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
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
麻將是由中國古人發(fā)明的博弈游戲,流行于華人文化圈中,民間衍生了很多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歡迎大家閱讀。
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一
贏錢怕吃飯,輸怕提前散
贏錢的人,就怕半道兒吃飯不用說,請客的肯定是贏錢的。贏錢的人也覺得不請客過意不去,反正這錢也不是自己的。可是吃完飯再回來,基本上這贏錢的就該成輸錢的了。
這也是一個心態(tài)的問題。“一鼓作氣,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您贏錢的時候,一直繃著勁,等到吃飯的時候,一聊天,別人一夸,您就放松了,氣就瀉了。再上牌桌的時候,老有一種洋洋自得,于是就成了必敗之驕兵了。
稍微遇到牌風(fēng)不順,連點了幾炮,就開始盤算連著剛才飯錢加上牌桌上掏的錢,自己是不是賠了。要是賠了,就該懊惱剛才不該裝大款掏飯錢……結(jié)果心態(tài)就更失衡了,想贏怕輸,自然還得輸。
“輸怕散”更要不得。輸錢的人老想著翻本,頭一個四圈牌,沒翻回來,寄希望于下一個四圈;下一個四圈還輸,又想著再來四圈。左一個四圈右一個四圈,最后連打20圈牌,結(jié)果越打越輸,最終還是散了。這位輸錢的還嘬牙花子,后悔:“我要就打四圈,不至于輸那么多。”
這句話就是告訴咱們:見好就收,止盈止輸。
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二
牌局可以輸,牌品不可輸
打麻將,既涉及錢,又涉及智,還有心態(tài)……所以在桌游里最能體現(xiàn)人品,正所謂“牌品即人品”。
輸點錢就摔色子,這樣的人基本上在生活里也是比較低俗的,讓人看不起。這種人通常也贏不了錢,因為招其他人煩,反而會一起合計治治他。除非遇到心眼好的,故意讓讓他,否則,整場牌局他也就賺一個“輩大”了。
打牌猶猶豫豫,上聽怕點炮。這樣的人在生活里不敢擔(dān)當(dāng),好謀不好斷,撿芝麻丟西瓜,自然也難成大器。跟這樣的人打牌,您只要不著急,自然就能贏他。
不言不語,不露聲色。這種人已經(jīng)到達了一定境界,不受外界干擾,獨自思考,贏的時候居多。但尚未達到最高境界,因為這樣的人容易被看出是玩家,因此大家都會提防著他。反而給贏錢造成了麻煩。
嬉笑怒罵暗記牌。這種人才是打麻將的高手。該跟你聊天就聊天,該跟你臭貧就臭貧,但是正事不耽誤,牌桌的情況了然于胸,最后趁你不備,來個卷包會。但凡遇到這樣的人,您最好就盼著自己有個好手氣吧。
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三
先贏的是紙,后贏的是錢
大多數(shù)的人打麻將剛開始的時候手風(fēng)很順,連連坐莊,頭四圈差不多就他一個人胡牌。最后牌局結(jié)束一算賬,先前贏錢的反而成了輸家。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通常上來先贏錢,一是與手氣有關(guān),而更重要的是心態(tài)較好!有的人剛開始注意力集中,心思較為縝密,進牌舍張都很到位,故而先贏錢。而有的人進入狀態(tài)則較慢,故而先輸錢。也有會打牌的人,先前故意不胡牌(特別是頭牌:千刀萬剮,不胡頭把)先輸點錢,試探試探另外三家的水平和牌風(fēng),做到心中有數(shù):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
頭四圈結(jié)束先贏錢的,特別在贏得較多的時候,心里頭就放松了,要么開始心生雜念、胡思亂想,要么就想乘著手氣好攢大牌,貪吃亂碰、胡拆瞎出,自動將好手氣拱手讓人,又不知道調(diào)整思路、轉(zhuǎn)換手氣,從而一步一步走向失敗。
其實,“先贏的是紙,后贏的是錢”,就是告訴我們別計較一時之得失,以平常心態(tài),對非常情境:領(lǐng)導(dǎo)與保姆,一樣的微笑;老板與乞丐,一樣的神態(tài);天陰與天晴,一樣的心情;輸錢與贏錢,一樣的心態(tài);先贏時常想想“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先輸時多感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才能做到勝時不驕、敗亦不餒!直至(指)最后的勝利!
打麻將的經(jīng)典俗語帶解釋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