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案及教學反思
《火龍出水》講述了祖國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的成就,通過課文感受作者為祖國發(fā)射運載火箭成功而自豪的感情。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4自然段,了解火龍怎樣出水的情景和巨龍出水后的壯觀景象。
2、有感情地朗讀2——4自然段,并背誦第四自然段。
3、知道我國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的成就,為祖國取得的成功而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主動的學習,感受火龍出水壯觀奇異的景象,并能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齊讀課題)
2、引入學文:我們已經和小作者一起在博物館看見了古時候的“火龍出水“,這枚世界上最早的火箭真讓人驚嘆不已?,F(xiàn)在,我們又將跟隨作者一起去看看在高科技發(fā)展的今天,“火龍出水”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相信那壯觀的場面一定讓你難以忘懷。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師引讀后提問:這一段中你最想研究哪個詞?(抓住奇異)
2、理解“奇異”(特別的、奇怪的、與眾不同的)
3、過渡:這一天,我乘著飛機究竟看見怎樣一副奇怪、特別的景象呢?
三、學習三、四自然段。
1、師范讀。
2、這樣的情景簡直讓人難以想象,你感覺到奇異了嗎?請你把自己認為最奇異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試著體會一下。
3、指名學生朗讀句子。
4、師:有那么多句子都能感受到奇異,看來這景象的確讓人驚嘆。想不想再仔細地研究一下。請你選一句最有感受的讀一讀,學一學。
5、學生自學。
6、師:哪些同學研究的句子是一樣的?你們可以坐到一起,成為學習小組一起學。
7、分小組自學。
8、匯報學習情況。(邊學邊指導朗讀)
師隨機出示課件:
(1)突然間,耳邊傳來一聲悶雷般的轟響,平靜的海面猛烈顫動了一下。 突然間——出乎意料的;悶雷般的——聲音巨大;猛烈——震動幅度大,很厲害;
(2) 海水“嘩”地沸騰起來,驀地撕開一個巨大缺口,一條乳白色的“巨龍”從碧波 中躥出來,呼嘯著帶起二三十米高的水柱。 “嘩”——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沸騰——表示海水因火箭發(fā)射而上下沸騰高漲起來;驀地——速度快;
(3) 水簾倒掛,猶如龍身的片片銀鱗抖落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爍爍,令人目 眩。 比較句子“水簾倒掛,猶如龍身的銀鱗抖落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理解“猶如”“目?!?。
(4) 眨眼間,“巨龍”頭一昂,身一抖,迅疾地往九重云霄插去,尾部噴吐出的強大火 舌,像扇動的羽翼,把藍天染得金碧輝煌。 眨眼間、一昂、一抖、迅疾、插——表示速度快;金碧輝煌——形容非常華麗,光彩奪目。 課件欣賞尾部噴吐出強大火舌的場面和金碧輝煌的壯麗景象。
9、理清火箭發(fā)射的先后順序再填空。
出示課件:
“火龍出水”先聽到( ),接著看見海面( ),海水( ),然后看見一條“巨龍”從碧波中( ),披著( )向上( ),最后它頭( ),身( ),迅疾地( )。
10、 指導背誦。
過渡: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成功了,如果你親眼看見這奇異的一幕,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四、學習最后一自然段。 1
、師引讀?!拔业男那橄窈I系牟鸱鼪坝??!?/p>
2、思考:我心里那么不平靜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3、師:是呀,我國科技事業(yè)迅猛發(fā)展,取得矚目成就,你想看一看嗎?課件出示各種火箭發(fā)射的情景。
4、齊讀最后一句。
五、作業(yè)。
小學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案二
一、教學目標:
1、能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2、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能背誦第4、5自然段。
3、知道祖國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的成就,感受作者為祖國發(fā)射運載火箭成功而自豪的感情。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
1、揭題:火龍出水——提問
板書:火龍是指什么?——火龍、水?
二、初讀全文,了解大意。
1、讀課文,你能解決什么問題?
三、突破難點
1、作者親眼看了“火龍出水”的景象后,總的印象是什么?從文中找一個詞來回答。
2、“奇異”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詞句看出“火龍出水”的景象是奇異的?
(1)速度快:突然間、驀地、頃刻、眨眼間。
(2)聲音大:雷電般的轟響、呼嘯著。
(3)色彩美:乳白色、閃閃爍爍、雪白、金碧輝煌。
四、理清文脈。
1、抓住重點段,給課文分段。
(自學——討論——交流評議)
要點:
(1)課文第一段寫“我”親眼看見“火龍出水”的文物。
(2)課文第2——4自然段寫“我”親眼看見“火龍出水”的壯觀景象。
(3)課文第5自然段是寫“我”為祖國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成功而自豪。
五、突破重點。
(1)學生觀看水下發(fā)射運載火箭的錄像,觀后說說看到的景象以及感受。
(2)作者親眼看了“火龍出水”的景象,總的印象是什么?從文中找出一個詞回答。
(3)“奇異”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詞句看出”火龍出水“的景象是奇異的?
