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1
北京城的冬天,在我的印象里有著糖葫蘆的叫賣聲、有著上班族的早晚高峰、有著小孩子堆雪人的樂趣。春節(jié)呢更是熱熱鬧鬧,串親戚、逛廟會,充滿一家團聚的歡樂。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春節(jié)前夕,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入侵了人體,潛伏期長,并傳播迅速。
為迅速控制住“人傳人”的局面,各大城市采取了居家隔離措施,我們更是閉門不出。這座城市頓時顯得空曠了,往日的車水馬龍消失了,我們的大北京仿佛放緩了往日快節(jié)奏的腳步。
這個冬天,城市的發(fā)展雖然看起來是在“減速”前行,但沒有人是旁觀者,我們都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共抗疫情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是任務最艱巨的“逆行者”。
通過觀看新聞聯播,我了解到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生護士們,他們要穿戴一整天的防護服,因為防護服太緊,為避免上廁所他們不敢喝水,還要穿成人紙尿褲,摘下口罩時,他們的臉已經勒出一道道好幾道血痕,因為多次用消毒水洗手,皮膚紅紅的,皺皺的,看上去已經不符合他們的年齡了。我戴一會兒口罩,就覺得憋得喘不上來氣,而他們,要全副武裝一整天,我真的想象不到,這樣的感覺是多么折磨人。
病毒兇神惡霸般來勢洶洶,一批批白衣天使奔赴武漢為全國人民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防護之墻,而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安心待在家里,切斷病毒傳染途徑,兩相對比,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寧靜。雖然城市已減速運行,但由于他們忙碌的身影讓被守護的我們的內心是踏實的。
雖然大多數人待在家里不出門,可是誰說我們的城市變空了?你看,更多的人走出來參與到這場戰(zhàn)役中。藥店的工作人員及時通知大家前往小窗口購買消毒防疫用品;警察放棄休息連續(xù)工作,保障了防疫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有序進行,處理突發(fā)事件;
普通居民紛紛加入志愿者隊伍,他們和基層工作者一起嚴守社區(qū)的出入口,定時在社區(qū)里消毒,挨家挨戶的電話聯系甚至上門核實信息,保護了家家戶戶的安全,給社區(qū)創(chuàng)造一片凈土。還有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快遞小哥,竟在這危難之時擔起了我們生活補給的重擔,馬路上到處是他們穿梭的身影,才讓我們還能擁有正常的生活,足不出戶也衣食無憂,而我們的海外華僑和同胞,時刻心系祖國捐贈各種醫(yī)用物資。
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在,我們的城市就不空,我們的心更暖!
短短一個多月新冠病毒在中國大多數城市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防控,我想這是由于國家的醫(yī)療水平和人民的眾志成城,讓這場戰(zhàn)役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同時讓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許多國家又一次見證了我國的綜合實力。而這一段特殊時期的記憶,使我們增加了民族認同感,對祖國的感情更加深厚。
此時,向窗外望去,正是下午五點左右,天空依舊是寶藍色,摻雜著一點兒夕陽照射下來的霞光,街上的車變得多了起來,甚至有些擁堵。我忽然有一種預感,我們的首都,北京,經過短暫的休整后,又要忙碌起來了。
風拂過,天暖了,藍天、白云、萌發(fā)出淡綠枝芽的樹木,都在暗示著我們疫情就快過去了,春天就要來了。對于00后的我們來說,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冬天,普普通通的你、我、他并肩作戰(zhàn),與逆行者們一起靜候春暖花開!
