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記》讀后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變形記》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變形記》讀后感1
我讀過不少名著,其中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說我前前后后看過好幾遍,對它的人士也在不斷地改變中——起初,我認為這是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個大甲蟲……那時年幼的我信以為真,也因此不敢入睡,也怕自己變成一只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于生活和職業(yè)的重壓,變成了一只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內(nèi),父母和妹妹先后對他失去耐心,他痛苦、無助、迷茫、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了。于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一絲陽光透過他的房間,找在他干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著多少現(xiàn)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發(fā)出的痛苦呼喊?。∶看慰赐?,我呆望著窗外的陽光,看灰塵飛舞,感嘆這是多么沉重的故事呀!是的,如今生活的壓力已成為所有人的負擔,而這,就是一個關(guān)于沉重的沉重的故事。
不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guān)于善良,關(guān)于同情的故事。在喧囂的21世紀中,善良似乎成了一顆無人理睬的小草,什么黑心棉,蘇丹紅鴨蛋,注水肉……比比皆是。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為曾經(jīng)父親的一句責罵就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作家筆下,我又看見了善良 ——著一種昔日的情懷。在格里高爾最痛苦時,他得到了妹妹同情和幫助;但后來又在失去這種善良死去。但如果人們給與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人們的善良的同情,他或許又會變回人……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guān)于善良的故事里,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人和事,但是,透過字里行間,是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贊成,是對善良價值的認可!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燦爛的清晨死去,或許他已經(jīng)死了很久,只是沒人發(fā)現(xiàn)??傊懒耍募胰恕暗镁取绷?,他們的生活終于因為那陽光燦爛的早晨而燦爛——但大甲蟲早死了。
記下吧,幾下這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guān)于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喧囂騷動的世界中忙碌時,想想那只死去的甲蟲,去培養(yǎng)一棵善良的小草吧 !
《變形記》讀后感2
在閱讀《小豬變形記》后,我深深地被這只充滿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小豬所吸引。這本書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講述了一只小豬如何通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尋找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故事開始時,小豬對自己的生活感到乏味和無聊,總認為做一只小豬不能滿足它的需求和欲望。于是,它開始了一系列奇特的變形之旅,試圖模仿其他動物的特征和行為,以尋找真正的快樂。然而,每一次變形都以失敗告終,小豬逐漸認識到,單純的模仿并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這個故事教會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魅力,不必去羨慕或模仿別人。做自己,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小豬雖然經(jīng)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但它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不放棄對幸福的追求。最終,它意識到做一只小豬是最適合它的生活方式,因為在泥巴里打滾、自由自在地玩耍才是它真正想要的。
