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匯總5篇
語文學習培養(yǎng)人的文字魅力和修辭能力,通過學習形象生動的描寫、感情真摯的敘述,提升人的寫作魅力和修辭技巧。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2、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牢記“說”的文體知識。
3、體會作者所抒發(fā)的懷才不遇、有志難伸的知識分子的憤懣和不平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研(獨立)――初次解讀
(一)背景導入:《馬說》大約作于貞元11-16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在想求擢用,但“志不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北M管如此,它仍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后相繼依附于宣武節(jié)度使和武寧節(jié)度使幕下,郁郁不樂。所以,常常有懷才不遇的感嘆。在這種情況下,韓愈寫下了《馬說》,由此,我們可以推斷,此文表達的是韓愈什么樣的情感?――一種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
(二)對比導入:投影1:劉翔跨欄照片
劉翔是中國運動員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世界記錄,取得男子110米欄冠軍,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除了個人努力以外,還要靠什么?
教師引導:從兒時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長,從平庸的跳高選手到奧運會冠軍,年輕的劉翔,早已習慣了鮮花和掌聲,但在劉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無聞的教練孫海平。連劉翔自己也說過:“除了自己的天賦外,師傅有很大的功勞?!睂O海平就是能識劉翔這匹“千里馬”的“伯樂”。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伯樂和千里馬的文章,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馬說》。
(二)疏通文字:
1、解詞
(1)、解釋下列劃橫線的詞語
然后有千里馬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駢死于槽櫪之間
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才美不外見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2)、交流答案,教師適時對文中的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千里”、通假字“見”“材”“食”“邪”和等加以總結
總結明確:
通假字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飼”,sì喂。
不能盡其材“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無馬邪“邪”同“耶”,yé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才美不外見“見”同“現(xiàn)”,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
詞類活用
雖有千里之能“千里”,名詞活用為動詞,日行千里?!榜墶薄氨M”
古今異義
然后故雖稱等安策道通臨是或
一詞多義
“食”“以”“雖”“其”“而”“之”“策”
虛詞
而之其以也
特殊句式
倒裝句:
①定語后置:“馬之千里者”即“千里馬”。
②副語前置:“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即“欲與常馬等且不可得”。
介賓短語的用法:
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駢死<于槽櫪之間>
③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省略句:
①(人)策之不以其道
②(人)食之不能盡其材
2、釋義
挑出本文重要句式進行翻譯,形式有三種:
(1)、給出原句,要求動筆翻譯并核對答案講解翻譯要點。
(2)、給出譯句,要求對照譯句默寫出原句。比照原文后明確字詞要點。
(3)、給出原句和不嚴謹?shù)淖g句,要求找茬評分。通過這種形式強化記憶句中重要字詞和句法。
3、自讀會意
學生兩人一組,一人讀原文,一人說譯文后互換任務。
(三)走近作者,通讀文本。
1.韓愈簡介:韓愈(768-824),唐朝河南人,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稱“韓昌黎”。三歲而孤,勤奮苦學。24歲中進士后為官,官至吏部侍郎。為官的生涯中因為民說話指斥朝廷和諫唐憲宗迎佛骨而兩度貶官。因晚年任吏部侍郎,卒謚“文”,所以,后世又稱他為“韓吏部”和“韓文公”。
文學上:與柳宗元共同倡導古文運動,開啟了一代文風,所以后世將他和柳宗元并稱為“韓柳”。
詩與孟郊齊名。散文內容復雜豐富,形式多樣,達到了思想、藝術完整的統(tǒng)一。著名的詩有《早春》等,著名的散文有《馬說》《師說》《進學解》等。韓愈的作品都收錄在《昌黎先生集》中。
后世評價: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名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2.了解“說”的文體:
①以前我們學過周敦頤的《愛蓮說》,還記得“說”這種文體嗎?請同學們說一說。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既可以說明事物又可以發(fā)表言論,還可以敘事抒情,但都是為了闡明一種道理。所以,由此可見,“說”在內容上偏重于議論,類似于現(xiàn)在的議論文。
