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散文隨筆
原標(biāo)題:一座宮殿的背影
明天就是臘月二十三,民間俗稱小年,也就是家家戶戶送灶君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日子。今天正逢曹村年集,中心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煞是熱鬧,空氣中已彌漫出濃郁的年味。
在這樣一個數(shù)九寒天的日子里,在齊都文友白荷及愛婿的陪伴下,我悄無聲息地來到這里,尋訪齊國國君的離宮—雪宮,村東的一座荒臺。
天冷,我的心更冷,這是我站在雪宮臺遺址上的第一感覺。但見枯草遍地,刺槐在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枕頭狀的臺基南有一處偎依著的破舊民房,早已是房頂坍塌,斷壁殘墻,與雪宮臺遙相呼應(yīng),大有點同病相憐的意味。今年山東大旱,不遠處的大田里,有氣無力的麥苗病怏怏的,不知從何處飛來的一只烏鴉在枝頭“嗚哇,嗚哇”的叫著,營造出了一副泱泱東方帝國衰敗的圖像。心一揪,莫名的思緒涌上心頭。
這里就是齊宣王見亞圣孟子的雪宮嗎?這里就是才女加丑女的鐘離春規(guī)勸齊宣王的發(fā)生地嗎?“齊侯送晏子于雪宮”也是在眼前嗎?
雪宮因靠近齊國都城的雪門而得名,與稷下學(xué)宮因距稷下門匪遠而得名同出一轍。據(jù)史書記載,雪宮,齊國都城的宮外之宮,是齊王的離宮別館,她以園林為主,方圓四十里,以騎射、宴游、觀奇、祭祀以及召見大臣,舉行朝會,為皇家休閑娛樂之場所,也不乏在此商談國事,接見外國使臣。雪宮初建,約在公元前600年至585年,齊宣王時又對其進行了擴建,筑館閣,挖池沼,植樹木,畜鳥魚,形成了一派宏偉的皇家園林。這在《孟子•梁惠王》中記載非常詳細。“齊宣王問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對曰:‘于傳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猶以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錐兔著往焉。于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文章中講到的宮外之囿就是曾經(jīng)矗立于此的雪宮。村民于氏指著臺基西邊的一溜蔬菜大棚說:過去那邊有條運糧河,老一輩傳言,齊宣王就是經(jīng)常乘船由宮內(nèi)到此的。兩千六百多年的天地變遷,河道早已沒有了影子,猶似雄偉的雪宮蕩然無存一樣,它們都一并走進了歷史深處,唯有從史書典籍中才能尋覓到的蹤跡。
說起來,我對這些帝王將相的逸聞并不感興趣,倒是無鹽娘娘的傳說更具有吸引力。無鹽娘娘即歷史上有名的四大丑女加才女之一的鐘離春,她是齊國無鹽邑人,姓鐘,所以后人又稱她鐘無鹽。她德才兼?zhèn)?,卻容顏丑陋,年四十未嫁。究竟丑到何等地步呢?有書載她額頭、雙目均下陷,上下比例失調(diào),肚皮長大,鼻子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jié),頭顱碩大卻沒有幾根頭發(fā),皮膚黑得像漆一般。致使許多古書中動不動就說“貌比無鹽”跟“貌似西子”相比對,已達到詞匯窮極而無法表述人之相貌的效果。就是這樣一個嫁不出去的丑女,卻胸懷大志,憂國憂民,憑借自己的出眾才華和智慧,冒死于雪宮請見齊宣王,歷數(shù)國之弊端,不僅僅叫齊宣王點頭稱是,還立鐘離春為后。鐘離春生活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一個兼并侵?jǐn)_,動蕩不安的年代。貌似強大的齊國已經(jīng)危機四伏,而國君齊宣王卻不修實政,整日里飲酒作樂,沉湎聲色犬馬之中。擔(dān)心國家安危的鐘離春,已經(jīng)看出了齊國的危險。這天,鐘離春她以相術(shù)自薦,恰巧宣王與群臣飲酒狂歡,一見面,宣王便問:“你有什么才能呀?”鐘離春答:“我沒有奇能,唯有隱術(shù)。”宣王道:“你演示給孤看,若言不中,斬首。”鐘離春毫無懼怕之色,只見她抬起頭張開嘴,先是揮手拍腿,然后又瞪大眼,死死地盯著齊宣王。嘴里嘟嘟囔囔,念念有辭,翻來覆去一句話:“危險呀,真是危險……”在場的群臣都被她鬧懵了,不知道她葫蘆里倒底賣得是啥藥。不解其意的宣王于是把鐘離春叫道跟前讓她說明。鐘離春說:“大王赦我不死,我才敢說。”宣王欣然應(yīng)允。鐘離春上前施禮說道:“我舉目是替大王觀察風(fēng)云的變化;張口是懲罰大王那雙不聽勸諫的耳朵;揮手是替大王趕走阿諛之徒;拍腿是要拆除大王這專供游樂的雪宮。”