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學教學隨筆
“少教多學”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余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少教多學教學隨筆,希望您喜歡!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篇一
一、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
“少教多學”的課堂教學應當是富于思考的,學生應當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學習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習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但學習活動中,是否積極主動地思考。而教師的責任更多的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少教”的課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生敢于去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甚至提出自己的問題。所以,“少教多學”的課也是解決了學生問題的課。問題解決了,就是好課,是有內(nèi)容的課,有效率的課,也就是充實的課,是關注學生發(fā)展的課。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不同類型和不同水平的題目,使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都能在學習過程中有所收獲。
二、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
“少教多學”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活動,是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對各小組自學、合作學存在困惑不解的問題以及新知識中的重點、難點、疑點,教師不要急于作講解、回答,要針對疑惑的實質給以必要的“點撥”,讓學生調整自己的認識思路,讓全班學生合作議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互相探究,取長補短,通過再思、再議達到“通”的境地,解惑釋疑。對積極發(fā)言的學生予以表揚,對有獨到見解的給予肯定、鼓勵。這樣,即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又培養(yǎng)了學生表達問題、展開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進行及時的教學評價。
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評價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和進行質量監(jiān)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數(shù)學課堂上能及時進行練習反饋,就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查漏補缺”,因此,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練習,這樣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為了節(jié)省大量的等待時間,我們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練習讓他們能有選擇的去做,在做完必做的題目之后,再來做選做題。這樣有利于優(yōu)生吃飽,差生吃好。學生有能力點評的,讓學生完成,其他學生在學習中要學會傾聽,在大家交流中找出自己的不足。
四、課堂中“少教多學”,讓學生對課堂小結會更深刻。
課堂小結,就是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歸納整理,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讓學生談學習體會、學習心得,談學習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再予以“畫龍點睛”,這樣的教學效果肯定好。學生之間交流自身學習的體會,往往能擊中知識和方法的關鍵點,更易于被同伴接受,起到教師單獨小結不能達到的功效。同時也體現(xiàn)師生合作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課堂留有時間讓學生自己談學習體會,談學習困惑,是必要的。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篇二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一直采用的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單一模式,使得語文課程的學習既單調又枯燥,教學效果不強。新課標實施以來,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教育者積極思考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少教多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許多學校都在嘗試使用并且初見成效。通過實踐表明,“少教多學”教學模式的使用,使得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學生自身樹立起一種學習的責任感。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了樂趣。這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那么如何做到“少教多學”學呢?
1、任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要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積極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配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規(guī)劃好教學目標,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應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學習。
2、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思考問題的能力。
擁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比如如何做好課前預習,如何保證課堂上的聽課質量和聽課效果,課后復習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學生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獨立學習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3、堅持讓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要保證學生的課內(nèi)外的獨立學習時間。
初中學習階段,是一個關鍵的學習階段,此時學生對待問題有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自身的內(nèi)在潛質,把學習的主動權大膽的交到學生手中,弱化教師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轉變。教師的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之上,使得教學成為推動和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途徑。
4、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一面,教育學生不應該采取一概而論的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層教學,對待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的弱點和缺陷得到強化提高,從而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新教學模式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缺點與不足。使得語文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使得它充滿了樂趣性與創(chuàng)造性。這項極具成效的教改實驗,是廣大中小學教師積極探索逐漸改進完善的一項創(chuàng)舉。作為新一代的教育者,我們應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積極投身教改道路中來,為祖國的科教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
少教多學教學隨筆篇三
人們一般都認為語文課堂應該是讓怯懦的人勇敢,讓無能的人有能,讓無知的人有知并且最富情趣、最具活力及表現(xiàn)情態(tài)的課堂。但實際語文的教學卻并非如此。很多教師都抱怨說語文課越來越難上,越來越不知該怎么教。到底如何才能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我認為,教育者應該要注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把教學重心從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移,“教”為“學”服務,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參與,變教師的主體為主導,讓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ldquo;少教多學”,這樣語文課才會有新的起色。
那么如何做到“少教多學”學呢?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要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所學材料”是教科書中的一篇篇課文。教科書中的課文是“文質兼美”的,在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文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范性,但是由于受知識和年齡的關系,學生不可能初接觸課文就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溝通,于是這就需要我們向魏書生老師學習,在導入教學內(nèi)容時下一番功夫,以引導學生在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揮其主體作用,開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積極、平等的討論。經(jīng)過討論、思考,促使師生達成共識,教學的難點也就突破了,訓練的重點也就完成了。
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要抓好閱讀方法的指導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篇課文可先讓學生粗讀一遍,了解大概內(nèi)容,接著指導學生對課文的重點段落進行精讀、揣摩、鑒賞。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快速閱讀,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感知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預習、朗讀、默讀、復述、背誦等讀書方法。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方法,形成較強的自讀能力,就會變成自覺的需要。會閱讀,能正確理解、運用語言文字,是發(fā)展學生智力,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的物質基礎,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
三、明確定位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
(一)留足思維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后切不可急于求取答案或是告知因果,而應最大限度地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有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學生可能會一時答不上來,此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留足時間讓學生思考,然后進行全班交流,教師再適時點撥。這樣,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咀嚼、品味,增強了他們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能力,發(fā)揮了內(nèi)在的創(chuàng)造力。
(二)組織小組討論。討論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有效形式,它既可以給每一位學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又能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廣益,學習別人的長處,自我解惑、自我提高。目前,我們一般采用的是前后四到六人為一組,小組里必須有上、中、下游生恰當?shù)卮钆洹_@樣,上游生可以得到發(fā)展,中游生可以得到鍛煉,下游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才會在學習探索、質疑解難中,逐步成長為“具有一定品質,有較高水平的人”,才能符合新時期對學生教育的要求。
總而言之之我們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時刻牢記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多渠道、多途徑,對語文教學進行研究,相信語文課堂效率一定會有所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