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
關于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5篇
語文學習可以帶給學生樂趣與享受,讓他們在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鳴。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的
1、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培健康的審美情趣: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特別地培養(yǎng)對語文文字的感悟能力掌握一些初步的學習方法。
3、側重在朗讀中感悟,讀出情感,還要求表現(xiàn)出作品的音樂美。
重點難點
1、強調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領會內容深入體悟詞語的表現(xiàn)力6為重點。
2、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來感受語文的力,能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骨所收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用具投影儀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我國有優(yōu)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還有壯麗山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詩篇,多少畫卷,多少膾炙人口的美麗傳說――吳均的《朱元思書》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二、讀
1、師范讀,學生聽讀,自讀注音
2、生自讀,點人讀,齊讀。
3、四人一組,結合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4、師生互動: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解決
三、析
1、指名一學生朗讀課文,其它學生思考: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全文是如何圍繞這兩句來寫的?從文中找出句子說明。
3、邊讀、邊找、邊背、邊完成板書
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異水急(激湍甚箭、急浪若奔)
山色之奇
奇山山音之奇
4、學生總結寫景方法:抓景物特征
5、出示幅圖畫,讓學生用課文的句子概括
6、聯(lián)想:在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與課文的句子一樣的詩文
四、結
1、學生總結學習文言文方法
2、積累文言實詞
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精選篇2
教學目的:
一、體會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學習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學習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領會各組材料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文章語言的感情色彩。
教學時數(shù):兩教時。
教學步驟:
一、啟發(fā)興趣,引入課文。
今天學習魯迅先生散文《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什么意思?請學生試解。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回憶兒童時期的生活。這一篇回憶青年時候東渡日本留學的生活片斷,寫于1926年。寫的是青年時候的事(1904年)。出示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的照片和1926年在廈門大學任教時的照片,使學生加深對“朝花夕拾”的理解。
這篇文章如作者自己所說,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
二、檢查預習。
1.請同學質疑。
2.這篇散文以什么為順序來記敘的?以什么為中心來記敘的?以什么為線索來記敘的?
以時間為順序,以藤野先生為記敘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為線索。放在20世紀初廣闊的時代背景下寫人、敘事,把對藤野先生的深沉懷念跟抒發(fā)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寫作手法很出色。
3.以藤野先生為記敘中心,全文可劃分為幾大部分?
按地點來說,第一部分寫哪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1)東京所見所感;
(2)仙臺學醫(yī)生活;
(3)離開仙臺以后(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
三、講讀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
既然文章以藤野先生為記敘的中心,為什么要寫東京“留學生”的情況?“清國留學生”是怎樣的情況呢?作者對此充滿了怎樣的感情?
1.朗讀。
2.清國留學生腐敗墮落,對國家前途、人民命運置若罔聞。白天迷戀于觀景看花,精心擺弄象征民族壓迫與封建統(tǒng)治的辮子;晚上醉心于學跳舞。
3.語言的感情色彩。
“無非”:作者滿懷尋找救國救民道理的希望,離開自己的國土,但東京所見與國內一樣,他感到失望、憤懣、厭惡?!坝凸饪设b”、“實在標致極了”:鑒,鏡子、照、借鑒。如“前車之覆,后車之鑒”。要求學生找出“標致”的同義詞、反義詞,體會“實在”、“極”的作用。
4.對東京的失望,對新鮮環(huán)境的追求。
文章從清國留學生的情況入筆,交代離開東京的原因,為下文的展開作了鋪墊。
四、講讀第二部分(第4至35自然段)。
1.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著重寫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可是又未立刻下筆,而是先寫赴仙臺途中見聞和初至仙臺的情況,這是為什么?
(1)朗讀第二部分中第4、5自然段。
(2)“水戶”的牢記表明先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叭漳豪铩闭铡氨咀C”來說,原因不知。無可靠的旁證,不能臆斷。做學問要嚴謹??甲C事物首先求“本證”,本證最說明問題。憑空推斷與寄寓的含義是兩碼事。
(3)從仙臺的受優(yōu)待表現(xiàn)日本人民對中國留學生的友誼與關心。(與下文“愛國青年”對照。)
(4)與主題不游離。由食宿下劣引出仙臺醫(yī)專教職員對他的關注,為藤野的出場作鋪墊。在層層鋪墊之中表露出魯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2.在關心“我”的教職員中,最難忘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經過鋪墊終于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1)閱讀第6節(jié)至第23節(jié)。
(2)先看他的外貌,再說明抓住哪幾件事來刻畫他的思想性格。
(3)外形,用白描手法,魯迅慣用的手法,幾筆勾勒,顯現(xiàn)特征。
(4)事:回憶的幾件事。第一節(jié)課;看“我”的講義;指導畫圖;詢問裹腳事。
(5)思想,性格,作風。正直的學者:純樸,生活節(jié)儉;治學嚴謹,學識淵博;對魯迅熱情關懷,不倦教誨,待人誠懇,無民族偏見。在日本帝國主義惡濁空氣泛濫的情況下,更突出藤野先生對中國人民的真誠友誼。
(6)重點朗讀15自然段,“添改”講義的情節(jié)飽含著一位日本學者對中國人民的友誼,平凡中見深情,不是字面,句子,不是一般的知識。一個“添改”兩顆“心”,心心相通。對這樣的老師,魯迅怎不尊敬和感激呢?
