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
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作為一線教師,書中許多的經(jīng)驗都很值得我去學習和反思。下面談談我的一些心得體會:
書中提到:“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愛,是一種責任”。
反思一下自己七年的教學,自己又做到了哪些呢?每次寫論文絞盡腦汁,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呀!在平時教學中我也往往不自覺地有偏愛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對一些學習成績差、平時又經(jīng)常搗蛋的學生則總是認為"孺子不可教也",經(jīng)常大發(fā)脾氣。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天空,每個人身上都有潛能,只是我們把學習成績看的太重,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就需要我們對他們同樣的傾注一份愛、一份尊重。
在教學中,善于贊美學生,愛護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多讀書,才能冷靜地、設身處地處理好師生關(guān)系。用全面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學生,從內(nèi)心來熱愛他們,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世界上最樸素的形象是土地,他不需要任何裝飾,永遠是那么渾厚博大,那么質(zhì)樸自然,默默地哺育著一切,不思回報的奉獻著一切。教師,何嘗不需要這樣的胸懷呢?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2
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才真正接觸到的。由于自己上的是師范學院,因此在教育學、心理學和教育理論的課上,就經(jīng)常聽老師提到這個名字。但是當時對這個人我卻并不真正了解,只是隱約知道他的一些理論。在踏上工作崗位以后,這個名字以及這個人的偉大貢獻我才更深一步的認識。
蘇霍姆林斯基是前蘇聯(lián)一位偉大的教育大家。他為中小學教師專門寫了一本書——《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是前蘇聯(lián)的一本教育經(jīng)典。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為中小學教師提了關(guān)于教育教學的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都是由一個典型的事例為代表展開的,既生動又精辟。在讀了這本書以后,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對幾條對我?guī)椭椭笇б饬x比較大的建議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的第四條建議是:“把基礎(chǔ)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為了闡述這條建議,他說:“在童年時期,記憶是很靈活、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負擔過重,它就會成為你的第一個助手。學生在早年記住的東西,常常永遠不會忘記?!蔽艺J為這句話說的非常好。孩子學東西其實并不用每天都去逼著、催著。就像小孩子學說話,剛開始什么都不會,但是他聽的多了,再加上對別人說的話感興趣,因此就很容易去學習。很多學生,尤其是男生,覺得學好語文很難。因為他們把學習語文當成一種負擔,只是一味的讓他們?nèi)プx、去寫、去背,導致有些孩子對英學習語文毫無興趣可言,那么他們怎么能夠?qū)W好呢?因此我們要讓學生學好語文,就必須讓他們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習慣。蘇大師說:“接著,作業(yè)就帶有游戲的性質(zhì),這種游戲里鮮明地表現(xiàn)出自我教育、自我檢查的成分?!蔽蚁?,我以前經(jīng)常給學生布置一些抄抄寫寫的作業(yè),學生們?yōu)榱送瓿扇蝿眨皇菣C械性地抄寫,有的學生頭一天晚上抄寫了很多詞語和“日積月累”的句子,第二天聽寫的時候還是有一大堆詞語句子不會寫或者大量出錯。我思考,能不能在平時講課過程中就把這些基礎(chǔ)知識完全注入學生的大腦中,讓他們當堂就記下來呢?因此,我在講課過程中就可以采取一些比較輕松的方法:比如進行問答比賽、讓同桌互相提問等。如果學生把這種記憶當成一種游戲,那么他們就會對這種方法很感興趣。這樣日復一日,學生就會養(yǎng)成記憶的習慣,而且在課堂上記憶他們就不會感到有負擔。比如教授“日積月累”里面的詩句,我先給孩子們講講這句詩歌寫作的背景,作者的思想以及用意,還有詩句的大概意思。然后,我讓孩子們進行搶答,我說詩意,孩子們說出詩句,或者反過來。然后趁熱打鐵,我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背誦下來。當然,幾天后對學生進行記憶的鞏固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心理學中,人的大腦記憶是有曲線的,需要反復刺激,反復加強,才能加深記憶。這樣,我在一周以后對他們進行抽查,比如聽寫,默寫等等。我還會出一些選擇題的卷子給他們做,故意設計一些陷阱,刺激他們認真思考,仔細答題??傊K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論點就是:游戲成分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要讓孩子感到有負擔,不要給他們制造太大壓力,讓他們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效果會更好。
蘇大師在書中的第二十二條建議是“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我認為這一條是對我影響最大、讓我學到最多的建議。其實,作為一位老師,最大的幸福感就是來自于學生。如果每一個孩子在上你的課時都神采奕奕、目不轉(zhuǎn)睛,課下經(jīng)常問一些關(guān)于本學科的問題,考試時成績優(yōu)秀,難道你不感到幸福嗎?但是這種幸福是需要自己努力獲得的。怎么努力?首先就是要讓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熱愛自己的學科。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就說:“讓學生們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盡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樣幻想著在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lǐng)域里有所創(chuàng)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當引以為榮的事。我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逼鋵崳覀儗W校平時非常注意這一點。讓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感興趣,首先就是要創(chuàng)設大的環(huán)境,讓學生們從外在環(huán)境去感受學科魅力。另外就是“思考”。因為畢竟還有些學生對本學科是無動于衷、非常冷淡的,改變他們的途徑主要就是思考,再靠思考來喚醒思考,一旦讓這些冷漠學生的思想動起來,情感活躍起來,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體驗到一種駕馭真理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就能鼓舞起他們的精神,使他們的思想跟自尊感融合起來,他們冷淡的意識就將會被喚醒。除此以外,我認為讓學生對本學科感興趣的因素還有我們老師的個人魅力。這個個人魅力包括外表、內(nèi)在、語言以及專業(yè)水平等多方面,當然如果這幾點你都滿足了,那么你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優(yōu)秀教師。