這個故事還讓我意識到,幸福和快樂并不總是來自物質(zhì)的滿足或外界的肯定。有時候,簡單的享受和內(nèi)心的平靜就是最大的幸福。與其在外界尋找滿足感,不如回歸內(nèi)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時候我們會盲目地追求別人的生活方式或價值觀,卻忽略了自身的特點和需求。通過閱讀《小豬變形記》,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潛能和價值。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珍惜自己的獨特之處,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總之,《小豬變形記》是一本富有哲理和教育意義的兒童讀物。它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講述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道理:做自己,珍惜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這本書不僅適合兒童閱讀,也值得成年人反思和學習。它提醒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珍惜自己的獨特之處,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
《變形記》讀后感3
卡夫卡和格里高爾后者是《變形記》一文中蛻變?yōu)橐痪扌图讱はx的主人公,旅行推銷員。而前者則是這只巨型甲蟲的一手制造者,現(xiàn)代派文學作家,〈變形記〉的作者。
細讀《變形記》,竟發(fā)現(xiàn)以上兩位人物頗有相似之處。
同樣的無歸屬感。
這一點在卡夫卡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記傳中提到,他是猶太人,出生在布拉格,講德語,臣服于奧匈帝國,集猶太,斯拉夫,德意志民族的成分混雜于一身。如此復雜的身世,無疑使這位文壇巨匠陷入了重重的歸屬選擇中。可是事實并沒有更多的回旋余地——他最終成為孤獨流浪的游客。在一封信中,他這樣寫道:“可是我沒有祖國,因此什么也不能拋棄,而是想著如何去尋找或創(chuàng)造一個祖國?!?/p>
同樣的情形發(fā)生在格里高爾身上。他的身體發(fā)生了突變,失去了說話能力,也同時使他被排除在人類之外。因此,“他扭了扭腦袋,痛苦而憤懣地把頭挨在地板上磨蹭著”,他沒有勇氣提高嗓門讓妹妹聽到他的聲音。
同樣的陌生感。卡夫卡曾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現(xiàn)在我在自己家里,在那些最親近的,最充滿愛撫的人們中間,比應該陌生人還要陌生。”
陌生,就是當看到一盆水時,天真無邪地認為是一盆液態(tài)玻璃。
同樣但卻又相反的情形發(fā)生在格里高爾身上。同樣,是因為他倆都與陌生有著瓜葛,只是卡夫卡對別人陌生,而格里高爾則陌生于別人——這是相反之處。
他(格里高爾)到處碰壁,先是嚇著了秘書主任,然后又遭到父親的攻擊,最后,連一向關(guān)心他的妹妹竟也開始表現(xiàn)得不友好。莫大的陌生感讓他的心理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擊。心理的創(chuàng)傷成為格里高爾最終死亡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孤獨感。
“實際上,孤獨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對我極大的誘惑?!薄ǚ蚩ㄕZ。
“因為家人忽視自己而積了一肚子火。”——格里高爾。
很顯然,卡夫卡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情緒,文如其人,莫不如是。
《變形記》讀后感4
《小豬變形記》是一本很好看的故事書,它講的是一只可愛的小豬,當它覺得煩惱無聊的時候,它想辦法去尋找快樂。當它看見一只長頸鹿的時候,很羨慕它一伸長脖子就能吃到樹上的葉子,于是就回家做了一對高蹺,踩上高蹺想把自己變得像長頸鹿一樣高。做長頸鹿失敗以后,它也不灰心,又快樂的去扮演斑馬、大象、袋鼠、還有鸚鵡,它想盡了各種辦法,但最后都不成功。為什么呢,因為它發(fā)現(xiàn)還是做小豬比較快樂,做小豬可以在泥巴里打滾,滾得越臟心里越快樂。
我覺得這只小豬很勇敢,它會想辦法去尋找快樂,不管別人怎么嘲笑它,它也不灰心。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不用刻意去模仿別人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
也許這只小豬接下來還想變成猴子、兔子、小熊、孔雀……也許還想變成我們?nèi)祟惸兀?/p>
今天下午我們小梅花班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你們猜她是誰?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原來是陳宏霖的媽媽來給我們小梅花講故事了!
她給我們帶來的是《小豬變形記》。
我非常喜歡聽她講故事,因為她和我們宋老師講的都非常好,感情豐富,一會是小豬,一會是長頸鹿,一會又變成了斑馬,……
這個故事講的是小豬非常羨慕其他動物。
所以它踩著高蹺變成了長頸鹿。他對斑馬說:“瞧,我是一只了不起的長頸鹿?!笨墒窃捯魟偮?,他就撲通摔倒了。
接著他又回家把顏料涂了全身,又變成了斑馬,他又去給大象炫耀了,大象一下子就識破了他的詭計,用長鼻子吸了很多水給他一洗澡,顏料都消失了。
他回到家又經(jīng)過改裝,用大樹葉當耳朵,用長長的管子來當他的鼻子??墒且驗橐粋€“阿嚏”“鼻子”竟然掉在地上了。
接著又找了兩個彈簧綁在了腳上,又去學袋鼠跳了,這次他一跳,竟然把他都掛在了樹上。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他又想變成小鳥了。這次他有沒有飛起來,“撲通”他掉在了泥土里。
他在泥土里打著滾兒,快樂極了!這時他想:還是做自己,最幸福!
所以,我們不能事事學人家,自己要有自己的特點,要做獨一無二的我!
