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觀后感精選6篇600字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錢學森的偉大。他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美國受了很多苦,才達到了自己的心愿——回國,并在中國科技發(fā)展中做出偉大的貢獻,特別是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發(fā)射做出巨大的貢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希望你喜歡。
錢學森觀后感1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錢學森的偉大。他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美國受了很多苦,才達到了自己的心愿——回國,并在中國科技發(fā)展中做出偉大的貢獻,特別是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發(fā)射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了回國,錢學森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和榮譽。我想,只有深深愛國的人,才能做出這個舉動啊!為了回國,他奮斗了整整五年。五年啊!對于一個沒有意志的人來說隨時都會放棄,隨時都會改變,可他沒有,一直懷著對祖國的摯愛,一直堅持著這種信念。確實,錢學森的這種執(zhí)著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說起錢學森,我想起了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痛苦地忍受著烈火的'煎熬,一直伏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發(fā)出一聲叫喊和呻吟,保證了潛伏部隊勝利完成任務,可他自己卻活活被燒死。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不痛苦嗎?不思念家人嗎?不思念他的戰(zhàn)友嗎?但他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全中國人民,他舍己為人。他的死是值得的,是光榮的,是永遠讓我們懷念的。
讀了錢學森的故事,也許你和我一樣會被主人公那么熾熱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一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更不會舉一反三。我以后要向像錢學森那樣,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報效我們的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2
今天我讀了《錢學森》,他為我國航天事業(y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錢學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的一個知識分子家里。少年的錢學森喜歡自然科學、音樂、繪畫,成績優(yōu)異,于20歲那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1934年畢業(yè),赴美國留學。第三年考上麻省理工學院航天系,僅用一年就獲得碩士學位,三年后獲得航天,數(shù)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到1949年錢學森成為世界公認的物理學界權威之一。
1955年,經(jīng)過五年的不屈抗爭,錢學森終于沖破美國當局的重重阻撓,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在他的指導下,196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了第一枚仿制火箭,1970年成功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他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讀完里這位篇文章,我感慨萬分。錢學森那種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著實令我感動。想想看,是祖國養(yǎng)育了我們,讓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國度中。在那么落后的時代,作為一位大科學家,錢學森首先想到了祖國,難道我們不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回報祖國嗎?我們青少年要向錢學森學習,使自己成為時代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錢學森觀后感3
錢學森,1934年畢業(yè),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優(yōu)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p>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受到了錢學森的偉大。他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在美國受了很多苦,才達到了自己的心愿——回國,并在中國科技發(fā)展中做出偉大的貢獻,特別是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發(fā)射做出巨大的貢獻。為了回國,錢學森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和榮譽。我想,只有深深愛國的人,才能做出這個舉動啊!為了回國,他奮斗了整整五年。五年啊!對于一個沒有意志的人來說隨時都會放棄,隨時都會改變,可他沒有,一直懷著對祖國的摯愛,一直堅持著這種信念。確實,錢學森的這種執(zhí)著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說起錢學森,我想起了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為了整個班,為了整個潛伏部隊,痛苦地忍受著烈火的煎熬,一直伏在地上一動不動,沒有發(fā)出一聲叫喊和呻吟,保證了潛伏部隊勝利完成任務,可他自己卻活活被燒死。邱少云在烈火燒身時不痛苦嗎?不思念家人嗎?不思念他的戰(zhàn)友嗎?但他以國家利益為重,為了朝鮮人民,為了全中國人民,他舍己為人。他的死是值得的,是光榮的,是永遠讓我們懷念的。
讀了錢學森的故事,也許你和我一樣會被主人公那么熾熱的愛國精神深深地打動。他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一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了,更不會舉一反三。我以后要向像錢學森那樣,好好讀書,長大以后報效我們的祖國。
錢學森觀后感4
錢學森知道自己的祖國正在建設中,正需要他這樣有新技術、新知識的人,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中華兒女,他身體里流淌的是炎黃子孫的熱血,在個人發(fā)展與祖國建設的決斗中,他毅然站在了祖國的土地上,所以他不僅是一位“中國導彈之父”,也是一位愛國赤子。
掩卷沉思,浮想聯(lián)翩,從新中國成立起,正是因為有像錢學森這樣無數(shù)先輩和一代代建設者們熱愛祖國,甘于奉獻的精神,才使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李四光迎酷暑,斗嚴寒,歷經(jīng)勘探,科學論證,一舉甩掉了中國“貧油國”的帽子;袁隆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研制出高產(chǎn)雜交水稻,解決了世界糧食難題;更讓人振奮的'是,經(jīng)過幾代航天人的努力攻關,我國三位航天員乘“神舟”七號飛天,太空漫步圓滿回歸,成就了中國人的又一壯舉。
而當今不少有學問的人出國留學就不想回來,還改了國籍,在他們眼中,外國的星星和月亮也比中國的亮,外國的什么東西都比中國的好,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啊!