除了以上兩點建議外,蘇霍姆林斯基還提到了教師的閱讀。教師的時間來自于讀書,只要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老師就會獲得很大的提升。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通過閱讀,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就會增加,也不會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這樣在你講課時,就會源源不斷地把有趣、深奧的學科知識甚至是學科外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也就得來了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我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當然,教師要讀書,學生更要讀書,而且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平時在講課時老師要“故弄玄虛”,故意留一些問題不講,制造懸念,讓學生們對此更感興趣,他們在課下就會通過讀書去解決這些懸念,這樣做也就激發(fā)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也應該讓他們閱讀、閱讀、再閱讀。只有讀書越多,他們的思考就越清晰,他們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從這兒看來,讀書不僅對老師有幫助,對學生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剛才我只是對《給教師的建議》中的幾點做了思考,其實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寶貴經(jīng)驗,比如:如何對待后進生、怎樣有效的批改作業(yè)、如何檢查練習冊、怎樣聽課和分析課、怎樣寫教育日記等等。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學會了,要想做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必須要堅持讀書、堅持學習;要正確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養(yǎng)成思考、讀書與熱愛勞動的習慣;要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輕松、快樂的工作!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3
寒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nèi)阅苈牭皆S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究問其原因,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吁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F(xiàn)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這本書還給了我們教師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教師的時間要多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guān)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讓我明白給孩子時間,給自己時間, 和孩子一起讀書,和學生一起進步,受益匪淺。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4
假期里閱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一本書。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也深入淺出,通順流暢。讀著這本書,我不禁感嘆蘇霍姆林期基的時代雖距今甚遠,但他精煉的語言,閃光的思想,深入淺出的講述,對我來說,仍像一場及時雨,觸動了我的靈魂。書中針對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閱讀”二字。在他的這么多的建議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蘇霍姆林斯基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薄盁o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薄皩W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睆乃倪@些話語中,足以看出他對學生閱讀的重視。
其實,不僅學生要閱讀,我們教師同樣需要閱讀。人們常言: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已要備一桶水,而教師的這桶水必須是不斷更新的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閱讀,不斷地更新的知識??晌覀兌荚谡f著“教師的時間哪里來?教師和所有人一樣,要做家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庇械募词棺x書也是疲于應付,以至自己在教學中筋疲力盡,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種負擔。但書中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回顧自己踏入教師行列十幾年,感到很慚愧。這不禁讓我想起那些教育大師,每每看到他們在點評課上滔滔不絕、句句精辟的點評,對他們更是羨慕和敬佩。他們都是如何成功的?是靠他們平時不斷的積累,不是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扣教科書,而是不間斷的讀學術(shù)著作。讀書與我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分不開的,我想我要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熱愛讀書,持久行動。每天去閱讀有益的書籍,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蘊深厚的教師。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有一天,你連閱讀的時間也沒有了,那么,離你無東西教給學生的時間也就不遠了。我想,這將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因此,從現(xiàn)在起我們要不間斷的讀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5
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對待學困生,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學生在學習上感到困難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夠照顧個人特點和個別困難的教育措施。也就是預防學生學習發(fā)生困難,讓這些孩子不要感覺到自己是一個不夠格的人,要使他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歡樂,獨有的自尊。就像作為醫(yī)生,如果他竟對自己的病人說:“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事毫無希望了……”那他能夠算得上是一個真正的具有人道主義的醫(yī)生嗎?在我們教師的眼里,必須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我們教師看來是可教育的,必須便學習成為他們樹立高尚的自尊感的領(lǐng)域。
