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母親的短文章(2)
緬懷母親的短文章篇【3】
緬懷媽媽----紀念媽媽去世一周年
2009年12月2日,(農歷二零零九年十月十六日)是我終生最痛苦、最難忘記的日子,這天清晨,天氣放晴,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旭日披著金色的霞光,火紅的太陽從東方地平線冉冉升起。我駕車疾駛在上班的途中,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使我緊急剎車停在了路旁,一個不幸的霹雷式的噩耗在我頭頂炸開,媽媽離世的不幸消息使我哽咽迷離,雙淚注流…..
我慈祥敬愛的媽媽您怎么走得這么急?您怎么不等等您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啊?您就這樣匆匆忙忙的離我們而去了。
當日,我來不及準備行囊,也顧不上再給你帶點您往日愛吃的北京特產,我想瘋了一樣的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從廠區(qū)直接奔北京,玉芳也從女兒那里聚集北京站。當我們回到寂靜的家鄉(xiāng),只見大門前已經懸掛著升天的白紗,走近您的身旁時,您已經靜靜的躺在冰冷的竹床上, 我們怎么呼喊您,你也不再回應了…….媽媽呀---媽媽呀 …你的兒女回來晚了,對不起親愛的媽媽,
親愛的媽媽,快到了您駕鶴離去一周年的日子了,我們怎么能把您忘記啊。您的恩情重如泰山,您的慈愛之心像萬里海疆,您的音容相貌常留我們的心中,您的精神品質永遠激勵我們做人, 我們一定把您的孝道傳承,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我們心中您是慈祥的媽媽,高尚的媽媽,樸素勤儉的媽媽,您是最可敬的媽媽,您是偉大的媽媽。我們永遠的愛著您,敬仰您,懷念您,回憶您……
農歷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這一天,您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康家大院的平房里給了我生命,從此你艱辛的哺育我成長,在那艱苦的黃土高原,在那貧窮如洗的家庭里全靠吮吸您的乳汁活命,您不顧自己瘦弱的身體拉扯我們長大。小時候我們不記事,不知道您付出的艱辛和困難。我們現在懂得了在五十年代您經歷的苦難,您拉扯我們姊妹三個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一九五四年,聽媽媽說甘肅會寧縣連遭大旱,農作物顆粒無收,能吃的野菜和樹皮幾乎都難以找到,餓死人的村莊是很普遍的,為了活命,爸爸和媽媽帶我和哥哥選擇了回陜西大荔縣羌白鎮(zhèn)太豐村度日。多年離家的爸爸回到家中,基本沒有立足之地,在那個年代叔父們也過著有上燉沒下頓的貧苦生活,在爺爺的調濟下才騰出一間破舊不堪的房子,這就是媽媽回到陜西的家。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媽媽要承受多么大的思想和生活壓力,離鄉(xiāng)背井,遠離親人,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成為心頭最大的苦惱,生活困難且不習慣,不滿兩歲的我和四歲的哥哥,每天依偎在媽媽的身旁,可想那是的媽媽是多么的難受啊。
一九五八年農村實行集體公社化,大躍進,大煉鋼鐵,大干社會主義的呼聲吹遍全國,爸爸媽媽都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大運動中,爸爸在一家油坊當會計,媽媽正天下地勞動,有時候還要夜戰(zhàn),也就是現在的加班和夜班。生產隊里還駐扎著工作組,每天大會小會宣傳大躍進的好處,大刮社會主義之風,宣傳共產主義到來。批判曠工缺勤的老弱病殘是懶漢,致使很多人帶病出工。媽媽的身體根本吃不消還要堅持勞動,回到家里還要照顧我們,忙的時候就經常把我和哥哥鎖在家里。長期如此參加體力勞動,終于使媽媽的身體累病了。永遠難忘的有一天,媽媽因病在家臥床休息,爸爸又不在家,到中午吃飯的時候,管理食堂的瘸子王艷群,看著媽媽拉著我們哥倆,狠狠的瞪著媽媽,說你今天曠工就不給你們吃飯。媽媽含著眼淚不做聲,心里卻忍受著多大的肌餓與痛苦。我年僅五歲就想替媽媽抱打不平,每到遇見瘸子王艷群路過村頭時,我就用彈弓去追打那個缺德的王艷群。在隊長的勸說下食堂為我們打了飯,媽媽總怕我和哥哥吃不飽,自己總是喝一碗稀粥,把饃饃掰碎泡在我的碗里,吃飯時我看見媽媽的眼眶含著眼淚。現在想起來才知道當時的苦難歲月,媽媽要付出多少艱辛。
