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精選教案
《登幽州臺歌》是一曲在悲憤中用淚和恨高呼的生命悲歌,是面對大地的蒼茫、時間的無限、歷史的風流時所流露出的悵恨和無奈。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五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精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精選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詩歌,培養(yǎng)學生欣賞古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把握朗讀時的節(jié)奏、韻律、聲調(diào)和重音。在讀時用心揣摩每一首詩的內(nèi)容和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通過詩歌的語言和詩中的形象體會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導學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其義。
愴( ) 涕( )
2、朗讀指導。
a、出聲朗讀,讀準字音。
b、細讀,校準節(jié)奏。
c、精讀,悟出重音。
d、品讀,讀出聲調(diào)。
e、誦讀,定準基調(diào)。
3、作者及寫作背景。
陳子昂(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俠浪漫的性格。少年時代曾閉門讀書,遍覽經(jīng)史百家,樹立了遠大的政治抱負。24歲舉進士,上書論政,為武則天所贊賞,拜麟臺正字,轉(zhuǎn)右拾遺。他曾在26歲、36歲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軍事問題提出過一些有遠見的建議。38歲后解職回鄉(xiāng),為縣令段簡所誣,入獄,憂憤而死。他的詩標舉漢魏風骨,強調(diào)興寄,反對柔靡之風。有《陳伯玉集》。
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犯邊,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軍出征,陳子昂隨軍參謀第二次來到邊塞。武攸宜親貴出身,全然不曉軍事。陳子昂屢獻奇計,不被理睬,反遭貶斥,降為軍曹,因而抑郁不得志。薊丘是春秋時燕的舊都,燕昭王姬平曾在這里修碣石宮,筑黃金臺,卑身厚幣以招天下賢豪之士,樂毅、鄒衍、劇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敗齊國,稱雄一時。
二、課堂學習研討
1、了解作者寫作的背景,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
2、讀完這首詩,你有何感受?
三、當堂檢測、評估
1、“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古人”與“來者”應該是哪一類人?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給詩句劃分停頓。
a、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揣摩一下作者“獨愴然而涕下”的原因?
四、課后拓展延伸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bi)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chú)。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小學五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精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2、借助注釋、課后練習,初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難點:
借助注釋和課后練習,以及相關資料,初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獨具的奇葩,永開不敗。有這樣一位詩人,他胸懷大志,博覽群書;有這樣一位詩人,他屢受排擠,報國無門;有這樣一位詩人,他獨上高樓,難尋知音。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從心中來,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的詩。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領略中華古詩的魅力。大家知道詩人是誰嗎
2、指名回答。對,就是陳子昂,大家通過預習,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師這里也有一份陣子昂的資料,請個同學讀一讀。
3、這樣一位才子,這樣一位胸懷大志的詩人寫下的詩會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受呢,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寫的《登幽州臺歌》
二、初步感知
1、板書課題(提醒學生認真看師書寫課題,注意字的筆順筆畫,“幽”字中間一豎要寫長些),齊讀課題
2、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幽州臺在哪兒?(登上幽州臺的感受)到底是怎樣的感受呢?(心曠神怡、豪氣、空曠、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讀課題吧)
3、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千古流傳的詩吧。
4、初讀古詩。
生自由讀詩,提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味。
(2)讀完后鄰座互讀,互相正音。
檢查初讀情況:指名讀,學生評議讀得如何?(讀準了字音,詩的節(jié)奏把握很準,讀出了詩的韻味。相機劃出詩的節(jié)奏)
賽讀(男女小組)、齊讀。
三、深入理解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讀通讀順了詩句,其實每一首詩句字里行間中都隱藏著作者別樣的情懷,下面我們就走進陳大詩人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吧!