《變形記》讀后感5
或許是我看多了港臺暴力片,或許是聽的太多英雄血淚交織的故事,或許是殺人如麻,且不償命的網(wǎng)絡(luò)游戲玩的太多,使我總感到人間真情難覓,可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
近幾天,我看了一個叫《變形記》的節(jié)目,它深深觸動了我。
恍惚間,我覺得我與節(jié)目主角魏程有著類似的不堪回首的生活經(jīng)歷。兩年前,我和幾個“俠義哥們”學會并愛上了網(wǎng)絡(luò),它成了我的一種追求,以至于達到一種癡迷程度。每天沉迷于那個虛幻。神奇。使人滿足的世界,不能自拔,學習也是人在教室心在網(wǎng),慢慢地一落千丈。從那時起,我花錢毫無節(jié)制,對家長的態(tài)度也變得冷漠,甚至學會了抽煙,喝酒等惡習。父母因此把我送往峪宏學校,希望來改造我。起初我悶得慌,甚至有些邪念,可漸漸發(fā)現(xiàn)接近網(wǎng)絡(luò)已沒有可能,所以心又回來了,可“烙印”卻沒有減退,往往還是心不在焉,可《變形記》其中幾個鏡頭讓我落淚,心中也恢復了平靜。
鏡頭是高爸聽說魏程想去黃河,便彎下腰,從一只破舊的布鞋中取出一個疊得厚厚的塑料袋,他用長滿老繭的手取出一把皺皺的毛票,共20元。高爸說這是他多年的積蓄。20元!20元!20元在魏程的生活中只是一天的零用錢,而20元卻讓高爸攢了多年,魏程在推遲過程中哭了,我的眼眶也濕了。那20元毛票,它實際的面值并不大,可它的作用重大,是它讓魏程悔改了惡習,是它喚浪子回頭。我看了這個鏡頭,忍不住扭過頭用手拭淚,我不光是在拭淚,而且也在面壁思過,躲避心靈與人性的譴責!那天晚上,我徹底改了,我定了人生目標,改變了人生的軌道,那時我心中說:“網(wǎng)絡(luò),一個荒唐而離奇的笑話!”
看過節(jié)目的那天晚上,我一夜都沒睡好。我在溫暖地被窩中又哭了,我掉出了悔改與洗濯自己心靈的淚!我使勁抹干了淚,微微笑了一下,心中恢復了平靜,說道:“浪子回頭金不換!”知錯就改,明天,依然充滿陽光!
《變形記》讀后感6
最近讀了卡夫卡的變形記,很喜愛這部作品的風格。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變形記》主要寫了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公司破產(chǎn)、全家處于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當一個人被人依靠時,他與別人的關(guān)系自然會處于正常狀態(tài)。但格里高爾一夜之間成了大甲蟲,父子關(guān)系、母子關(guān)系、兄妹關(guān)系忽然間發(fā)生了極大的轉(zhuǎn)變,顯示出一幅極端自私、冷漠、殘酷、無法溝通的可怕圖景,親情、倫理之情蕩然無存。而小說的結(jié)尾更是耐人尋味的。哥里高爾在掙扎中死去了,生活又變回了原來的模樣。一家人就這樣忘記了一個曾經(jīng)和他們一起生活的一個人。這么輕易的就忘記了一個人。而他,自始至終都只是被別人利用,有用的時候或許還有存在的價值,然而當他沒用了,人們便拋棄了他這個負擔,他,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多余人罷了。
這篇小說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人性的壓迫,是人們無法生存下去,最終只能在社會的壓力下變形,其實與其說是社會讓他“變形”,不如說是他自己選擇了“變形”。擺脫自己的人形,逃離人的世界,這在格里高爾而言完全是為了不再繼續(xù)昨天的噩夢。于是,格里高爾異化了。可是這種方式并沒有使得格里高爾的命運走向期待的幸福,走向光明,相反加速了他的滅亡。格里高爾也和甲蟲一樣,只能無奈地面對這悲慘的結(jié)局。他們講述著痛苦,闡釋著 痛苦,躲避著痛苦,然后陷入到更深的痛苦中。越是生存得痛苦,就越是不知道抵抗,只想躲避,隱藏自己。在這樣不能中意的環(huán)境里,選擇了最弱的方式——躲避,來求得臨時的心理安靜。
我們不禁為書中主人公的悲劇命運而感到難過,不斷感傷,社會的壓力無形之中可以改變許多,過去的社會如此,現(xiàn)在的社會也是如此,人們每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學習,工作,生活。房子,貸款,越來越多的人被社會打敗,向社會屈服,社會是無法改變的,那么我們就應該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不斷的適應社會,這樣才能夠生存下去,而不是被社會的壓力打敗。
