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深處隨筆(2)
愛在深處隨筆
愛在深處隨筆篇三
我園托班成立于04年下半年,現(xiàn)有寶寶十名,他們多數(shù)在兩歲左右,生活還不能自理。園里特別配備了三名保教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任教。我,便是其中一位。
每天面對著這群可愛的寶寶,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一起上課畫畫講故事,其中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快樂和愛的洋溢,尤其是每每活動中望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學的眼神時,心中更充滿著一種莫名的激動,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他。于是,這種激動變慢慢滲透到了在日常生活中地細心呵護與教導中。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我們家長的態(tài)度:a,沒辦法,家里實在沒人看孩子,在這里看好孩子不哭就行,不指望學到什么知識。b,吃好玩好,別把孩子看瘦就行。c,孩子小會受欺負的,家里又不是沒人看,還是三歲以后再說吧。
以上三種看法把三歲前的幼兒教育全放在了“保”上,忽視了本階段孩子的“教”。其實不然,隨著學前教育的深入發(fā)展,三歲前嬰幼兒正處于語言、動作、交往及行為習慣形成的初期,此階段的早期教育日益被重視,那么,入托幼兒與在家幼兒的教育有何不同呢?
首先,幼兒園同樣重視對寶寶身體的“養(yǎng)”。
在家寶寶的飲食重“好”,或者經(jīng)常順應寶寶的口味而“養(yǎng)”。這樣做的直接后果是孩子容易形成“挑食”的習慣。而正規(guī)托幼園所的幼兒膳食都會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每周食譜,除了營養(yǎng)豐富外,還會注重色、香、味的搭配。我園還根據(jù)托班年齡小、要少食多餐的特點給幼兒開小灶,保證寶寶生長發(fā)育的各種營養(yǎng)。另外,我們還根據(jù)個別幼兒的特點個別對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寶寶們幾乎沒有了挑食現(xiàn)象,而且非常喜歡在園就餐。
第二,根據(jù)幼兒特點,因材施教,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
作為專門從教育的托幼機構,對幼兒智力開發(fā)的方式和手段是不容置疑的。而托班寶寶也會在我們的特殊教材和特殊教育下,智力得到更好的開發(fā)。
第三,幼兒園這個“小社會”,為幼兒提供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品質的環(huán)境。
1, 交朋友,促進幼兒合作能力的發(fā)展。
來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幼兒園里構成了一個“小社會”,所以要想適應“社會”就必須學會一些合作技能。如,我班幾個寶寶一塊入廁,一鳴見菲兒快憋不住了就說:“菲兒你先尿,你尿完我再尿。”
再如,三個寶寶圍圈做游戲嫌圈小,于是“來,來”的示意周圍的寶寶加入。很快,幾個寶寶高興的跑來,圈越來越大,他們的笑聲也越來越多。沒有學會合作技能的寶寶則經(jīng)常被排斥,久而久之,也會慢慢融入這個“社會”的。
2, 禮貌教育的實施。
兩歲左右的禮貌教育重在日常生活中的培養(yǎng)。我們會利用吃點、玩游戲及玩玩具等活動的機會盡可能叫他們多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在多次提示和訓練后,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自由的運用了。
3, 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一般在寶寶入園三到四周后,在老師們耐心的指導和不斷的培養(yǎng)訓練下,便能掌握入廁、洗手、就餐等良好習慣。反而在家庭中,在父母長輩的過分呵護下,寶寶們很難在短時期內養(yǎng)成這些習慣。
當然,2-3歲幼兒正處于語言學習敏感期,因此,教師的語言要規(guī)范,發(fā)音準確。而多數(shù)未入園幼兒是由爺爺奶奶帶著,和父母交流的時間少,教育環(huán)境往往達不到要求。幼兒園的語言教育,除了專門的語言課之外,還貫穿于同伴間的交往,貫穿于整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
怎么樣?還沒入托的寶寶家長,是不是想讓寶寶趕緊來?入托的寶寶家長,也不會再為寶寶入托心疼或內疚,而是欣慰了吧?
許多家長對孩子入托的顧慮無非就是怕缺少“愛”,而您仔細想過嗎?給孩子的“愛”不僅是細心呵護,更深層的“愛”,還有許多種…
愛在深處隨筆相關文章:
1.愛的隨筆
2.深處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