在我記事的歲月,我看見過媽媽為了我們吃飽穿暖,而自己節(jié)衣縮食,白天還要下地勞動。媽媽在會寧時哪里不產棉花,本來不會做農活,更不會織布紡線,到了陜西要下田耕作,還要學習織布、紡線、種莊稼。媽媽不顧白天勞動一天的疲憊,晚上還要紡線,為我們縫補衣服釘扣子。在我的印象里,媽媽勤勞智慧,為人和善,鄰里鄉(xiāng)親關系融洽,對人熱情厚道。家里不管來了那個客人,都是一視同仁,都要做些炒菜和雞蛋,媽媽的面食做得特別好,經常搟面蒸饅頭。逢年過節(jié)家里來了親戚,都愿意吃媽媽做的飯菜。媽媽心靈手巧樣樣家務活都會干,鈉鞋,縫紉、織布、紡線、針織、刺繡樣樣精通,我們身上的穿戴都是媽媽親手量體裁衣制作的。我參加工作那年已經22歲了,我依然穿戴都是媽媽親手做的。記得媽媽給我寄來包裹里有粗布襯衣、條絨鞋、繡花的鞋墊,還有我從小喜歡吃的辣椒面、芝麻、紅棗、花生等家鄉(xiāng)的土特產。我回信告訴媽媽不要再為我做衣服,不要再給我做鞋子了,我說單位發(fā)的工鞋和勞保服就夠穿了。媽媽說:我還能看得見就給你們多做點,自己做的鞋穿著舒服。媽媽的話語不多,處處都體現著偉大的母愛,總是無微不至的惦記和關懷著兒子。在生活上,媽媽細致入微的體貼我們,有什么好吃的先讓我們吃飽。在教育上,總是舍得花錢,每到開學時就準備好學費,買書和學習用具從不打折扣。媽媽多我們的成長細致耐心,媽媽從來沒有打罵過我們。我們姊妹總是過著讓別人的孩子羨慕的生活,媽媽對我們的疼愛是多么深啊。
一九六零年九月我上學了,媽媽用各種顏色的布頭拼接成菱形塊做的書包,鼓勵我好好讀書,媽媽沒有上過學,她說:“再苦再累一定要讓孩子上學”,她感受到了沒有文化的苦惱,每次外爺、舅舅來信了她都讓我讀幾遍,牽掛遠方親人。不識字,不能讀信是媽媽的苦惱。為了供給我和哥哥上學,媽媽省吃儉用,做布鞋,鈉鞋墊逢會趕集去賣,,那時一雙鞋墊才買幾毛錢。有些人家的孩子因家窮上不起學,從小就在村上輟學,有些特貧戶的孩子經大隊同意可以免學費,由于媽媽的勤勞,我們的學費從來都是媽媽辛苦勞動掙來的。記得我上高小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寫大字,我不小心把別人的墨汁撞灑了,大字本污染了,挨了老師的訓還要給別人賠償,一個大字本當時一毛錢就算很貴了。媽媽知道后就在趕快把剛剛買了一雙鞋墊的錢給我送來,媽媽見到我就很高興,不但沒有批評和埋怨我,而是用體貼關懷的話語安慰我,說“不要緊,以后注意就是了”,我看著媽媽心疼我的表情,不僅委屈的淚水奪眶而出。到了周末,我高興的回到家里總要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和同伴們一起到地里打豬草,這時才聽到孩子們說媽媽在趕集賣鞋墊時,被工商人員沒收了鞋子和鞋墊。我才知道媽媽為了我們上學付出了多少心,受到了多少委屈,可是他從來不給我們講。從此后,每到了星期天我就和哥哥一起拿著竹竿,背著床單到田野里打柏樹子,把柏樹子弄回來晾干賣錢,有時候還到地里挖地骨皮藥材,買來的錢就來買學習用品,還給我和哥哥各買了一雙運動鞋。由此看來當時的生活是多么的困難,當時的家庭是多么的艱難,才知道當時的媽媽是多么的辛苦為難。
六六年“”開始了,全國的學校、工廠、農村都在鬧革命。學校沒有上課,自然學生就停學回家了,一直到一九七零年的九月。在這期間我就幫家里干活,參加一些生產隊的簡單勞動,平整土地,拉糞、除草、給牛割草等活,折合工分期待年底分紅。勞動時間長了,生產隊也就不把我當小孩子了,有什么活就和大人一起勞動,正趕引黃工程興修水利開始,生產任務急、農活多的時候,大人們都去修水渠,我就在家拉架子車往棉花地里送肥,每班12車,完成后交給下一個人接班,如果耽誤交辦就會影響整個輪班,因此就玩命的跟著大人們跑?;氐郊依锢鄣娘埗疾幌氤?,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做面條時悄悄地給我煮個雞蛋的。我明白媽媽的心思,我也由衷的感謝媽媽的疼愛。