同樣悲傷的是家人對他的態(tài)度,僅僅是一個掙錢的工具罷了,失去了利用價值便選擇拋棄,在現(xiàn)實中感情是如此的廉價,不禁讓人感慨。
《變形記》讀后感7
看了《變形記》以后,我覺得有種黑色幽默的悲哀,這讓我想起最近一篇引起廣泛爭議的美國新聞報道,現(xiàn)實中一位女植物人在丈夫的請求下被法院判處安樂死,執(zhí)行時遭到了大批美國人民游行反對,他們認為法律沒有權(quán)利在沒有經(jīng)過植物人自己同意就判處其安樂死。此時,女植物人的彌留之際,她心里也象那只大甲蟲一樣釋然嗎?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她還算不算是一個人,是否她的家人也會如大甲蟲死時那樣由衷的覺得快樂,好象沒有,但是顯然美國人民憤怒了。他們不管女植物人家庭承受的苦難,他們只相信人的生命是不可以被任意剝奪的,女植物人是否還是生存的權(quán)利和價值?
這也是《變形記》要回答的,如果人變成甲蟲,那么它還有生存的權(quán)利和價值嗎?他還是一個人嗎?回答恐怕是否定的,他已經(jīng)不再能為這個家庭帶來財富,不能承擔他的責任,甚至不再能說話,他只能默默的傾聽,羞怯的張望等待著家人對它的判決。它的家人最后再也不能承受這種沉重的壓力和打擊,而打算把它拋棄,而它提前的夭亡,也解除了家人最后的顧慮和心理負擔。沒有人為它唱一首挽歌,沒有人記得它曾經(jīng)是一個人?,F(xiàn)實就是這樣無情,即使是人間的至愛,最真切的親情也無法挽回一個人的沉淪。人生活在世上,當無法承擔做為人的義務(wù)時,也同時失去了他作為人的權(quán)利,即使他曾獲得家人最初的同情,但最終將被無情遺棄,這不是個別家庭的冷漠,而是人性一次真正的裸露。
相對溫暖的家庭尚且如此,社會恐怕對這種個體的不幸遭遇會更加殘忍,他們會把他送進實驗室,每天對他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而且會引起無數(shù)的眼睛好奇地逼視他,無數(shù)張嘴巴無休止的討論他,他生命的每一秒種將暴露在慘白是日光燈下,直到他死去還要被制成標本供后人研究。他作為人的資格和尊嚴被完全忽視了,沒人在乎他心里的感受,群體只在乎他們的好奇心可以獲得滿足,他們擁有做為幸運者的活生生的見證。
大甲蟲,你還有眼淚嗎?你的心是否總在失聲的痛哭?這個世界上真正愛你的,永不遺棄你的是什么?它在哪里?希望死亡能給你幸福的解脫。
《變形記》讀后感8
讀完此文,感受很深。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了解了關(guān)于卡夫卡這個人。他對人的弱點了解得太清楚了,常常被人認為“與十九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差異只在于寫作手法的怪誕不經(jīng)。
小說講述的是人變蟲的故事。格里高爾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驚慌而又憂郁。父親發(fā)現(xiàn)后大怒,把他趕回自己的臥室。格里高爾變了,養(yǎng)成了甲蟲的生活習性,卻保留了人的意識。他失業(yè)了,仍舊關(guān)心怎樣還清父親欠的債務(wù),送妹妹上音樂學院。但是,一個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贅。父親、母親、妹妹對他改變了態(tài)度。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掙錢,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妹妹最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又餓又病,陷入絕望,“他懷著深情和愛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頭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絲氣息”,死了。父親、母親和妹妹開始過著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新生活。格里高爾自始至終關(guān)心家庭、懷戀親人,但是親人最終拋棄了他,對他的死無動于衷,而且決定去郊游。
