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為話題的700字作文
誰說藝術就一定是歌唱家唱的歌曲,設計師設計的作品,畫家描繪的圖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藝術的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竹的藝術
行至公園,滿眼的青翠碧綠和貫耳的鳴蟬叫聲是別處所很難見到的。在其中,又以竹為一大絕。
古時鄭燮便有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翠綠的竹竿筆直地往上竄,初春的剛冒出頭的筍芽不見了,倒是竹葉長得欣欣向榮。隔葉的鳴蟬之聲傳來,嘈雜之感便不再有了,反而是一股“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清幽之感撲面而來,格外使人陶醉。
我看竹是不僅僅只看這外在之感的,反而是竹的內(nèi)在更吸引我。
想當年王陽明便是在“格竹”中領悟了人生的真諦,最終成為一位圣賢。那么,名列“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到底有何種內(nèi)在呢?
首先便是它的堅毅,正如“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句話。竹并不畏于狂風的猛烈,它把風雨的侵蝕看作是上帝的考驗。他無所畏懼,盡管風霜雨雪在它那本翠綠無痕的身子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淡淡的痕跡,但它依舊筆直地站立著,就像一位巨人,向大自然這位對手百般的挑戰(zhàn)發(fā)出了不屑一顧的低吟。蒼莽之間,又有誰能與它匹敵呢?“寶劍鋒從磨礪出”,很多人用這句詩來贊美梅花,其實我想說,竹又未嘗不可用這句話來描述他的精神呢?
每談到竹,很多人容易想起隱居之士,竹林七賢,陶淵明……也許竹就是隱士的偏愛吧。因為隱士大多為高潔、不沾俗塵的人,他們偏愛竹,于是又揭露了竹的另一大特點,高潔。
竹不為出人頭地而絞盡腦汁,它要的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春天,百花爭艷,百草斗奇的舞臺上,始終不見竹的影子;夏季,滿眼碧綠的世界,引人注目的又沒有竹子;秋天,萬物凋零,但竹子依舊在被人遺忘了的角落享受自己的快樂;冬季;殘雪壓枝,風頭又被“勝雪一段香”的梅花搶了去。但竹依舊用自己的不為人知的方式,譜寫著自己的生命樂章。
“堅毅”,“高潔”,“胸懷廣闊”,這就是竹的藝術。
雨中的藝術
你的心,決定你看見的。
——題記
如果那天我不買下這本書,我保證,我會后悔一輩子。在茫茫書海中,我在一架書柜的角落發(fā)現(xiàn)了它——《我在雨中等你》。翻開此書,便被作者以狗的口吻的寫法所吸引,幽默風趣的語言,樸實無華的文字,還有那只老以為自己是人,而且滿肚子大道理的狗——恩佐。
恩佐就像一臺攝像機,記錄著雨主人丹尼和他家庭的點點滴滴,從認識丹尼,看著丹尼戀愛,結(jié)婚,到生下女兒,妻子伊芙得腦癌死去,再到為爭奪女兒卓伊的撫養(yǎng)權,與岳父母反目成仇,然后被岳父母陷害,是他不能與女兒相見,變賣家產(chǎn),生活窘迫,到最后,贏得官司,恩佐也離開人世……
恩佐,一只狗的眼光,人的語言訴說了他的一生。恩佐的人生格言是——你的心,決定你看見的。因為你的眼睛往哪里看,車子就往哪里去。這有點像那句老話:“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很多人抱怨生活的苦悶,事業(yè)的不順,但是當你的眼光向光明的方向望去,一切都會柳暗花明,就像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們不應該抱怨它打濕了你晾干的衣服,而應該感謝他滋潤了你幾天沒澆水的花兒。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chuàng)造者。
這本書的英文名字叫直譯可翻譯為——《賽車是雨中的藝術》。書中主人公丹尼是一名賽車手,他擅長在雨中駕駛,即使雨是賽車手最大的天敵,“賽車手不應該怕雨,應該擁抱雨”,這句話沒錯。人生會經(jīng)歷很多風風雨雨,我們所要選擇的是前進,而不是逃避,“把失敗當作成功的墊腳石”,丹尼在要在快崩潰之時,是恩佐讓他重新振作起來,“去擁抱雨”,所以,最終丹尼贏得了撫養(yǎng)權,得到了彩虹。
本書給了我最大的兩點啟示:樂觀面對人生和用于接受挑戰(zhàn),雖然以前很多文字有過這樣的思想,但這一次卻刻骨銘心。
小說的感動在最后,恩佐即將死去,我卻回憶起恩佐自以為是人的時光,他認為狗死了,下輩子會是人,現(xiàn)在,他卻不愿成人,因為他想再陪陪丹尼,在看看卓伊,再想想伊芙…
進退的藝術
我們要懂得進退。
所謂進,就是知難而進,勇攀高峰,開闊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墒沁M也有急躁冒進,像曾經(jīng)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一樣,不僅沒有前進,反而退步許多,得不償失。
所謂退,不僅僅是退縮,膽怯,不斷貶低自己的人生價值,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退有時也能成就大業(yè)。古語有”退避三舍”,以退為進,又何嘗不可呢?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
所以,我們要懂得進退。
譬如一千多年前的楚漢之爭。起初,項羽實力強大,不可一世,自封”西楚霸王”,他確實是一位大英雄??墒撬褪且驗檫@急躁冒進的暴脾氣而斷送了他唾手可得的江山。而劉邦則是我欣賞的人物。他雖然是市井無賴出身,但他相信自己,有勇有謀,還懂得退讓。以前他的兵力與項羽相比,渺小的如大漠中的微塵,所以他放下自己的架子,努力迎合項羽,使項羽放松了警惕,他便可以在身后招兵買馬,厚積而薄發(fā),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巔峰,成就大業(yè)。
垓下之戰(zhàn)我也不得不提。此時的楚漢實力已經(jīng)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小混混出身的劉邦已經(jīng)離皇位一步之遙了,而項羽早已風光不再,只落得些殘兵敗將。退至烏江時,他完全有機會渡過烏江,東山再起,可他卻以一句”無顏見江東的父老”而結(jié)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經(jīng)感慨過”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項羽的失敗值得我們?nèi)ネ锵?
我們要懂得進退。
中國自古就講究”中庸之道”,就是說一個事物必然有他的兩面,就像進與退,我們要么進,要么退,兩者只擇其一,而放棄另一面。這種思想早已在我們的腦海里根深蒂固。我們?nèi)缃駪饤夁@種思想,靈活運用事物的兩面性,要懂得如何進退,何時進退,更要發(fā)掘我們?nèi)祟惖臒o限智慧,不要造成進退兩難的局面。也不應頻繁進退,成為兩邊倒的墻頭草,見風使舵,反而害了自己,貽笑大方。
所以,我們要懂得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