在引黃澆灌,興修水利時,我和壯勞力一樣完成分配的土方量,雙手磨出很厚的老繭,媽媽摸著我粗糙的手,心疼的說:“歇幾天吧,你這個掙皮就不知道偷懶,看你的手摸成啥樣子了”。我當時也不在意,因為農村人都是這個樣子。累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在我香甜的夢鄉(xiāng)里,覺得媽媽在我的身旁正往我的嘴里喂雞蛋。我從朦朧中醒來一看,這不是夢,是真實的看見媽媽把管拖拉機耕地人員吃的剩下的炒雞蛋留給我吃。這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感動。媽媽非常的辛苦,自己勞累一天都舍不得吃還要留給我吃。村上的人都知道媽媽勤勞,也十分的愛干凈整潔,村上來了工作干部和外來人員,需要在村上吃飯,隊里就會安排到我家,媽媽總是熱情認真的做好每頓飯,讓工作組的干部吃飽吃好。自己卻過著節(jié)儉仔細的清淡生活。改善一次生活也是先盡老公和孩子們吃。多年來,善始善終,任勞任怨。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的有條有序,把一個貧窮的家庭掌管的讓別人羨慕的家庭。媽媽經常教育我們姊妹要好好學習,熱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熱愛毛主席。教育我們聽黨的話,不要忘記前輩過去所受過的苦。以幾位舅舅為榜樣,經常講舅舅們聰明董事的經歷,發(fā)揚傳統(tǒng)家庭優(yōu)良作風,教育我們做人正派,教育我們走積極向上的正確道路。媽媽沒有文化,可她的高尚品質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媽媽的為人做事,助人為樂的精神深受鄰里鄉(xiāng)親的尊重,潛移默化的在我們腦海里扎根。
一九七零年九月,姚吉寨成立了紅旗中學,媽媽聽到消息后,立即做我和哥哥的思想工作,讓我們趕快報名繼續(xù)上學。我和哥哥先后都重讀中學。由于停學時間長了,我已經不想再上學了,學校將三屆學生合并同一年級,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我們在學生中算年齡較大的。我們就央求媽媽不想再上學了,怎么說媽媽也不同意“媽媽說:你們不愿意上學,在家務農多么的辛苦,我沒有上學就后悔一輩子,再苦再累我一定要你們上學,咱們不再受沒文化的苦惱”。聽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話,我就硬著頭皮到學校報到上了初中,兩年后畢業(yè),村上十五個同學中就我一個人考上了高中,我還是覺得比別的同學年齡大,再三請求媽媽我不上學了。媽媽說:“別人的孩子想上學考不上是沒辦法了,你能考上高中我多么高興,在堅持兩年不愿以上就算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又堅持兩年一直讀完了高中。這兩年高中是一個漫長的住校學習時間,對一個農村困難家庭一般人很難支持,媽媽每周都要給我蒸兩鍋饅頭,我每三天回家背一次干糧,那時候我已經很懂事了,也知道家庭的困難,知道媽媽把細糧多給我吃,留給他的就是玉米發(fā)糕和雜糧,紅薯和南瓜也成了媽媽的主糧。一九七四年年底我高中畢業(yè)了,“”的氣氛還在繼續(xù),知識分子上山下鄉(xiāng)仍然是當時的學潮主流。我和所有的同學一樣遠離報考大學之門,毫無選擇的踏上回鄉(xiāng)勞動之路。
為了減輕媽媽的家務勞動,我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每次收工回來都要主動地把水缸挑滿水,把豬圈的糞出出來,有空就拉土墊豬圈。媽媽經??湮仪诳?。這就是媽媽一生最為艱苦的時期對我的供給和培養(yǎng),也是媽媽一生最為榮幸的付出,在我們生產隊15個同學中我是唯一的高中畢業(yè)生。在我們祖輩家庭中我成為讀書最多的人,我也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感受到媽媽沒有文化卻給了我更多的知識,我的全部文化知識都是媽媽給的,我感受到媽媽的遠見卓識是多么偉大的母愛啊。