?、偎俣瓤欤和蝗婚g,摹地、頃刻、眨眼間。
②聲音大:雷電般的轟響、呼嘯著。
?、凵拭溃喝榘咨?、閃閃爍爍、雪白、金碧輝煌。
六、指導背誦
1、復習抓住重點詞背誦的方法。
2、學生自己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3、指名背,同桌互背。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第三自然段。
二、探究首尾。
1、課文第2—4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火龍出水”的壯觀景象,第1和5自然段寫什么?
2、自讀第5自然段,說說這段話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三、交流討論。
1、第一句感嘆句——高興
2、第二句比喻句——激動
3、第三句反問句——自豪
四、擴展知識
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我國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的有關資料。
五、感情朗讀。
六、熟讀背誦。
小學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學反思
前些天,我上了《火龍出水》第一教時。由于課前我反復鉆研了教材,設計了一個令自己感到還算滿意的教案,并認真做了課件,因而整堂課上下來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學習時還是挺感興趣的,課堂上時不時閃爍著思維的火花,這一點令我比較滿意。但這堂課也存在的一個不小的問題,就是怎樣引導學生把重點句學深學透,這個問題其實在我預設教案時就考慮過了,只是苦于沒有找到好方法,因而上課時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這個教學片段是這樣的:
學生初讀完課文,師:你能說說“火龍出水”留給你的印象嗎?
生:奇異、奇特、壯觀、真有氣勢……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再讀課文,找找依據(jù)。
學生讀完后,交流反饋:學生回答后出示重點句一:海水“嘩 ”地沸騰起來,驀地撕開一個巨大缺口,一條乳白色的“巨龍”從碧波中躥出來,呼嘯著帶起二三十米高的水柱。
師:試著把這句話讀通,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火龍撕開缺口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火龍呼嘯著帶器二、三十米高的水柱……
師:說得真好,請再讀一讀,你還有什么更深刻的體會嗎?
生:我體會到了火龍出水時氣勢磅礴。
師:你怎么體會到的?
生:我從“海面猛烈顫動了一下”,體會到火龍出水時海面震動得厲害。
師:說得真好,其他同學有補充嗎?
生:我從“海水沸騰起來”體會到的;我“從撕開一個巨大缺口”體會的;我從“竄出來”、“呼嘯著帶起二三十米高的水柱”體會到的……
師:看來,同學們真動腦筋。除此外,還有什么體會嗎?
生:我體會到了火龍出水時聲音很大,從“嘩”這個詞體會到的。
師:好的。其他同學呢?
生:我體會到了火龍出水時速度極快,從“ 驀地”這個詞體會到的。……
師:看來同學們理解得還真深刻,你能讀讀這句話嗎?
指名讀(兩人)、齊讀。
這個教學片段表面上看起來設計得挺不錯的,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上課時學生也樂于接受,課堂上熱熱鬧鬧的,答案五彩繽紛,學生也的確動了一番腦筋了,對這段話也似乎理解了。但我總感覺不對勁兒,問題在哪兒一下子還真說不上來。上完課后,問了徐麗華老師,她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團。徐老師說:“你教學重點句時,學生都能說到點子上,但問題是沒說透,也就是學生有感受了,但為什么有這樣的感受卻沒說出來。換句話說,學生思維的過程你沒引導他們展示出來?!卑?原來問題在這兒呀,我沒有引導學生往深層次說,只觸及了表面,這樣教學的后果會導致學生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徹?,F(xiàn)在我如果再來上這個片段,我會這樣引導:
當學生說到從“從海水沸騰起來”、、“竄出來”、“呼嘯著帶起二三十米高的水柱”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了“氣勢磅礴”,我就這樣引導: “為什么呀?你能說得具體些嗎?或者是“你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嗎?”這么一追問,學生自然而然會說到自己的想法了。這樣的話也就能真正落實字詞了。
所以,上語文課時千萬別忘記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把他當時怎么想的說給大家聽。這真的很重要,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解讀,又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條理性,從而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yǎng)。
食用菌教學實習基地以下所有專利技術為一套光盤,全重建我們的家園教學設計 《火龍出水》教學反思 前些天,我上了《火龍出水》第一教時。由于課前我反復鉆研了教材,設計了一個令自己感到還算滿意的教案,并認真做了課件,因而整堂課上下來感覺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學習時還是挺感興趣的,課堂上時不時閃爍著思維的火花,這一點令我比較滿意。但這堂課也存在的一個不小的問題,就是怎樣引導學生把重點句學深學透,這個問題其實在我預設教案時就考慮過了,只是苦于沒有找到好方法,因而上課時問題就暴露出來了。這個教學片段是這樣的: 學生初讀完課文,師:你能說說“火龍出水”留給你的印象嗎? 生:奇異、奇特
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語文《火龍出水》教案及教學反思
上一篇:小學四年級語文《畫楊桃》教案范文
下一篇:小學四年級語文《黃繼光》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