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心得5篇精選
紅旗渠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終于出爐,可以逐級進行審核了!許多關注紅旗渠精神傳播的朋友們期盼電影《歸來仍是少年》早日上映,而且拍一部紅旗渠電影也確實是多少人的夢想,如今終于可以實現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摹都t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篇一
11月15日下午,我校組織全體師生觀看了《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影片再現了當年修紅旗渠的艱苦景象,和現在的富美林州人在搜尋失聯老人和未成年孩子時繼續(xù)傳承奉獻和犧牲的的紅旗渠精神。
60年代,林州人一聲“起炮了”開始了10年的修渠工程。10年,林州人發(fā)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的精神,修筑成了10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解決了林州十年九旱的面貌。80到90年代,林州人正是在紅旗渠精神的引領下,建筑業(yè)百萬大軍出太行,在全國各地蓋起了高樓大廈,如今林州人更是在紅旗渠精神的引領下,引商入林,綠化環(huán)境,林州富起來,美起來,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宜居小城。紅旗渠是林州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歸來仍是少年,當年修渠的一代人已然老去。但精神不老,紅旗渠精神將會代代相傳,作為紅旗渠精神的傳人,我們一定傳承紅旗渠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篇二
11月15日下午,林州三小北關校區(qū)組織全體師生來到京新好萊塢影院,觀看了最美奮斗者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這既是一次以“踐行核心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德育活動,也是我?!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部分。
影片再現了當年修建紅旗渠的艱辛歲月,具有深厚的教育意義,整個過程,全體師生目不轉睛,多次為影片中的感人鏡頭贊嘆流淚。的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紅旗渠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牢牢把握其精髓要涵,成為奮勇爭先、無私奉獻的實踐者,同時,也期待孩子們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自立、自強,勇敢向前,永不言敗!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篇三
紅旗渠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終于出爐,可以逐級進行審核了!許多關注紅旗渠精神傳播的朋友們期盼電影《歸來仍是少年》早日上映,而且拍一部紅旗渠電影也確實是多少人的夢想,如今終于可以實現了,該片將于六月份公映。
不是因為我是林州人,我寫《大國工匠》小說帶著紅旗渠的情結,改編成電影《歸來仍是少年》就有了多少神秘的故事,也不是因為我是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的總編劇,就去談一些不著邊際的話語,我也沒有大編劇的資本,這部作品也僅僅是我編劇的處女作,在業(yè)界我連小編劇都夠不上格。要不是去年我去杭州參加《我的工匠爺》夏衍文學獎頒獎活動,誰會知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編劇,而且敢寫紅旗渠,敢編劇紅旗渠電影,而作為從事宣傳工作的公務員,我感覺這是我的職業(yè),我應該盡力去做,沒有夸張的資本,更沒有那個必要。
我只是對紅旗渠有情結,我了解紅旗渠,我知道紅旗渠需要用生命去書寫,拍電影也需要帶著感情去拍攝。即使手法再高明,如果不了解紅旗渠精神的實質,融入不到紅旗渠里面,再大的本事也不好發(fā)揮,我不能說這部電影劇本有多好,一劇在于一本,劇本的精神實質把握我還是有信心的,不是因為文筆,作為一個開始干了外科醫(yī)生后又從政的一名普通公務員,我只是一個會寫病歷的人,也會寫些公文的人,盡管我也是河南作協(xié)會員了,但我不承認我會寫,我只承認我是用心和用生命去書寫,因為無論寫作多辛苦,對為紅旗渠而犧牲的八十一位先輩,這些都不值得一提。
如果劇本或電影誤導了觀眾,背離了作為紅旗渠人渠二代或渠三代的基本品格,那就是犯罪,不可饒恕的罪過,而且紅旗渠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傳奇,無論怎么去表現都顯得不足。
由于我一直在紅旗渠電影《歸來仍是少年》的拍攝現場,我被劇組的所有朋友們的辛苦努力表示敬佩,在殺青的時候我講過一句話,我說這次拍紅旗渠電影體現的是紅旗渠精神,或說用紅旗渠精神拍攝了紅旗渠電影,充分體現了所有參加劇組的演職人員的當代傳奇,特別是作為老戲骨白志迪,曾經在《人民的名義》里面扮演陳巖石,他那么大的年紀了,正趕上秋冬季,大峽谷內刺骨的寒風吹得他幾近感冒,幸虧有愛人老藝術家做伴,硬是挺了過來。
無論是雨戲還是夜戲,那宏大的場面或懸崖的凌空除險都有拍攝的艱難,而且隨時有許多危險隱患,從片花中可以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當演員們正在腰系繩索的時候,一個拳頭大的石頭從空中跌落,無論砸到誰的頭上都是不可想象的,而洞中歲月更是讓人驚心動魄。