正當我準備扎根農村勞動時,大隊老支書薛喜奎來到家里找我談話,要我寫份入黨申請書,然后擔任大隊團支部書記兼民兵連長。我根本不懂農村的團組織怎么管理,更沒有當民兵連長的經驗,拒絕了就會辜負老支書的信任,只好接受了這項艱巨的工作。剛答應三天時間還沒到大隊上班,又接到縣里召開民兵連長集中訓練的通知,我就騎上自行車到鎮(zhèn)上領了一支半自動步槍,同的各大隊的民兵連長一起來到了沙苑農場和解放軍一起訓練打靶、扔手榴彈等實彈射擊科目。在訓練一個月中我學會了打槍,扔手榴彈,學會了整隊和行進口令,學會了打背包和站崗放哨,學會了聽號令和緊急集合。鍛煉的膽子比以前大了,性格比以前堅強了。訓練結束回到家,我很高興的向媽媽炫耀我武搶弄彈的事,媽媽聽了擔心的說:“你沒當過兵,這是多么危險的工作,你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家勞動吧,當兵、當民兵連長你很不適合,你的身體單薄,性格和善,我不愿意讓你去吃苦”。聽了媽媽的一番話,我躊躇了很長時間,反正訓練也結束了,還是和往常一樣的在家下地干活。我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也不能再讓媽媽再操心了。一旦操作不當會發(fā)生生命危險,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就吃不消了。我決定找機會逃離民兵連長職務。后來羌白棉絨廠的一個籃球好友介紹我到哪里上班,主要是讓我參加廠籃球隊,每月有52元的工資,我給媽媽說了他很高興,我就背著村上的人悄悄的到棉絨廠上班了,當老支書知道時我已經上了一個月班了,他也很無奈。這樣我就擺脫了做農活。每月除了吃飯十幾塊錢,剩余的錢都交給媽媽接補家里的生活費用。這次轉折還是聽了媽媽的勸說才實現了農工轉折,從此后就走出了鄉(xiāng)村勞動,實現了人生命運的改變,我又背上行囊離開媽媽的身旁 ,家庭的家務勞動又落在媽媽的肩上?;貞浧鹞覐纳细咝【妥⌒?,到現在的學習和工作基本在外獨立生活,總計在媽媽的身邊時間不滿18年?;叵雼寢屖嵌嗝吹闹С治覀児ぷ鳎叵雼寢屖嵌嗝吹牡肽顑鹤?,回想媽媽付出了多少艱辛……。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使我最為激動的日子,這一天我才真正的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國企工人。這一天我在華北石油水電廠報到參加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石油大會戰(zhàn),我被分配到華北石油水電指揮部1209鉆井隊,成為一名真正的石油工人。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記的那年三月,棉絨廠還沒開工,公社教育組推薦我導引黃指揮部政工組當宣傳員,全縣的引黃工程在雷北至全興寨擺開戰(zhàn)場,我在公社的副社長藍萬慶,陶胡子的帶領下,首批在全興寨安營成立會戰(zhàn)指揮部,成為公社引黃工程的指揮中心,負責在三個月完成引黃工程大荔段水利土方工程建設。由于地處黃土高原,溝豁縱橫,爆破取土隨時有塌方飛濺傷人的危險,運土距離遠且道路崎嶇,加上工期緊,任務急等特點,各鄉(xiāng)施工人員到了工地后,看到從未見過的施工難度,不少人心里打了退堂鼓,導致工程遲遲不能全面開工。我整天和領導要走十多個施工點做動員工作。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寫戰(zhàn)地新聞報道,鼓動大家爭搶工程進度,廣播表揚進度快的施工單位。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家里捎來口信讓我回家一趟。當時不知道發(fā)生什么事情。給領導打個招呼,第二天一大早就爬坡行走十幾里山路來到華榮長途汽車站。這里每天就發(fā)一班車,所以等車的人很多。