3.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赤誠以待,可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如何呢?作者滿懷憤慨和內心的痛楚寫下了這些片斷。
第一件受侮辱(翻檢、諷刺、流言)。
第二件受刺激(包圍)。
(1)作者對受侮辱這件事發(fā)表了怎樣的議論?表露了怎樣的感情?(不是低能兒,關鍵在“弱”)
反語、諷刺、揭露,一個熱血沸騰很有抱負的青年怎不憤慨?怎么承受得了這種恥辱?然而更使作者內心痛楚的事接連發(fā)生。
這是一個怎樣令人窒息、令人憤怒、難以言表的場面,影片里,中國人麻木落后,講堂上受歧視、包圍。民族自尊心受到踐踏,熱愛祖國的熾熱感情如火山一樣要噴射,而這種自尊心,這種熱情化作深思,化作對生活道路的抉擇,棄醫(yī)從文了。這是生活道路上的轉折點。“刺耳”,不是對聲音的反映,而是心靈的痛楚。實際上是“刺心”。
(2)作者怎樣寫告別藤野先生的情景的呢?著重寫臉色,進一步表現(xiàn)他對中國學生的深切關懷。這一部分寫在仙臺醫(yī)專學醫(yī)的經過,憶藤野對他的關懷、教育、幫助和師生間的情誼,以及作者思想的重大變化。
五、講讀第三部分(第36至38自然段)。
這一部分敘述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有兩點值得注意:
1.作者懷念、敬愛先生,不僅因為先生盡心盡力教,更由于有一顆為中國為學術的偉大之心,故“時時”記起。說明師生友誼很不尋常。
2.敘述先生對自己的深遠影響,巧妙地再現(xiàn)先生音容笑貌,把舊事與時事結合起來,表示繼續(xù)戰(zhàn)斗的決心,使這篇散文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六、本文的寫作特色:
1.選擇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現(xiàn)人物。從外貌、語言、動作到精神品質,無不刻畫入微,形神畢肖。從側面烘托、映襯,形象突出。
2.各組材料(生活事件、世態(tài)人情、歷史材料、科學知識及現(xiàn)實斗爭)如此豐富,如此膠漆一般地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是由于思想內容的內在聯(lián)系。貫穿全文的內在線索是作者崇高的愛國主義思想。放得開,收得攏,形散而神不散。
3.語言富有感情色彩。
七、作業(yè):
1.朗讀全文。讀順口,讀正確。
2.在書上依次劃出表現(xiàn)作者愛國感情的句子與段落,并分析它們是從什么角度來表現(xiàn)的。
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精選篇3
一、課題:藤野先生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線索,找出文中的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3.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來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思路、找線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質和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難點:學習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來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
四、課時:
1課時
五、教具:
多媒體設備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魯迅是大家所熟悉的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難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師是誰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藤野先生》這篇文章來解開這個疑問。
(二)想一想
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記敘的線索是什么?變換了幾個地點?根據地點變化,可以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板書略)
(三)學習第一部分
提問:第一段寫清國留學生在干什么?(賞櫻花)指讀第二段:他們又在干什么?(學跳舞)他們做這些事應不應該呢?為了更好地討論這個問題,請同學們給補充一些歷史資料:魯迅去日本留學是什么年代?當時中國是什么樣的狀況?
從魯迅和那些“清國留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中我們能感受到魯迅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正是本文敘事的一條暗線。請大家在下文的學習中注意這一點。
(四)學習第二部分
提問:想一想,作者寫了他與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從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這四件事,前兩件是詳寫,后兩件是略寫。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的記敘,贊頌了藤野先生認真負責、從嚴治學、熱情關懷、正直誠懇、毫無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為什么要滿腔熱情地教育魯迅的原因。
提問:棄醫(yī)從文這一舉動表現(xiàn)了魯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精神?
(魯迅將個人的志愿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充分體現(xiàn)。)
(五)齊讀第三部分課文,討論藤野先生對魯迅的影響
1在藤野先生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認為哪一種是他最為敬佩的感動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
2對于這樣一位使魯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師,魯迅懷念他嗎?魯迅有哪些具體的懷念行動呢?
