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新聞資訊>熱門專題>群眾路線>解讀>

解讀西游記真相_解讀西游記的人(4)

時間: 小蘭676 分享

婆婆說得更為詳細:

1. 聲音:好似我兒陳光蕊。

2. 長相:恰和我兒子光蕊形容無二。

為什么婆婆說得比溫嬌要具體肯定?因為溫嬌和陳光蕊相處的時間短,而婆婆和陳光蕊相處的時間要長。所以婆婆會更加肯定些。

總之,溫嬌和婆婆都認為唐僧和陳光蕊長得很像,這一點是一致的。

但是,兒子是不是一定要長得像父親?這個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沒有任何理論支持兒子一定要長得和父親一模一樣。另外,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人長得很像,也是常有的事。

唐僧長得不像別人,偏偏就像那個陳光蕊,你說這怪不怪?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只要聯(lián)系上下文看,答丨案就很清楚了。

唐僧之所以長得像陳光蕊,完全是觀音菩薩在幕后操縱的結果。

在觀音菩薩她們這個組織內(nèi)部,掌控著一套“投胎轉世”的設備,(后面自然會論述到)。觀音菩薩要唐僧長得像陳光蕊,并且一模一樣,完全具備這個條件。

因為做假做的太逼真了,反而露出了破綻。破綻在哪兒呢?破綻就出在聲音上。婆婆道:“你聲音好似我兒陳光蕊?!标惞馊锸呛V萑?,而唐僧是江州人??谝羰遣粫粯拥?。不要說隔州,就是隔縣(甚至隔鄉(xiāng)),口音也是有差別的。

不同州的人說話,應該是存在一定的語音障礙的,所以這就是個破綻。

那么,觀音菩薩為什么要讓唐僧長得和陳光蕊“形容無二”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 借婆婆之口,給天下輿論一個明確的交代,讓大家都知道唐僧是狀元陳光蕊的兒子。你看,唐僧向天禱告之后,“將舌尖與婆婆舔眼。須臾之間,雙眼舔開,仍復如初?!闭垎枺喝绻麤]有觀音,唐僧他有這個本事嗎?

2. 唐僧是觀音選定的一個取經(jīng)人,觀音菩薩讓唐僧長得和陳光蕊“形容無二”,這是她做下的一個獨特的“標記”。以防止將來認錯了。

《西游記》第12回,唐太宗請?zhí)煜赂呱龇ㄊ拢瑹狒[非凡,觀音菩薩和木叉雜在眾人叢中,也去觀看:

這菩薩直至多寶臺邊,果然是明智金蟬之相。

觀音見到唐僧的長相是“明智金蟬”之相。一眼就認出來了。

唐僧是金蟬長老轉世,金蟬長老長的什么樣子,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唐僧就是陳光蕊的長相!因為唐僧和陳光蕊長的“形容無二”,所以才不會認錯。

因此,我認為唐僧長得和陳光蕊“形容無二”,主要是以上這兩個方面的原因。

(又:“光蕊”與“明智”相對應。取“光明睿智”之意。)

在整個事件中,我反反復復地強調:唐僧的出生以及曲折的命運,都是觀音菩薩在幕后一丨手操縱的結果。但是有的朋友說我胡說八道,一派胡言,其實,這個根本不需要爭辯。

因為《西游記》是小說,是一部揭露黑暗現(xiàn)實的小說,并不是什么宗教經(jīng)典。你拿宗教里的人物來評論小說藝術,那才真的叫扯淡!

在小說的第12回中,寫的只有那么清楚明白不過了:

“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jīng)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忽聞得太宗宣揚善果,選舉高僧,開建大會,又見得法師壇主,乃是江流兒和尚,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長老,菩薩十分歡喜?!?/p>

1. “江流兒和尚”,就是唐僧。唐僧的乳名,叫做江流。

2. “正是極樂中降來的佛子”。說明唐僧的前世,正是他們這個組織里的人。

3. “又是她原引送投胎的長老”。這一句話,就說明唐僧投胎、出生,都是觀音菩薩一丨手經(jīng)辦的。菩薩十分歡喜。

既然書中已經(jīng)說明了,唐僧出世是由觀音菩薩“引送投胎”的,那么,這一點就不應該產(chǎn)生歧義。唐僧的經(jīng)歷,觀音菩薩不可能不知道,不僅知道,而且還記了帳的。

唐僧這個和尚,你能說不是觀音菩薩刻意制造出來的?

