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
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有哪些呢?你所了解的科技魅力是怎樣的呢?隨著科技中介在我國經濟發(fā)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以及科技產業(yè)集聚現象的日漸普遍,對兩者的互動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戰(zhàn)略的研究呼聲也越來越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篇一
國慶節(jié)期間,我有幸來到寧夏科技館,參觀了各種各樣的科技展品和實物模型,也參與了許多科技實踐活動,使我有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寧夏科技館位于銀川市人民廣場西北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五十周年大慶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宣傳寧夏的重要窗口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該館總建筑面積二萬九千六百六十四平方米。樓內設有序廳、宇宙探秘和兒童科技樂園等。
寧夏科技館的展廳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地球家園展區(qū),主要展出了動植物標本、化石、隕石等許多自然界標本。主辦者還在該廳通過氣象多媒體和龍卷風演示器的演示,給參觀者普及氣象知識,揭示許多自然現象的奧秘。第二層是海洋展區(qū)和生命奧秘展區(qū)。展出了各類海洋標本、恐龍化石、恐龍模型等,引導青少年關注海洋,熱愛海洋,學習古生物學,樹立生物與自然地和諧共生的理念。第三層是科技之光展區(qū)。展出了太陽能、節(jié)能燈等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給參觀者普及“低碳”概念和“碳排放”得相關知識,加深人們對綠色生活的理解。為了鍛煉青少年動手動腦能力,主辦者還設計了一些科技體驗活動,如:試穿太空衣、模擬火箭升空、機器人下棋等。
在軍事天地里還展出了大炮、地雷、坦克等一些軍事武器,并為參觀者設計了軍事模擬戰(zhàn)斗、模擬發(fā)射導彈等軍事科技體驗活動。如此豐富的展覽及實物模型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眼球。我迫不及待地隨著人流饒有興趣地觀摩了一到三層的各種展品,展廳布置得多氣派呀!引人入勝的“卡通蝴蝶”形象、活靈活現的恐龍模型、低碳環(huán)保的節(jié)能燈……使我浸沉于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在參觀的同時,我參加了一些科技互動活動。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科技體驗活動就是自行車帶動電燈泡發(fā)亮。設計者用一個特殊設備將一連串的燈泡與一個固定的自行車連接起來,每當自行車轉動時,自行車摩擦生電,直接供給電燈泡發(fā)光;當人們蹬動自行車時,蹬得越快,由機械能轉變?yōu)殡姶拍芫驮蕉啵鄳鼐蜁痈嗟碾姛襞萘亮似饋?。在忘我的體驗中,我產生了無邊的遐想:我國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國家,騎自行車和開車的人也比較多。
如果能在車上和馬路上安裝一種特殊設備,將過往車輛與馬路形成的摩擦力、壓力轉換成電,不僅使馬路兩邊的路燈亮起來,而且通過蓄電池將多余的電儲存起來,既可以給家庭里的各種電器供電,又可以供工廠的機器使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機械能,把機械能轉化成電,廣泛運用于生產、生活中。我們不但節(jié)約了很多資源,而且又向低碳生活邁進。通過一上午的參觀展覽,我親身體探尋了人類科技文明之足跡,漸漸悟出了自然與社會和諧的道理,從日新月異的科技發(fā)明,我再一次體驗了科技的魅力。通過參與科技互動實驗活動,我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增長了見識,同時學到了許多科普知識。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立志長大后爭當一名科學家,發(fā)明出許許多多的高科技產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報社會,讓全人類通過我的科技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享受更大的幸福。
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篇二
科技的魅力有多大?在20XX杭州市科技活動周開幕式上去瞧一瞧,你就會有真真切切的體會和實實在在的收獲。5月15日一早,我趕到西湖文化廣場參加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杭州網小記者采訪活動。到了現場,我有點“暈”了?;顒右?guī)模非常大,現場的展位很多。本以為要找到杭州網的展位就像大海撈針一般困難,但是我看見了“小紅帽”,在志愿者姐姐的幫助下,我很快找到了杭州網的哥哥姐姐。開幕式現場專門為小記者設置了兩排座位。省科技廳副廳長壽劍剛宣布科技活動周開幕。市委、副市長沈堅致辭。副市長伯伯說: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杭州市科學技術事業(yè)要取得新的、更大的發(fā)展。
臺上領導講話的時候,臺下我們的小記者也沒閑著,大家都想露一手,有的忙著拍照,有的趕緊做筆記,非常認真。在此之前,我一直為沒有看過3D電影《阿凡達》而遺憾不已,沒想到在科技節(jié)開幕式上我有幸看到了4D電影。進場前,我領到了一副很酷的眼鏡。記得科學雜志曾經介紹過,這種眼鏡的專業(yè)名稱叫偏振光眼鏡,戴上它看電影,左眼和右眼的圖像不同,反映到人腦中的影像就是3D影像,也就是立體視覺空間。但是光有這個立體眼鏡,還不能形成4D的效果。還差一樣“寶物”——那就是神奇的座椅!在等待電影正式放映前,杭州網的哥哥姐姐先讓我們看看椅子上的“機關”。
大家馬上就七嘴八舌議論起來。“這兒有噴頭!”“這兒有音響!”“這個管子干嘛的?”這些“機關”有什么用呢?電影放映時,你就知道了。開始了!我們戴上眼鏡,和小狐貍當當、機器人叮叮踏上了奇妙的《錢塘江尋寶記》……主人公駕駛著直升機,一會兒沖上云霄,一會兒潛入水底,我們也隨著飛機的起伏而升降,我甚至能感受到迎面吹來的風和濺起的水花。亂石飛起時,我的座椅也上下劇烈顛簸;蟒蛇出洞時,我感覺屁股被蛇尾巴“撓”了一下……簡直太刺激了!鏡頭一:鋼雕藝術品在廣場上,奔馳的“鐵馬”、威風的“鐵虎”、強悍的“鋼鐵戰(zhàn)士”……一字排開,想不吸引人都難呀。它們都是鋼雕藝術品,這些藝術品的制作材料都是些廢銅爛鐵。但是藝術家們能把它們制成各種鋼雕藝術品,真厲害。這不僅給了我們視覺藝術的享受,而且又倡導環(huán)保理念!很酷吧!