我焦急的擠上車當天晚上就回到家里。媽媽見我回來,高興地拉著我的手說,“可把你盼回來了,你三舅寄來掛號信,給你找了份工作,還有準遷證,你趕快去看看吧。我和你爸商量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去好還是不去好,你的事情還得征求你的意見?!蔽衣犕陭寢尩囊环?,細心的看完調遣通知書,猶豫了一會,覺得事情來得這么突然,幸運降臨的這么快,時間就兩天,我怎能舍得離開生長的地方,怎能離開父母就走了,怎能不辭而別的離開工地啊。我覺得這次招工來之不易,是舅舅、舅母費了很大的心思求人說話,專門為我辦理的頭等大事,我不能辜負他她們的一片熱心,當即決定到公社里辦理戶籍轉遷手續(xù)。第三天的下午我就從渭南啟程,踏上北上到保定的列車,次日上午就到達了華北石油指揮部。就是這樣匆匆忙忙的離開我熱愛的故鄉(xiāng),遠離我最親愛的爸爸和媽媽,開始了我一生道路新的征程。這次離別是我和媽媽望眼欲穿,不能像過去每月回家,每周回家,從此就變的難得一見了,媽媽長期的牽掛,是他晝夜失眠,經常只能看看我的來信和照片,想念我的時候就讓爸爸給我寫信,有時還要郵寄些我愛吃的花生米、紅棗、辣椒面等食品。我為了安慰媽媽,把每月發(fā)的工資留夠自己的生活費,把剩余的錢全部寄回家,等到春節(jié)放假了,我就擠上火車往家里奔。回到家里過年的時候,媽媽才是最開心的時候,我們姊妹都回到家,依偎在媽媽的身旁,媽媽每天變著花樣為我們做好吃的飯,他忙前忙后就不知道累,一直忙到我們都要走了他才覺得時間過得真快,每次總是舍不得讓我走,每次走的時候才覺得有很多很多的話都沒顧上說。等我們走后,媽媽難受的要躺一兩天…..。
農歷一九八零年臘月二十四日我回到老家結婚,家里通知了所有的親戚和近鄰,準備了近六十桌飯菜酒席,屋內屋外掛滿的客人送來賀喜的紅帳子,院子里人來人往忙個不停。媽媽為我舉辦婚禮是多么的操勞,組織的比別人家的都要隆重??墒俏液托履锱D月二十三日還在火車上,由于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我們下午六點到達渭南時已經天黑了,只好在渭南住下。當時有沒有手機,家里也沒有電話,也不能溝通。交通車已經停運,還沒有出租車,僅45公里的路程,就無法到家。這下子急壞了媽媽和家里人,他們擔心明天會唱“空城計”,媽媽一宿都沒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搭乘第一輛公交車,上午九點回到村里,只見鄉(xiāng)親們歡呼雀躍,張羅的司禮安排小伙子燃起準備好的鞭炮。媽媽高興地從屋子里跑了出來,連忙左手拉著我的手,右手拉著新進門媳婦的手,激動地熱淚盈眶。她說:“你們今天再不回來,我這宴席可就成了冷板凳了”。當我們走進早已布置好的新房時,看到的是炕上整整齊齊擺著大紅色的六床緞被,還有刺繡鴛鴦的枕頭。這些都是媽媽一針一線為我縫成的。人常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家中有母事不愁”看到此情此景我感激的掉出了淚花。媽媽呀,親愛的媽媽,您為兒女想得太周到了,您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怎能讓我不感動啊,我能拿什么來報答你啊!
結婚了,成家了,一切經歷說明我們長大了,我意識到今后的一切不能再靠媽媽了。我們要學會真正的獨立生活。要立志爭口氣干好工作,讓媽媽少操點心。多為他老人家寄點錢,多讓他老人家享點福;多回家看看他老人家。出門在外工作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
結婚了,國家規(guī)定雙職工四年一次探親假,這就意味著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為了不減少回家次數,我就每次出差都要求去長慶輸油公司檢查,每次路過西安我都要回家呆上一半天。每次回到家里,媽媽都是那么的關心,問寒問暖。每次離開家時,媽媽都要把我的提包裝的咕咕囔囔的。每次媽媽為我送行都要含著眼淚,目送到看不見我的身影才回家??梢妺寢屖嵌嗝吹南M麅鹤釉谧约旱纳磉叞?,可見媽媽是多么的寵愛我們啊!
