地淪證了“懼獨’的重要意義。
17.⑴關鍵要在“隱”和“微”上下功夫(2}離不開自我反?、峭蹴樣褔栏褚笞约?把郵遞員工作做到了極致。
2017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