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
2021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5篇
過年,是指過“年節(jié)”,即現(xiàn)在所稱的“春節(jié)”,春節(ji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1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一)
過年是那冬日里蒸騰的那團白氣 ,過年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過年是爆竹聲的萬象更新,過年是對新衣服的期待。
今天媽媽趕集回來的時候買了一捆韭菜,我問我媽說:“媽媽,你買韭菜干什么呀?”媽媽說:“包餃子?!蔽艺f:“餃子有什么好吃的呀?”媽媽說:“你們呀,現(xiàn)在你們真是夠幸福的了,在我們那個時候平常時候根本吃不到餃子?!?/p>
在我媽媽的那個年代里,每年過春節(jié)最高興的是便是包餃子了,而吃餃子便是最好的生活了,在那個年代里白面是最寶貴的了。
媽媽那個時候,姊妹多,在平常她們穿的衣服都是最大的穿小了就給老二穿,老二穿小了就給老三穿,他們從來沒有穿過新衣服,只有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有新衣服穿。
媽媽還說在她那個時候不比現(xiàn)在,現(xiàn)在每家每戶都有電視,都可以在自己家看春晚,而她們以前一個村里就有一臺或兩臺電視,最多不超過三臺,她們想看春晚的話,必須很早就要吃完飯去別人家看電視,如果去晚了就看不成了,因為會被其他人圍的水泄不通。
這大概便是媽媽她們那一輩人集體過年的記憶吧!
每當(dāng)快過年的時候,街道里就有了過年的氣氛了。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出來拿著漿糊和春聯(lián),樂樂呵呵的貼春聯(lián),還有掛大紅燈籠,還有媽媽給買新衣服的期待。
要說過年對我到現(xiàn)在印象最深的,便是我們特殊的拜年方式了,山東是文化大省,在“儀式感”營造這一塊,向來都拿捏的死死的,而我們山東是全國最講究,最豐富,最全面的。一到大年初一,我們會起得很早,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院子里放鞭炮,這劈里啪啦的響聲向征著新的一年里第一天的開始,家里的老年人早早的起床,吃過餃子,穿上新衣,等待晚輩的禮拜。接著就是我們這些晚輩“拉幫結(jié)派”挨家挨戶地磕頭拜年,要說到我們山東的拜年方式可是獨具一格、齊魯大地、孔孟之鄉(xiāng)、習(xí)俗傳承、禮儀之邦。山東人有自己專屬的拜年方式。
這大概便是我們這些人集體過年的記憶了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蛘哌@才是過年的意義吧,跨過年關(guān),在新一年的開端得到一些新的禮物,獲得一種生活的新可能,這樣才能在周而復(fù)始的一年又一年之中,真正擁有“新”的一年。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二)
“過年”是中國人經(jīng)幾千年流傳演變、積累豐富的年俗文化,被人們視為一年中所有節(jié)令中最隆重、最喜慶的節(jié)日。每一家都喜氣洋洋,幸??鞓?。
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xí)俗是到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四開始籌備過年的物品,把家里徹底打掃一遍,讓家變得煥然一新;家里擺放飾品和床品等進行清洗,寓意著掃除“霉運”。謂之“采囤”,家里人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買雞、鵝、鴨、魚肉,蔬菜水果等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lián)等。尤其要買柑桔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fā),女必“挽面”。是指女子多要剪發(fā)美容,現(xiàn)在也這樣呢!