成家了,我們兩人租住在王寨老鄉(xiāng)家里的西平房,什么家具都沒有,只有借來的一張單人床加塊木板,還有單位領來的煤氣灶。冬天來了,西廂房見不到陽光,又冷又潮濕。地上生著蜂窩煤爐子,連做飯帶取暖。過著十分艱苦的貧民生活。為了制家當,我們必須節(jié)約衣食,省吃儉用著過日子。我從廠里撿回包裝箱木板,自己買來鋸條和鑿子,自己利用空余時間打沙發(fā),做寫字臺等家具。把節(jié)約下來的錢逢年過節(jié),爸爸、媽媽年年過生日的時候都如數寄給家里。我知道爸爸和媽媽一直在自力勞動,經濟上并不寬裕。有時候把吃不了的多余糧食賣掉維持生活??墒菋寢屆看未螂娫捇騺硇趴傄f不要給家寄錢了,每次都要說家里很好,要我們放心的好好工作,每到了春節(jié)放假了,其實媽媽很希望我們回家團圓,可是媽媽還是替我們著想,春運火車擁擠很不安全,等列車人少的時候再回家。媽媽的心胸是那么的寬宏大量,開懷自若。
一九八二年三月,我們有了孩子,媽媽縫了幾套孩子的衣服和棉被褥子,背著行李來到北京,這是媽媽第一次來京,不是為了休閑逛景,而是來幫我們照看孩子伺候月子。媽媽來到北京,每天在家做飯收拾屋子,看孩子洗尿布。有空出門轉轉也是滿目陌生,加上我們住在還不如老家的農村,媽媽很不習慣。為了幫助我們看孩子,媽媽受了不少的委屈。她說:“給你們看孩子,我把你爸爸一個人扔在老家,心里有點過不去,還惦記著會寧老家有年邁的老爺,姥姥,想來想去,還是要求回去,她說:你們年輕帶一個孩子不成問題,我要抽時間回回寧伺候你爺爺、奶奶去?!蔽矣X得媽媽來一趟北京也不容易,我就利用星期天陪他去游天安門,逛故宮,去八達嶺看長城等。媽媽滿足的說:“不要再逛了,北京是最好的地方但不屬于我,電視上我哪里都看到了,世上再好的地方我都不想去了,趕緊讓我回家,放心不了的還是爺爺和奶奶?!眿寢屖嵌嗝吹牡胗浐托⒕蠢先?,一顆慈善的心恨不能分成三頭六臂。誰的困難他都想幫,實在沒辦法久留媽媽多帶些日子。我就安排媽媽去了山東,借機會看看大舅一家,媽媽欣然的接受了。這就是媽媽一生中就來過一次北京,去過一次山東。媽媽身體好的時候家里的事情多離不開,也不能出遠門到各處探親和旅游。等家里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自己也老了,身體也累垮了。媽媽呀,您是多么的愛這家,您是多么的顧這個家,你的心血全部奉獻給這個家。
自從你病了,我是多么的牽掛和惦記,我每次打電話問您,您都會說我很好,每次回家都要給你帶上療效好的各種藥物。您總是說:“花這么多的錢干什么”自從您病重期間我每次回家,您都頑強的掙扎起來為我做好吃的。您每次住院治療我都要回到你的身邊,您總是說:“你也不是醫(yī)生,誰也看不了我的病”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就揪到一起,我感受到了您的病痛難忍。在您出院回家的日子里,你拉著我的手對我說:“正芳啊,你回去上班吧,我沒事的,回到家里休息一段時間就會好的?!蹦€勸我說:“我這個病不要在花你們的錢了,我話你們的錢太多了。“我老了,你不要傷心,你要心寬些”。我說我知道了,這些話媽媽不知道給我說了多少遍。誰料到這就是媽媽最后對我的囑咐和叮嚀…..。
媽媽呀,最敬愛的媽媽,您說過的話我會銘記在心頭,你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會踏著你的足跡走您沒走完的路,我會在您每年的生日時和平時一樣的給您寄錢,我會永遠的祝福您在天國享樂。
永別了-----媽媽!
您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看過“緬懷母親的短文章”的人還看了:
5.悼念母親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