首先,要讓這些孩子充分的閱讀,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
教師要為孩子們挑選一些供他們閱讀的書和文章。這些書是用最鮮明,最有趣,最引人入勝的形式來揭示穩(wěn)中有降種概念,概括和科學定義的。閱讀越多,越能引發(fā)孩子們對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的疑問,引起孩子的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而思考越多,他們看到的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而作為教師的我們,工作起來就容易多了。
當然閱讀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不是死記硬背。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主動的去閱讀,去尋找疑問的答案呢?讓孩子有疑問,這就成功了一半。作為教師的我們,讓孩子先產(chǎn)生疑問,在課堂上哪些東西要講,哪些則留著不要講完,沒有講完的東西,就是給學生留下了疑問。在生活中,哪些東西需要引導,哪些只需要幫助等。當然,前提是對學生有了充分的觀察與了解。
其次,第一次的學習很重要
。這就是說教師首先要對教材要有深刻的理解,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讓學生在學習時對所學知識不要做出膚淺的認識與理解。讓孩子們第一次學習就要學習正確的,明確知識要點。這就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及學習能力作一個充分的估計,備課時預先估計一下,在什么地方,什么知識點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錯誤,以及這個學生具體可能是誰。對任何一個可疑的地方,預先都做好詳細的設計。然后在當堂有讓學生獨立地完成作業(yè)的時間。讓學生在獨立作業(yè)中得到思考,得出概括性的結(jié)論。學會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就看出哪些孩子需要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是哪些題。讓孩子更好的學到知識。
再次,對這些孩子的評分也很重要。
評分是教育上最精細的工具之一。作為教師不應當把知識的評定作為某種孤立的東西從教育過種中分離出來。只有當教師和兒童之間的關(guān)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懷有好意的基礎(chǔ)上時,評分才能成為促合學生進行積極腦力勞動的刺激物。對待這些孩子的評分寧可少一些,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如果學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和情況而沒有能力掌握知識,就不打不及格分數(shù)。不要讓孩子感到?jīng)]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么也不行。任何時候都要不急于給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數(shù)。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沒有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如果看出孩子學習的知識還比較模糊,在他們關(guān)于所學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表象中還有些不明確的地方,那根本不要評分。應當首先設法讓他學會知識。提問題的時候應當避免提那些不需要思考的,可以從書上準確無誤的找到答案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6
六月份,我靜下心來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這本書令我深深地感到:品一本好書,如同與一位高尚的人在交談。這本書是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而寫的。
書中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較大的轉(zhuǎn)變,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教育獨到的見解,對今天的教育者來說仍然有強烈的指導意義,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談談“因材施教”的問題。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常常會面對班里很多令人頭疼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的學生,老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呢?很多教師都從學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學習了,腦子笨了,家長不配合等等;從不從自身身上找原因。
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明確提出問題后,直接了當?shù)貜慕處煹慕嵌茸隽私忉專哼@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因材施教”,教師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致的了解,如學生的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并且要利用到實際課堂中去,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能發(fā)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
在閱讀過程中,我從蘇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筆調(diào)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他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他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與你娓娓道來。
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他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我平時不應該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身的知識。
其次,“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大。讀了這本書后,我的觀念轉(zhuǎn)變了,從心底里認可了“后進生是可以轉(zhuǎn)變的”這個道理,只是認為操作起來還是會相當困難。蘇霍姆林斯基給一位后進生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的習題集》,給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閱讀的書籍,都是關(guān)于智力訓練的。也從來沒有給她補過課。
后來,這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趕上來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練的機床調(diào)整技師。蘇霍姆林斯基這樣的教育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實的基礎(chǔ)。我也從中得到啟發(fā),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要重視訓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提供動力。
