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
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
年夜飯又稱團圓飯,每年農(nóng)歷除夕吃年夜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一家相聚,共進晚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篇1
除夕夜的餃子,總有一股熱騰騰的香氣,總有一種誘人的味道,總是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聲,敲響新年的大門。它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更在我人生旅
途中,揮灑著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過去
小時候的我,總是期待過年,尤為期待一大家人一起享用那一盤盤美味的餃子。即使平常也能吃到,但那一天喜氣洋洋的氣氛,總是無法代替。火藥味兒在空氣中彌漫,有些刺鼻卻很喜慶。忽然有種若有若無的清香律動著,發(fā)散出一絲清新。那是我記憶中的餃子。它小巧玲瓏,白白嫰嫩,蘸上醇香的調(diào)料,品一口,讓人回味無窮。每逢那天,我總會興沖沖的第一個吃到它。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年奶奶講,冬至這一天,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都被凍傷,凍爛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有個人想:“我會醫(yī)術(shù),為何不幫他們治治呢?”他便在當?shù)卮盍艘粋€醫(yī)棚,支起大鍋,煎熬羊肉,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這便是餃子。多么溫暖的來歷,我樂呵呵地笑著,笑著,想自己以后也要向他一樣,幫助他人,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過去,除夕夜的餃子帶給我的是美味和幻想。
現(xiàn)在
現(xiàn)在的我,早已沒有了小時候吃餃子的那份天真,它和那個稚氣的我隨著時光的腳步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包餃子的興趣。和面、搟皮是大人們早已準備就緒,剩下就是我大顯身手了。用筷子地把肉餡放到餃子皮上,然后將餃子皮對折,再將邊緣小心翼翼地順著邊緣捏成一個“元寶型”,一個餃子就誕生了。努力了一下午,將餃子下入沸騰的鍋內(nèi),鍋里的水沸騰著,如同我急切的心情。當香噴噴的餃子端上來的那一刻,心中無比激動??傆X得它的香氣更濃,它的味道更誘人,畢竟這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吹郊胰藗兂灾约喊娘溩樱瑯泛呛堑匦χ?,笑著,心中便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油然而生。
現(xiàn)在,除夕夜的餃子帶給我的是勞動的快樂。
未來
未來的我,或許早已為人父,但我相信,餃子仍然是除夕夜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時,或許我會為我的家庭端上一盤盤餃子,盡管沒有了兒時的興趣,但餃子依然會保留它的那一份醇香,我依然會保留曾經(jīng)的美好記憶;除夕夜吃餃子依然是中華的傳統(tǒng),依然是我每一年必經(jīng)的事。我還會望著香噴噴的餃子,笑著笑著……
未來,除夕夜的餃子帶給我的是傳承。
除夕夜的餃子不僅是中國文化的傳承,更在我人生旅途中,揮灑著那濃墨重彩的一筆,記錄著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伊始,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像一杯清醇的茶水,待我們細細品味……
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篇2
除夕的夜飯,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辭別舊歲的重要時刻,又是具有祈望將來,迎接新年的特殊意義,當全家老少合歡團聚,共進年夜飯的時候,其樂融融,洋洋得意,自不必細說。在上海的風俗中,年夜飯這頓豐宴,同樣很隆重。席面上魚肉珍饈,花色繁多。糖臘銀絲芥和炒塌科菜,那是上海地區(qū)的特產(chǎn),年夜飯除了魚肉海味,要算這種特色風味菜最為引人胃納了。