接著,她又慷慨陳詞,歷數(shù)齊國面臨的隱患:“秦楚環(huán)伺齊國,虎視眈眈,而齊國內(nèi)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眾子不教,大王則專事嬉戲,聲色犬馬,此為隱患之一;興筑漸臺,高聳入云,飾以彩絹絲緞,綴以黃金珠玉,玩物喪志,利令智昏,其為二;賢良逃匿山林,陷諛環(huán)伺左右,諫者不得通入,讜論難得所聞,此其三;花天酒地,夜以繼日,女樂俳優(yōu),充斥宮掖,外不修諸侯之禮,內(nèi)不秉國之治,其為四?,F(xiàn)在齊國已經(jīng)是危機四伏了。”宣王聽罷幡然省悟,感覺到鐘離春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助手。于是擇個良辰吉日,立鐘離春為后,從此夫唱婦隨,輔佐齊宣王勵精圖治,任田嬰為相,發(fā)展生產(chǎn),加強國防,齊國很快又強盛起來。
當(dāng)我站在雪宮臺上回憶著鐘離春的傳說,想:假若說齊宣王聽不得逆耳之音,沒有寬宏大量的胸懷,那么齊國的歷史就不會是八百載,說不定早已斷送在他的手中。正因為如此,他在擇后的尺碼上不僅僅是以貌取人,更重要的是看中了無鹽女內(nèi)在的睿智與品行,心底不由地對這位有為的國君泛起了串串崇敬的漣漪。正如今人戲言:最可愛的齊宣王,迎娶了四十歲老丑女,真是叫人有點兒不可思議。若放到當(dāng)今社會,別說是一個堂堂的國君,就是不上品的小科長也不會娶一個半老徐娘的剩女。不過從世代留下的“有事無鹽女,無事夏迎春”的傳言中可以看出,起碼,鐘離春在齊宣王的心目中占了半壁河山,毫無疑問,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齊宣王的寬廣胸襟;其二,鐘無鹽的確有才,若非如此,肯定不會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史海中濺出一朵奇異的浪花。
手扶臺上枯槐仰望蒼穹,藍天上的白云略顯昏灰,似乎蘊藉著幾分神秘的異象。我不知道,在我腳下的這塊宮殿處,究竟發(fā)生了多少與之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和事。僅僅從我熟知的詞匯中就訝然發(fā)現(xiàn),竟有二十條之多,除了緣木求魚、明察秋毫、舍我其誰、月懷一雞、明哲保身、水深火熱、鰥寡孤獨、始作俑者、齊王舍牛、笑而不言、自薦枕席、與民同樂、再作馮婦、一曝十冷這樣的成語外,還有“齊宣王禮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了民之樂,憂民之憂”的警句名言。咀嚼著這些民族歷史文化寶庫里的精神食糧,愈發(fā)感到了腳下這片土地的厚重。雖然說史海中留下了林林總總的財富,然而愚認為最為濃重的一筆,當(dāng)屬史典記載的“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據(jù)史書記載,當(dāng)年齊宣王在這里接見孟子,與之進行了一段標(biāo)柄于史的對話,頗為耐人尋味。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換成今天的話就是說:“齊宣王在雪宮里接見孟子。宣王說:‘賢人也有在這樣的別墅里居住游玩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得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為老百姓的領(lǐng)導(dǎo)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愁為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
眼前的雪宮臺,真似一部精典巨著,既有酣暢淋漓的筆調(diào),也有構(gòu)思巧妙的情節(jié),不僅充溢著無限的哲思,還藏匿著深刻的內(nèi)涵,并且尚有諸如“齊侯送晏子于雪宮”的撲朔迷離?;秀遍g,早我于此憑吊的清代詩人于希方觸景生情,吟誦著“憑吊古宮興未闌,迷離芳草尚留丹。君王自促高賢駕,休作稷門一例看。”此時此刻,我的心境與古人的心境融為了一體。
繞雪宮古臺基徘徊不已,仿佛有一種糾纏不清的情感繾綣,于是乎,揀一片陶瓦攥在手里,尋一塊磚角裝在胸前,我的案頭便有了精神的家園—— ,雖然說她只給我留下了一個背影。
作者:憨仲
公眾號:東方散文雜志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