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滅亡的讀史隨筆
六國滅亡的讀史隨筆
六國滅亡有哪些原因呢?我們來看看相關(guān)的讀史隨筆,或許能找到答案。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六國滅亡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六國滅亡的讀史隨筆
秦國經(jīng)七代努力,終有掃六和而并天下的結(jié)果。至于六國之所以破滅,秦之所以能一統(tǒng)天下,蘇洵以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六國滅亡,確實不是因為兵不利,戰(zhàn)不善,六國豈乏精兵良將。就趙國而言,滅國前期尚有李牧、龐煖兩位名將,而且能數(shù)次大敗秦軍。但六國之弊卻不在“賂秦”,秦與六國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務(wù)實”。
自秦孝公開始,秦國唯才是用,是故商鞅法家、張儀縱橫蔡澤計然家、呂不韋雜家、尉繚兵家都能在秦國成就一番大業(yè)。秦國用人之道不在于學(xué)派出身,有才利國則用之。而六國對人才卻是敬之而不用之,徒取“敬賢”的虛名罷了。譬如當(dāng)時的戰(zhàn)國四大公子門客動輒就是數(shù)千人,得勢之時則人聚,失勢之時則人散,究竟是“養(yǎng)賢”還是“養(yǎng)閑”?齊國大興學(xué)宮論學(xué),卻不用士子治國,一切“治國長策”都只不過是紙上談兵。秦非人杰地靈之地,歷代的大才絕大部分都來自六國,若非秦國用人之務(wù)實,豈能吸引這些人才?相反六國人才濟濟,卻置之而不顧。譬如魏惠王時期,先后放走商鞅,迫害孫臏,鞭笞張儀,無視樂毅。這些都可謂是治國之大才,每一個人之后都曾改變過戰(zhàn)國的格局,魏惠王不用治國之實才,卻只是禮待像孟子這種所謂的圣人。圣人的大道永遠是摸不著邊際的,講了幾千年的“大同”至今尚未實現(xiàn)。治國在于務(wù)實,所以孟子之道永遠解不了魏惠王之困,也終導(dǎo)致魏國的衰敗。秦國用人之務(wù)實還在于“用人不疑,疑人 不用”,正因為孝公與商鞅的青山松柏之情,所以才會有商鞅的“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相反六國之才大多是懷才不遇,屈原忠心為國卻始終不能得到大用;“廉頗老矣,一飯三遺矢”何其的荒誕,也致使一代名將客死他鄉(xiāng);更有荒誕的是韓國派水工鄭國去秦國大興水利工程,名為“疲秦計”,最終導(dǎo)致秦國的國力昌盛,為之后的滅六國提供了充足的財力支持;戰(zhàn)國的最后一位戰(zhàn)神李牧也因“叛國”的罪名被殺,用人之不信,自毀其長城,趙國最終也將自己送進了墳?zāi)埂?/p>
秦國地處于山西,遠離中原文明,所以春秋戰(zhàn)國之時,那些儒家大師們都視之為荒蠻之地,孔老夫子周游列國卻唯獨沒去過秦國。及后商鞅變法,以法治國,六國以及后世之許多名士又以暴秦呼之。其真為“荒蠻”,其真為“暴”嗎?莊子說:“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小盜只不過是偷偷錢財,而大盜偷的卻是人之本性。圣人廢置恬淡無為的自然風(fēng)尚,喜歡用喋喋不休的說教來“感化”人民,最終也致使天下大亂。文明中充滿了虛浮與奢靡,人性之美在于淳樸自然,刻意的雕飾,虛偽的禮儀華飾才是真正的粗俗,才會有“邯鄲學(xué)步”的笑話。老秦人民風(fēng)淳樸務(wù)實,所以現(xiàn)在陜西那邊的人還保持這種淳樸豪放的風(fēng)氣。民風(fēng)之務(wù)實也為之后一統(tǒng)天下奠定基礎(chǔ)。
至于“暴秦”的稱號,多因為秦法之苛刻。法不在嚴(yán),而在不公。秦法面前才真正的是平等,秦惠文王太子時期犯法,導(dǎo)致兩位太子傅受刑,自己也相當(dāng)于被流放。秦法唯功封爵,廢除了井田制,分田到戶,調(diào)動了人民的積極性。若秦為暴政,怎么會有如此雄厚的國力,滅六國只是尚能一邊興修水利工程,帝國之工程浩多,大部分都是利國利民的工程,若沒有都江堰,蜀地怎么會有“天府之國”之稱。后世之人多揪著秦之過不放而忽視秦之功。相比之下圣人所提倡“王道仁義”治國,仁義道德成了虛仁假義,成了統(tǒng)治者的愚弄百姓的工具。導(dǎo)致了當(dāng)時“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的局面,也難怪莊子會發(fā)出“所謂至圣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的感慨。利民務(wù)實而為暴政,虛仁假義而被稱頌,誠為滑天下之大稽也!