第九章.唐僧為什么要取經(jīng)

唐僧取經(jīng),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但是,若要問一句:“唐僧為什么要去取經(jīng)呢?”恐怕有多數(shù)人回答不上來。

大家一般主觀臆想的答案是:“為了宏揚佛法?!币灿械呐笥褧f,唐僧是為了學習更高深的佛法,才去西天拜佛取經(jīng)的。等等。

但是,這些都不是的。究竟是什么呢?《西游記》第12回有十分明確的標準答案:

(太宗)問:“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

(唐僧)道:“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jīng),祈保我王江山永固?!?/p>

可見,并不是唐僧要取這個經(jīng),而是他幫唐太宗去取這個經(jīng)。

也就是說,對這個“經(jīng)”產(chǎn)生需求關系的,是唐太宗!而不是唐僧!唐僧在取經(jīng)的過程中,僅僅只相當于一個差人、郵遞員的身份,他的工作任務只是負責幫唐太宗送一趟貨而已。

前面已經(jīng)探討了唐僧同志的身世之謎?,F(xiàn)在,我們再來探討唐僧為什么要到西天去取經(jīng)。凡事總有個原因,唐僧總不會無緣無故的要去取經(jīng)吧。

話說唐朝開國不久,皇帝唐太宗舉辦了一次曠世規(guī)模的宗教活動,叫作“水陸法會”。舉辦這場“水陸法會”,需要選舉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來作壇主主持人。榜行天下不到一月,各路高僧云集京師,眾人從中選舉出了陳玄奘法師。

注意:陳玄奘法師之所以能夠成為水陸法會的壇主主持人,是從所有的和尚之中“海選”出來的。海選主持人的條件標準是:“根源”與“德行”。

小說中的玄奘,這個法名是金山寺的老和尚為他取的,他俗姓陳,乳名江流。因為他是唐朝的和尚,所以簡稱唐僧。從廣義上講,所有的唐朝和尚都可以稱作是唐僧,但在小說《西游記》中,“唐僧”是專指陳玄奘的。

太宗皇帝查得他“根源又好,德行又高”。于是太宗大喜道:“果然舉之不錯,誠為有德行, 有禪心的和尚。朕賜你左僧綱、右僧綱、天下大闡都僧綱之職?!毙暑D首謝恩,受了大闡官爵。

唐僧之所以能夠得到皇帝的封賞,是因為根源好、德行高這兩個條件。

“根源又好”, 這是真的。因為唐僧的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官拜文淵殿大學士,母親則是開國元勛殷開山丞相的女兒, 所以他是標準的高干子弟。

“德行又高”, 從哪兒說起呢? 書中說他“千經(jīng)萬典,無所不通;佛號仙音,無般不會”。

菩薩送來兩件寶物“錦闌袈裟,九環(huán)錫杖”,袈裟賣五千兩, 錫杖賣二千兩, 合人民幣約700000元了。就連皇帝唐太宗也問:“有何好處,就值許多?”可見挺貴的。盡管貴, 唐太宗還是說“朕買你這兩件寶物,賜他(唐僧)受用。”

太宗宣唐僧入朝:“求證善事,有勞法師,無物酬謝。愿送錦闌異寶袈裟一件,九環(huán)錫杖一條。今特召法師領去受用。”玄奘叩頭謝恩。

太宗道:“法師如不棄,可穿上與朕看看?!?/p>

唐僧就抖開袈裟,披在身上。君臣文武,個個喝采。

待唐僧穿了袈裟,持了寶杖,太宗又賜他兩隊儀從,叫他上大街去威風一把,就如中狀元夸官一般。感動的唐僧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長安城里,大男小女,無不爭看夸獎。

唐僧直至寺里,僧人們下榻來迎。唐僧便對眾僧人感述“圣恩”不已。

太宗皇帝對唐僧如此禮遇,給足了面子,以至唐僧的感激之情,難于言表。

最后, 菩薩對太宗皇帝說, 你辦的這個水陸法會跟本就不行! 你請的法師只會講小乘教法,不起作用的。我有大乘佛法三藏才是真經(jīng),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太宗正色喜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p>

太宗一聽,馬上就叫法會暫停。水陸法會原本計劃是做49天的,現(xiàn)在是第7天。

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jīng)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

這句話有3重意思:

1. 水陸法會暫且停止。不做了。

2. 等我派人去西天把如來佛的“大乘經(jīng)”取回來。

3. 取來大乘經(jīng)后,再重新做這場水陸法會。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

這下好了!