王寶玉同志作為林州市委書記,對紅旗渠精神的傳播歷來很重視,他不僅作為電影的總策劃,對如何傳播紅旗渠精神在電影里表現有明確要求,而且他的風格和做派最不喜歡做虛頭滑腦的事情,不干則已,干就干出特色,干出效果,干字當頭,嚴字為基,把每一天干的有意義,干的有價值,這些都融入了劇組的指導思想。
在拍攝期間王寶玉同志又專門慰問劇組同志們,并親自叮囑我“抓好雙創(chuàng)拍好戲”,兩項工作都不誤。作為市委市政府對一部電影如此重視,親自指導細節(jié),可見在如今的視聽時代,不得不佩服作為一個現代型領導的戰(zhàn)略眼光。所以在拍夜戲的時候,我也經常陪劇組通宵達旦,通過和劇組同志們一起戰(zhàn)斗,我才真正感到作為電影藝術家的艱辛艱難和他們對藝術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篇四
昨天我們班集體去太陽國際看了電影《紅旗渠歸來仍是少年》。
我感受到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偉大精神與勞動智慧。為了把林縣這個缺水的地方變得不缺水,于是決定“引漳入林”,修建紅旗渠,為了造福于后代,許多人不惜代價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為了把紅色精神傳承下去,為了修好紅旗渠,他們不怕困難,即使在極其惡劣的環(huán)境下,也要奮不顧身。
石頭、 鐵錘、水蛋兒、葉兒是這個電影里的主要人物。鐵錘和葉兒是兄妹,住在一個村,石頭是住在另一個村,兩個村曾為了一桶水打架,鬧出了人命。從此兩個村就規(guī)定不準往來,不準結婚。但石頭和葉兒是很好的一對兒,但是她的哥哥鐵錘始終不同意讓他倆結婚,直到有一天,葉兒在修渠勞動中被一塊石頭砸中了腦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2018年,60多歲的石頭從國外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紅旗渠,又見到了鐵錘,可鐵錘還是不肯原諒他。直到臺風來了,他們一起在暴風雨中保護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紅旗渠,奮不顧身中他們似乎又回到了當年,又變成了好兄弟,患難見真情,鐵錘終于原諒了石頭。
紅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精神,創(chuàng)業(yè)時期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生活條件好了同樣需要這種精神了,紅旗渠精神是一面鮮明的旗幟,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
新的歷史時期,雖然條件好了,但前進的道路上還有高山險阻,還有激流險灘,我們更應該發(fā)揚紅旗渠精神,讓紅旗渠的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合作、無私奉獻”的傳統(tǒng)精神永遠激勵我們前進。讓紅旗渠精神在新時代更加閃耀出彩!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篇五
紅旗渠,一條人工天河,雖沒有長江的奔流不息,沒有黃河的磅礴氣勢,但卻是林縣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林縣人民的精神。紅旗渠是林州的象征,也是林州人民的驕傲。
上世紀60年代,為解決林縣人民的吃水問題,在楊貴書記的領導下,林縣人民準備修渠,將山西漳河的水通過這條渠引到林縣來,改變林縣“十年久旱”的現象。電影中的葉兒說:“林縣人一輩子只洗三次臉,出生時洗一次,成親時洗一次,人死了再洗一次”。由此可見,當時的林縣有多旱,百姓的生活有多苦。這也是為什么林縣人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修建紅旗渠,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硬著頭皮勇往直前的原因。歷時十年,紅旗渠全面竣工,漳河的水順著紅旗渠流入了林州,滋潤了林縣干旱的土地,也滋潤了林縣人民心中的田地。
電影中,當年擔任青年突擊隊隊長的石頭已隨兒子到了國外生活,兒子在國外成家立業(yè),有了孫子和孫女,看似一切都圓滿了。可當他看楊貴書記去世的消息時,他無法忍受內心的悲痛,本就年邁的他因極度的悲痛進了醫(yī)院。出院以后,他想回國的念頭愈發(fā)強烈,他想回家鄉(xiāng)再看一眼紅旗渠,他想在自己還能動之前再看一眼家鄉(xiāng)和故人。在他的眼中,鄉(xiāng)愁是自己親手修建的紅旗渠。
他老了,但他仍然沒有忘記紅旗渠,沒有忘記自己曾并肩作戰(zhàn)的故人,可他沒有等到葉兒,葉兒也沒有等到能每天洗臉的那一刻,或許這就是老人內心最大的遺憾了吧。
紅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但最本質的還是奉獻與犧牲。為了修建紅旗渠,有八十一人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充分體現了這崇高的精神。影片中的馮技術員雖是外鄉(xiāng)人,但他仍為修紅旗渠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有著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
我們應把紅旗渠精神銘記于心,我們都應學會在逆境中頑強生長。我相信,某天我們一定可以笑著面對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