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教學隨筆
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七顆鉆石》的興趣呢? 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七顆鉆石教學隨筆,希望您喜歡!
七顆鉆石教學隨筆篇一
說實話,一聽到學校又要進行青年教師比武,不禁有些擔憂?;叵肫鹕洗嗡计氛n教學比武結(jié)束,呂校一番一針見血的批評,至今仍心有余悸。害怕,擔憂接踵而來,可是不管怎樣還是要面對的。
拿起書本,又為難了,上什么好呢?拿捏不準,《太陽》吧!說明文類的好象不太適合我。《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那是習作的范文比較好!無意間聽夏老師說《七顆鉆石》還挺有趣的,就細細讀了讀故事。別說,沒靜下心讀還真品不出,文中包含的大愛!而且童話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文本類型!于是就敲定上《七顆鉆石》。
《七顆鉆石》這篇文章包含了太多的“愛”,是一篇“愛與分享”的課文。一是小姑娘對母親的愛;二是小姑娘對小狗的愛;三是母愛;四是對他人的愛。這四種愛組合在一起,就構(gòu)成了這篇文章的大愛。所以木頭做的水罐才能從愛的不斷發(fā)展中變成銀水罐、金水罐,最后跳出最有價值的七顆鉆石來。那么,怎樣引領學生在閱讀中感受童話趣的同時,把學生引到這種大愛之中呢?
一、創(chuàng)設情景、走進文本
1、在課文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就設計這樣的話語“同學們,童話世界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你漫游在童話的王國里,什么事情都可能遇到,什么樣的生活都可能體驗,什么樣的人都可能看見……”讓學生明白童話善于想象的特點,為接下來在“小姑娘累倒后會發(fā)生什么”想象說話作鋪墊。
2、由于兒童生活區(qū)域的局限性,課文與我們孩子生活仍相距甚遠,怎樣讓引導學生感悟旱災的嚴重,理解小姑娘找水的艱辛,以及對母親那份真摯的愛呢?上課伊始,我利用旱災圖片和凄涼的音樂為背景,通過直接看圖,談談感受,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認識到水就是生命、就是希望,有了水,萬物才能繼續(xù)生存下去,沒有了水,等待人和萬物就只有死亡。再回到文本,朗讀課文,通過品讀文中重點詞語“所有的河流、井水干涸、草木叢林干枯、動物和人焦渴而死”,加深學生對災難的理解,對人們痛苦不堪的生活有所感悟!
二、自主識字,檢測交流
對于第一課時的教學,生字是不可擯棄的重要一部分,在教學中,我以課件直接呈現(xiàn)的形式,通過“考一考你”、“挑戰(zhàn)一下自己”“小老師帶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掌握生字。在評價中,滲透重點字詞的理解。例如“絆倒”的倒,是多音字,我讓學生說說它的另外一個讀音并組詞。還有“唾沫”的讀音是輕聲,尤其要提醒學生。就這樣讓學生在輕松、寬松的氛圍中學習自主識字,體會了主動探究、合作探究的快樂。學生體驗了成功帶來的喜悅,同時識字能力進一步提高。
三、讀進文本,披文入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經(jīng)歷感知、思考、質(zhì)疑、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中,從而讓他們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我努力將以上思想運用教學實踐中。
1、抓住重點語句,指導感情朗讀,教于讀書的方法。在指導學生朗讀水罐第一次變化的過程中,我請學生先找到水罐變化的時間,是小姑娘累倒以后。感悟小姑娘的辛勞。再通過對課文“哪兒也找不著水”,發(fā)揮學生想象說話,小姑娘可能去小河邊、水井里、森林里、田野里……找水,再次感受小姑娘為了母親找水的艱辛與堅定。通過這樣的感悟,學生與文中小姑娘的情感交織在一塊,學生沉浸在小姑娘找水的艱辛中。再請學生來讀讀文本,學生的朗讀果然有很大提高。我想這就是文本所帶給孩子的情感體驗。是用老師用任何深情的話語所無法替代的。
四、自主提問,探究學習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在初讀課文時,我請四位學生分段朗讀,其他學生思考,你對課文有什么疑問?通過交流,讓學生自主提問自己對文本的疑惑之處。“為什么水罐里會有水?水罐里的水為什么沒潑灑出去?水罐為什么由木的變成銀的?銀的水罐為什么變成金的?”(板書:?????)。再默讀課文,理出課文中水罐的五次神奇變化。并通過分段品讀,讀懂小姑娘對母親的愛;小姑娘對小狗的愛;母親對孩子的愛以及小姑娘對他人的愛。解答學生心中的疑惑。
這一節(jié)課結(jié)束了,可是留給我的卻是深深的反思和對教學進一步理解。
1、在課的設計上,我?guī)状我赘?,最后把課定位在小姑娘對母親的孝敬和愛戴上。通過小姑娘找水的艱辛,來感悟她對母親的孝敬,并通過品讀她“真想喝一口”卻舍不得喝一口,急急忙忙跑回家想把水送給母親,來進一步感悟小姑娘對母親的真摯的愛。所以當絆倒水罐卻沒潑灑出水。但是由于教學中可能自己有些緊張,放不開所以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松后緊的課堂節(jié)奏。未能完成計劃的教學步驟。
2、在教學詞語時,我已經(jīng)提醒孩子注意觀察“干涸、干枯、焦渴”是近義詞,卻沒有再深入“干涸,一般指河流等原本有水的地方失去水分。而干枯一般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干”。我想以后對課堂問題隨機的處理能力還有待提高。
3、朗讀指導的層次性提高有待指導。
每次上完公開課,總能讓自己對教學的理解又進一步,讓自己胸中的毛竹更長一節(jié)。課總是存在很多遺憾的,但在遺憾的同時收獲更多的進步和感想,又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套用句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建議,我一定虛心接受,認真學習!謝謝!