另外,這本書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間洋溢出來的對學生的那種人性化的尊重與熱愛。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整天對待學生冷冰冰的態(tài)度鮮明的對比,也讓我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7
最近有幸拜讀了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使我感觸頗深,啟發(fā)匪淺。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他寫的學術(shù)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書中作者以建議的新穎形式共談了100條建議,懇切地與讀者談心,使人聽來毫無刻板說教之感,全書皆為經(jīng)驗之談,涉及教師經(jīng)常遇到的棘手問題,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讀著此書,就好像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能開闊教師的眼界,提高水平。世紀老人冰心曾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边@是一句至理名言。讀完這一百條建議我發(fā)現(xiàn)雖然現(xiàn)在教育形勢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xiàn)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像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讀后讓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讓學生熱愛美術(shù),興趣的秘密何在?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強調(diào)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做為美術(shù)教師要讓每一節(jié)課堂都能夠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愛上這個學科,才能使每個同學在課堂上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書中教育核心思想就是以人為本,我們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給每個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造的空間,以下書中給出的幾個建議,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用心學習。在學生面前揭示出一種新的東西,激發(fā)起他們在自然界奧秘面前的驚奇感;努力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然萬物的實質(zhì)及其因果聯(lián)系,在這個發(fā)現(xiàn)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
培養(yǎng)孩子對圖畫的愛好。蘇霍姆林斯基在針對培養(yǎng)孩子審美情趣上給出了幾個建議,專門組織幾次旅行,到“思維的發(fā)源地”(自然界)去,以使兒童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充滿鮮明的審美情感;一步接一步地借給兒童一些基本的畫圖技能;把圖畫用到創(chuàng)造性書面作業(yè)里去;力求使繪畫在兒童的精神生活中占有應得的地位。美術(shù)學習不只是要培養(yǎng)畫家,更重要的是要用美術(shù)的教育來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他們對美的感受力和欣賞能力以及審美情趣和態(tài)度,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個性思想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將來能夠成為有具有審美情趣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美術(shù)學習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靜下心來細細品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目光穿行于浸透了深邃哲理的字里行間,我仿佛進行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思想之旅。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著大師的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時時不忘己任,時時不忘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8
工作室開班儀式上,導師彭才華老師的贈書中赫然躺著一本《給教師的建議》,這次“名師薦名著”活動,彭老師再次帶著這本書和他17年前的摘抄,懷著赤誠的期盼,再次開啟了學員共讀的熱潮。
翻開泛黃的書頁,還有當年閱讀的痕跡。這次閱讀,奔著標題而去,《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在今時今日特別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文中講到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向區(qū)培訓班學員、區(qū)教育局視導員呈現(xiàn)了一節(jié)非常出色的課,課后他被問到:“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他回答:“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p>
一次線上培訓,朱煜老師說:“我一會還要備課,大概要花個十來分鐘?!痹u論區(qū)熱鬧起來,朱老師又道:“因為我對教材熟,對教法熟,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熟,所以我只用再看看課文就行了?!敝炖蠋熯@段話給我留下難忘的記憶。
我不禁又想起吉春亞老師聽我們上課時,邊聽課邊在電腦上整理文稿或制作課件,課后,她極少全盤推翻教者的思路,而是在此基礎(chǔ)上,迅速地整理出一條完善的教學思路。我們要求她同課異構(gòu)時,她也能很快理出兩條不同的思路。
我還想起近年來的比賽,多是采用提前24小時抽取課題的形式,在賽前緊張焦灼的夜里,備課團隊在黑暗中左沖右突,那樣的記憶實在難忘。彭才華老師在全省首屆教學能力大賽小學教育組比賽的前夜,抽到《清平樂。村居》一課,小溪長流的獨特意向,詞人小家安寧則大家安定的家國夢想,讓觀課老師嘆為觀止。彭老師一舉奪魁,他的那一夜一定不似我們這樣煎熬。
名師大家是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這就是讀書。每日不斷地讀書,讓潺潺小溪每日不斷地注入思想的大河。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廣博地閱讀,讓學校教科書變成我們知識大海里的一滴水,讓襯托教科書的知識背景越加寬廣,讓這一滴水越來越渺小,備課才能那樣輕而易舉,信手拈來。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兩套教學大綱”,發(fā)展學生思維》《談談“后進生”的工作》談到兒童的閱讀。
學習困難的兒童,他們理解和識記能力相對薄弱的,教材內(nèi)容已讓他們非常吃力,于是我們掰開了揉碎了地為他們講解教材內(nèi)容,幫他們背誦、記憶,效果并不樂觀。于是,我們繼續(xù)沿著這個方向努力,因此也讓我們陷入惡性循環(huán),他們越學不好教材內(nèi)容,我們越跟他們死磕教材內(nèi)容,我們的做法讓這部分兒童把學習僅僅局限于教材,會使他們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缺乏思考,只會讓他們學習更困難。