3最后一句話中的“良心發(fā)現(xiàn)”“正人君子”分別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六)總結全文
請學生歸納中心思想,概括本文的寫作特點。
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寫作背景。
2、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3、掌握文章的重點實詞。
能力目標
1、重視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提高感悟文章意境的能力。
3、品味文章語言的精練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4、背誦短文。
德育目標
1.學習《答謝中書書》,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純凈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習得《答謝中書書》文章布局之巧妙。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jié)奏、韻律、情調,在誦讀中仔細品味文章的語言,意境,獲得美的享受。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播放錄像《最美中國——山水武陵》讓學生初步感受山川之美。(板書:美)
二、導語設計
感受錄像內容,能夠談自己的感受,為學習課文做好內容、情感鋪墊。
三、作者及背景介紹(學生介紹)
多媒體顯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時丹徒秣陵(今江蘇省江寧縣)人。他曾經擔任諸王的侍讀,因看透了混濁的人世,后隱居句曲山,可是“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shù)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謝中書即謝征,字元度,陳郡陽夏人,曾作中書鴻臚,所以稱之為謝中書。陶弘景給謝征的這封回信,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蕩,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為對友人的安慰。
四、文體介紹:
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五、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讀課文。要求其他學生注意聽,之后點評。
2、教師配樂朗誦,學生聽讀,之后點評。
教師提示朗讀節(jié)奏:(投影)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學生再讀課文(配樂),師生點評。
4、重點實詞提示(投影)
(1)同桌之間討論交流,理解詞句。
(2)多媒體顯示圖片,結合圖片學生談對文句的理解。(投影)
明確:作品首先為我們呈現(xiàn)了
A、山水相映之美(板書)?!案叻迦朐?,清流見底”,巍峨的山峰聳入云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山的倒影給水鋪上異彩,水的動勢給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B、色彩配合之美(板書)?!皟砂妒?,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長存。山青水綠固然清幽雅靜,但色調單一卻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爭輝;又有青林翠竹,間雜其中,就如五彩錦鍛上綴以碧玉?翡翠
C、晨昏變化之美(板書)?!皶造F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寫的是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是一幅多么熱烈歡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靜幽寂的暮景。
D、動靜相襯之美(板書)以上各種景物,交相作用,互為影響,構成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軸。
學生根據板書提示,復背課文,深入領會文章的詩情畫意。
(3)理清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曉”與“夕”兩層來寫。最后以感嘆總括前文。
四、深入研讀課文,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問: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A、學生各抒己見
B、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上點撥:文章中最能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開頭寫道“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這個“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皩嵱缰啥肌保砺读嗽谏剿酗h飄欲仙的自得之態(tài)?!白钥禈芬詠恚磸陀心芘c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fā)現(xiàn)無盡的樂趣,字里行間,與謝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總言之,全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學生背誦課文
背誦中再次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板書設計
六、布置作業(yè)
你最喜歡文中哪一幅畫面,寫一段賞析文字。
特級教師八年級上語文教案精選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的有關情況,背誦短文《答謝中書書》。
2.賞析景物描寫,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
3.積累優(yōu)美的寫景詞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找資料,了解作者。
2、把“書”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寫下來
3、初讀文章,給下列劃橫線的字注音。
夕日欲頹()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學生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節(jié)奏、韻律、情調。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二、學習、研討
1.借助課下注釋解釋下列加橫線詞的意思。
五色交輝()四時俱備()曉霧將歇()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未復有勇與其奇者()
2.對照課下注釋,理解文句,整體感知文意,并劃出疑難詞句。重點翻譯下列句子。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未復能有與其奇者。--------------------------------------------------
夕日欲頹,沉鱗竟躍。-------------------------------------------------
3.根據提示給文章劃分結構層次,并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層句,總起句,以感慨發(fā)端。
第二層從到,描寫描繪大自然中景之美。第三層,感慨自然之美景。
三、深入探究
1.陶弘景描繪了一幅清麗的山水畫,他描寫了哪些山川美景呢?又是怎樣描寫的?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反復閱讀課文,用下列句式說話:
“我從文中句中,讀出了之美,作者寫出了它的特點。”
示例:我從文中“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讀出了晨昏變化之美,作者寫出了“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時,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將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钡臒崃覛g快的晨景,和清靜幽寂的暮景。
2、“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這一句中的“亂”字,讓人想到混亂、亂七八糟,這個字是換成“齊”“共”等等好不好?為什么?讓學生思考回答。“沉鱗”指什么?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本文對景物的描寫可以說是美妙至極,請你試舉一例闡述一下“妙”在何處?
4、.“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以作者的感嘆總括前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積累遷移
1.總領全文景觀的句子是什么?
2.文中表現(xiàn)晨昏變化之美的句子是什么?
3.能概括全文主題的句子是什么?
4.文中用簡潔的語句描繪高山流水的語句是什么?
5.這篇文章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