小說用許多筆墨寫了變形后格里高爾悲哀凄苦的內(nèi)心世界,格里高爾雖然變成了甲蟲,但他的心理始終持續(xù)著人的狀態(tài),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大甲蟲時的驚慌、憂郁,他思考家庭經(jīng)濟狀況時的焦慮、自責,他遭親人厭棄后的絕望、痛苦,無不展示了一個善良、忠厚、富有職責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明白和理解的心理。只是這種愿望最后被徹底的絕望所代替,彌漫在人物心頭的是無邊的孤獨、冷漠與悲涼。
小說描述了一個真實而荒誕的世界,有些奇妙但又讓讀者很感興趣去讀,作者在整體荒誕的情節(jié)中運用了細節(jié)真實和心理真實的手法。寫甲蟲的行動,是貼合甲蟲的習性的;寫甲蟲的思想感情,是貼合格里高爾這個人的言行邏輯的;寫親人的變化,也是貼合社會生活的。
作者描述這種人情反差,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對人的異化,致使親情淡薄,人性扭曲?!蹲冃斡洝返闹黝}具有強烈的批判性。
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于絕境。我認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無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規(guī)律是無情的。
《變形記》讀后感9
昨晚,乘著雨后的涼爽,捧起塵封許久的《外國中篇小說百年精華》,隨意翻了幾頁,便翻到了弗蘭茨??ǚ蚩ǖ摹蹲冃斡洝?,題目很怪異,有點像科幻小說,但通篇讀下來,除了作品運用了想象的手法,實則與一般意義上科幻小說的寫作手法和敘事方式并不一樣。雖然小說的風格怪異,甚至有點荒誕,卻留給讀者無限想象和思考的空間。
表面看來,小說主人公格里高爾是因為變成一只甲蟲而為人屏棄,最終在孤獨中死去。而在我看來,主人公真正的杯具不是變成一只甲蟲,而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當格里高爾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fā)現(xiàn)了自我身體的變化,在最初的驚訝和慌張之后,更加使他郁郁不悶是為了替父親還債,為了讓妹妹讀音樂學校,拉小提琴,為了負擔起當長子養(yǎng)家糊口的職責而“單單挑上這么一個累人的差使”——旅行推銷員,長期日夜顛倒的作息制度,毫無起色的人際關(guān)系,不被重視的社會地位,相比較于變成甲蟲的事實,格里高爾疲于奔命的生活現(xiàn)狀更令他沮喪。小說的大部分筆墨用于描述主人公在變形后,周圍人對他態(tài)度的變化,以及他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變形前的生活只是經(jīng)過主人公的心理獨白講述出來,筆墨不多,卻能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一個小人物的艱辛、無奈。
變成甲蟲之后的格里高爾從一開始害怕嚇著自我的家人,自卑地蜷縮在沙發(fā)下,還用白布遮住自我丑陋的身體,到之后由于逐漸被人遺忘,連善良的妹妹也懶得打掃他的房間,漸漸地連人應有的最基本的廉恥心也沒有了,變得漠然、麻木,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和期望?;蛟S從變成甲蟲的那天起,格里高爾想恢復原樣的愿望早已被現(xiàn)實生活的不如意擊退了,即使因逃出房間遭父親毒打,抑或是被人遺忘,會萌生重返人類世界的愿望,但這種想法畢竟是曇花一現(xiàn),對現(xiàn)實世界的自我逃避是導致格里高爾悲慘命運的罪魁禍首,他躲藏在甲蟲的身軀下,旁觀著人類世界的悲歡離合,寧愿被當作怪物被人遺棄,也不幻想著重返人類世界。
如同一千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人對卡夫卡《變形記》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或許這就是大師級別作家的過人之處。
《變形記》讀后感10
卡夫卡和格里高爾,后者是《變形記》一文中的主人公,他是一個旅行推銷員,突然發(fā)生了蛻變,變成了一只巨型甲殼蟲。而前者則是這只巨型甲蟲的創(chuàng)造者,他是一位現(xiàn)代派文學作家,也是〈變形記〉的作者。
細讀《變形記》,竟發(fā)現(xiàn)以上兩位人物頗有相似之處。
同樣的無歸屬感。
