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茉莉教學隨筆3篇
愛如茉莉教學隨筆3篇
讀《愛如茉莉》這篇課文,一幅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縷縷幽香的茉莉圖便出現(xiàn)在我眼前,讓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句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愛如茉莉教學隨筆 ,希望大家喜歡。
愛如茉莉教學隨筆1
《愛如茉莉》疑問的作者映子,她以生動傳情的筆墨,描寫了父母之間互相關愛,有如茉莉花一樣平淡無奇、潔白純凈班的真愛。
在解題時,教師如魚得水。“愛如茉莉”,顧名思義,愛就像茉莉一樣。剛看到這個題目,感到十分新穎,能很快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愛,怎么理解?我讓學生盡可能的組詞,從起初的幾只小手到后來涌現(xiàn)出20多個詞語,孩子們關于“愛”的詞匯還真不少。毫不夸張的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本文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當某一天媽媽生病了,就像一粒小石子投入到水中,蕩起了圈圈愛的漣漪。父母親之間的愛是在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的,盡管平淡如水,卻飽含著一片真情。尤其是本文中的多個細節(jié)之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父母間平淡無奇的真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著實感人。如:媽媽得急病住院不忘“餃子”,爸爸出差歸來“直奔”醫(yī)院;爸爸不睡陪床,伏在床邊陪伴媽媽;媽媽即使手腳麻木,也不驚動爸爸……學生們讀著,品著作者細膩的文字,所有的學生都被茉莉般的愛感動了……哦,愛流淌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這份愛雖然平凡,卻是那樣的真切而又富有詩意。
在教學活動中,我給孩子們講述了《平凡的婚禮》這個故事,孩子們都情不自禁地被男女主人公一翻樸實、深沉、感人的話語深深地感動了,他們愛是如此的純真、美好……
是啊,人間的真愛是無私的、高尚的,也是永恒的。愛使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愛使我們有了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讓我們感謝身邊所有愛我們的人!同時去真誠的愛我們身邊所有的人!
愛如茉莉教學隨筆2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生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從設計教學開始,我就把學習和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首先讓學生從一組組圖中去感受“愛”字,去體驗“愛”所帶給人們的溫暖,這些愛來自點點滴滴。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談自己對于愛的見解,充分關注了學生對“愛”的理解和認知,也使教師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大略的了解。這樣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很快進入到了學習主體的角色,也為教學的開展奠定了較濃厚的情感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教師凌駕于學生之上的“絕對權威”,教師上課“一言堂”、“滿堂灌”。面對課堂嚴肅的氣氛和教師威嚴的神情,學生大都眼都不敢抬,口不敢開,問題不敢提,意見不愿說,這種沉悶的氣氛。我再次把閱讀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自己去找句子,寫體會,為了讓學生在閱讀中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找的句子的內涵,我讓學生帶著感悟讀自己的句子,區(qū)別于以往教師牽著學生讀的被動局面,讓學生在自學階段就擁有屬于自己的閱讀天地。
在閱讀匯報中,我采用朗讀競賽的形式進行,這既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一種肯定,又是學生自我學習體驗的一種展示,還是學生交流學習文本的一種積極交流。為了使活動更有價值,我要求學生在讀后要說出自己的感悟,說出自己如此朗讀的理由,并提高閱讀水平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在活動中學生的閱讀體驗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認可,學習的潛能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學生也從中體驗到了學習給予的快樂與成就感。
在教學結束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會如茉莉般平淡卻真切的愛,我積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去思考,去感悟身邊的愛,讓學生明白愛就在身邊。這一設計使課文思想得到升華和延伸,關注了文本與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能讓學生更清楚地感受到每天來自不同角落的關愛,并懂得回報,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愛真正“鉆”入學生的心田。
陶行知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出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 學生置身于這種主動、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中,對課文進行了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盡展其獨特的思維和豐富多彩的個性。課堂上,不斷閃爍著學生美麗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學生體驗著成功的喜悅,追求著創(chuàng)新的價值,走向創(chuàng)新的人生。
實踐證明,只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語文課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心靈自由”、“言論自由”、“行動自由”,語文課堂才會真正成為師生共同學習探討的樂土。<
愛如茉莉教學隨筆3
非常有幸聆聽了語文大師于永正老師在我市上的一篇課文《愛如茉莉》。
課后,我想,于老師在教學《愛如茉莉》時,并沒有像我們在上絕大部分閱讀教學課那樣,教師通過讀等各種手段,竭盡全力地讓學生去感悟,去驚天動地地升華,去鋪天蓋地地擴展……
仔細回味于永正老師的課,你在受到有力撞擊的同時,也會思索:我們今天的語文課上得對嗎?錯在哪里?于老師到底又在向我們傳遞著怎樣的信息呢?我們的語文教學至今還沒有找到回家的路,然而究竟“家”在何處呢?
