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語人生:寬恕別人饒過自己
禪語人生:寬恕別人饒過自己
導語:在佛家禪語里感受寬恕的重要性,學會以寬待人,生活也不會對你太差!
仙崖禪師曾經(jīng)收過一個貪玩的徒弟,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時分趁著禪師不注意偷偷溜出院子去玩,天快亮的時候再悄不聲息地溜回來。
有一天傍晚,他在后院的高墻下又架起一張高腳凳,溜出去了。正在院子里散步的仙崖禪師忽然發(fā)現(xiàn)了墻角邊的這張凳子,就知道有人違規(guī)越墻出去閑逛了,但禪師并沒有動怒,而是走到墻邊,將凳子搬到一邊,就地而蹲,等待溜出去的人歸來。
夜深人靜的時候,禪師的那位徒弟盡興歸來,不知道墻下的凳子已被搬走,黑暗中踩著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當他雙腳落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剛才自己踩的不是凳子,而是自己的師傅,頓時嚇得魂飛魄散,一動不動地矗立在那里,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但是,令徒弟沒有想到的是,師傅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反而關心地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徒弟回到住處,坐臥不寧,翻來覆去睡不著覺,生怕第二天師傅會當著所有學僧的面批評他一頓。但是這件事一天天過去了,師傅從來沒有再提到過此事,也沒有第三個人知道。徒弟這才漸漸恢復了內(nèi)心的平靜,并為此感到深深自責。從此他再也沒有偷偷溜出去玩耍,而是一心一意跟隨師傅學習本領,最終成為一代深有造詣的高僧。
仙崖禪師對徒弟的過錯并沒有糾正,而是通過寬容的方式,讓徒弟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改過,這比一味的批評指責更能達到育人的效果。
寬恕他人的過錯并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它是人生難得的佳境,一種需要操練、需要修行才能達到的從容、超然和成熟。寬恕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都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這樣才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否則豈不便宜了犯錯誤的一方?但是,不寬恕會產(chǎn)生什么結果呢?痛苦、埋怨、憎惡、報復?這對自己又有什么好處呢?在怨恨中,沒有人是贏家,讓怒氣長期在胸中燃燒,只會灼傷自己,為別人的過錯耿耿于懷,只會讓自己陷入久久不能釋懷的掙扎。只有當我們原諒了別人的過失,才會解開心鎖,釋放自己!原諒,就是拋開心中的怨,恨,不滿,不甘,就是一種慈悲、一種解脫!
寬恕別人的最高境界莫過于一個人得罪了你,你不但不跟他計較,不向他報仇,反而原諒他,寬恕他,必要時,還去幫助他。當一個人用寬恕的修養(yǎng)把敵人轉(zhuǎn)化為朋友,當一個人用寬容的美德?lián)Q來自身心靈的豁達時,難道他不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了自己嗎?
有一位要遠行的小沙彌,剛一出門就被一位身材高猛的大漢撞了個趔趄,不僅被撞得鼻青臉腫,還被旁邊的樹枝劃破了手掌。
大漢怕小沙彌賴上他,就先開口埋怨說:"誰讓你走路這么匆忙?我這么大塊的個人,沒長眼睛么?"
小沙彌沒說話,也沒有歸罪這位大漢,只是笑了笑。
大漢仿佛有了慚愧之心,不好意思地問道:"我撞了你,你怎么一點不生氣?"
小沙彌很平靜地說:"既然已經(jīng)這樣了,生氣有什么用呢?生氣又不能讓手上的疼痛減輕半分,也不能讓傷痕愈合,相反,生氣只能激化心中的怨氣。如果我對你惡言相向,或動用武力,即便打贏了你,也會種下惡緣,到頭來輸?shù)舻倪€是我自己呀。"
小沙彌還為大漢開脫說:"若是我選擇走別的路,或是早出來或晚出來一分鐘,都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就化解了一段惡緣,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業(yè)障呢!"
大漢聽了小沙彌的這段話,覺得很是慚愧,連忙向他道歉,并記下了小沙彌的聯(lián)系方式才離去。
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小沙彌突然接到這位大漢寄來的1000元錢,不知為何故。
原來,大漢一心忙于事業(yè)上的經(jīng)營,婚后冷淡了嬌妻,造成家人不和、后院失火。在得知妻子竟然做出出軌的事后,大漢頓時怒火中燒、報復心起,沖進廚房拿起菜刀,想將妻子殺掉。
不料,大漢在舉起菜刀的一剎那突然想起了與小沙彌相撞時的一幕,想起小沙彌說的"生氣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殺了對方反而會讓事態(tài)更糟,于是,他放下手里的菜刀,學著像小沙彌那樣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好長時間沒有陪伴妻子了,是自己冷淡了她,這一切明明是自己造成的,怎么可以怨恨妻子呢?
從此以后,大漢不管自己事業(yè)上多忙,都要抽出一點時間陪陪妻子,兩個人感情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幸福,事業(yè)上更見起色。大漢很感謝小沙彌讓他學會了用寬恕的心態(tài)處理人際沖突,從而贏得了美滿的家庭,所以特寄來1000元錢,聊表謝意。
佛說:原諒和寬恕,比仇恨更有力量。原諒別人,才能釋放自己,祝福別人,才能快樂自己。你能明白幾分? 做到幾分?
生活中的矛盾需要我們用寬恕心去化解,寬恕的受益者不僅僅是被寬恕者,還有寬恕者自己。一個懂得包容、懂得寬恕別人的人,到處可以契機應緣,和諧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