這一點在作者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記實中提到,他是一個混血的人,出生在一個多民族的城市,使用德語,生活在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帝國中。這樣復雜的身份背景無疑讓這位作家陷入了舉棋不定的狀態(tài)。然而事實并沒有給他更多的選擇余地——他最終成為了一個流浪者。在一篇信中,他曾寫道:“我沒有一個明確的家園,所以我不能放棄任何東西,而是一直在尋找或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園。”
同樣的情景出現(xiàn)在格里高爾身上。一種突變發(fā)生在他的身體上,導致他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也使得他被排斥在人類之外。因此,他扭動了脖子,在痛苦和沮喪中將頭摩擦在地板上,但他沒有勇氣提高聲音,讓妹妹聽到他的呼喊。
同樣的陌生感。馬克思曾在他的筆記中寫道:“此刻我置身于親友之間,那些最熟悉、最溫柔的人們當中,卻感到比與陌生人相處還要陌生?!?/p>
陌生,就是當看到一盆水時,天真無邪地認為是一盆液態(tài)玻璃。
卡夫卡和格里高爾的故事中都發(fā)生了類似但相反的情況。他們之間的差異在于,卡夫卡對陌生人感到陌生,而格里高爾則是別人對他感到陌生——這是他們之間的相反之處。
格里高爾四處碰壁,一開始嚇到了公司秘書主任,接著又遭遇父親的攻擊,令他心力交瘁。最讓他沮喪的是,連一向關(guān)心他的妹妹也開始對他不友好了。這樣的陌生感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落,給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打擊。這場心理創(chuàng)傷最終成為了導致格里高爾死亡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孤獨感。
“實際上,孤獨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對我極大的誘惑。”——卡夫卡語。
“因為家人忽視自己而積了一肚子火?!薄窭锔郀枴?/p>
很顯然,卡夫卡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情緒,文如其人,莫不如是。
《變形記》讀后感11
卡夫卡著選自《卡夫卡短篇小說選》隨后,他們?nèi)艘黄痣x開住所,坐上電車到郊外去,好幾個月來他們沒有一同出過門了,暖暖的陽光照滿車廂,車廂里除了他們沒有別人。
他們舒適地靠著椅背談?wù)撝鴮ξ磥淼恼雇?,他們發(fā)現(xiàn),仔細想事情并不算糟,因為三個人的工作都相當不錯,特別是以后還會有發(fā)展,關(guān)于這些事他們彼此間原先就沒好好談過。品評:難于想象,薩姆沙一家剛剛失去一個成員:格雷戈爾,雖然他擁有甲蟲的軀殼——但他們顯然平靜得有些過分,讓人覺得沒有一絲人情味。但從《變形記》的全文看來,這一情節(jié)卻全無突兀之感,因為它在荒謬之中卻有一絲幽默的意味,更重要的是,全文的連貫性,情節(jié)的穿插,無不是精心設(shè)置的結(jié)果。
卡夫卡并非美學家,他的身上褪去了浪漫主義的文藝風格,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審視與對心理的剖析。格雷戈爾——也就是那個后面所謂的死亡的甲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所扭曲的應當是社會層面上的形象,因為從生理學角度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卡夫卡筆下什么是不可能的呢?他所追求的乃是精神上的契合。而對薩姆沙一家的描寫恰恰突出了一種歪曲的意識,因為格雷戈爾所變的僅是一種形態(tài),而家人的想法卻從根本上發(fā)生了變化。格雷戈爾·薩姆沙所變?yōu)樾?,而人們的意識所變卻不只在于外部。
從同情到厭惡直至拋棄,其實質(zhì)是一種私欲的膨脹。人們對于這只可憐的甲蟲沒有掩飾地蹂躪,撕下臉皮地對付它——這種無稽之談卻像是暗示,人們在野獸面前似乎更像野獸。而面對同類,卻隔著面具微笑。這樣的諷喻無疑是辛辣、一針見血的,而卡夫卡正是以這種虛妄化的寫作手法,用其獨特的風格,贏得了西方的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代宗師的地位。
