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馬詩》優(yōu)質教案模板
本課是一首古詩,內容短小精悍,古代詩家詠“馬”,在李賀的詩集中以《馬詩》為題的組詩有二十三首,均為五言體。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語文《馬詩》優(yōu)質教案模板,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馬詩》優(yōu)質教案模板一
教學目的:
1、會認“漠、燕、鉤、何、腦、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人的豪情壯志和一幅渴望立功報國的赤子之心。
教學重點:
1、會認“漠、燕、鉤、何、腦、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并結合插圖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人的豪情壯志和一幅渴望立功報國的赤子之心。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啟發(fā)談話:
《馬詩》是一組以馬詩為題材的組詩,共有二十三首,名為詠馬,實則詠人。這首詩為組詩中的第五首,詩人借詠馬來抒寫自己的情懷。
2、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詩中一、二句展現出邊疆戰(zhàn)場的景色: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構成了一幅立體的圖畫,這是一幅任憑千里馬奔馳飛騰的“畫卷”。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馬以抒情:何時戰(zhàn)馬才能配上金絡腦,快步馳騁在清秋的大地上?)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馬有關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板書設計:
馬詩
李賀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小學四年級語文《馬詩》優(yōu)質教案模板二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理解詩句意思,體會馬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并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古詩意思,背誦積累古詩。
2、體會詩中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李賀的資料。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馬》這篇課文,馬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首詩《馬詩》,相信對馬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二、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教師范讀,學生聽準字音。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一個多音字“燕”。
詞語:燕山月似鉤金絡腦踏清秋
2、自讀詩文,啟迪質疑。用學過的方法,自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4、品讀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廣闊無邊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說燕山。古代一直是邊疆征戰(zhàn)之地。
鉤:戰(zhàn)場上用的武器。
這兩句描繪了戰(zhàn)場環(huán)境。燕:多音字,本課讀yān,指地名:燕山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意思。(塞外茫茫沙漠在月光照耀下,顏色像雪一樣白。燕山上的月牙兒就像彎鉤一樣懸掛在空中。)
指導朗讀。
賞析前兩句的含義,師生共議“沙如雪”、“月似鉤”的豐富意蘊,這是一番怎樣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
(這悲涼、清冷的場面從側面襯托了詩人壯志未酬、懷才不遇、異常憤懣的心境。)
5、品讀三、四句。
何當:什么時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絡腦:馬絡頭。金絡腦:說明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駿馬。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氣爽之意。
這是一匹怎樣的馬?(引導學生抓住“金絡腦”、“快走”,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意思。
(什么時候才能夠帶上黃金的籠頭,在秋高氣爽的戰(zhàn)場上奔馳殺敵呢?)
三、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四、小結:李賀的這首詩,既是寫馬,也是寫人。馬,希望縱橫大漠、快踏清秋,在廣闊無邊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馳;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
板書設計:
馬詩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寫景
何當金絡腦, 抒情 殺敵報國
快走踏清秋。
小學四年級語文《馬詩》優(yōu)質教案模板三
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首古詩,內容短小精悍,古代詩家詠“馬”,當以唐朝的杜甫和李賀最為。他們這方面的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也高。在李賀的詩集中以《馬詩》為題的組詩有二十三首,均為五言體。此處特選出其中的第五首。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的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字。
3.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查找有關李賀的資料。
2.制作教學課件。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4個,其中“燕”字是一個象形字,筆畫較多,而且“燕”字又是一個多音字,要指導學生注意練習。
2.朗讀指導讀時應注意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內容,確定朗讀的基調后,分清節(jié)奏,再練習朗讀,讀出韻味。
3.閱讀教學
漠漠曠野,沙石像雪一樣晶瑩潔白,燕山頂掛著一彎金鉤似的新月。駿馬啊,什么時候能夠套上鑲金的籠頭,在秋高氣爽的遼闊原野上任意馳騁。
詩人以豐富的想象,通過作詩詠馬來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前兩句詩比喻新奇,展示了供馬馳騁的廣闊畫面。后兩句詩雖有廣闊天地,駿馬也不能奔馳,借以抒發(fā)自己施展宏才,為國立功的愿望。
前兩句寫景,賦中設比,描繪出一幅蒼茫遼遠的疆域畫面。放眼望去,邊陲之地平沙莽莽,無涯無際,仿佛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令人倍感荒涼。到了晚上,一輪彎月升上天空,籠罩起伏連綿的燕山峰嶺,氣氛是何其肅殺。這里,“燕山月似鉤”的“鉤”,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如劍而曲,頗為鋒利,與“曉月當簾掛玉弓”(《南園》之六)的“弓”字用法相似??梢?,這兩句是通過對邊塞環(huán)境的渲染,為后面抒發(fā)感慨先作好了鋪墊,就形式而言,則兩兩相對,看起來整齊,讀起來順暢,而連喻更為生動形象。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渲染環(huán)境,提供必要的視覺資料,在形象思維的層面,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后兩句抒懷,托寄遙深。在邊關戰(zhàn)事一觸即發(fā)的形勢下,本是良馬馳騁關山的時刻,而情況卻非如此,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呼喊:什么時候這匹寶駒才能披上錦鞍玉絡,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縱橫騰躍,一闖敵營,為國效力呢?作者在《馬詩》之一中也寫道:“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無人織錦革,誰為鑄金鞭?”與此詩結尾兩句意思相同。正是詩人借馬喻人,為自己渴望為國出力而又不得重用所發(fā)出的呼喊,表現了一種不平則鳴的感慨。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作者進行簡介,使學生有所了解,才能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情感。
4.活動提示
(1)“背誦這首詩”。這項要求旨在積累,要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2)“讀一讀,寫一寫”。這道題目的在于積累詞匯,擴大詞匯量。其中“金絡腦”一詞不常用,注意積累后的鞏固。
(3)“說一說”。本題意在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這首詩歌的理解,要引導學生先對照詩句理解,再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也要學生懂得體會作者寫詩的用意。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在教學中,學生可能對“沙如雪”理解起來出現困難,此時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一彎冷月下,廣闊的大漠閃現出如雪般的清輝,給人以清冷荒涼的感覺。也正表明了作者此刻的處境。全文是借景抒情,借馬自喻,表達了作者現實中的無奈之情和渴望有所作為的愿望。
相關資料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人稱“詩鬼”。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志,27歲就英年早逝。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又從漢魏六朝樂府及蕭梁艷體詩多有汲取,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表現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駕大自然而創(chuàng)造出新奇幽美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并對中晚唐某些詩人產生了一些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