到年三十(除夕)清晨時,在門口掛上紅紅的大燈籠,貼上新的對聯(lián)。奶奶、媽媽、姑姑等人便忙著準備做一年之中最豐盛、最富意義的團圓飯。團圓飯,顧名思義就是一家人在過年時歡聚在一起吃飯,連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記的。一家人圍在一起,這是每個家庭大團圓的美好時刻。一家人不論平時天各一方,或者平時有多少疙瘩爭吵,這個時候也都歡聲笑語,不能說傷心事或吵鬧,一起吃餃子快快樂樂的。將至新年的鐘聲,每家每戶把掛著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掛夜掛。在前幾年的時候每到深夜十一點左右時,鞭炮聲逐漸響起,噼里啪啦好不熱鬧,鞭炮聲一夜不絕。
每個小孩爭著摸福字想要好運連連。大人拿著美味佳肴,誠心拜祭供養(yǎng)著的神仙佛祖?zhèn)儯兴麄儽S尤胰似狡桨舶?,健健康康?/p>
正月初一,不許掃去鞭炮紙,以免掃去財氣,地面上一片紅彤彤的,看著心里就喜慶。我去衣柜拿新衣服準備換上去拜年,因為新衣服肯定有掛牌,所以我要拿剪刀剪掉,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哦~我恍然大悟——因為年初一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去親戚家拜年時,要說一些吉利的話,千萬別說不吉利的字眼。以前在正月初二時,人們會買一條鯉魚,用來拜神后,就帶鯉魚到河里湖里放生。正月初五,人們放鞭炮迎接財神爺。正月十五,是春節(jié)最后一天。家家戶戶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長壽面。鬧元宵,吃元宵,骨肉團聚滿歡喜!
在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里,雖然各地的風(fēng)俗各有不同,但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爭奇斗艷的花,心連心,開心度過又一個的春節(jié)。因為春節(jié)正是中國人最重視最能感受到幸福美滿的節(jié)日啊!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三)
明媚的陽光灑進屋內(nèi),照在了地板上、書桌上、衣柜上,使整個房間顯得暖洋洋的,在這個閑適的冬日午后,一聲聲悅耳的鳥鳴不時傳來,尋聲而去,窗外不遠處的枝頭上,一對烏鶇正“放聲高歌”,空氣似乎也在隨之舞動,感受著這安寧與和諧,我思緒萬千,回憶起那熟悉的“年味”。
自我有記憶以來,每到除夕夜當(dāng)日,分散在上海各處的一大家人便會齊聚在祖輩家中,見面第一件事,便是互致新年問候,而小輩們則會拉著祖輩的手嘮嘮家常,訴說許久未見的思念。白天,大人們或湊齊4個人“搓”幾場麻將、或一起準備年夜飯的食材、或坐在一起吃瓜子閑聊,到了晚上,一大家子圍坐在圓桌旁,桌面上鋪著白色的桌布,桌布上擺了一圈冷菜、飲料以及數(shù)量眾多的餐具,年夜飯就這樣開始了,大家一起舉杯慶祝新一年的到來,隨后,家里總會有一人臨時離席,為了保證眾多菜肴的新鮮和溫度,這位“掌勺人”無法與我們一起享用美味,她需要不時來往于廚房與飯桌之間,將新鮮出爐的熱炒端上桌……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為了能讓家中所有人都吃到熱氣騰騰的菜肴,年夜飯的地點變成了飯店。雖然地點變了,可是家人間溫馨熱鬧的氛圍依舊,省去了年夜飯的準備以及后續(xù)的收拾環(huán)節(jié),家中的“掌勺人”輕松不少。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的暴發(fā)打亂了我們的春節(jié)計劃,為了祖輩的身體健康,也為了響應(yīng)國家號召不聚集,家里的團圓飯第一次取消了,雖然沒有了形式上的舉杯慶祝,但在“微信群”這個“好幫手”的助力下,我們?nèi)胰嗽诰€上“團圓”了,在“微信群”里,大家紛紛“曬出”準備好的美味佳肴,還使用了各種生動的表情包作為回應(yīng),很是有趣,線上“團圓飯”非但沒有使家人間的關(guān)系變得疏遠,反而變得更加緊密了。只是,總感覺缺少了點什么,也許是面對面的那種激動,也許是牽著手時的溫暖。
20_年,疫情還未完全消退,防疫舉措依然在實施,這一次,我們重回了最初的“年夜飯”模式,在祖輩家吃團圓飯,但又有所不同,我們選擇用年夜飯外賣套餐的形式,取代在家烹飪,這樣既能保證老人們的健康,又不至于讓“掌勺人”游離于餐桌之外,全家一起享受熱氣騰騰的團圓飯,感受著闊別兩年的“年味”。