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2
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帶來了焦慮和不安,也使我們記住了無數為抗疫而逆行的英雄。他們中有救死扶傷的醫(yī)生、護士,有爭分奪秒建設醫(yī)院的工人,有保衛(wèi)平安的警察,有無私奉獻的志愿者……他們忘我的付出一次次震撼著我、感染著我,前不久那張落日余暉下的照片更讓我感悟良多。
夕陽灑在江城寬廣而孤獨的街道上、林立的高樓間,印有縱橫斑馬線的馬路上,穿著防護服的年輕醫(yī)生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沐浴在余暉中。老人微微抬起頭,右手指著即將緩緩落入漢江的太陽,推著床的醫(yī)生微微側著身體昂著頭看向老人指向的地方,四周靜靜的,唯有陽光溫暖著周圍的一切。
看著這溫馨的畫面,我陰郁的心情晴朗了,仿佛聽到了醫(yī)生和病床上老人的對話:“你看,太陽,暖和和的太陽!”老人孩子般興奮地說?!笆茄?,多么美好的景色,老人家您一定能好起來,很快就能回家了!”穿著防護服的醫(yī)生此時說話也輕松了起來。
回家——這個看似平常的字眼,在醫(yī)生和病人眼里卻有著莫大的分量。我不禁想起了當醫(yī)生的爸爸,經常為了他手術臺上的病人,下班后遲遲不能回家,而回到家又是為了病人經常一個電話就又返回醫(yī)院。
醫(yī)生是神圣而又辛苦的,畫面中的醫(yī)生一定在祝福老人很快能出院回家,因為爸爸說過,沒有一個醫(yī)生不希望自己的病人戰(zhàn)勝病魔而康復回家。
目光再次回到這幅溫馨的畫面,我不禁想到這一個月來,我們從對病毒的無知甚至恐慌,到逐漸摸索出治病經驗,到目前能夠停下腳步沐浴陽光。我仿佛看到了鐘南山院士堅定的眼神,李蘭娟院士查完病房被口罩勒出的臉痕,我仿佛看到了夜以繼日的建筑工人馬不停蹄的建筑火神山、雷神山,我仿佛看到了滿載救災物資前往武漢的車輛。是呀,一個月來,發(fā)生了太多太多的感人事跡。
凝視著這溫馨的畫面,我又想到了疫情下的我們。作為中學生我們雖然不能逆行抗疫,但我們一定要在疫情期間提高自我約束力,合理安排時間,提高網課效率,真正做到停課不停學,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做祖國的有用人才。
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溫暖的陽光會灑遍中華大地,會溫暖英雄們回家的路,會讓我們重拾前行的動力!
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3
最近一張照片在走紅網絡,這張照片拍攝于武漢“太空艙”,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回國探親的留學生,他也是一例疑似病例。照片中太空艙里的醫(yī)患們有說有笑,還跳起了廣場舞,但是只有他獨自一人躺在床上,手中捧著一本厚厚的書。這一幕令網友驚訝,不少人稱他為艙里的“一股清流”。
這一幕引發(fā)了我的思考: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境界,而一個人的境界,則決定了他的成就;一個人要想成功不只需要成就,更需要不斷觸碰更高的層次,自律,決定了他的最終能夠到達層次。
在“太空艙”這樣的環(huán)境里,在得知自己是一例疑似病例后,在其他人都在跳廣場舞、刷手機的時候,他仍然能屏蔽周遭的干擾,平息內心的焦灼,拿起一本書安靜閱讀,仿佛在做一件無比平常的事。在如此喧鬧的環(huán)境中還能靜下心去學習、去閱讀,這需要多么淡泊寧靜的心才能做到啊。
這是在抗疫一線的真實故事,而身在北京的我們,距離武漢、疫情不知有多遠。這次的新冠病毒將我們、老師和學校隔離開,但這并不意味著將我們通往知識殿堂的路阻斷。你若問那條路在哪兒,我會將刻在路中間的幾個大字指給你看——“自律、勤奮”。
如今我們已經居家學習四周了,是不是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呢?肯定有同學會說:“當然,反正老師也看不到我們在做什么,做做樣子,抽空玩會游戲多自在!”也有同學說:“只是復習,看看自己不會的,會的還看它干嘛,豈不浪費時間?” 還有一部分同學會說:“學習可是自己的事,必須要對自己負責,即使上網課也要和在學校一樣認真,不,要更認真!”