不以思、情取勝,《變形記》的成功就在于此。它之所以閃爍,是因為四周沉沉的天幕下,應當有另一種聲音。所以說,我們理應感到慶幸:甲蟲,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位德語作家的創(chuàng)造,啟蒙了后世之風。
《變形記》讀后感12
讀完此文,感受很深。在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了解了關(guān)于卡夫卡這個人。他對人的弱點了解得太清晰了,常常被人認為“與十九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差異只在于寫作手法的怪誕不經(jīng)。
小說講述的是人變蟲的故事。格里高爾發(fā)覺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驚慌而又憂郁。父親發(fā)覺后大怒,把他趕回自己的臥房。格里高爾變了,養(yǎng)成了甲蟲的生活習性,卻保存了人的意識。他失業(yè)了,照舊關(guān)懷怎樣還清父親欠的債務(wù),送妹妹上音樂學院??墒?,一個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贅。父親、母親、妹妹對他改變了態(tài)度。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掙錢,忍受不了格里高爾這個負擔。
2 妹妹終于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爾又餓又病,陷入無望,“他懷著深情和愛意想他的一家人”,“然后他的頭就自己垂倒在地板上,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絲氣息”,死了。父親、母親和妹妹開始過著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新生活。格里高爾自始至終關(guān)懷家庭、懷戀親人,可是親人最終拋棄了他,對他的死無動于衷,而且決定去郊游。
小說用許多筆墨寫了變形后格里高爾悲傷凄苦的內(nèi)心世界,格里高爾雖然變成了甲蟲,但他的心理始終保持著人的狀態(tài),他忽然發(fā)覺自己變成大甲蟲時的驚慌、憂郁,他考慮家庭經(jīng)濟狀況時的焦慮、自責,他遭親人厭棄后的無望、痛苦,無不展示了一個善良、忠厚、富有責任感的小人物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的心理。只是這種愿望終于被徹底的無望所代替,布滿在人物心頭的是無邊的孤獨、冷漠與悲涼。
小說描述了一個真實而荒謬的世界,有些奇異但又讓讀者很感興趣去讀,作者在整體荒謬的情節(jié)中運用了細節(jié)真實和心理真實的手法。寫甲蟲的行動,是符合甲蟲的習性的;寫甲蟲的思想感情,是符合格里高爾這個人的言行邏輯的;寫親人的變化,也是符合社會生活的。
作者描寫這種人情反差,揭示了當時社會生活對人的異化,致使親情淡薄,人性扭曲?!蹲冃斡洝返闹黝}具有強烈的批判性。
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于絕境。我認為,格里高爾變成甲蟲,無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規(guī)律是無情的。
《變形記》讀后感13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改變孩子惡xxx藝節(jié)目??春笳娴母杏X不錯,現(xiàn)在的社會,每個家庭基本都是一個孩子,因此在家里孩子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爸爸媽媽疼,爺爺奶奶愛,外公外婆寵。因此很容易讓小孩養(yǎng)成一些不良習慣。
在我看的這一期節(jié)目中,就是這樣一個嬌生慣養(yǎng)的小孩,在家里就是個小皇帝,爸爸雖然很嚴厲,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打,但是孩子進入初中了,而且體型比父親還高大,爸爸也不能再打,母親有時候都怕他。在家里就是個小霸王,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都敢罵,父母已經(jīng)認識到孩子的不良習慣,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改變,因此就讓孩子參加了這個節(jié)目,讓別人幫他管教孩子。在劇中,當孩子們被送走的時候,父母淚流滿面,哪個父母愿意讓孩子受苦,哪個父母愿意讓孩子遠離自己?