唐僧吃了人家的嘴軟, 拿了人家的手軟, 推也推不掉, 躲也躲不脫, 只好上前施禮道:“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jīng),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注意,他說的是 “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jīng)?!闭f明他自己并不對這個“經(jīng)”產(chǎn)生需求。是幫唐太宗去取經(jīng)。

唐太宗多少還有點擔心他一去不復返。于是說:“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愿與你拜為兄弟。”就去那寺里佛前,與唐僧拜了四拜,口稱 “御弟圣僧”。

唐僧感謝不盡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jīng),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p>

那唐王果真十分“賢德”, 把個玄奘師傅感動的連毒誓都發(fā)了。

唐僧回到寺里。幾個徒弟都來相見:“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p>

唐僧道:“我已發(fā)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經(jīng),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兇難定?!?/p>

這句話有兩個關鍵語:

1. 大抵是受王恩寵。

2. 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

不得不啊!我已經(jīng)受了他的恩寵,所以不得不盡忠報國。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選擇了。拿了人家的手軟, 不得已要還他一個人情,那就只有替他賣一回命了。

結論:不是唐僧要取這個經(jīng),而是唐太宗派遣唐僧去幫他取回這個經(jīng)。

第十章.唐太宗地府還魂

上回說了, 不是唐僧要取這個經(jīng), 而是皇帝唐太宗要取這個經(jīng)。

那么,唐太宗要這個“經(jīng)”究竟想干什么用? 還得從“唐太宗地府還魂”說起。

《西游記》第10、第11回,講了一個關于唐太宗死而復生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一條龍和一個算命先生打賭時,觸犯了天條而當斬,天庭行刑的劊子手叫魏征,魏征在人間的職務是太宗皇帝手下的一名大臣。于是,這條龍便向唐太宗求情,叫他阻止魏征行刑。

唐太宗答應救龍一命,但是,這條龍還是被魏征給斬了。于是,龍的冤魂便天天纏住太宗皇帝索命,最終導致唐太宗一命嗚呼,到閻羅殿報到去了。

我們知道, 普通人死了, 都是由鉤魂使者, 黑白無常, 牛頭馬面之類的角色拿腳燎手銬把你強拉硬扯去的。

而皇帝唐太宗死了則不同, 是閻羅殿的大管家崔判官親自跑來接的! 只見他跪拜路旁,口稱:“陛下,赦臣失誤遠迎之罪!”二人正說間,只見一對青衣童子,執(zhí)幢幡寶蓋,高叫道:“閻王有請,有請。”

看樣子, 是閻王有請在先, 崔判官是在得到消息后搶了先。總之,大家都對唐太宗很尊敬。

到了陰曹地府,雖然閻王、判官對他很“尊敬”,但是閻羅殿的各種鬼都對他很不友好。太宗皇帝主要受到了三次驚心動魄的“恐嚇”。

首先遇到的是他的老頭子李淵,哥李建成,弟李元吉, 叫道:“世民來了,世民來了!”那建成、元吉上來就揪打索命。太宗躲閃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喚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脫身而去。

閻王, 共計有十殿閻王: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輪王。

這十殿閻王全部都出了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十王道:“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

十殿閻王對殺人如麻的唐太宗, 真是客氣啊!