我們偉大的祖國日新月異,宛如一顆明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科技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中國人也早不是“東亞病夫”,受人歧視。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錢學森可以為祖國獻出一切,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鼙M自己所能,為祖國做一點貢獻呢?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高高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也更加懂得:我們要刻苦學習,用過硬的知識充實自己的生活,為祖國的美好明天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錢學森觀后感5
最近我讀到一本好書,即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錢學森手稿》。這本書是錢學森同志的學生鄭哲敏送給我的,他是這本書的主編。鄭哲敏同志告訴我,學森同志當年在美國長達20年學習和工作的手稿,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朋友、錢學森在美國的同事和好友弗朗克馬勃教授,在學森匆忙回國以后,細心收集、整理并長期妥善保管,于上世紀90年代送給我國的。這是一份難得的世界科學精神的寶貴財富。我雖不懂得英文,也不懂得力學專業(yè)知識,但看到學森同志當年做學問時寫得清秀流暢的一串串英文,工整嚴密的數(shù)學公式推導,大量復雜的數(shù)值計算,嚴格規(guī)范的作圖制表,再加上編者通俗易懂的中文說明,使我看到了在《手稿》中所體現(xiàn)的閃閃發(fā)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作風。它使我這個曾經(jīng)在科學戰(zhàn)線工作過的老人,邊讀邊想,勾起我許多美好和幸福的回憶。
記得我與錢學森同志第一次見面,是年春節(jié)后在北京阜成門外的西郊賓館。當時有200多位科學家聚集在那里,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領導下,研究制訂我國12年科學規(guī)劃,即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我作為郭沫若院長的助手,主持中國科學院的日常工作,并任國務院科學規(guī)劃委員會秘書長。剛一上任,陳毅元帥就諄諄告誡我:“各學科的負責人,是科學元帥(意為科學大師),絕不要從行政隸屬關系來看待,要從學術成就來看待。尊重科學,首先要做到尊重學者。中國的科學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定要重視發(fā)揮科學家的作用?!边@段談話對我教育至深,至今仍記憶猶新。它成為我在科學院工作的座右銘,也成了我與錢學森同志及眾多科學家建立深厚友情的.思想基礎。
當時,錢學森同志是力學所所長,還擔任12年科學規(guī)劃綜合組組長。那年我42歲,錢學森同志長我兩歲半。40多歲的他,身材不高,寬闊的腦門下,一雙深邃睿智的眼睛,白靜的臉龐透著秀氣,思維活躍,知識淵博,離開祖國20年之久,仍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濃重的京腔京味,使我感到驚訝。他所作的關于核聚變的精彩報告,令人眼界大開,使大家看到了當時世界科學技術的前沿。
錢學森觀后感6
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多數(shù)對歷史事件知之甚少,在某些場合談及此事,就會顯得相對的窘迫,是知識的窘迫。曾經(jīng)閱讀過的歷史教材,未曾徹底了解就匆匆翻過, 對于錢學森,我的記憶只是停留在兩個關鍵詞上面:留學生和兩彈一星。更加詳細的信息我是很少去主動查閱的,于是本片作為主旋律的歷史人物宣傳傳記正是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讓歷史也能更加的形象具體,作為宣傳和資料都是不錯的。影片中了解到了那個年代中似乎凌亂的歷史細節(jié),再現(xiàn)歷史的同時,畫面、演員和臺詞是明顯經(jīng)過細致打磨的,畢竟這個人物的重要性在整個故事敘述中已經(jīng)很明顯了,不過在有限的電影時間里還是比較局促的,很多情感和事件都是點到為止,很明顯編劇還是想全面去展現(xiàn)錢學森的一生,而不是一兩個典型事件,立志于打造成一部完整的電影資料,卻苦于時間的限制,總感覺有些背景的東西在留給觀眾來思考!
從全片來看《錢學森》大致是分為3個部分來組成的:留學生,兩彈一星,紀錄片?!傲魧W生”部分是個人魅力的極致體現(xiàn),學識能達到的高度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過渡到“兩彈一星”部分就是愛國的“名”到“實”,“淡”到“濃”的逐漸變化,事情的重要與否和怎么去對待遠非外人能隨意揣測的,這個應該能在我們從激昂的音樂中冷靜下來思考而得。
錢學森觀后感精選6篇600字相關文章:
★ 《在戰(zhàn)疫中成長致敬科學》觀后感滿分作文600字精選5篇
★ 《在戰(zhàn)疫中成長致敬生活》觀后感精選600字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