所以秦之能統(tǒng)一天下并非運氣,六國破滅也并非簡簡單單的“賂秦”二字。六國不務(wù)實最終導(dǎo)致滅亡,今人不思之戒之,終會走上六國的道路。
至于秦朝之迅速滅亡,賈誼說的比較清楚:“攻守之勢異也”。不過個人以為還有一點就是吞并六國的速度太快。秦始皇用了九年秋風(fēng)掃落葉般地吞并了六國,這無疑是一口吞下頭大象。當(dāng)初樂毅一口氣拿下七十城,花了七年的時間也沒能“化齊”,更何況六個國家。正如商紂之滅亡,很大程度戰(zhàn)俘太多,還沒來得及消化就被周給消滅了,歷史的真相永遠不是我等屁民所能揣摩,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至于始皇,后世多有爭議。但功過須分開看,正如老毛后期也犯了不少錯誤,但其豐功偉績還是不能被抹滅的。始皇一統(tǒng)天下,結(jié)束了幾百的戰(zhàn)火紛爭。統(tǒng)一文字,度量,貨幣等,促進了后世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興修水利道路,為后世提供便利。不過執(zhí)政后期確實過于驕奢淫逸,常被后人詬病的幾件事有修長城、建阿房宮、焚書坑儒。修長城的目的是為了抵擋匈奴的入侵,其目的本身是好的,只不過操之過急;至于阿房宮事實上還未建起來,項羽所燒的是咸陽宮,杜牧的《阿房宮賦》只不過是虛構(gòu),后世文人對秦始皇多有怨恨,所以經(jīng)??浯笄厥蓟实倪^失,人言之可畏呀!最后的焚書坑儒,首先“儒”基本上都是方士,其次“書”大體上是《詩》《書》以及六國史書。相比之下項羽焚燒秦宮損失要大得多,楚人一炬,所有的珍藏典籍都化作焦土。后世之人只唾罵八國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卻將焚燒秦宮的項羽視作英雄。自古中國推崇死亡崇拜,所以有“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之說,所以項羽烏江一抹脖子,一切罪證都化為 烏有,反成了備受敬仰的英雄人物。生死本都是自然之道,但都被掛載了太多的虛名。同樣是生,勾踐臥薪嘗膽被稱為“忍辱負(fù)重”;同樣是死,譚嗣同慷慨赴義被稱為“舍生取義”。如果都換做普通人,只會是“茍且偷生”和“輕于鴻毛”,其本質(zhì)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后世之人多以虛名評判古人,用老毛的話來說:“秦始皇比孔子偉大的多??追蜃邮侵v空話的。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tǒng)一起來的人物。”
今人當(dāng)“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辦奧運,建世博真能表明國力之昌盛嗎?繁華的背后盡是虛浮,當(dāng)今中國不差錢,差的是“務(wù)實”。
相關(guān)內(nèi)容拓展一
秦國除了用戰(zhàn)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zhèn),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dān)心的,本來就不在于戰(zhàn)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wěn)覺。明天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fù)就已經(jīng)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說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著五國滅亡了,為什么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jīng)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后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交戰(zhàn)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后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候,可以說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zhàn)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shù),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能輕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zhàn)勝它的優(yōu)勢。如果憑借偌大國家,在六國之后的卻跟隨六國滅亡的先例,這是比六國還要差了。其實,韓,魏,楚三國多次向秦軍部隊獻上本國的土地,除了自身的軟弱退讓以外,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缺乏奮斗的精神寄托,以至于將自己最尊敬的列祖列宗們奮斗一輩子熱血和青春而攻打下來的土地拱手相讓給秦軍,如果六國國君都能夠為自己立一個目標(biāo),故意延長距離,激勵自己激烈奮戰(zhàn)的話,或許不至于被西方的秦國軍隊給擊潰毀滅,命運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且精神寄托或許是前進的比較重要的力量吧。下列圖片就是我的精神寄托來源,我只是堅信一句話罷了: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優(yōu)秀的女性 。拒絕墮落,以精神寄托為力量,邁步向前吧。
相關(guān)內(nèi)容拓展二
今讀二蘇《六國論》頗感新奇,曾不想這舊事之中還有這么多道道.不過,依我之見,二蘇文章看似行文舒暢,合情合理,但考慮到當(dāng)時的政治因素,就不難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這也就影響了作者看待六國破亡事實的眼光,其文恐怕未點到實質(zhì).