蘇霍姆林斯基提醒我們應該跳出怪圈,來擴大這部分孩子的閱讀視野。為學習困難的學生挑選供他們閱讀和書籍和文章,讓他們接觸到鮮明有趣且形式引人入勝的知識,讓他們的頭腦中產(chǎn)生種種疑問,產(chǎn)生思考,讓思考刺激智力發(fā)展。同時,當教科書中的知識讓兒童感到困難時,課外閱讀為教科書知識提供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同教師閱讀一樣的道理,襯托教科書的背景越寬廣,教科書的知識就越如同一滴水一樣渺小。在這個基礎(chǔ)上,教會學生達到閱讀自動化的程度,即閱讀的同時能思考,思考的同時能閱讀,為學生順利學習和智力發(fā)展提供極其重要的條件。
蘇霍姆林斯基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他不僅將整個心靈獻給學生,也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同行。在這本書中,他生動親切地講述著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分享著自己的經(jīng)驗,讓讀者感受到他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一線教師最需要的。這本書還得反復讀。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9
讀書可以充實生活,特別是讀有影響力的書。教師崗位從教多年的我,閱讀了蘇聯(lián)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深感此書的意義深遠,深感自己對教育理論、教育專著思考甚少,深感自己的底氣不足。我記得多年前閱讀過這本書,近期從新閱讀,仍感觸良多,有重新閱讀的必要。為自己定下每天讀書,充實自己的生活,也為自己在今后的教師生涯中積累更多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言行,不斷提升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專為中小學教師寫了一本《給教師的建議》,包括了教學工作、道德教育工作、教師工作方法等。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也深入淺出,通順流暢。讀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不禁感嘆雖然今天的教育形式比之他所寫的年代有很大變化,但他書中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于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我們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我們在教學中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給我們很多新的收獲與體驗。
我重點看了其中的《6、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76、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78、一個"差生"的"思維的覺醒"》《96、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書上所談到的費佳、彼嘉、巴甫里克等學生的成功教育的案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后進生我一直認為這是智力問題和一個人的品質(zhì)問題,無論是誰,無論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無濟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從理論上行得通,而實踐中要想讓一個智力有問題的人有進步有發(fā)展是不可能的,要讓一個品質(zhì)不好的人真正棄惡從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謂的“本性難移”,對現(xiàn)在很流行的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嗤之以鼻。 但蘇霍姆林斯通過多年的教育工作的實踐,和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精神生活的研究,深信:兒童學習困難,功課不及格,落后于別人,其原因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在于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 他認為:當學習困難的兒童跟能力較強的兒童在一起上課學習的時候,需要對他們加以特別的關(guān)心和有耐心。不要有一句話,不要有一個手勢使得這種兒童感到教師已經(jīng)對他的前途失掉信心。同時提醒我們:不要強迫兒童盡量長久地死摳書本,而要培養(yǎng)智慧,發(fā)展大腦,教他去觀察世界,發(fā)展兒童的智力。讀了這本書,我認為我們當教師的人應當記?。簩τ诿恳粋€學習困難的學生、不管他已經(jīng)被耽誤到了什么程度,我們都應當有愛心、信心、耐心。要相信人人能成才,特別要關(guān)心后進生的成長,但也不要把他們看得和優(yōu)秀學生一樣的能干,這樣只會越學越死,越學越笨。而要更注重鍛煉他們的思維,發(fā)展智力,為他們今后的不斷學習,不斷發(fā)展打磨“腦機器”。 正如蘇霍姆林斯所說我們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們的每一個學生選擇這樣一條生活道路和這樣一種專業(yè),它不僅是供給他一塊夠吃的面包,而且能給予他生活的歡樂,給予他一種自尊感。
現(xiàn)任班級中一名學生馬劍豪,上課不參與學習,回家不做作業(yè),熱衷電腦,思維能力較好,自稱很懶,不想學習。我與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細致入微的觀察、耐心地一對一地陪做作業(yè),溝通對一些事件的想法等,教育產(chǎn)生了一定的效果。能主動要求老師放學后留下來教他學習,改變以往對待學習的冷漠的態(tài)度。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要關(guān)注每一個個體,賞識每個孩子,特別是弱勢群體。 因為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我們應該摒棄冷眼和偏見,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真正的愛是不必聲張的,我們只要給他們多一份關(guān)愛,給他們多一些陽光,多一個笑臉。平時及時發(fā)現(xiàn),準確把握每個后進生的優(yōu)點,使他的優(yōu)點得以升華、特長得到發(fā)展,使他們感到“我也有比別人強的地方” “我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我們還要善于給他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和空間,正確地加以引導,讓他獲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變后進面貌的可能。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我們的那樣:“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書中提到閱讀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著思想的江河”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yǎng)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因此蘇霍姆林斯基也特別注重閱讀與教學之間的關(guān)系。