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治形勢與政策論文(2)
2017政治形勢與政策論文篇2
[摘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精神財富。黨的以來,以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圍繞密切黨群關系、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內涵,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理論創(chuàng)新作出了新貢獻。
[關鍵詞];;群眾路線;貢獻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原理系統(tǒng)地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把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同黨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統(tǒng)一起來而形成的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它包含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等豐富內涵。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精神財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在指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實踐中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群眾路線。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面對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圍繞密切黨群關系、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內涵,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及其理論創(chuàng)新作出了新貢獻。
一、豐富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內涵
在中央政治局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1]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人民期盼過上更美好生活的積極回應和莊嚴承諾,體現(xiàn)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指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目標和方向。群眾路線不僅是工作路線和領導方法,而且首先是一種歷史觀,本質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如何對待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是一種政治立場和價值理念。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在理論與實踐上豐富和發(fā)展了它的內涵。
第一,進一步明確了人民主體地位和群眾路線的價值定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也是判斷是否真正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標準。指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重要保證。他強調,一方面,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另一方面,我們要隨時隨地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上持續(xù)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黨的報告結合新的歷史任務,旗幟鮮明地把“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寫在“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所必須堅持的八項基本要求當中,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堅持群眾路線的價值原則的高度自覺。這就將馬克思主義對待人民群眾的政治立場和價值理念,轉化為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目標,在執(zhí)政目標的價值層面上,貫徹了黨的群眾路線。
第二,把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領導價值觀,作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群眾路線的本質是如何對待群眾。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從樹立群眾觀點、堅定群眾立場、堅持群眾路線、增進同群眾的感情和創(chuàng)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強修養(yǎng)和鍛煉,以正確的世界觀立身,以正確的權力觀用權,以正確的事業(yè)觀做事,在做好群眾工作中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貫徹群眾路線,首要的就是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指出,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的闡述表明,黨員干部的遠大理想并不是虛無縹緲、好高騖遠,而應切實體現(xiàn)在為人民服務的現(xiàn)實工作中,從而為黨員干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切實可行的路徑。其次,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價值導向的作風建設取信于民。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從嚴要求、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根本要求,反映出中國未來施政的動向,在全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2013年6月1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以優(yōu)良的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
二、總結了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
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關系,核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2]這一論斷是對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指向,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們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工作理論。
第一,提出“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關系”的重要觀點。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黨同群眾的關系如何,是關系到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和黨的生死存亡的一個根本政治問題。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3](P11-12)在此基礎上,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改進工作作風為切入口,切實推進黨群關系。“打鐵還需自身硬。”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1]他明確表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他強調,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guī)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guī)定既不是最高標準,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改進工作作風的相關規(guī)定,把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認為,作風是否確實好轉,要以人民滿意為標準。要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自覺接受群眾評議和社會監(jiān)督,群眾不滿意的地方就要及時整改。為了避免八項規(guī)定流于形式,還特別指出,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和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加大檢查監(jiān)督力度,抓好紀、問好責、把好關。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jiān)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第二,提出“群眾工作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論斷。在明確提出“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關系”的觀點的同時,明確提出了群眾工作的“核心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新論斷。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但是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人民內部矛盾也隨著形勢的變化而出現(xiàn)新的形式、新的特點,如何正確處理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成為擺在全黨面前的新任務,成為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能力和水平的新的考驗。對此,強調指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扎實轉變工作作風,多站在群眾的立場想一想,多做一些解疑釋惑的工作,多做一些得民心聚民氣的工作,珍惜民力民智,解決民困民難,維護民生民利,把群眾工作做實做細做好。同時,要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訴求,不斷促進黨群干群關系的和諧。[4](P168)要注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注重維護群眾權益、注重做好群眾工作、注重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等幾個方面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各級領導干部要自覺貫徹群眾路線、切實轉變作風,多做順民意、解民憂、得民心的實事,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三、確立了貫徹群眾路線的基本思路
歷史和實踐已經證明,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貫徹群眾路線的戰(zhàn)略策略和具體的形式方法是根據黨的歷史方位和任務及其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而與時俱進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按照黨的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總目標,針對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以及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作風,提出了一系列加強和創(chuàng)新貫徹群眾路線的策略及其重要方法,為黨的群眾路線增添了新內容。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