②《愛蓮說》題目的含義是“談談關于對蓮花喜好的問題”,那么《馬說》該怎樣翻譯呢?試著借助本文的寫作背景來談談。
――表面意思是“談談關于如何發(fā)現(xiàn)千里馬的問題”。深層含義是“談談關于發(fā)現(xiàn)人才任用人才的問題”。
3.通讀文本
1、正字音:駢死、槽櫪
2、明停頓
(1)、明停頓的要求:
文言文領字或領詞之后有個短暫的停頓,可以用音調的延長讀出停頓。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等
段與段之間停頓時間要稍長,文言文的詞尾“也”“邪”等虛詞要延長聲調讀。
其他根據(jù)句意稍作停頓讀,不要將意思讀破。
(2)、學生嘗試劃出文中的停頓并嘗試自由朗讀
二.演(合作)――初次體驗
(一)確立表演點:
1.辱于奴隸人之手,重在表現(xiàn)“辱”(一辱在“策之”,二辱在“飼之”,三辱在“鳴之”,四辱在“臨之”。身體之辱,心靈之辱,能力之辱)。
2.駢死于槽櫪之間。
3.作者的憤慨:其真不知馬也!
(二)自由合作表演。
三.評(合作)――二次解讀
(一)借助“評”品味出文本的主旨和細節(jié)。
1.評出千里馬的內心世界:
策無道――痛
辱食不飽――苦駢死
鳴不通――冤
執(zhí)策臨之――悲
2.評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伯樂不常有━━不以千里稱也(痛惜)┑托
││物
馬說┝食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憤怒)┥
││寓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嘲諷)┙意
3.評出文章的角色的象征意義和文本主旨。
物象象征義
千里馬――懷才不遇的人才
伯樂――賞識人才的人情感:懷才不遇的憤懣
食馬者――埋沒人才的人/統(tǒng)治者
常馬――庸才
(二)評出表演杰出小組和三類杰出個人(語言設計杰出個人、情態(tài)設計杰出個人、情節(jié)設計杰出個人)。
(三)確立示范表演組。
四.誦(獨立中合作)――二次體驗
(一)音頻朗讀示范或教師范讀
(二)比賽讀: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讀,教師在學生的朗讀過程中強化重要字詞的讀音并點評停頓。
(三)自由誦讀,嘗試背誦。
(四)朗誦式背誦和計時背誦。
五.結(合作中獨立)――三次解讀
(一)主旨所在:首句議論和末句抒情。共2句。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
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文中洋溢強烈不平和悲憤之情,暗示出明君對人才的重要性。
(二)表現(xiàn)力所在:內容對比(千里馬與常馬);排比反問設問修辭;漫畫描?。▓?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六.悟(獨立中合作)――生活延伸
討論:作者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只是缺少伯樂的發(fā)現(xiàn)。其實封建社會不知道埋沒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寫出民苦“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柳宗元);與民同樂的太守(歐陽修);還有李白、蘇軾、王維……這些都已成為了歷史。那么,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你是怎么看待伯樂的作用呢?
1、伯樂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決定作用。
2、是金子總會發(fā)光,關鍵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說能日行千里的馬才是好馬,能拉車耕地的馬只要不偷懶也應該算是好馬。
4、既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擁有真本領,又要積極尋找機會,尋找伯樂,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
(可聯(lián)系實際來談,如飛人劉翔和教練孫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張藝謀等)
七.練(獨立)――全面檢測
一、自主練習
⒈給加點字注音。
駢死()槽櫪()()
粟()外見()
食馬()祗()
⒉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②駢死于槽櫪之間()()
③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⒊填空。
①韓愈,字,代著名家,他的著作收在《》里。
②本文中韓愈說明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的句子是:,,。
二、閱讀延伸
(一)
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⒋本文中有五個"也"字,請對其所表達的語氣分別作出解說。
偈陳碚卟恢其能千里而食也
謔鍬硪玻雖有千里之能
郯睬篤淠芮Ю鏌
芷湔嫖蘼硇?其真不知馬也
薟灰鄖Ю锍埔
⒌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⒍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寫出它的本字和意義。
①才美不外見
通含義:
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通含義:
通含義:
③其真無馬邪
通含義:
⒎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無馬邪?
