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家鄉(xiāng)春節(jié)過年的風俗作文大全5篇
春節(jié)就是農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家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特色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砑亦l(xiāng)的風俗作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一)
春節(jié)就是農歷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春節(jié)降臨,萬象更新,象征著一年的開始;標志著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春節(jié)之所以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節(jié)日,是因為通過這個節(jié)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lián)系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這些習俗都在提醒人們,家庭在社會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華人聚居的地方,無不隆重而熱烈的慶祝這個節(jié)日。春節(jié)的慶?;顒?,從農歷正月初一開始到農歷正月十五,一連15天。
古代帝王繼位,為了顯示“天子”的權威,往往自立歷法,因此歷代元旦月日都不一致。漢武帝繼位,決定重修歷法,使之統(tǒng)一。今日我們所采用的歷法是漢武帝以后,經過多個朝代修定的。
歷代皇室慶?!按汗?jié)”的場面往往反映出那個朝代的強盛、穩(wěn)定與繁榮,國家越富強,慶祝儀式就越隆重。
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家家戶戶都在節(jié)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一些家庭還在門上貼上春聯(lián),寫上吉祥聯(lián)語,祈求好運,年年豐收。
春聯(lián)在我國華人社會已逐漸簡化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墻上,有者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如:爆竹聲聲三羊開泰羊群來 鞭炮陣陣萬馬齊喑馬兒過。
送灶神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jié)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年糕
在春節(jié)前夕,一般家庭都忙著制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又稱黏糕)是一種象征吉利的春節(jié)必備佳品。這種用糯米制成、帶褐色、黏性大的糕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含義。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二)
按照我們家鄉(xiāng)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每到這時,大街上總會掛滿紅紅的燈籠,大街小巷喜氣洋洋,紅紅火火。
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有這樣獨特的風俗,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臘月二十四,掃塵房,臘月二十六,蒸棗餑餑。除夕夜,吃團圓飯,正月十五過元宵。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蒸棗餑餑了。每年我都會參與。蒸棗餑餑的面,需要提前一天的晚上準備好,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天一早醒來,面就已經發(fā)得白白胖胖,輕輕用手一戳,面軟軟的,像一塊橡皮泥。
把做棗餑餑的材料,便可以開始做棗餑餑了。先揉好一塊兒面,再找到它的中央,開始插第一顆棗,再順次把棗插在第一個棗的上下左右,每一邊為四顆。
看著媽媽手上那嫻熟的動作,一個又一個的棗餑餑從她手中誕生了。我看著這些挺簡單的,于是便想嘗試一下。先揉面,我好像是沒有勁兒怎么的,面揉了好長的時間,卻一直沒有變的光滑,只好求助于媽媽,媽媽幫我揉好了面,我又犯難了,我不會插棗兒,剛把面提起來,還沒來得及插棗兒面便癱了下去,這時姥姥就會對我說:“阿俺妮兒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要輕輕松松享一輩子的福哦?!?/p>
蒸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用來做小豬,小豬的耳朵和鼻子,我們用了紅糖面,把紅糖放進面里揉,便成了紅糖面,用大豆做小豬的眼睛,那樣子,還真是可愛。
做完大棗餑餑剩下的面,我們還做了元寶,并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恭喜發(fā)財。
一個個白胖的棗餑餑出鍋了,這些可愛的餑餑里包含著對家人的祝福。
