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被誤讀的俗語
俚語,是指民間非正式、較口語的語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通俗易懂順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大字開頭的俚語,歡迎閱讀!
NO.1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出處是《賣油郎獨占花魁》,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zhuǎn)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NO.2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這句俗語的原意是指3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后來,人們把“裨將”說成了“皮匠”。3個下層的、在第一線上行軍打仗的裨將,有時他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集中起來,就比遠(yuǎn)在大寨里指揮、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來得有效。因此,“3個臭裨將,賽過諸葛亮”才是這句諺語的原意和原字。
NO.3不見棺材不落淚
“不見棺材不落淚”,本應(yīng)是“不見親棺不落淚”,意思是見了親人的棺材才落淚,而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
NO.4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這本是一句歇后語,“跳到黃河——洗不清”。因為黃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渾濁,跳進(jìn)黃河中,要洗凈身上的污穢是不可能的,比喻一個人難于洗刷自己身上的污點。后來變?yōu)?ldquo;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比較費解。
NO.5有眼不識金鑲玉
現(xiàn)在人們說的“有眼不識金鑲玉”其實是“有眼不識荊山玉”,這句俗語典出《韓非子·和氏》。里面所說的“荊山玉”就是出自荊山的和氏璧。
NO.6不到黃河心不死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里寫到:“我道:‘你不到烏江心不死,今已到了烏江,這心原也該死了。”。因此,“不到黃河心不死”應(yīng)為“不到烏江不盡頭”。
NO.7王八蛋
這是一句民間罵人的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來卻被變成“王八蛋”。
NO.8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應(yīng)該為“舍不得鞋子套不著狼”,這句俗語意思是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走路、不怕費鞋。因為獵人想捕狼,往往要翻山越嶺、跑許多山路,所以非常費鞋,如果舍不得費這一兩雙鞋子就很難捕到狼。就這樣,“舍不得鞋子套不著狼”這句俗語就誕生并廣泛流傳開來了。
這句俗語中的“鞋子”一詞后來又怎么會訛變?yōu)?ldquo;孩子”呢?原來,在古漢語中是沒有j、q、x這3個音的,所以,在古漢語中“鞋”是讀做“hai”。后來,“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讀做“hai”,另一部分則讀做了“xie”。但在我國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廣東等地的方言中,“鞋子”卻一直被讀成“hai zi”。時間一長,“舍不得鞋子套不著狼”也就被訛傳誤記為“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了。
NO.9狗屁不通
這個成語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沒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頭來散熱,這個成語就是以狗的這一身體特點而言。由于“皮”與“屁”諧音,對于文理不通的詩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貶之,意思更為鮮明。后來人們將錯就錯,約定俗成地將 “狗皮不通”變成了“狗屁不通”。
NO.10無奸不成商
“無尖不成商”被誤解為“無奸不成商”。“尖”來源于古代用來度量的斗。古代米商做生意時,除了要將斗裝滿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斗里的米冒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rèn)為不夠資格當(dāng)商人。后來由于人們道德素質(zhì)的下降,“無尖不成商”慢慢就變成了“無奸不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