⒏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食"字注音并釋義。
①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飽,力不足。()()
④食之不能盡其材。()()
⒐歸納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⒑第二段文字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⒒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オ(二)
lZ①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n②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鄄恢挂?。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樸④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⑤。茍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⑥,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今世之嗜⑦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所累⑧,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⑨矣。茍能起,又不艾⑩。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選自《柳河東集》)
[注釋]①lZ(fùbǎn):一種黑顏色的小蟲。②n(án):高舉著頭。③困?。簞诶鄯浅?。④躓樸(zhìpū):跌倒。這里是被東西壓倒的意思。⑤負:作名詞,指背的東西。⑥上高:往高處爬。⑦嗜(shì)取者:這里指貪得無厭的人。⑧累:負擔。⑨?。浩v。⑩艾(yì):停止,悔改。―G爸死亡:指以前由于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的人。
⒓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①輒持取()
②人或憐之()
③茍能行()
④又持取如故()
⑤又不艾()
⑥亦以病矣()
⒔選出加點詞用法不同的一項()
A以厚其室B為去其負
C日思高其位D大其祿
⒕選出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AlZ者,善負小蟲也
今世之嗜取者
B其背甚澀
極其力不已
Cn其首負之
人或憐之
D雖困劇不止也
雖其形魅然大者也
⒖翻譯畫線的句子。
①行遇物,輒持取,n其首負之。
②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于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
③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オオオ
⒗這則寓言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主要寓意是什么?
《馬說》全面檢測答案
一、自主練習
⒈piáncáolìs”xiànsìzhǐ⒉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⒊①退之唐文學昌黎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⒋①表示肯定語氣,肯定"食馬者"的無知;②表示句中停頓,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里馬帶來的嚴重危害;③表示反詰語氣,凝聚著作者憤慨之情;④表示感嘆語氣,其間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對"食馬者"的辛辣嘲諷;⑤表陳述語氣,但流露出無限痛惜之情。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篇2)
(課前播放歌曲《關雎》,營造一種濃濃的詩意氛圍。)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一幅畫,請同學們先欣賞欣賞(屏顯畫面):一對呱呱鳴叫的水鳥歡樂地嬉戲
在青河洲,長長短短的碧綠水草隨水漂流,看到這幅畫,你會想到什么呢?
生:春天。
生:希望。
生:愛情。
師:想像很豐富,那么同學們知道三千年前的人們又是怎樣聯(lián)想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經》,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
師:未讀《詩經》,先聞其名,《詩經》究竟是怎樣一部書,哪位同學為我們介紹介紹?
生:《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師:善于查閱資料,好?!对娊洝肥窃姼璧脑搭^,讀著《詩經》,你會覺得步入了浪漫的`殿堂。那么,大家知道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的是哪一首詩嗎?
生:《關雎》。
師:不錯,是《關雎》。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今天這節(jié)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關雎》
[一唱三嘆吟誦《關雎》]
師:學習詩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生:朗讀。
師:朗讀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生:讀準字音、節(jié)奏、重音。
生:還要注意語氣感情和表情。
師:看來,同學們掌握了不少學習詩歌的經驗?,F(xiàn)在,請大聲自讀課文,對照注釋,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生自讀,師板書課題。)
師:哪位同學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他讀的怎樣?