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傳承,卻包含著每一個人的愛,我想將來我一定要傳承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風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三)
咱威海的春節(jié)只有初一到初五六那幾天,而我老家那邊在臘月二十就開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可以說是一年中最美好的二十五天。
從臘月二十開始,家家都有了過年的樣子:家家去買過年用的,比如:春聯(lián),鞭炮,福字、香、紙好多東西。
到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村子里的鞭炮聲就響起來了。到了晚上,姥姥便開始忙了起來,她把灶王爺面前擺的破舊的小盤子拿走,換上了嶄新的、精致的小盤子。我便問姥姥:“為什么要這樣做?”姥姥對我說:“在民間,相傳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他要向玉皇大帝上報這一家人的好壞,玉皇大帝會對這一家人有賞有罰?!闭f完后,姥姥又忙了起來。我看見姥姥又找出了幾顆糖果,一杯清水,一把料豆和一把稻草葉。我又問姥姥:“這些是用來干嘛的?”姥姥告訴我:“這些是給灶王爺的,糖果是用來路上餓了吃點兒糖,清水、料豆兒和稻草是給灶王爺坐騎用得?!崩牙阎v完,突然叫起來:“關東糖要糊了!”“呢?關東糖?是干啥的?”姥姥告訴我:“關東糖是要把灶王爺的嘴給封上,讓他到天上只說好話!”聽姥姥講了這么久,我想,哎呀!鄉(xiāng)村的規(guī)矩可真不少。
這個年,我是在姥姥家過的。我從臘月三十回到了姥姥家,一直到正月初七回到了威海,聽媽媽和同學們講:今年的威海,過年一點兒鞭炮聲也沒有,好無聊啊!哎呀!還是在鄉(xiāng)村過年好啊!有過年的氣氛,有好吃的飯菜,最好的是——沒有作業(yè)的壓迫。年啪啦的走來,也噼里啪啦地走去!年希望你再次回來!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四)
快過年了,今年我們是回爺爺家過年。二月七號的清晨我們坐火車,直到下午我們才到爺爺家。
雖然離過年還有十天,但是我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準備辦年貨,清早爺爺提著菜籃去買魚、肉、牛肉 …… 買回來以后還自制香腸,大伯還在炒自己地里種的花生,哥哥上街買春聯(lián)、鞭炮、煙花。伯媽還開鹵鍋鹵菜,海帶啊、藕 …… 爸爸就殺雞,我和媽媽就貼兩家的春聯(lián)、貼門神,貼門神是為了防止年獸入侵,貼完春聯(lián)、門神就去洗海帶、藕 …… 我們以前在長沙還從來沒這樣過,都是去超級市場買現(xiàn)成的,而且這里和鄰居好親熱啊!難得一見。
因為城市很少有挨家挨戶的房子,就算有,也很少親熱。在吃晚餐之前還要先祭祖,于是我們提著鞭炮來到奶奶的墳上,燒紙錢、放鞭炮。在爺爺這里除夕團年飯必須要湊足十個菜。在餐桌上,我們互相敬酒,不喝酒的就以飲料代酒,相互之間祝福,在我的記憶當中,在長沙只有我們三個人吃飯,也沒說過祝福,吃完飯就開始給壓歲錢給小孩,吃完飯我們大家就出去放煙花、放鞭炮 …… 這里有各式各樣的煙花、鞭炮,大年初一,我們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還要送補品、禮物。
這就是我們湖北過春節(jié)的習俗。
家鄉(xiāng)的風俗作文(五)
我們家鄉(xiāng)鄂州的風俗很多:端午節(jié)系艾葉,中秋賞月吃月餅,清明節(jié)祭祖……,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鄂州的春節(jié)吧!
“春節(jié)到,春節(jié)到,大街小巷真熱鬧”,相信大家對春節(jié)一點都不會陌生吧。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了臘月初旬,家家戶戶就開始忙碌了:腌咸魚,曬臘肉,做臘腸……大人們還要給小孩子們準備禮物。每個人都喜氣洋洋,心中泛著甜,窩著暖。
臘月二十四鄂州過小年,天一黑下來,鞭炮就響起了。許多人都開始穿新衣,家家戶戶也開始準備各種精美的菜肴。
除夕到了,各處都洋溢著過年的氣氛。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有的家門外還貼年畫。夜里,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鞭炮聲一夜不絕。屋里熱氣騰騰,大家開開心心吃著年夜飯,碰著杯,笑聲連綿不斷。吃完飯,一家人圍在爐火旁,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一夜,幾乎所有人都會守歲。
“ 紅紅火火過春節(jié)”,這可一點都不夸張???紅色的春聯(lián),紅色的鞭炮,紅色的紅包。紅色寓示著吉祥!
大年初一早,許多人都因除夕晚守歲在家睡覺,下午才會拜年。小孩子最喜歡到處拜年,因為“拜年”——“收錢”。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到了。一些大型超市舉辦猜燈謎活動。幾乎每次的燈謎活動,我和表姐都會參加,而且每次都會猜對幾個,得到一些小禮品呢!晚上,許多店鋪都會掛上燈籠,但幾乎都是“電子燈籠”的世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湯圓,吃元宵。當然,這一天愛放鞭炮的孩子們也得抓緊,因為過了這一天,春節(jié)就結束了,也就不能玩爆竹了。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贝汗?jié)帶給了我們歡樂和幸福!雖春節(jié)已過,但它的余味還在空氣中彌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