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卡AV在线|网页在线观看无码高清|亚洲国产亚洲国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學習啦 > 學習英語 > 英語學習方法 > 最新英語翻譯方法

最新英語翻譯方法

時間: 燕妮639 分享

最新英語翻譯方法

  語言的互相翻譯不但有利于各國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語言的發(fā)展。在搞翻譯工作時最怕碰上習語多的文章。因為為了忠于原者,譯文必須既堅持它的外國味,但也要符合本國文字的要求,而翻譯習語卻是最難把這兩個標準一同達到的。

  為了要適漢地把外國語言中的習語忠實地翻譯出來,有經(jīng)驗的翻譯工作者一般采取層次翻譯法:

  層次翻譯法就是根據(jù)原作上下文的邏輯分析與邏輯綜合,查明篇章結構內(nèi)部大小不同的邏輯層次,按照這些邏輯層次的用語需要來探討各種語言結構的合理翻譯手段。文章通過分析漢語與英語句子的差異,探討層次翻譯法在漢譯英中的應用,提出翻譯過程應注意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有關翻譯方法的文章大多數(shù)是圍繞傳統(tǒng)的翻譯方法,如“增譯法、減譯法、重譯法、分譯法、詞序調(diào)整法、詞類轉換法”等等進行探討。與此不同的是閻德勝(1994)從層次翻譯法的角度探討了這一翻譯法在俄漢翻譯中的應用。他指出:文章的層次多種多樣,所運用的翻譯技巧也不相同,一般來說,多從邏輯立層、邏輯補層、邏輯組層和邏輯順層這四個方面來探討翻譯技巧。層次翻譯法就是根據(jù)原作上下文的邏輯分析與邏輯綜合,查明篇章結構內(nèi)部大小不同的邏輯層次,按照這些邏輯層次的用語需要來探討各種語言結構的合理翻譯手段。受此啟發(fā),我們試從漢語與英語句子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層次翻譯法在漢譯英中的應用。

  1漢英句子差異的研究

  從過去的有關句法方面的漢英對比的學術文章中,學者們的研究角度逐漸從結構走向思維,從微觀走向宏觀(潘文國,2002),在漢英句子對比研究上得出了許多非常有見地的結論,如:“樹式結構”對“竹式結構”,“焦點視”對“散點視”(申小龍,1988),“形態(tài)律”對“邏輯律”(潘文國,1997),“三分法(SVO)”對“二分法(話題-評論)”(馬秉義,2000)等等。從前人的觀點可以得出漢英句子的主要差異是下面幾點。

  1.1用詞層面

  英語常用名詞,且通過動詞的派生、轉化、弱化和虛化等手段,采用非動詞的形式(如名詞、介詞、形容詞、副詞等)表達動詞的意義,因而敘述呈靜態(tài);漢語則傾向于多用動詞,具體表現(xiàn)在動詞連用,用動詞(詞組)充當各種成分,動詞重復或重疊等,因而敘述呈動態(tài)(連淑能,1993:104-127)

  1.2表達層面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邏輯思維有許多不同之處。英語句子的邏輯表達大體上有三種類型:邏輯“缺層”、邏輯“跳層”、邏輯“并層”(張伯敏,1997:110)。

  1.3語序?qū)用?/p>

  英語是分析型、綜合型的語言,因此語序既有固定一面,又有靈活的一面而漢語時分析型的語言,因此語序比較固定,在語言的組織中,需要有一根線將一個個語音語義串起來,即邏輯,由人的思維邏輯決定語音語義團塊安排的先后次序,遵守“邏輯律”,具體表現(xiàn)有時序上的先后律、空間上的大小律、心理上的重輕律和事理上的因果律(潘文國,1997:257-276)。