(生說,師評。)
師:齊讀一遍,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齊讀)
師:字音、節(jié)奏把握的不錯。聽著同學們瑯瑯的讀書聲,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師配樂朗讀)。
(師讀完,掌聲響起。)
師:說說看,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
生:這首詩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師:語言準確、簡潔。這首詩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優(yōu)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請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大聲朗讀,可以小聲吟誦,還可以閉目沉思,想像故事中的一幅幅畫面。老師先給同學們做個示范,希望能夠拋磚引玉——我在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句詩的時候,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這樣的情景:碧藍如洗的天空下,一條玉帶似的河流靜靜流淌。河中的小島上,芳草如茵,一對對雎鳩鳥在草叢里、河水邊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戲……你的眼里心里會出現(xiàn)什么情景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
(生自讀,想像畫面)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畫面?
生:我在讀“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這幾句詩的時候,好像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清清的小河邊,一位身穿粉紅色衣裙的少女正兩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長發(fā)輕束腦后,直垂腰際。她雙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轉,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樣美麗。
師:好一幅清新怡人的少女采荇圖。
生:我在讀“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時仿佛看見了這樣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懸,萬籟俱寂,屋子里滿是明月的清輝。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在床上翻來覆去,難以入眠。采荇少女的美好身影使他魂牽夢縈,意醉神迷。
師:生動的語言描摹了君子寤寐思服的畫面。
生:我在讀“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這兩句詩時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紅對聯(lián),紅窗花,紅蠟燭,紅衣,紅蓋頭……鑼鼓陣陣,鞭炮聲聲,喜氣盈盈。
師:君子淑女,相親相愛,比翼雙飛,好生讓人羨慕。這是現(xiàn)實嗎?
生:想像之景。
師:雎鳩和鳴、少女采荇、君子寤寐思服、君子淑女琴瑟和諧的畫面,一一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請同學們任意選擇你喜歡的一幅畫面,同桌互讀,看能否讀出情感,讀出韻味。(生讀,做陶醉狀。)
師:哪兩位同學讀一讀君子長夜難眠的詩句?
(兩生讀)
(師生同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挺投入,現(xiàn)在,請同學們有感情地齊讀這首詩。(生齊讀)
[美不勝收品味《關雎》]
師:好詩不厭百回讀,同學們一遍比一遍讀得好,可見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關雎》被冠于《詩經》三百篇之首,一定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同學們深入研讀這首詩,小組討論交流,以“我從()這一句、這幾句或這首詩中,品出了《關雎》的()美”的句式,說一說你的思考和發(fā)現(xiàn)。
(師板書“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習進展,引導分析,最后全班交流。)
生:我從“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這幾句詩中,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師板書“人物”)
生:這幾句詩寫出了采荇女的勤勞能干,心靈手巧。
生:我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幾句詩中,品出了采荇女是一個文靜美好,賢淑善良的女子。
生:我從“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這幾句詩中,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詩中的年輕人對愛情非常執(zhí)著,他愛慕、追求美麗的采荇女,求之不得時,日思夜想,輾轉難眠,可見,他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
師:你很有發(fā)現(xiàn)的眼光。
生:我從這首詩中,品出了《關雎》的語言美。(師板書“語言”)
師:何以見得?
生:押韻,讀起來很好聽。
師:有道理。僅此而已嗎?
生:“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句式大致相同,聽起來悅耳。
師:大多數(shù)句子相同,少數(shù)字詞不同,這是《詩經》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叫(停頓)——
生:重章疊句。
師:除這幾句外,還有哪些詩句也是重章疊句?
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刻畫了采荇女的勤勞能干。
生:使采荇女的形象深入人心。
生:可以看出君子對她愛慕之切。
生:表現(xiàn)了君子對愛情的執(zhí)著專一。
師:同學們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關雎》的語言美還體現(xiàn)在用詞的準確傳神上。
師:能舉例說明嗎?
生:如“流”、“采”、“芼”這三個動詞,“流”是“撈取”的意思,“采”是“采摘”,“芼”是“挑選”,它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采荇女勞作時的情形,嚴謹有序,一絲不茍。
師: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字詞用得好?