蘇澈的《六國論》認(rèn)為,六國滅亡在于不能聯(lián)合魏韓,使力量未被團結(jié).我說非也非也。
.在《過秦論》中就有提到六國曾在孟嘗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縱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這時的秦國又是怎樣的呢?秦國“開關(guān)延敵”,這就不得了了.嚇得諸侯“逡巡而不敢進”,于是“從散約敗”.試想,十萬之地,百萬之師,這是必爭的戰(zhàn)斗,可諸侯卻不能將“叩關(guān)而攻秦”堅持下去,這說明什么?這說明諸侯畏秦之勢.六國雖然合縱,但各國都有本身利益的考慮,所以就造成了他們徘徊不定,導(dǎo)致對秦之勢的懼怕,從而敗北.諸侯畏秦之勢,在史記中也有記載.說,秦圍趙,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結(jié)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慮,不敢出兵.魏國的十萬大軍其實已壓趙境,只秦國一句“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者,以拔趙,必移兵先擊之”,使十萬大軍不敢越趙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傳魏王軍令,毛遂拔劍威脅楚王,才得以救趙.
那么蘇洵的六國論又是怎么說的呢?蘇洵說“六國破亡,弊在賂秦”。六國的滅亡在于用土地賄賂秦國.他的理由是賄賂秦國不僅使自己失去了強大的依靠,還使“暴秦之欲無厭”,從而走上了滅亡的道路.我說非也非也,
這“六國破亡,弊在賂秦”的觀點看似很有道理,但我們應(yīng)該看深一些,問一句“為什么六國要賂秦?”當(dāng)年秦攻趙,說,信陵君和春申君帥軍擊退了秦軍,但還有后話.后話是趙向秦求和,趙國割地.看,秦軍已被擊退,困乏不已,按常理來講趙國即使無力追擊秦軍,最次也應(yīng)該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賂秦,但趙國卻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時之安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秦國之勢在當(dāng)時以達到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國滅亡不在于賂秦,而在于懼怕秦國之勢.
秦以其勢統(tǒng)一了天下,其實縱觀當(dāng)時之局,可得勢者并非只有秦國.在當(dāng)時可與秦較力者,還有齊、楚二國.此三國實力其實難分伯仲,只是秦國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在此,秦國的連橫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國氣勢的作用.楚王因張儀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齊國的聯(lián)盟,又經(jīng)過與秦魏齊之戰(zhàn),使之銳氣大減,即而滅亡,起因受蘇秦讒言,廣樹外敵,連年征戰(zhàn),致使其國力削弱,孤立無援,結(jié)果導(dǎo)致齊國氣勢銳減.此后,秦國以其無以可敵之氣勢占盡天時,地利,從而一統(tǒng)天下.
由此,我們知道其實統(tǒng)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過于強大的軍隊,有的應(yīng)該是氣勢.商湯憑七百里的地方,統(tǒng)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號令諸侯.憑的是什么?是氣勢!秦國有強大的氣勢,而諸侯畏懼它的氣勢,這就是六國滅亡的真正原因.
讀史隨筆相關(guān)文章:
2.培根隨筆句子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