從自己烹飪到飯店就餐,從線上“云團圓”到年夜飯?zhí)撞停萍嫉倪M步、服務(wù)的優(yōu)化,使任何外部環(huán)境變化都不會成為家人團圓的障礙。而正是有賴于國家出臺的有效的防疫對策,較快地控制住各地散發(fā)的疫情,才使得20_年的線下團圓飯得以實現(xiàn)?!坝袊庞屑摇保窃谧鎳谋幼o下,我們才有現(xiàn)在的安寧與團圓。
不知不覺,已近黃昏,夕陽帶著柔和的光線照耀在臉頰,遠處枝頭上的烏鶇歡悅地飛向了遠方。此時,樓下傳來了幾聲新年問候,只見大人牽著孩子的手走向了早已在家門口等候著的祖輩們,啊,這就是熟悉的“年味”。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四)
春節(jié)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盛大的節(jié)日,它以深厚的文化內(nèi)蘊和獨特魅力延綿千年,也以溫暖人心的家常味道和風(fēng)俗習(xí)慣創(chuàng)造出人間最美的煙火氣。汽車、火車、高鐵、飛機……在每一個歲末年初,載著無數(shù)的人間鄉(xiāng)愁,駛往那盼了一路的年味。而路上的我們,都是家鄉(xiāng)人間至味的忠實擁護者。
春節(jié)是對一頓飯的熱情期待
我在太湖南岸的一個小鎮(zhèn)上長大。江南小鎮(zhèn)的春節(jié),離不開熱鬧的鞭炮聲和漫天璀璨的煙花,空氣中夾雜著的臘肉味兒招得不遠處的貓咪瞪大圓溜溜的眼睛,還有小孩子稚嫩的打鬧聲……這里的春節(jié)顯得熱鬧非常。
而最吸引小朋友的,不外乎那一桌香氣撲鼻的年夜飯了。因為除夕夜的年夜飯是異常吸引人的。桌上會有期待已久的紅燒肘子,雞鴨魚肉也被一股腦兒端上了桌,還有很多的堅果、水果,都成了小孩子爭先恐后的最愛。大人們也會圍坐在一起,一杯茶、一盤瓜子,可能是久違的老朋友之間的碰面,聊聊工作嘮嘮家常;可能是晚輩對長輩的拜年問候,說說一年的心里話。這短暫卻又充滿人情味兒的大年,成了大家一年里最重要的期待。一張普通的飯桌和一頓豐盛的飯菜,原來也承載著這么多人間樂趣。
春節(jié)是對團聚在一起的翹首以盼
每一年的春節(jié)都如期而至,這是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一年里的盛事。而春節(jié),也是離不開一頓飯的春節(jié)。小時候的春節(jié)大家在走親訪友中嘗遍各種家常,逐漸長大,于是春節(jié)成了餐館里熱鬧的煙火氣息。改變了地方,改變了一起吃飯的人,但不變的,永遠是那份團聚在一起的味道。
至親、好友,三三倆倆相約在某個時間、地點,圍坐在一起。偶爾某位客人被路上的事情耽擱來得晚些,這家的主人也會翹首以盼。待桌上人來齊,也是差不多開席的時候了。這次飯桌上的佳肴似乎比以往來得更豐盛了些,主人也不用在廚房和客廳忙碌著兩頭招呼,聚在一起的至親好友也更多了些,身邊依舊圍繞著小朋友們的打鬧聲……原來,這也是大年里的另一種樂趣。
心在一起就是團圓年
春節(jié)對于每一個國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朋友眼里,它是漫天的煙火和飄香四溢的滿桌美味;在大人們眼里,春節(jié)還是一年里對遠道而來至親好友的殷切期盼。而于我而言,經(jīng)歷了20_年非常特殊的一年,才發(fā)現(xiàn)自己對家鄉(xiāng)的人間至味更為擁護,也真正讀懂余光中《鄉(xiāng)愁》一詩。
20_年也是我第一次在上海度過這個重大的節(jié)日。但能夠體驗一回他鄉(xiāng)的春節(jié),也是一次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上海的春節(jié)是豫園里的人頭涌動,也是黃浦江邊霓虹閃爍;是和朋友們一同舉杯攜手跨年,也是鏡頭前和父母的相互牽掛……
方土異同,萬家燈火。春節(jié)是一頓飯的春節(jié),也是對家人團聚的期盼。雖然沒來得及奔赴家鄉(xiāng)的人間至味,但短暫的分別是為了今后更長久的相聚。而在上海求學(xué)并順利留滬工作的這些年,給予了我這個外鄉(xiāng)人充分的歸屬感。無論身處何方,心在一起便是團圓年!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作品(五)
家里有幾房老親戚,平時不走動,但過年時互相來往一次,就讓人夠煩的。
要走老親戚,父親喊誰同去,我們兄妹三人都集體失了聰,無人應(yīng)答。最后還是父親和叔叔結(jié)伴去看望他們的姑姑、舅舅,我們叫做老親戚的人。
父親回家,我們先問:“告訴他們別再來我們家了嗎?”