生:“參差”二字修飾“荇菜”,寫出了長短不一的荇菜在水中漂流的具體情態(tài)。
生:“窈窕”用得好,刻畫了淑女的美好品德。
生:“優(yōu)哉游哉”的“悠”用得好,“悠”,“長”的意思,這個詞惟妙惟肖地描寫了小伙子長夜難眠、輾轉反側的情形。
師:這首詩用詞準確傳神,同學們找的詞也極具代表性。從字里行間,同學們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語言美,用心品味,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多發(fā)現(xiàn)——
生:我從這首詩中,品出了《關雎》的意境美。(師板書“意境”)
師:簡述你的理由。
生:“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這兩句詩寫了關關鳴叫的雎鳩鳥,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還有參差的荇菜,美麗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畫面,有情感,交織融合,意境優(yōu)美。
師:由景及人,觸景生情,這就是《詩經》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叫“起興”。
生:我從這首詩中還品出了《關雎》的情感美。
師:何以見得?
生:君子初見淑女時,心中充滿著喜悅和愛慕之情,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來;君子追求淑女時,特別是“求之不得”時,內心一定是焦慮、苦悶、失望的,從“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可以看出來,情極生幻,睡夢中、向往中,出現(xiàn)了和淑女相親相愛的愉悅情景,此時此刻,君子的內心一定會滿溢著陶醉和幸福之情,“琴瑟友之”、“鐘鼓樂之”可以為證。因此,我認為這首詩抒發(fā)的情感是生動細膩、健康明朗、質樸直率的。
師:從字里行間,同學們品出了《關雎》的人物美,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實,它的魅力,它的佳處,還遠遠不止這些。這首詩既寫對愛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難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難怪孔子說它“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看來,被冠于《詩經》之首的《關雎》的確名不虛傳。
[詩趣盎然美讀《關雎》]
師:美詩若美讀,定能錦上添花,別有意趣?,F(xiàn)在,分男女生兩大組配樂朗讀《關雎》,比一比,看哪個組的朗讀技高一籌。(生充滿期待,躍躍欲試。)
(男生、女生配樂齊讀)
師:男同學讀出了陽剛之美,女同學們讀出了柔情之美,平分秋色,不相上下?,F(xiàn)在,老師想和同學們合作,共同演繹《關雎》之美。
(師領讀前四句,全班齊讀前四句,第五句開始男生先讀,女生后讀,形成一種參差錯落之美,最后兩句詩男生讀兩遍,和女生的朗讀合在一起。師再輕聲朗讀前四句。)
(師生美讀,其樂融融。)
師:美詩可美讀,美詩也可以歌唱,因為詩歌本是可以和樂而歌的。同學們想不想聽今人譜曲的《關雎》?
生:(大聲)想。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和著音樂,一齊深情吟唱這首傳誦千古、經典古樸的愛情歌謠。
(課件播放歌曲《關雎》,師生齊唱)
[結束語]
(音樂再次響起)
師:《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凈。課后,讓我們進一步聆聽華夏先民吟唱,吟誦優(yōu)美文字,傳唱古老歌謠,進一步感受我國古代文明之輝煌!