  1.4結構層面

  英語的句子結構常式為“三分”(SVO)漢語的句子結構常式為“二分”(話題句=話題與+評論語;實事句=實事語+動作語)。英語句子視點固定,以動詞為中心搭起固定框架,以“形”役“意”,是以整馭零的封閉式“樹式”結構;漢語句子視點流動,以意義的完整為目的,以“意”統(tǒng)“形”,是以零聚整的開放式“竹式結構”。

  2層次翻譯法在漢譯英中的建構

  2.1邏輯立層漢語句子里述題的最大特點是習慣于大量使用動詞,動詞基本按時間順序安排;英語句子里述題的最大特點則是只注重一個(或幾個)中心謂語,其它成分則由各種關系詞相連。

  在漢譯英時,我們要從原文句子的外形束縛中解放出來,根據(jù)英語譯文句子的需要,另外成立一個或幾個邏輯層次。

  如:她做實驗時心不在焉,幾乎引起化學藥物爆炸。

  Her absent-mindedness during the experiments nearlycaused an explosion of the chemical.

  析:原文使用兩個動詞,而漢譯英時,根據(jù)英語譯文的需要,將“her absent-mindedness”當作主語,另外成立一層關系,將后面的謂語動詞“caused”與之密切聯(lián)系起來,這完全符合英語語言表達的習慣要求。

  如:你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

  You have made good progress in your work,but you shouldnot get conceited and arrogant.

  析:原文通過“你的工作”建立主語這一層含義,譯文則跳出這個框架束縛,按照英語主謂必須密切相關的習慣,靈活改用“you”為主語一層,your work置于介詞in之后,充當介詞賓語一層。

  2.2表達差異———邏輯補層

  漢語是主題顯著的語言,它所突出的是主題而不是主語。

  在漢語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語是往往省略的,有時還一定得省略,否則文字不順暢。英語句子各成分之間的關系則要明晰,以免句子結構混亂,影響意義的傳遞。因此,在進行漢譯英時,就必須靈活地運用邏輯補層法對原文語義進行補足,使譯文表達完整。如:熱烈歡迎世界各地客商來此進一步加強合作,建立發(fā)展貿(mào)易關系。

  Customer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are warmlywelcome to establish and develop business contacts.(陳宏薇,1998:191)析:原文的主語應該是“我們”,此處被省略掉,這不僅反映了漢語重主題而非重主語的語言特點,同時還反映了漢民族喜歡以主人的姿態(tài)歡迎客人的這一文化特征。由于英語是主語顯著的語言,故譯者在譯文中將主語補出,但補出的主語不是原文的被省略的“我們”而是原文中的賓語“客商”(cus-tomers)。這是完全符合西方文化的習慣要求。

  2.3代寫論文語序差異———邏輯組層

  語序指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它體現(xiàn)了詞語(符號)之間的關系,是言內(nèi)意義在句法層的突出表現(xiàn)。語序反映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模式。由于漢族和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是不同的民族,其思維方式也不盡相同,語言表達順序也就存在差異。

  2.3.1定語位置差異

  漢語中定語常置于名詞前,在表示大小、地點的概念時往往把較大的地點作定語,放在較小的地點名詞之前;而在英語的定語由單詞充當時才置于名詞前(特殊情況下要置于名詞后),而由詞組或從句充當時則要放在名詞后,往往較小的地點名詞置于較大的地點名詞之前。因此,在進行漢譯英時,運用邏輯組層法就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誤解。

  如: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有日本的東京,美國的紐約,英國的倫敦和中國的上海。

  The largest cities of the world are Tokyo,Japan;New York,U.S.A.;London,England;and Shanghai,P.R.C.

  析:原文中的定語“日本的”、“美國的”、“英國的”、“中國的”是大的地點,放在較小的地點名詞之前,但是英語譯文則恰恰相反,且兩者之間只用逗號隔開即可。若譯者不了解漢英此類定語的位置差異,則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歧義。

  又如: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

  He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析:原文中的定語“重要的”,放在它所修飾的名詞“事情”之前;譯成英語時important修飾something,卻必須放在其后。

14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