他認為唯有閱讀才能不斷豐富我們教師的知識底蘊,提高我們教師的教學水平?,F(xiàn)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如此之快,沒有不斷的學習就沒有扎實的知識和開闊的思維,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的視野越來越寬闊,知識面越來越豐富,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不學習只能是“坐吃山空”,僅僅靠課前準備幾個小時已經(jīng)不足以自如地駕馭課堂。我們說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我們的閱讀也不僅僅是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更重要的是要把人類幾千年積累的生活經(jīng)驗和思想精髓傳播下去,讀書不僅是教師的一種喜好我覺得更是一種責任。我們應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去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讀書,使自己所從事的這種工作所需要的知識成為你所具備的知識海洋的滄海之一粟,這樣在教學生活才能應付面對一切而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會將工作當成一種負擔。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使得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還有很多,書中每一篇文章都再一次深深地震撼著我,看了后,我由衷地感嘆:“蘇霍姆林斯基真?zhèn)ゴ?,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他的書不愧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碧K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更猶如黑暗里的光明,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我要堅持每天讀一些,把書中最有用的理論摘抄下來,方便自己以后的教學。
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而我也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年華。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0
蘇老在本節(jié)中寫到了許多,我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體驗,有了以下幾點感想:
一、教師在帶領(lǐng)孩子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要使孩子獲得明確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識。
蘇老寫到:在學生的意識中,不明確的、模糊的、膚淺的表象越少,壓在他肩上的學業(yè)落后的負擔就越輕,他的思想對于以后再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準備就越充分,他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學生第一次獲得的知識是模糊不清的,那么以后他就容易在學習與其相似的知識時感覺混淆不清,或者在學習以前面的知識作為基礎(chǔ)的知識時感覺十分吃力。由此看來,使孩子在第一次接觸教材時就獲得明確的、清晰的、深刻的知識是我要努力做到的。
二、第一次教學新教材時,要力爭使每個學生——特別是學困生,都進行獨立思考,并努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材料。
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及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獨立工作如何,因為這些學生思考和領(lǐng)悟比較緩慢,為了使他們理解教材的實質(zhì),必須給以較多地事實和較長的時間(有時候,提供他們思考的事實也要跟給一般學生的事實有所不同)。一定要設法讓他獨立思考,促使他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取得哪怕一點點進步也好。
三、進行新教材的第一次教學前,教師要充分設想可能出現(xiàn)的疑難點和易錯點,進行精心備課,在正式教學時詳細講解。
蘇老在本節(jié)中提出一個目標:一定要是課堂上沒有錯誤。所以,他對任何一個“可疑的”詞,都預先加以詳細解釋。例如,語文學習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形近字,如果不在第一次學習時就給他們講解清楚,他們就會出現(xiàn)許多錯誤。教師事后再給學生糾正錯誤,學生改起來困難,教師也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所以,在第一次教學新教材時,教師就要力爭消滅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1
小萱和小嫣是一對姐妹。三歲的時候,小萱愛上了舞蹈,她跟著電視頻道的表演節(jié)目,快樂地轉(zhuǎn)著圈圈,媽媽便把小萱送到了學習舞蹈的培訓機構(gòu)。第一節(jié)課,所有的小朋友都快樂地和老師說著再見,蹦蹦跳跳地回家。第二節(jié)課,不少小朋友開始哭泣,原來練習舞蹈,伴隨著苦與痛。第三節(jié)課,有幾個小朋友扒拉著門框,死活不肯進去。但是小萱始終沒有說過一句痛,從來沒有在課室門口,猶豫過。也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后來,每周都有舞蹈作業(yè),老師早早在群上發(fā)布作業(yè),媽媽卻總是最后一天才讓小萱做作業(yè)。時間長了,小萱漸漸地也就不在主動提起做作業(yè),再后來,老師因為一個同學遲到,處罰了全班同學。小萱再也不肯去學習舞蹈了。
幾年以后,小嫣也踏進培訓班的大門,開始學習舞蹈。小嫣特別積極,每次上完課,就催著媽媽要完成作業(yè)。媽媽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小嫣的這種責任心,每次早早做完作業(yè),就把老師的評語讀給小嫣聽。
聽到這里,也許你已經(jīng)明白。沒錯,這個媽媽,就是我。我曾經(jīng)錯過了培養(yǎng)大女兒興趣的最好時機,等到小女兒也開始學習舞蹈,我開始“覺醒”了。
如果沒有讀到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種“覺醒”,也許就是我內(nèi)心的一種愧疚,一種情感的自覺。等我翻開書,讀到那些歷久彌新的語言,生活中活生生的教育實例,就和作者精辟的理論分析聯(lián)系在一起,融進了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完成作業(yè),得到老師的肯定,獲得積分卡,對一個三歲的兒童來說,就是一種思維的刺激,一種成功的歡樂,滋養(yǎng)著她,促使她愈加生機勃發(fā),積極向上去做更多的嘗試、更多的學習。作為一個媽媽,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她感受學習舞蹈帶來的精神上的滿足,讓她看到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會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在學習中取得成就,這一點,形象地說,乃是通往兒童心靈中點燃著‘想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的那個角落的一條蹊徑。教師要愛護這條蹊徑和這點火花?!彪m然我不是女兒的教師,但作為她的教育者,我何嘗不是她人生的老師。
以后的日子,我還要多讀《給教師的建議》,讓前人的教育智慧,一點一滴融入我的思想,我想成為女兒生命中“更好的老師”!
四年級的時候,小萱加入了學校的“古詩班”,每天學習三首古詩。有一天,她突然告訴我,“媽媽,我給你寫了一首詩!”
這次,我鼓勵她用一個筆記本抄正她的小詩,大聲地讀給別人聽。
我告訴她,“這是很好的創(chuàng)作,還會有更多更好的創(chuàng)作!”