[點評]
《詩經》二首之《關雎》是一首古老經典的愛情詩歌,盡管其中有些詩句人們耳熟能詳,但對于初三學生來說,真正理解起來卻并非易事。周老師的這堂課,卻巧妙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令人耳目一新:其一,教學過程簡潔流暢,一唱三嘆吟誦《關雎》、美不勝收品味《關雎》、詩趣盎然美讀《關雎》環(huán)環(huán)相扣,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其二,瑯瑯書聲一直貫穿課堂教學始終,以讀代講,以讀促品,讀書方式靈活多樣,范讀、自讀、指名讀、齊讀、師生同讀、美讀相映成趣,特別是老師的范讀,聲音甜美,感情飽滿,如春風拂面,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很好地體現(xiàn)了老師的示范作用,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來面目。其三,這節(jié)課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與學有機結合,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之間其樂融融。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在于,品讀詩歌時,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不夠深入,故而學生體會有失膚淺,譬如,關于“語言”,關于“人物”,可賞析的美點還可以更深刻一些;另外,設置一定的句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理解詩歌的內容(主旨)。(2)學習起興手法和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3)背誦詩歌。
2.能力目標:(1)提高欣賞古詩的能力。(2)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
3.德育目標:(1)培養(yǎng)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熱愛之情。(2)培養(yǎng)健康純潔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詩歌內容的理解(聽)和背誦(讀)。
【教學難點】
詩歌的賞析(說)和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jié)(寫)。【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問題探索法、講練結合法、歸納法【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
問:同學們喜不喜歡古詩?我們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中國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作為新時期的年輕一代,我們應該吸取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精華?!对娊洝肥俏覈糯幕械囊恢孑?。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中的首篇——《關雎》。二、學習《關雎》﹙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對美好的人或物,都會產生愛慕之心?,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把心中愛慕之人稱為“夢中情人”?!蛾P雎》這首詩便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一場對“夢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過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結果又是怎樣的?讓我們一起走入《關雎》,欣賞一場古人的愛情戲吧。
(二)簡介《詩經》(提問講解、課件顯示)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又稱《詩》或《詩三百》,它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五百年內流傳的305篇詩歌內容分為“風﹙民歌﹚”“雅﹙宮廷樂歌﹚”“頌﹙祭祀樂歌﹚”三部分,其中“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這些詩歌,內容豐富,有描寫勞動生活的;有反映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壓迫勞動人民的;有勞動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還有描寫愛情婚姻生活的?!对娊洝芬运难詾橹?,間有雜言。表現(xiàn)手法為“賦”、“比”、“興”,與“風”“雅”“頌”合稱《詩經》“六藝”。(“賦”——直陳其事,直截了當,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興”——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詠之辭。)(三)課文說明
《關雎》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優(yōu)美動人的民間情歌,是我國愛情詩歌的“開山之作”。詩中寫一個男子愛慕思念一位美麗賢淑、勤勞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寢,夢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與少女結為夫婦,和諧美滿地生活。詩中描寫的愛情,清新樸素,樂而不淫,充滿著健康純潔之氣,影響深遠。(四)檢查預習
給加點的字注音:(抽查、課件顯示)
關雎(jū)窈窕(yǎo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qiú)參差(cēn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輾轉(zhǎnzhuǎn)瑟(sè)樂之(lè)(五)朗讀課文
(課件顯示。先請一學生讀,老師指導,再全班讀)(六)整體感知
1.本詩共20句,可分為哪幾層?。(按章分組學習,每章學習先由小組派代表用自己的話講述詩歌的涵義,概括本章的內容,老師再訂正。課件顯示每章大意)
第一層(前4句)愛慕:以河洲上關關和鳴的雎鳩起興,抒寫男子對少女的一片癡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運用起興。
第二層(中間8句)思念:進一步刻畫男子心儀的少女美麗勤勞,表現(xiàn)男子為少女長夜不寐,相思綿綿。
“流”用得妙!描繪了少女順勢打撈荇菜的忙碌而優(yōu)美的姿態(tài),生動傳神。第三層(后8句)愿望:直抒胸臆表達了希望與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扒偕阎北硎竞湍老嗵帲H密相愛。“鐘鼓樂之”寫出了婚禮的熱鬧場面。2.這是一首以什么為主題的詩歌?描寫了什么內容?這是一首愛情戀歌,描寫了一位癡情小伙子對心上人的愛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過程。
3.這首詩一共描寫了哪幾幅畫面?
①雎鳩和鳴圖②少女菜荇圖③長夜難眠圖④盡情狂歡圖4.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有沒有變化的過程?