了解古詩我們還要了解古詩的寫作背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體會。下面是老師找到的一份資料,請大家用我們剛學到的默讀的方法讀讀吧。)
1、學生自讀
出示學習要求:(1)結合注釋說說詩句的意思。
(2)你從詩句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并說說你是怎么體會到的?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3)小組交流自己的體會
2、全班交流體會
師:詩人登上幽州臺,放眼山河,思緒萬千。他心中到底是憂慮大唐社稷還是感傷文化的蕭條呢?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預設:生不逢時的惆悵之情、懷才不遇的哀嘆、報國無門的悲憤、知音難覓的苦悶、建功立業(yè)的渴望、理想破滅的痛苦、“獨”字渲染了詩人不可名狀的孤獨悲涼質(zhì)感、“愴然而涕下”逼真的描繪了詩人熱淚飛灑的情態(tài)和悲憤)
3、升華朗讀
(蒼天無語,只能靜靜的聽他傾訴,北風呼嘯,替他把滿腔悲憤宣泄,情何以堪,——讓我們把把詩人的情感宣泄出來吧,)生齊讀古詩。
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也想替詩人把感情宣泄出來,(師配樂朗讀)
4、練習背誦
有沒有誰能像老師這樣抒發(fā)一下感情的?
四、總結全文、默寫古詩
1、小結學習古詩方法:
(1)理解詩句,初步弄懂詩意。
(2)想象古詩意境,體會作者感情
(3)熟讀吟誦
2、默寫古詩。
師:是的,詩人是不幸的,報國無門,獨上高臺,知音難覓,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詩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他留下了這樣一首足以萬古不朽的詩作,我們也是幸運的,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賞到這樣一首名垂千古的詩篇,讓我們拿起自己的筆,把詩人的情懷也流淌在我們的紙上吧。(生默寫古詩)
五、拓展
1、課外讀讀陳子昂的詩作。
2、試著改寫這首詩,注意人物的心里描寫。
板書設計
登幽州臺歌
前 后
(寂寞苦悶)
悠悠 愴然
小學五年級語文《登幽州臺歌》精選教案三
教學目的:
1、理解詩意,感情朗讀并背誦。
2、了解古代君子之風骨,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古代君子之風骨,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準備1:背背詩歌?!峨防崭琛贰抖朊忌皆赂琛贰蹲右箙歉琛贰肚锲指琛?/p>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浦歌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1、找規(guī)律,板書:歌。
提醒:歌的筆畫,生在筆記本上寫一個“歌”字。
介紹漢樂府詩集,介紹以后將會學到的《長恨歌》《明日歌》等都是這種體裁的歌。
貼士:標題帶有“歌”字的詩一般是古樂府詩歌,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漢武帝時,設有機構專門采集各地歌謠,整理和制訂樂譜,這個機構名叫樂府。后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和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到了唐代,這些歌詞的樂譜雖然早已失傳,但是這種形式卻相傳下來,成為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2、出示課題——《登幽州臺歌》,講解幽州臺,辨析“州”字。
比較“州”“洲”
州——古代的一種行政區(qū)劃。中國的別稱是九州。如:冀州、袞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青州、梁州。再如:蘭州、杭州、廣州。
洲——①水中的陸地如:橘子洲 天興洲 珠江三角洲 ②大陸如:亞洲、歐洲等
3、讀題。
注意停頓——登/幽州臺/歌
4、學生五分鐘預習。
?、僮x準,檢查。
?、谧x通,檢查。
③讀熟,檢查。背誦檢查。
?、茏x會,借助注釋。
指導點:念——惦記,常常想
指導點:古人、來者
【小貼士】
幽州臺,又稱燕臺,史傳為燕昭王為招攬人才所筑的黃金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興縣?!稇?zhàn)國策·燕策一》記載:燕國國君燕昭王一心想招攬人才,而更多的人認為燕昭王僅僅是葉公好龍,不是真的求賢若渴。燕昭王始終尋覓不到治國安邦的英才,整天悶悶不樂的。 后來有個智者郭隗(kuí )說:“你要招攬人才,首先要從招納我郭隗開始,像我郭隗這種才疏學淺的人都能被國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強的人,必然會聞風千里迢迢趕來的。” 燕昭王采納了郭隗的建議,拜郭隗為師,為他建造了宮殿,后來沒多久就引發(fā)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yǎn),還有趙國的游說家劇辛等等。落后的燕國一下子便人才濟濟了。從此以后一個內(nèi)亂外禍、滿目瘡痍的弱國,逐漸成為一個富裕興旺的強國。接著,燕昭王又興兵報仇,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兩個小城。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坝沂斑z”、屬唐朝時的小官,是咨詢建議官員。左、右拾遺為從八品官職,微不足道。類似于我們現(xiàn)在的監(jiān)察科科長。
