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穩(wěn)步下降一覽
性別比是在種群層面上研究的問題,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對雌性(女性)的比率。十年來,我國性別結構優(yōu)化改善,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穩(wěn)步下降,歡迎參考。
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穩(wěn)步下降
報告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穩(wěn)步下降。2021年末,我國男性人口為72311萬人,占51.2%,女性人口為68949萬人,占48.8%,總人口性別比為104.9,比2012年下降0.2。從出生人口性別結構看,2021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別結構改善明顯。
人口流向數(shù)據
從人口流向上看,人口持續(xù)向沿海、沿江地區(qū)及內地城區(qū)集聚,東部地區(qū)人口持續(xù)增加,人口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粵港澳大灣區(qū)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人口增長迅速,分別增長了35.0%、12.0%和7.3%。上海、北京、廣東、浙江4省(市)10年間人口密度增量均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上。
性別比的重要性
人口出生性別比是一個重要的衡量男女兩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標志。國際上一般以每出生100個女性人口相對應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數(shù)值來表示。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人口生育史說明,在不進行人為性別選擇干涉的情況下,新生嬰兒的性別比在102~107之間。這是由人類生殖過程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對這個數(shù)值的任何人為控制和改變,都會對人口的兩性結構造成嚴重危害。
據統(tǒng)計,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08.47;第四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9年出生嬰兒性別比是111.92;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嬰兒出生性別比高達116,遠超國際認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線107。
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衡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以2000年中國人口普查情況為基準,中國0歲~15歲之間的男性總人口與同年齡段的女性總人口相比,大約多出1883萬人。2010年后,這些人群開始逐漸進入婚齡,那時,男女婚齡人口的比例失衡問題將會凸顯:農村成年男性中的某些困難人群會遭遇嚴重的“娶妻難”;買賣婚姻現(xiàn)象會加劇;婚外性行為會增多;家庭穩(wěn)定性也會受沖擊;社會不安定因素也會增加。
國家在控制人口總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但一些人在安排家庭生育計劃時受到潛在的男性偏好影響。人口出生性別比失調的另一個主因是私人診所B超機的使用和某些公立醫(yī)院醫(yī)護人員對B超機的濫用,這使得流產的女嬰數(shù)量大大多于男嬰。
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時,農村的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而城市人口出生性別比還算均衡。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動人口不僅加大了計生部門監(jiān)控的難度,也把在鄉(xiāng)村中普遍存在的男性偏好生育觀帶入城市生活。
控制出生性別比失衡的重要手段有:黨和政府部門加大對生育選擇的監(jiān)控;對B超等能夠予以性別選擇的醫(yī)檢設備進行嚴格管理;對非法經營的機構和個人追究經濟責任及刑事責任;消除女童輟學現(xiàn)象;消除就業(yè)中的性別歧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