愛慕-------------思念-------------歡樂﹙七﹚具體賞析詩歌
1.第一層從哪些方面來寫?﹙所聞、所見、所思、所愿﹚
2.詩歌開始寫雎鳩,這是運用了什么寫法?﹙起興﹚,成雙成對的雎鳩就象征什么?﹙成雙成對的雎鳩就象征恩愛的情侶﹚?!榜厚皇缗辟潛P了什么?﹙贊揚了女子的文靜美麗、善良﹚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統(tǒng)攝全詩﹚
4.第二層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①刻畫女子勤勞美麗②寫男子相思不寐﹚5.“參差荇菜,左右流之”運用了什么寫法?﹙起興﹚,“左右流之”寫出了少女的什么?進一步刻畫了女子的什么?
寫出了少女忽左忽右撈取荇菜的忙碌和姿態(tài)的優(yōu)美,進一步刻畫女子的美麗和勤勞。
6.詩人又是如何表現(xiàn)自己的愛慕之情的?請找出相關語句。
明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7.“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念)”寫出了男子的什么心情?
寫出他追求、想念的迫切心情()8.“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又寫出男子的什么心情?
寫出了男子長夜無眠、思緒萬千以至難耐的相思之苦
9.愛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見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膽地去追求美麗的姑娘吧。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展開愛情攻勢的?
明確: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如此煞費苦心先“友之”:親近她,再“樂之”:取悅她。結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會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
10.詩中哪幾句描寫了想象中“君子”與“淑女”成婚時快樂的場面?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11.《關雎》中有一句對心中戀人的贊美已成為贊美女性的現(xiàn)代成語,請找出。明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浪漫的愛情往往離不開浪漫的場景,請找出文中寫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語言發(fā)揮想象力描繪出來。
明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參差荇菜,左右采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清清的河水,水波蕩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綠洲,綠洲之上一對魚鷹正在伸長脖頸一唱一和地關關鳴叫。河的兩岸長滿了蔥綠的荇菜,隨著微風參差搖擺。要采摘它們需要時左時右地努力。美麗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愛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樣,要想盡辦法去接近!”
13.這首詩寫出了君子對女子的追求,對愛情的向往經歷了哪幾個階段?一見鐘情--------日思夜想----------幻想結合(七)小結1.主題:(課件顯示)
本詩寫一位青年男子對美麗女子的愛慕之情。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率直、淳樸、真摯、健康的情感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2.藝術特色:(課件顯示)(1)用“起興”。
“興”即觸景生情,托物興辭。這種委婉含蓄、生動形象的藝術手法多次運用,產生了歷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鳩成雙成對聯(lián)想到君子淑女終成眷屬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疊句,一詠三嘆的結構。
各章大致相同,更換幾字使內容遞進,逐層抒發(fā)強烈感情,讀起來節(jié)奏鮮明鏗然。
三、拓展:與《蒹葭》比較
借助工具書,誦讀《蒹葭》體會其中的感情,比較與《關雎》有何不同。(課件顯示)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明確:《蒹葭》表現(xiàn)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個人卻不能相見的衷情,這與《關雎》思而有得、終成眷屬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四、作業(yè)(課件顯示)(一)填空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收錄了從到約500年內流傳的詩歌,內容分為“風”、2、《關雎》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首詩,在結構上采用。(二)給加點的字注音
關雎()窈窕()好逑()荇菜()瑟()(三)解詞
1、窈窕2、逑3、參差4、寤寐5、思服6、輾轉7、友8、樂(四)背誦全詩
(五)發(fā)揮想象,用白話寫出本詩的主要情節(jié)五、板書設計(課件顯示)
關關雎鳩一男子愛慕女子淑女君子關荇菜流之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勞美麗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雎輾轉反側荇菜采之三琴瑟友之愿望實現(xiàn)荇菜毛之充滿歡樂鐘鼓樂之青運年用男起子興思慕重追章求疊美句麗女一子詠三嘆。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xiàn)象。
3.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4.學習文章曲折回環(huán),思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5.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xiàn)實,追
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體會本文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筆下的社會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豁然開朗( ) 屋舍儼然( ) 黃發(fā)垂髫( )
詣太守 ( ) 阡陌交通( ) 妻子邑人(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緣溪行( ) 落英繽紛( ) 便扶向路( )
詣太守( ) 遂迷( ) 欣然規(guī)往( )