再次回想于老師課后所做的報告,他讓我們想想自己上學時,語文究竟學了些什么?哪些還有印象?捫心自問,似乎都忘光了,學了哪些課文,記不清了;課文內容,回想不起來了;要背誦的課文,想不起來幾句了……究竟學了什么呢?老師是如何講課的呢?是如何分析課文的呢?想不起來了!不禁感慨,我們是否也在進行著這種教學呢?
忽然明白了: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過分地重視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語文教學只有重視語言、文字,只有真正重視識字寫字和讀書,語文教學才算真正回到了家。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也談識字寫字的重要,也進行了識字寫字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也談“讀”的重要,也進行了“讀”的訓練,但效果怎樣呢?于老師說,目前全國有99℅的學生朗讀不能令人滿意,有95℅的字寫得不能過關。我們聽課的老師都知道“嗔怪”的“嗔”本意的科學解釋嗎?對于這一課中該掌握的幾個重點生字和新詞都能真正弄清它們的意思和用法、無一遺漏嗎?對于不同的生字究竟怎樣寫合乎規(guī)范,師生寫規(guī)范了嗎?你用了多長時間指導學生識字和寫字呢?學完了一堂課后有哪些生字和新詞使學生終身難忘、受益終生呢?學生讀得有味兒嗎?愛“讀”嗎?再想想我們今天的語文課堂,我們在干什么:識字寫字走過場,指導讀書裝裝樣,千方百計為“感悟”,語文課成“感悟”堂。這種重“感悟”、輕“識寫”的做法,使今天的小學語文教學又走向了一個新的誤區(qū)。
再來看看于老師的課,教學伊始于老師就讓學生認識“嗔、恬、眸、裊”等四個生字,并且問學生:“它們是什么意思?本意是什么?有哪幾種解釋?你們都查過了嗎?”(這僅僅是問學生嗎?)他還說,“恬靜”除了表示人的表情外,還可以表示環(huán)境。“裊裊”共有四種解釋。什么是語文老師?這才是!再如,在教學書寫“幽”時,于老師指出下面的“山”是上寬下窄。這就是文字,這就是學習文字。同樣,在朗讀的教學時,于老師多次泛讀,表演著和學生配合讀,切實地做到有味兒地讀,有趣兒地讀,激發(fā)學生“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讀”的能力;不僅要把“讀”作為理解文章內容的手段,也要作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目前,我們的朗讀,師生都愛提高嗓門、拖腔拉調,似乎是一首高亢激昂的“贊美詩”,不分體裁,不分情感基調,篇篇都是一個腔調,這樣的朗讀訓練又怎么能讀出味兒來?讀出趣兒來?又怎么能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無怪乎于老師花了近二十分鐘時間專門進行朗讀指導和訓練,花了近三十分鐘的時間專門進行識字和寫字教學,把識字寫字和朗讀訓練作為小學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鮮明地突出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基礎性,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再聯(lián)想到我們當前的教學,似乎語文教學就是要對文章的思想內容深刻感悟,就是要對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鑿井式深挖,似乎沒有“感悟”就沒有學生的發(fā)展,沒有“感悟”就沒有教師的精彩,沒有“感悟”就沒有課堂的生命,沒有“感悟”就不叫素質教育,沒有“感悟”就不叫新課程。這種重“感悟”輕“識寫”、重“人文”輕“工具”、重“內容”輕“表達”、重“思想”輕“語文”的語文教學現(xiàn)象,是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另一個誤區(qū)呢?
課后的報告,于老師說,一個有遠見的語文老師,一定要給孩子留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語文作業(yè)最重要的三點:寫好字,讀好書,作好文。做好這三點,語文老師就可以向社會交代,向家長交代,更向自己交代。
關于寫字,于老師說,寫字即練書法,要照著字帖寫,要有進步,要天天寫。
關于讀書,于老師說,要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
關于寫作,于老師說,他有兩個作文本,一個是應付檢查的;一個是平時的練筆用的,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這一本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水平和寫作能力的。
感嘆自己這么幸運的聆聽了這位大師的課堂,這是堂情趣盎然的語文課,這也是一堂實實在在、以讀為本的語文實踐課。在課堂上,于老師不是肢解分析課文,也不是抄詞解句,更不是下定義,而是結合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展開想象,從而體會作者深刻、細膩的思想感情。而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看愛如茉莉教學隨筆3篇的人還看了:
2.關于音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