以后的以后,小萱和小嫣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我也不知道。但我想,我也要學蘇霍姆林斯基,“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2
于老師說:“如果讀書不與自己、與工作聯(lián)系起來,學而不用,對我來說,讀書就失去了大半的意義。”一位教育專家也說過:“ 讀書,要和興趣相通,和工作相融,和研究方向相關(guān),和應盡的責任相連。越讀書越能體驗樂趣,越讀書也越能感悟人生。”因此在學習生活中我也逐漸把讀書變成了自己的需要,在讀書中享受閱讀的快樂。
我們常說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在學習、實踐、反思、總結(jié)中不斷成長。其中,善于思考是教師成長的推進器,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我覺得讀書要思考,否則就像吃飯不消化。我在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看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 這條建議,一看著題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經(jīng)常這樣地抱怨。一晝夜只有24小時,每天在單位工作的時間只有8小時,而且這8小時是排得滿滿的。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帶著這個問題與煩惱我仔細閱讀了這一章節(jié)。書中寫到: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這段話發(fā)人深省,讓我從本質(zhì)領(lǐng)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秘。我不應該總是抱怨沒有時間,抱怨事情太多,我應當在自己的工作中學會學習,在知識的海洋里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很多,明白了這些道理,我就應該學會把抱怨拋到一邊。
蘇霍姆林斯基不僅建議老師多讀書,也建議老師們多引導孩子們閱讀各類書籍。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閱讀不是口頭上的口號,而是要切實履行,因為孩子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而學習離不開的是讀和寫,這就可以看出閱讀的重要性了。所以要真正把這項工作做好的,讓它能成為每一個學生都喜歡做的事情,也就意味著長久的學習有了良好的閱讀基礎(chǔ)。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不僅應該鼓勵學生閱讀,而且應該幫助孩子們選擇可讀的、適合他們各自特點的書。由此可見讀書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睂τ谖覀兘處煻?,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我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而又有古人云:“開卷有益”。 看來讀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回顧自身,我以前在讀書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應該多讀書,不再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不讀書而辯解,要讓自己在閱讀中享受教育的樂趣,找到思考的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3
作為教師,在辦公室討論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當今形勢下,我們應該怎樣做教師?好多人都覺得現(xiàn)在當老師太難了,常常內(nèi)心茫然,手足無措。而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學生個體差異大,個別學生厭學等情況,對他們進行教育時,也常常覺得黔驢技窮。因此,當學校組織學習《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如獲至寶,認真捧讀獲益淺。
有句名言說得好:“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辈诲e,的確是這樣。看過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的是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值得每一位教育者認真拜讀。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多次都提到,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身的知識的儲備,使自身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屋及烏,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明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身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
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地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身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關(guān)于課堂上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蹦侨绾吸c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升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身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當我再次品讀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時,我深深地感到:面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老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身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淀素養(yǎng)。有句話說得好:“一個教師,不在于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chuàng)新教與重復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chuàng)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而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因此教育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的目的是為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個學生主動的、活潑的、健康的發(fā)展。在組織教學中把整體教學、分組教學與個別教學結(jié)合起來;在教育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的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們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兒,但每一顆都有與眾不同的可人之處。因此便更需要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去澆灌、呵護,才得以使他們健康成長。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薄郀柣拿粤鱾髦两瘢恢盍硕嗌佥份穼W子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它給予了我們各種各樣的知識,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更帶給了我們無盡的快樂。我喜歡讀書,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讀書的快樂和喜悅吧,在書的世界里,我們都是最完美的自身!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4
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之后,深深地被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所折服。他用他真摯的愛心、誠懇的話語,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鮮活的生活畫面,使我們不僅有感性的認識,更有理性的提升。讀其書,就是與這位哲人促膝交談;讀其書,就是與這位偉人平等對話;讀其書,真乃是受益匪淺哪!
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藝術(shù)和水平表現(xiàn)在是否善于把熱忱和智慧結(jié)合起來??吹竭@句話時,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動,因為我想到了我自己。
從教這么多年來,教過的學生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多年了,我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對每一個學生都是“仁至義盡”的,我自己感覺對學生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可是我逐漸發(fā)現(xiàn),學生對我是“敬而遠之”,這種“發(fā)現(xiàn)”是從我的要好的同事身上發(fā)現(xiàn)的。我這名也是一名小學教師,每次與她走在一起遇到學生的時候,學生都會與她談笑風生、親密有加。而對我,我明顯感覺到了他們的拘謹與不安。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對學生可以說是嚴厲有加、極盡愛心的,為何學生看到我那么不自在呢?真是白教他們一回了!我不禁憤憤然。我同事笑著對我說:“你的‘極盡愛心’是做到了,可是完全讓‘嚴厲有加’給掩蓋住了。你對學生來說是高高在上,學生需小心地仰視你,而我,學生只要放心地平視就行了。你呀,對學生好,也要講究點方法嘛”,看著她那洋洋得意的樣子,我不由地“怒火中燒”,可轉(zhuǎn)念一想:她說的還真有一些道理。回想自己以前,對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許”,不許犯錯誤、不許違規(guī)、不許做有損于學校的事、不許這、不許那······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有犯禁者,便會大發(fā)雷霆,怒吼聲“響徹云霄”,最后,不讓這個學生“連哭帶嚎”地出去絕不罷休。學生改了則罷,如果屢勸不改,就會悲觀地認為這個學生無藥可救了,甚至把自己氣得大有“挫敗感”的感覺。