七顆鉆石教學隨筆篇二
《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神話,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的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隨后跳出七顆鉆石升上天空,變成了七顆星星。這篇神話情節(jié)簡單,但內(nèi)涵豐富,它寄寓著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學生讀著關于愛心的神奇故事,在感知童話豐富想像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愛心對別人及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在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領學生用心去領悟,領會教材??傮w效果很好。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
課文開頭所寫的那種干旱程度,與我所面臨的小學生的生活境況有很大差距,這就需要我們“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我用動畫課件和凄涼的音樂做背景,干裂的大地,枯萎的草,奄奄一息的樹,吐著舌頭呼吸喘氣的小狗……,我把聲、形、光、情、意融為一體,接近學生與文本的時空距離,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積極的體驗,果然,學生在這樣的鋪墊下,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極富深情地朗讀第一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
二、抓主線,走進文本
教學中,由于有了興趣這個先導,學生自主地學習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變化這條明線,讓學生從水罐的變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課文的內(nèi)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這樣神奇的變化,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多次走進文本,去尋找那隱藏在水罐神奇變化之內(nèi)的暗線——愛心。學生積極地探索和大膽地想像,抓住一明一暗這兩條線索,對文本內(nèi)涵的理解水到渠成——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
三、借用關鍵詞,重點感悟
文本內(nèi)涵較豐富,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內(nèi)容,我借用重點詞語,讓重點詞語開啟學生情感的大門,比如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引導學生體會當時水的重要;“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等,體會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對母親的愛;“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導學生了解小姑娘當時多么想喝水,從而體會她把水讓給過路人是多么動人的行為。給小狗喝水的時候,她還牽掛著母親,所以她分一點水給小狗,而現(xiàn)在從母親手里接過水罐后,她把水毫無保留地送給了過路人,這里再次體現(xiàn)了小姑娘的愛心是廣博無私的。
從背課到上課,我常常地體會到要講好一節(jié)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有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外,還要深鉆教材,課堂要體現(xiàn)新的理念,要有大膽創(chuàng)新的勇氣,反思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不足:
1、授課就立足文本,但更應超越文本。
教師是教材的應用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但教材只是教學的材料,優(yōu)秀的教師應立足教材,更應超越教材。讓學生從文本中走出去,讓語文課程具有更廣闊的空間,形成開放的語文課堂。而我在這節(jié)課上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由教材走向生活的途徑,沒能引導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去關注生活,沒有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升華,我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文中,學生反對神奇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體會到了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但也僅限于文中,學生按照我的預設的程序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卻始終走不出文本,,究其原因是我在課堂上不夠煽情,情感不夠豐富,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都缺乏激qing。
另外,在學生理解“愛心創(chuàng)造奇跡”這個內(nèi)涵后,如果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結(jié)合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愛心”的故事來談談愛心的重要性,這對學生受到的熏陶和感染會更深刻。
2、文章的結(jié)尾處置上有點唐突
水罐的最后一次變化,是在前幾次變化的基礎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選擇有違“愛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清澈又清閑的水流,在學習時沒能幫助理解這次變化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如果結(jié)合第一自然段來想像愛心帶來的神奇變化,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的景象,而現(xiàn)在從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人、動物、植物及至大地將會……可引導學生想像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還可以讓學生想象,如果沒有“愛心”,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篇文章的內(nèi)涵。
老師和學生融為一體共同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是語文教學努力的方向。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后氣氛是課堂十分需要的,課堂能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共鳴,心靈上能夠交匯是作為一名老師必不可少的素質(zhì)。這對我來說是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學中,這將使我努力的向使自己提高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