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的近義詞有哪些
習俗的近義詞有哪些
有關習俗的近義詞大家知道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習俗的近義詞和相關知識解析,希望能幫助到您,歡迎大家一起來閱讀!
習俗的近義詞
風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社會~ㄧ不良風氣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jié)、習慣等的總和:~人情風俗
習慣:①經過不斷實踐而逐漸適應:習慣成自然|習慣于農村習慣
民風:1.民間的風尚。民風
民俗:民情風俗:陳民俗之急|民俗漸變。民俗
習俗的造句
1.所謂習俗, 是千中國過圣誕節(jié)沒有特別的習俗。
2.這可能是他們的習俗吧, 用這種方式問候陌生人。
3.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
4.他們不顧社會習俗,并未意識到自己在做些與眾不同的事。
5.這在羅馬似乎從來沒有成為一種成文法, 卻一直是一種習俗。
6.盡管有人在研究破除習俗, 但是仍然還有需要遵循的禮儀。
7.廣西靈川縣江頭洲村文化教育習俗的養(yǎng)成就是成功的范例。
8.好日前有待郎、待嫁習俗,雙方父母親請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
9.現在,在4月1日,互相把紙魚綁在背后仍是法國孩子的習俗。
10.明代婦女也有作假髻的習俗,一般有兩種形制:一種是在本身的頭發(fā)上摻以部分假發(fā),并襯以特制的發(fā)托,以抬高發(fā)髻的高度;另一種假髻則全部用假發(fā)制成。
11.現在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木絲林有這么個習俗:他們不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加害客人。
12.戴魚皮帽子,穿粗針大線的衣服,這是大吳國的習俗。
13.一定要廢除這種惡劣習俗。
14.這一習俗的起源鮮為人知。
15.第一,文章描述的景況,與明代杭州中元節(jié)的習俗不符。
16.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tài)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群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
17.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 晚生孩子也是不孝。
18.于是就開始了在復活節(jié)彩蛋上寫字的習俗。
19.用開門七件事喻理是漢民族長期形成的語言文化習俗。
20.他的著作簡略地“提到”印第安部落的殯葬習俗。
詞語解析
東漢學者許慎將習字解釋為“數飛也”①,即練習或學習飛行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習字隨著人類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在本義基礎上又演變出多種重要含義,習慣、習性便是其中的一種?!抖Y記·樂記》說:“五年視博習親師”,學者解釋其中的習字含義是“常也”。常即經常、慣常。經常、慣常自然成為習慣,這便是習俗的習的基本定義。俗字最早見于西周金文(銅器銘文《衛(wèi)鼎》等)?!墩f文解字》說:“俗,習也”。這是用轉注的方法來解釋俗字的含義,表示俗與習在意義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禮·大司徒》疏說:“俗,風俗也”;《荀子富國》注說:“俗,謂民之風俗也”;《呂覽·長攻》注說:“俗,常也”;《周禮·大司徒》注說:“謂常所行與所惡也”。根據以上解釋可知,俗的意義與習字相近或相通,確切而言,便是風俗的意思。習與俗連文合并成習俗一詞,大約始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盾髯訕s辱》說:“是注釋習俗之節(jié)異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說:“人主以好惡喜怒變習俗”;《戰(zhàn)國策·趙策》說:“常民溺于習俗”。按古代經史學家的解釋,前述文句所見的習俗一詞,均是風俗習慣的意義。
綜合前述解釋和實際情況剖析,可以認為,凡有一定流行范圍,一定流行時間或流行區(qū)域的意識行為,無論是官方的,民間的,均可稱為習俗,這亦是習俗的基本定義。
相關文章:
1.含有近義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