父親回答:“說了好幾次,臨走你舅姥爺們送到村口,我和你叔叔還囑咐,千萬別去看我們,外甥看舅舅是應(yīng)該的,可沒有舅舅提禮看外甥的?!?/p>
“答應(yīng)不來了嗎?”我進一步追問。
“答應(yīng)了,但肯定還會來?!?/p>
果然不假,過不了兩天,回禮的大部隊來了。父親有四位舅舅一位姑姑,一家派一個人來,一人提兩包禮物,一份給我家,一份給叔叔。一行五人去叔叔家放下禮品后,妥妥落座在我家,一副不喝個痛快絕不走的架勢。
我和母親邊摘菜邊嘮叨:“不讓來,不讓來,又來了。來了還得伺候,老愛在我們家吃飯,哼……”
母親說:“這話兒可千萬別讓你爸聽到,你爸小時候常住外婆家,和你那些表叔表姑一起長起來的,感情好著呢,所以他們愛在我們家吃飯?!?/p>
之所以煩老親戚,是因為老親戚一年才見一次,印象太淺,即便在路上遇到了,也只是看著眼熟不敢打招呼。父親讓我們稱呼他們“表叔、表姑”,我和哥哥私下都給他們起了外號:鴨舌帽、紅鼻子、酒瓶底……
老親戚來了,我和哥哥就躲到外面玩,一會兒回家偷瞄一眼,看看他們走了沒?!傍喩嗝薄笔莻€酒暈子,每次都黏著父親,喝得眼睛都紅了還沒走的意思。
一次我躲在門外偷看,只聽“鴨舌帽”和父親說著酒話兒,都是些小時候的事兒,下河摸魚,上山摘野果子,說起去水庫游泳時,“鴨舌帽”竟嗚嗚哭了起來:“表哥,那次要不是你及時跳下去救我上來,我早就沒命了。”他一哭,其余的老親戚也感慨起來,都說父親當(dāng)年如何領(lǐng)著他們玩,給他們撐腰的舊事。父親也仿佛回到了小時候,眉眼間都是開心的笑。
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反感的老親戚,對父親而言卻是最親近的親人,這些玩到大的小伙伴,只是隨著年齡漸長,各自成家,來往少了許多,讓后輩晚生感覺陌生罷了。
長大后,父親再喊我們同去老親戚家串門兒,我們都高興前往。在去舅姥爺家和老姑家中,父親也變成了晚輩,聽他們叫著小名兒,那種親切感隨著歲月的沉淀而更加深厚,我從他們的話語中了解到了很多父親的童年趣事,他們也從我們身上看到了父親過去的影子。
每次走親戚回來,父親都饒有興趣地講他小時候的故事,父親也是從小時候一步一步長大、變老,這些老親戚是他成長的見證者和陪伴者,我們愛父親,也愛上了這些老親戚。
“常走動,親戚不走動親情就疏遠了,世上沒有老親戚、新親戚之說,再近的親戚沒了來往也形同陌路。”這是父親在世時常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