鏡頭二:無弦樂器無弦的吉他怎能彈奏美妙的音樂?無面的樂鼓怎能敲打出“咚咚”聲?在科技館我就見識了這么奇怪的樂器。原來它是一種利用光敏元件制成的電子樂器。琴的上部排列幾個光源,下部對應排列幾個光敏接收器。當你用手在無弦琴上撥動時,將會擋住代表相應音符的光,來觀者就會聽到相應音符的琴聲,產生仿佛是在撥動有弦豎琴的逼真效果。很奇妙吧!鏡頭三:中醫(yī)館走進科技館里的中醫(yī)館,迎面就有一溜的小櫥窗,輕輕一按電燈開關,櫥窗就亮了,每格櫥窗里有一種中藥,有山藥、薏米、枸杞等等。
中醫(yī)館里有三件神奇的寶貝:舌苔診斷儀、脈象診斷儀和“專家辨證施治”儀。一個老奶奶饒有興趣地長大嘴巴、伸出舌頭,對準攝像頭,舌苔診斷儀上馬上顯示出她的舌頭照片。在脈象診斷儀前,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儀器很厲害,可以摸出浮脈、沉脈、虛脈、實脈、滑脈、澀脈等9種脈象。”而在“專家辨證施治”儀,一個老爺爺興奮地說:機器給他開了個處方呢!這整個過程和我以前到著名中醫(yī)俞景茂爺爺那里去看病一模一樣。如果這些神奇的儀器來當醫(yī)生,病人豈不是也省了到醫(yī)院排隊掛號的麻煩呀!
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篇三
科學,早已躲藏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里。它對國家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的益處,沒有科學,就沒有現在如此美好繁榮的城市景象。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重大成果。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獲得一成功。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島素。1970年至1988年,我國成功地發(fā)射了25顆人造衛(wèi)星,其中有11顆按預定計劃返回了地面。1981年,我國又成功地用一枚運載火箭發(fā)射了3顆衛(wèi)星。1988年,我國運用國產材料自行設計研制成功了每秒運算1億次的巨型計算機系統(tǒng)。1992年8月,我國“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又成功地把澳大利亞通信衛(wèi)星送入了預定軌道。四十多年來,我國和科學技術事業(yè)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在許多方面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這是多么令人激動和自豪的事情啊!
爸爸經常對我說:科學對國家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國家想要富強,就必須培養(yǎng)每一個公民熱愛科學的意識。”所以,爸爸總是給我灌輸熱愛科學的精神,講述有關科學家的故事。其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科學家。8歲時,他因家里貧窮被迫輟學。但是艱苦的環(huán)境并沒有磨滅他對學習的渴望,反而激起了他對科學的熱愛。幼小的他常常把錢節(jié)省下來,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在他十二歲時,還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jié)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車長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藥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賣完了報,就做各種有趣的實驗.有一次,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馬上燃燒起來.大家慌慌忙忙地將把火撲滅了.車長生氣極了,不僅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還狠狠扇了他一個耳光,聽說愛迪生的耳朵就是這樣被打聾了。但是挫折并沒有使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動搖.他省吃儉用,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有人作過統(tǒng)計,愛迪生一生中的發(fā)明,在專利局正式登記的有1300種左右。1882年是他發(fā)明的最高記錄年,這一年,他申請立案的發(fā)明就有141種,平均每3天就有一種新發(fā)明!這樣驚人的成績,直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能和他相比。有人問這位“發(fā)明大王”成功的秘訣,他答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愛迪生的故事給我?guī)砹藰O大的震撼,同時,在一個個科學家成長成才的故事的熏陶下,我也漸漸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經常會提出一些匪夷所思的問題,雖然父母無法幫我解答,但我總會在閱讀書叢中找到答案。而且我還十分喜歡親自動手做一些巧妙的科學制作,解決了生活上的一些小難題。
就像現在市場上賣的蠟燭,都有一個缺陷:當蠟燭點燃不久后,蠟液就會溢出來,沿著蠟燭往下流,弄臟了桌面,還浪費了石蠟。怎樣才能不“流淚”呢?我不禁提出了疑問。經過苦思冥想以及無數次失敗之后,我終于設計出了一種燈芯管。首先用薄鐵片卷一根細管,比蠟燭芯略粗一點,管外套一個硬紙板剪的小圓板,把這個燈芯管套在蠟燭芯上。點燃蠟燭以后,由于小圓板擋住了火苗的輻射熱,所以蠟燭周圍的石蠟熔化很慢。鐵管把熱量傳給燈芯附近的石蠟,使它熔化供應燃燒。這樣石蠟就不會溢出來了!我把自己的小制作告訴了左鄰右舍,大家都夸我是“小能手”呢!這使我越來越喜愛科學了。
我熱愛科學,他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快捷,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鄧小平爺爺生前曾經講,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毛澤東主席也曾對青年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如果說長輩們用辛勤的勞動建設了20世紀的祖國,那么,我們就應該以知識、以科學擔起新世紀的重擔。
看了關于科技的魅力的征文的還看了:
3.紅色的魅力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