譯文: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人生苦短、時不我待)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
5、體會詩情
?、倭私庠娙藢懽鞅尘?/p>
貼士: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采納,并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而后隨武攸(yōu )宜東征契丹,反對外族統(tǒng)治者制造分裂的戰(zhàn)爭,多次進諫,未被采納,卻被斥降職。其時。
史料記載1:青年時期,他任俠使氣,一心報國,“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于時世而生報國之思。奮然拔劍走出鄉(xiāng)原。)二十四歲中進士,升任右拾遺。
史料記載2: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諫諍。
史料記載3:公元696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攻陷了營州,陳子昂奉命出征,帶兵的將領是個草包,接連打了幾次敗仗,陳子昂提了很多建議,也未被采納,眼看著報國的良策無法實現(xiàn)。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臺,想起了戰(zhàn)國時廣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憤之極,寫下了這首《登幽州臺歌》。
?、谡覍Ρ龋w會孤獨
遠與近的對比:遠指圣賢之君太遠,昏庸之人太近。
冷熱與的對比:冷指現(xiàn)實冰冷,熱指滿腔熱血;
大與小的對比:大指蒼穹廣大,小指個人渺小;
長與短的對比:長指歲月長河漫漫無期,短指人生苦短,時不我待;
廖廖數(shù)字,內(nèi)涵豐富……
③形成畫面:遠望原野茫茫,仰視天穹無比浩瀚。個人在幽州臺上顯得那么渺小。
?、芨星槔首x。
?、葜v君子之骨
少年之時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明.東林書院
長大沒有入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明.顧炎武
長大之后入仕 帶兵打仗則 精忠報國 ——宋.岳飛
立于廟堂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
國家遇到危難 茍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國.曹植
報國之心,死而后已。 ——宋.蘇軾
這些立于天地之間的君子們,是國家真正的棟梁,他們不為自己名利,只為天下蒼生;把個人幸福和國家的幸福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才會有杜甫的“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陸游臨死才會寫下“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才會有抗金名將宗澤臨死前,用足力氣,高喊“過河!過河!過河!”
天地悠悠,人生苦短,空懷壯志,報國無門哪。能感受到陳子昂的悲憤嗎?
區(qū)區(qū)22個字,字字含淚泣血,短短4句,句句赤子之心,難怪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鳴。
小結:壯志未酬的悲憤是理想主義的另一種表現(xiàn)。它意味著詩人對理想的態(tài)度是更加執(zhí)著和珍惜,而不是放棄和冷漠。時代條件提供了馳騁的舞臺,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時代條件未能提供舞臺,浩歌激烈,憤慨悲涼。這些都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6、寫推薦詞
師:2011年武漢大學文學院王兆鵬教授等人推出了“唐詩排行榜”前十大唐詩頗有爭議。如果請你為《登幽州臺歌》寫份推薦詞,你準備怎么寫?
7、結課
陳子昂越行越遠,但他詩歌中表達出的對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輝。多讀多記多體會,讓這些美好的古詩成為滋養(yǎng)我們精神的營養(yǎng),讓我們在這些詩人的帶領下成長為一個精神豐滿,人格獨立的大寫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