年夜飯的萊肴,上海人很講究好名堂。有錢人家吃魚吃肉,“年年有余”;還吃那種讀來和“發(fā)財”諧音的發(fā)萊。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fā)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征著升和發(fā),十分吉祥如意。果類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語說:“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還要吃些芋頭即芋艿,上海人有諺語說是:“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為豌豆又名安樂菜,和長生果之類,同樣都是很吉利的名稱。至于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除夕之夜的吃,在年夜飯之后,飯萊雖撤去,但守歲酒和果品之類卻是一直要吃到第二年的。關(guān)于守歲酒,唐人詩中有首《守歲》,有說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有說為董思恭所作,暫不管作者是誰,那詩表達了一年又將伊始的辭舊迎新之情,則無疑的:“歲陰窮暮紀,獻節(jié)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酒相陪伴的是舊時上海守歲的風俗。吃過年夜飯后,不能睡覺,大人小孩都要守歲。過去傳說是老天爺在此夜會打開天門,將金銀財寶撒往人間。其實,這反映了人們希望能過富裕生活的心理。同時,守歲的習俗作為對于勞累了一年的慰藉,和更新明年計劃的奠基,也是滿有意義的。
守歲,上海人家家點起紅蠟燭,香爐里插著一大把香。等到燭與香燃畢之時,也就已經(jīng)會是五更雞啼了。人們挫在守歲桌旁,看大紅蠟燭的燭芯結(jié)出各種模樣,名之為“如意”等吉祥的稱呼,表示對年歲的況賀。小孩則有所謂“提燈會”,拿著各色兔子燈和點燃的小蠟燭,跑來跑去地玩。各家守歲時于屋中高燃的銀燭,名為“守歲燭”。守歲燭在各處各屋都須普遍點燃,過去上海人叫這為“照虛耗”。在農(nóng)村里,除夕還在田間點亮燭炬,或者用長竹竿縛著稻草燃照田地,這稱做“照田蠶”。至于窮苦農(nóng)婦,除夕還在忙忙碌碌地做著家務(wù)或生計。正如有首竹枝詞所寫到的:“鑼鼓年除夜鬧街,照田蠶燭列村排。抱兒有個貧家婦,此夕還忙手做鞋。”
舊俗在除夕子夜時分,上海人各家要“接灶君”。接灶就是把灶神從天上接回家來。屆時,家里男主人換衣服,上供物,焚香燃燭于灶前,祭祀儀有如送灶日那樣。接灶完畢,家中主人親自關(guān)上大門,門上貼有“封門大吉”的紅紙。這時實際上已是年夜結(jié)束了。家中小孩老人有上床稍睡休息的,此外大多數(shù)人都是守歲終夜達旦的,至多是坐在守歲桌旁打個盹而已。當然,事實上由于年夜飯吃得遲,加上心緒激動,守歲之時并不會覺得很長,有吃有喝,有說有笑的,更不會感到有什么寂寞的。“封門大吉”之后,待到拂曉雞鳴時,換貼“開門大吉”紅紙,家家趕緊燃放起爆竹,“蓬啪!”“劈里啪刺,劈里啪刺……”響聲此起彼伏,連續(xù)不斷,宣告新的一年開始了!
關(guān)于除夕吃飯時的滿分作文篇3
不管現(xiàn)代科技如何發(fā)達,城市里的娛樂方式多么迷人,但在春節(jié)里,它們都無法與家鄉(xiāng)的那種氣氛相比,只會讓我們在防盜門里邊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越來越提防。今年春節(jié)又將近,我越發(fā)地想念兒時所過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
童年的時候,我和父母生活在一個小鎮(zhèn)上。小鎮(zhèn)上最高的樓房只有四層,每座樓里大多是一家人,都是木門,一早起來,首先就是開門,然后一直到晚上睡覺時才會關(guān)門。吃飯時,大家你竄我家,我到你家,你吃點我家的蘿卜干,我嘗嘗你家的老臘肉??臻e時,聊聊天,下幾盤棋。誰家有個事,鄰居們都像親人一樣幫忙。所以,在這么淳樸的小鎮(zhèn)里,春節(jié)就別提多么熱鬧有趣了。
除夕晚上,各家各戶張燈結(jié)彩備置一桌酒菜,請親朋好友,邊吃邊聊。我們小孩子則一改吃飯磨蹭的作風,狼吞虎咽吃完飯,因為重頭戲就要開場羅!吃完飯,大人們看春節(jié)晚會的看晚會,打牌的扯起幾張桌子打牌,話家常的話家常。我們一個個扛著“軍火”來到門前的街面上放煙火,路上行人漸少,我們玩得十分盡興。通常是上街和下街的孩子分為兩大陣營,我就當上街的“長官”。首先是一根根“火箭”打頭陣,所有的煙花都噴不了多遠,但我們都為這假的“戰(zhàn)爭”而不亦樂乎。隨著“嗖”的一聲,小“火箭”飛奔而出,玩了個花俏的架勢,再“叭”地炸開。一串“信號彈”往空中竄了十幾米,再爆炸成一串絢麗奪目的火花。小小的我們,在五彩的光芒中,快樂的小臉熠熠生輝。
猜你喜歡:
4.除夕吃年夜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