秦廣王道:“急取簿子來,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崔判官急轉司房,將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逐一檢閱,只見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崔判官急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將簿子呈上。

十王看時,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 閻王驚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遍愅醯溃骸氨菹聦捫奈饝],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返本還陽?!?/p>

十閻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皇帝還魂。

崔判官順便做了一次導游, 帶著唐太宗參觀了一次地府。

到了地府的十八層地獄, 處處俱是悲聲振耳,惡怪驚心。一個個被緊綁牢栓,赤發(fā)鬼、黑臉鬼,長槍短劍;牛頭鬼、馬面鬼,鐵簡銅錘。只打得皺眉苦面血淋淋,叫地叫天無救應。

太宗看得心中驚慘。這是第二次恐嚇。

過了奈河橋,又到枉死城,只聽哄哄人嚷:“李世民來了,李世民來了!”太宗聽叫,心驚膽戰(zhàn)。見一伙拖腰折臂、有足無頭的鬼魅,上前攔住,都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

這些人,不對,他們都不是人,而是鬼!他們都是來攔住太宗皇帝索命的。

這是第三次恐嚇?;诺媚翘诓夭囟愣?,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yè),無收無管,不得超生,又無錢鈔盤纏,都是孤寒餓鬼。陛下得些錢鈔與他,才能救你。

太宗空身到此,那里有錢?便立一約, 借得金銀一庫,叫太尉盡行給散。

判官又吩咐眾鬼道:“這些金銀,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爺爺過去,他的陽壽還早哩。我領了十王鈞語,送他還魂, 教他到陽間做一個水陸大會,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p>

眾鬼聞言,得了金銀,俱唯唯而退。

判官送唐王直到超生貴道門, 判官道:

“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陰司里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后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準奏,辭了判官,脫了陰司,回到陽間。開始出榜招僧,修建水陸大會,超度冥府孤魂。

由此可見, 太宗皇帝為什么要招集全國高僧,舉辦一次曠世規(guī)模的“水陸法會”?原因就在這里,是閻羅殿的崔判官叫唐太宗復活后辦的。

崔判官叫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 有兩大好處,說得非常清楚明白:

1. 凡以前的種種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

不善, 就是惡, 以前所行的種種惡, 逼父, 殺兄, 害弟, 蕩平六十四處煙塵,剿滅七十二處草寇,南征北伐,殺人無數(shù),以至無數(shù)枉死冤魂叫冤報怨, 這些都是可以改的。只要辦了這個水陸法會, 也就改了, 這些無數(shù)枉死的孤魂野鬼便可得到超度, 也就不再追究你的責任了。

2. 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后代綿長,江山永固。

辦了這個水陸法會, 還可以以身作則, 帶頭行善, 勸化全天下的人都來行善, 不要作惡。這樣, 管教你后代綿長,江山永固。

既然能有這兩大好處(最揪心的), 唐太宗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一回到陽間, 他就著手大辦這個水陸法會。

因為唐太宗大辦水陸法會,所以才招來了全國的高僧。在眾高僧里面,又“海選”出了唐僧陳玄奘法師做壇主主持人。

順序就是這樣的。

第十一章。真經(jīng)究竟有什么作用

唐太宗辦水陸法會, 從本意上講, 并不是要宏揚佛法, 而是要達到他個人的兩個目的:

1. 超度以前枉死在他手上的無數(shù)孤魂野鬼, 通過辦這個水陸法會, 以前所行的種種惡, 就改了, 就沒有了。

2. 以身作則, 帶頭行善, 勸化全天下的人都來行善, 不要作惡。辦了這個水陸法會, 就能保后代綿長,江山永固。

這場水陸法會, 從全國各地海選出一千二百名高僧, 聚集到長安化生寺, 打造禪榻,裝修功德,整理音樂, 分派上中下三堂。諸所佛前,物件皆齊,頭頭有次。選定本年九月初三,黃道良辰,開啟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陸大會。

由陳玄奘大闡法師,開演諸品妙經(jīng)。太宗及文武皇親國戚,俱至期赴會,拈香聽講。

那么,這場水陸法會的場面有多大呢?數(shù)據(jù)如下:

1. 級別之高:這是一場有全部國家領導人參與的佛事活動。

2. 人員之多:聚集了有一千二百個和尚一起作法。

3. 時間之長:計劃作法的時間,為連續(xù)七七四十九天。

相信各位都沒有見到過如此大場面的佛事活動。

那么,這么大的場面, 究竟能不能超度以前枉死的孤魂野鬼呢? 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 以身作則, 帶頭行善, 勸化全天下的人都來信佛行善不作惡不危害大唐, 這個目的, 是百分之百的可以達到嘀!