對于教育工作,剛開始我本身的熱忱是非常充沛和飽滿的,我總是要求自己做的更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多方面的原因,我承認我逐漸在懈怠。究其根源就是方法不得當而失去了信心,信心越少,方法就越不得當,惡性循環(huán)就導致了缺少教育上的智慧,導致了學生與自己之間的距離感。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決心獻身于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孩子的弱點,如果對這些弱點仔細地觀察和思索,不僅用腦子,而且用心靈去認識他們,那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弱點是無關(guān)重要的,不應當對它們生氣、憤怒和加以懲罰?!钡拇_,學生們畢竟還是孩子,我怎能要求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犯一點點錯誤呢?怎能用要求成年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呢?蘇霍姆林斯基還說:“教師不能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過于重理智的教師,兒童不僅不喜歡,而且在他面前絕不會吐露自己的心思,教師要學會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沖動,不要屈服于自發(fā)的情緒”。顯然,一名教師即使你有再多的愛心和熱情,但如果你在學生面前用聲色俱厲來體現(xiàn),注定是失敗的。不論這個學生犯了多大的錯誤,都應當善于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不妨把溝通或?qū)ζ涮幚硌舆t一下,想想最恰當最有效的辦法,也許會事半功倍,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都易激動、講情義,只要能和他們知心交談,細膩地去觀察、去體會、去認識他們的所思所想,你才會成為他們的朋友,他們也才會愿意與你做朋友。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自從“洗耳恭聽”了蘇霍姆林斯基這位教育家的一番話之后,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教師的水平和教育的藝術(shù)。今后我還會繼續(xù)學習他的言行,探求他的思想精髓,努力求取真經(jīng)。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后感15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書中涉及很多我們教學中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用了很多的具體的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深受啟發(fā)。它可以作為一面鏡子,給人以啟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書中關(guān)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是我們在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書中的每一條建議都有益于我們開闊眼界,提高水平,下面談談給我觸動很深的幾個方面。
一、關(guān)于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
蘇霍姆林斯基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總結(jié)為三個素養(yǎng):一是教師對所教學科的深刻認識,二是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兒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
關(guān)于教師的學科素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大綱的知識應當是教師知識視野中的起碼的入門知識,是滄海一粟,而這些廣博的知識從何而來?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書中舉了一位講課非常精彩的歷史老師說他用一輩子來準備一節(jié)課的例子。作為新教師的我們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更需要讀書,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書讀得越多,掌握的教育教學的方法就越多,思維開闊了,在工作中面臨的各種困難就有辦法解決了。擁有廣博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師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為了孩子們的一生發(fā)展,也為了自己能夠游刃有余、開心工作,我們要讀書,讀書,再讀書!
關(guān)于兒童研究和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研究兒童,就要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弄清楚兒童的復雜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兒童的歡樂和憂愁,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在上課時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我們要知道,上課時我們的注意中心是學生,是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是我們新教師初登講臺常常忽略的一點,總是按照備好的教案,一字一句的認真?zhèn)魇诮滩闹R,而沒有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很累,學生也筋疲力竭,教學沒有訴諸學生的心靈。而如果教師能用語言來創(chuàng)造準確、鮮明、兒童能理解的形象,就能啟發(fā)兒童的思維。這讓我深深反思,有時抱怨學生一個知識點講了這么多遍還是記不住,其實是自己的語言表達不夠到位,今后我要精磨自己的課堂語言表達,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清晰有邏輯,備課時就要思考這樣表述學生能理解嗎?不理解時我應該用個怎樣具體的例子?
二、關(guān)于教學
我們要學會研究教學,在上課之前我們就要思考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么?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這些問題教師都應該認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這直接關(guān)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的開始。上課之初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學中靈活應變,仔細觀察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設計,課堂應該在一種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中進行,給學生最大的學習、思考、創(chuàng)造的空間。
三、關(guān)于學生
“在致未來的教師中”蘇霍姆林斯基明確的告訴我們: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學習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guān)系。兒童的學習腦力勞動是他的精神生活,是他的內(nèi)心世界,促使兒童學習,激發(fā)他的學習興趣的是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我們對待學生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了解和尊重學生。作為一名教師,很少人不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在教育中,盡管有時我們?yōu)樗麄兊某砷L付出了很多,可常常事與愿違,收到相反的結(jié)果。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他當做一個平等的人來對待,其實孩子也有自尊心。教師只有在關(guān)懷學生人格尊嚴時,教導才能成為教育,有時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學生,也可能毀掉一個學生,所以作為老師,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老師,我們一定要謹記,孩子們的學習之路剛剛開始,孩子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用學習來樹立自尊和自信,教會學生進行腦力勞動,從中感覺自己的精神力量,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第二,給“后進生”多一點愛。優(yōu)秀學生是相似的,“差生”卻各有各的“差法”。當面對差學生出問題時,我們總習慣先對他們進行批評、懲罰,然后再對其講道理,進行所謂的原則性的指導。其實處罰和枯燥的說理不能觸及后進生的靈魂,反而拉大了老師與后進生之間的距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就會充滿希望。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每個學生都是可造之材,找到了合適的教育方法,就不會有永遠的后進生。
第三,教給學生閱讀。書中的第十九條“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談到閱讀的重要性,他認為閱讀是一切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在小學里,要教會學生這樣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中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能不能順利地學習,首先就取決于他會不會有理解地閱讀。前兩天看到網(wǎng)上一則消息,談到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的高考改革,其中就有一條是突出語文尤其是閱讀在高考中的關(guān)鍵性、決定性作用,考察學生知識的寬度和廣度,即使是數(shù)學試卷,閱讀量也會增加。由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教給學生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讓閱讀伴隨學生的一生。
以上只是我在閱讀《給教師的建議》所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遠不能透視這部著作的全部內(nèi)容,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論和思想,還有待于我們通過精心地閱讀、細細地品嘗,在應用實踐中體驗、在研究探索中深入地感悟。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