三種不同的回答分別代表了三種眼界:第一種,鼠目寸光。只知道讓當下的自己好好享受,卻沒有考慮之后會如何,這樣的人在開學之時必然十分吃力;第二種,他們知道學習,但他們不夠自律,也不夠勤奮。
這種人雖然短時間看不出各方面有什么下滑,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因懶惰而“墮落”;第三種,他們知道為自己學習,對自己負責,網課上得十分認真,每一天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這就是我要談論的重點,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自律。
一個自律的人會有多么“可怕”。舉個例子,疫情期間一位高中生因為家里沒網,無法上網課而找鄰居“借網”。報道中那位高中生拿著筆、本、筆記本電腦就這樣學了起來。在這樣的客觀環(huán)境中仍能克服困難堅持學習,這是為什么?
再舉一個例子,前NBA籃球運動員科比在初入NBA的時候并沒有多么強大,一直被安排在替補席上。為了能夠首發(fā)出場,他每日從早到晚都十分刻苦地訓練,常年以來,幾乎天天如此。他曾說過:“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在別的運動員還在睡覺的時候他早已在訓練場練習到汗流浹背,終成一代宗師。這又是為什么?
這就是自律的力量,看看前面提到的前兩種同學,一種不思進取,只想著把自己不熟練的在學一遍,不想著鞏固自己會的;另一種直接“放棄”了自己,沉迷于手機的世界里,無法自拔。而第三種同學會則好好“感謝”前兩種人,因為他們的“幫助”,使得自己成功實現彎道超越。甚至還會有時間去預習一下新知,復習那些不牢固的舊知。這樣的差距可不是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可以追上的。這就是自律的力量。
我們的居家學習應該說是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在這樣舒適的環(huán)境中沉迷手機豈不荒廢了這樣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人可能會為此而狡辯稱:“我已經努力了,只是我‘不如別人聰明’罷了?!蹦敲次乙f:“不自律的人有什么資格談努力?” 成功的路上沒有秘訣,唯有“四字真言”——自律、勤奮。
日本時裝設計界的“大神”山本耀司曾對自律和勤奮有這樣一段敘述:“我從來不相信什么懶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的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我相信一萬小時定律,我從來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靈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個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勢必實現的決心認真地活著?!闭强恐@樣的自律和勤奮,他終于在世界的時裝設計領域打下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過以上幾個例子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律的力量,知道自律的人有多么“可怕”。那么,一起從現在開始努力吧,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讓我們認真學習,對舊知進行復習鞏固,夯實基礎,同時對新知進行預習,掃清障礙。
疫情當前,讓我們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以學習為重,做到自律、勤奮,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疫情過后重返校園的我們,一定會感謝今天自律、勤奮度過每一天的自己!
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4
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zhàn)役中,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奔赴抗疫前線,是他們的堅守和付出,筑起了一道守護人民健康的防護線。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新春伊始,一場猝不及防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大地。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疫”面前,一群“最美逆行者”沒有退縮,逆“風”而行,迎難而上,為抗擊疫情,奉獻力量,傳遞溫暖。他們義無反顧的“逆行”,是最勇敢的堅守,是最溫暖的守護,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點贊和致敬!