3、填空《桃花源記》是---------代大詩人-----的名作。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成語“世外桃源”也許眾所周知,因為它描寫的是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zhàn)爭;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國田園詩派創(chuàng)始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今天,我們就隨著陶淵明的足跡去探訪桃花源。
(二)認識作者,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簡介作者,教師適當補充
2、檢查字詞預習,夯實基礎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認真聽清老師的斷句、節(jié)奏,標記生詞。 教師指導朗讀
2、學生放聲自讀課文。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和韻律。
要求:1) 基本讀準斷句,注音語氣節(jié)奏。
2)讀完后理出難解的字詞句。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學生自主理解課文,疑難之處作下圈點。
2、小組內討論解決疑難。
3、班上交流。
疏通課文中重要、疑難的字詞句。要求學生領會掌握以下加點字的含義:(多媒體展示)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芳草鮮美:
甚異之: 欲窮其林:
不足為外人道也: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一為具言所聞:
具答之: 屋舍儼然:
阡陌交通: 率妻子邑人:
咸來問訊: 黃發(fā)垂髫:
復延至其家: 處處志之:
諧太守: 尋病終:
4、找學生通譯課文,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5、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后面練習。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①.上面語段出自____ (朝代) ____ (作者)寫的《 》,由本文流傳下來的一個成語是____ 。
②.寫出描寫桃花林的句子。
③.請寫出描寫桃花源內景物的句子。
④、“黃發(fā)垂髫”用的修辭手法是 “黃發(fā)”指_ “垂髫”指___
⑤、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①緣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鮮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4、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語的意思。
落英繽紛------ 豁然開朗------
恰然自樂------ 世外桃源------
無人問津------
5、“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嗳烁鲝脱又疗浼?,皆出酒食?!?/p>
根據(jù)這段文字,充分發(fā)揮想象,以“奇遇”為題,作一番場景描寫(300-400字)
6背誦課文,默寫第二段
中學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的:
1.朗讀、翻譯課文。
2.背誦課文。
3.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4.理清文章的敘事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5.認識作者通過描繪“世外桃源”所表達的社會理想。認識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xiàn)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詞。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yōu)美、精煉的語言。
3、使學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陶淵明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桃源勝境的目的,正確評價課文所描繪的`理想境界。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3.品讀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世外桃源”是同學們熟知的一個成語,它出自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桃花源是怎樣一個地方呢?為什么說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學們想知道這一切,就讓我們一起從《桃花源記》這篇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簡介作者及背景
1.抽學生簡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師補充。
陶淵明,東晉著名大詩人,字元亮,名潛,世稱靖節(jié)先生,因其宅邊曾有五棵柳樹,又自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淵明出身于沒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時頗有壯志博學能文,任性不羈。當時社會動亂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過小官,由于不滿官場的丑惡,棄官回鄉(xiāng),這時他四十一歲,從此過著"躬耕資"的隱居生活。憂憤、饑寒、勞累、贏疾一起折磨著他,六十三歲去世。(少年時代既好讀六經,有大濟蒼生的宏愿,又厭惡世俗,熱愛純凈的自然。)
陶淵明長于詩文辭賦,有《陶淵明集》傳世,主要散文有《歸去來兮辭(并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等。他所作的詩文,內容多描寫農村生活,表現(xiàn)了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抒發(fā)他熱愛田園生活、樂于和農民來往和不愿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樂天知命、消極適世的因素。
3.背景資料:《桃花源記》選自《陶淵明集》,是陶淵明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中的“記”?!坝洝笔恰霸姟钡男蜓?,是一篇優(yōu)秀散文;寫于公元421年,當時政治黑暗,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頻繁,賦稅徭役繁重,生靈涂炭。當時陶淵明已歸隱多年,對于戰(zhàn)亂造成的苦難,有著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無法改變現(xiàn)狀,也不愿干預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三、辨音識字,掃除文字障礙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