這一點, 唐太宗的心里是有數(shù)的, 因為他完全有能力支配這場水陸法會在民間的影響力!

可第一點, 唐太宗的心里就沒有數(shù)了,你們這些和尚到底有多少道行? 你們念的經(jīng)究竟有多大的法力? 你們究竟能不能超度孤魂野鬼? 唐太宗絕對是半信半疑的。

此時,他最關心的就是: 枉死的孤魂野鬼能不能被超度。

超度, 指誦經(jīng)等佛事活動使鬼魂脫離苦難, 重新超生, 投胎轉世。

那么, 什么樣的人死后不能超生呢? 在我們這一群善良的人的印象中, 都是“壞事做絕”的人永世不得超生。

但是,我們今天是在講西游記, 所以應該尊重原作者的意思來講解。原作者可沒有說是壞事做絕的人不得超生。而是這樣說的:

又到枉死城,只聽哄哄人嚷,分明說:“李世民來了,李世民來了!”......都叫道:“還我命來,還我命來!”......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處煙塵,七十二處草寇,眾王子、眾頭目的鬼魂;盡是枉死的冤業(yè),無收無管,不得超生。......”

注意: 是“枉死的”不得超生。

這些人, 按生死簿, 死期到都沒到, 就被唐太宗殺了, 所以是枉死的。

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 無收無管,他不超生, 他就守這兒, 天天蹲點, 賴在這個鬼地方不走了專等你來, 嘿嘿, 總有一天, 你李世民是要從這走的, 叫你也莫想投胎享榮華。

你說李世民他想了怕不怕?

所以, 究竟能不能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 就成了他內(nèi)心深處最大的隱痛!

你們這些和尚到底行不行啊?! 究竟能不能把這些孤魂野鬼都弄走啊?!

就在唐太宗半信半疑的時候, 觀音菩薩跳出來說:“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p>

你辦這的個水陸法會, 根本就不能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 僅僅只能做做樣子, 給天下的老百姓看看而已。

你說, 觀音菩薩只這一句話,是不是說到唐太宗的心坎里去了?

菩薩又說:“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p>

此言一出, 唐太宗心里的疑慮盡釋, 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連忙問道:“你那大乘佛法,在于何處?”

菩薩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碧诖笙驳溃骸敖谭◣熞?,請上臺開講?!?/p>

觀音菩薩可沒有隨隨便便地就和他講什么大乘真經(jīng),而是現(xiàn)出真身,讓大家都知道她是真的觀音菩薩。這是在進一步取信唐太宗。并留下一個帖子點化道:

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

此經(jīng)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注意: 這個真經(jīng)對于唐太宗來說,僅僅只有一個功能作用, 很簡單, 就是“能超鬼出群”。

這個“能超鬼出群”的真經(jīng),菩薩并沒有上臺開講,而是:如果你想要,你就到西天如來佛那兒去取。太宗即命眾僧:“且收勝會,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經(jīng)來,再秉丹誠,重修善果?!?/p>

好了! 水陸法會也不做了, 取真經(jīng)要緊, 待取來真經(jīng), 再重做這場法會。為什么法會只做了七分之一,就中斷停止了?因為菩薩說了,這個度不得亡者超升,做了也是白做,不起作用的。

前面說過,唐太宗辦這個水陸法會, 可能有兩個目的。如果他僅僅只是為了做給天下人看的, 勸化全天下人都來行善這一個目的, 那么他的目的就已經(jīng)圓滿的達到了, 他也就不會稀罕什么西天的真經(jīng)了, 對吧。

可事實是他非常的、迫切的想要得到這個真經(jīng), 那么, 這就只有一種解釋: 他要徹底地把這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都弄走! 這才是頭等大事。至于擺擺場子、做做樣子給老百姓看,倒是次要的了。

至此,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唐太宗之所以要到西天求取大乘真經(jīng)的真正目的:

1. 不是為了宏揚佛法佛教。

2. 不是為了普度天下眾生。

3. 是為了消除自己以前所行的惡 , 做的孽 , 犯的罪 , 掃清心中的鬼。

猜你喜歡:

1.關于西游記的趣味解讀

2.對西游記的趣味解讀

3.趣味解讀《西游記》

144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