最美逆行者,肩負的是責任與擔當。責任重于泰山。面對疫情,廣大醫(yī)護工作者,寫下請戰(zhàn)書,按下鮮紅的手印,主動請纓,毅然奔向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公安干警、基層干部、運輸司機等,義無反顧,奮戰(zhàn)在防疫抗災戰(zhàn)場的第一線。他們手挽手、肩并肩,沖鋒陷陣,為抗擊疫情、穩(wěn)定局面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都是最美、最帥的“逆行者”。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他們肩負起了責任,扛起身上的重擔,用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
最美逆行者,傳遞的是信心與力量。疫情面前,人心是最強大的力量。危險緊要關頭,最美“逆行者”迎難而上,挺身而出,這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救助,更是為社會傳遞著休戚與共、守望相助的力量與溫情,堅定廣大民眾的抗疫斗志和決心,樹立戰(zhàn)勝疫情的堅強信念。在這些閃閃發(fā)光的普通人身上,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愛的力量,對所有人的一顆大愛之心。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實際行動,鼓舞了人們對抗疫情的信心,有了直面危險的勇氣和眾志成城的毅力。
最美逆行者,守護的是生命與希望。正是這些普通平凡的最美“逆行者”,用實際行動守護著我們的健康,守護著人民的安危,守護著城市的平安。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病毒肆虐時,醫(yī)生、護士、警察……他們在默默奮戰(zhàn),守護我們,護佑國家,他們無愧于新時代的英雄。疫情當前,是他們在危險之境中逆風而行,以自己的生命守護著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戰(zhàn)勝了恐懼,克服了困難,扛起了勝利希望,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勇敢逆行的他們,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譜寫了一曲感人篇章,一首首贊美詩歌。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最可敬的人,值得被所有人銘記、點贊。在這個不尋常的春節(jié),讓我們守望相助,向最可愛的人致敬,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高考預測疫情話題優(yōu)秀作文5
最近幾天,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不斷發(fā)展,人們密切關注疫情相關信息與防疫工作。在疫情嚴峻的湖北,醫(yī)護人員與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其他地方,人們的心也因病毒的挑戰(zhàn)彼此相連。面對疫情,公眾對各種信息高度敏感,既是一種面對緊急事態(tài)的本能反應,也體現出對患病同胞的真誠關懷。
保持對信息的敏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避免謠言與恐慌乘虛而入。一方面,恐慌本身就是謠言傳播的助力,各地頻頻流傳的不實消息,便是恐慌的具象化表現;另一方面,謠言的傳播也會讓恐慌擴散,一度甚囂塵上的“火神山醫(yī)院重新選址”謠言,便在輿論場上騙過了許多關心防疫工作進展的人,進而催生了大量焦慮與恐慌。唯有及時澄清不實謠言,消除公眾恐慌,才能避免這種疫情之外的'“次生災害”,影響防疫工作的大局。
真相是謠言的天敵。確保公眾及時通過權威渠道獲取最新、最準確的信息,是對抗謠言的第一要務。在權威信息與“小道消息”之間,權威信息越是精準、及時,就能獲取越多人的信賴,進而壓縮“小道消息”的生存空間。反之,如果權威信息處于缺位狀態(tài),人們自然會去尋找各種“小道消息”,以滿足其對信息的需求。
不是真相的“東風”壓倒謠言的“西風”,就是謠言的“西風”壓倒真相的“東風”。對此,有關部門還須以公開透明的原則為指導,做好信息發(fā)布工作,以真相對抗謠言。
面對疫情,恐慌是一種難以避免的情緒,但越是如此,我們便越是要努力克服這種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過度的恐慌不僅是謠言的溫床,也可能促使人們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舉動,譬如盲目就醫(yī)、搶購物資等等。這些舉動不僅會影響醫(yī)療秩序,沖擊物價,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進一步惡化。為此,媒體、專業(yè)人士應努力將科學的防疫方法告知更多的人,讓人們認識到恐慌無用,并掌握自我鑒別、自我隔離的基本方法,從而平抑恐慌情緒。這不僅能夠降低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秩序,也能讓有限的防疫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為克服恐慌情緒,所有人都要加強科學素養(yǎng)和媒介素養(yǎng),遵循權威信源的專業(yè)建議,踐行最合乎理性的防疫方法。具體而言,應當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已經生病的人要聽從醫(yī)囑對癥下藥,而不是盲目就醫(yī)。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聚會,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防疫方法,不傳播無法證實的虛假消息。不論是抵抗病毒、抵抗謠言還是抵抗恐慌,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一道防線,由此成為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
面對那些蓄意編造、影響惡劣的謠言,有關部門也要踐行正本清源的職責,該打擊時嚴厲予以打擊。那些心存惡意,惡意編造虛假消息或明知消息不實還蓄意傳播的人,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如此,真實、有用的信息才能更好地流動,而不至于被謠言和恐慌的惡性循環(huán)“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