但是劇中這個孩子卻一副很不在乎的樣子,還覺得父母的哭泣給自己丟臉。
在偏遠山區(qū)的一星期變形中,真的發(fā)生了一些讓這個滿身惡xxx子改變的事情,我不知道這是編劇編造的還是是真實的,但不管是哪種情況,()最終這個孩子確實變好了,懂得珍惜父母的愛,懂得回報父母的愛。這就是“教育”。
教育難到真的只是要傳授孩子們知識嗎?“教”是傳授知識傳授道理,“育”卻是育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老師都做到了“教”,但是卻做不到“育”。
我們可以想想在劇中的這個小孩,他平時在班里的表現(xiàn),他是誰都不在乎,誰都敢頂撞,課想上就上,不想上就出去玩,當堂和老師頂撞,把好幾個女老師都頂撞哭了。你說這樣的孩子我們教他知識,他能聽嗎?他會有什么收獲嗎?
我們平常都說要“因材施教”但是對于這樣的孩子,大部分老師卻是棄之不顧,讓其自生自滅。
我們的教育真的要改變了。這本應該是學校的事,但現(xiàn)在卻成了綜藝節(jié)目。我不知道xx這樣一個節(jié)目的目的事什么?宣揚社會的功德還是宣揚教育的無能。
《變形記》讀后感14
《變形記》是一篇短篇小說,是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著作。
小說的主人公格雷高爾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銷員,長年累月到處奔波,努力賺錢養(yǎng)活家人。在一個普通的早晨,他從不安的睡眠中醒來,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這時更令他深感不安的倒不是自己身體的奇怪變化,而是沒能按時趕火車去上班。他的父母和妹妹看到他在早晨7點之后還沒有走出自己的房間,都感到極度驚訝。然而,盡管他竭盡全力,也沒有成功起來。隨后,公司里的經(jīng)理親自登門詢問他遲到的原因,并且威脅說,如果再不立即去上班就開除他。在家人和公司經(jīng)理的催促下,他掙扎著起床去開門,可是他的身體變化越來越大,起初還可以說話,但終于完全喪失了人的聲音,整個人徹底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他的新形象嚇跑了經(jīng)理,幾乎嚇昏了母親,于是被父親粗魯?shù)挠檬终融s回了自己的房間。從此格雷高爾被關(guān)在自己的房間,因為家人看到他的感覺只有恐懼和厭惡。他成為家人中的丑聞,成為親人們的累贅。格雷高爾心里仍然希望自己能夠好起來,重新?lián)斊痧B(yǎng)家的責任,但是由于他一直沒有任何起色,家人不能容忍他了,妹妹公然宣稱人不能和動物生活在一起,而他也由于長期不吃東西,最后悄然死去。
《變形記》的故事告訴我們,當家人發(fā)生變故的時候,我們要勇敢面對,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幫助他,而不應該覺得他是累贅而去拋棄他。反觀格雷高爾,當他在早晨醒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一只甲蟲后,腦子里想的仍然是自己的差事,想著家人,而不是自己所遭遇的厄運本身。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充滿了對家人的熱愛,一直希望重新好起來去承擔養(yǎng)家的責任,去幫助家人實現(xiàn)他們美好的愿望。
通過讀《變形記》這篇小說,我也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格雷高爾一樣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在遭遇困難面前,不被困難所打到,首先想到的還是自己的責任?!蹲冃斡洝肥且黄艹龅亩唐≌f,我建議大家去讀一讀。
《變形記》讀后感15
我讀過不少書,其中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說我前前后后看過許多遍,對它的認識也在不停地變化之中——起初,我認為這是一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甲蟲……小小的我也嚇得不敢入睡,怕自己也變成一只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于生活和職業(yè)的重壓,變成了一只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中,父母和妹妹先后對他失去了耐心,他痛苦、無助、迷失、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于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燦爛的早晨,當一絲陽光透入他的房間,照在他干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著多少現(xiàn)代人因為生活的巨大壓力發(fā)出的痛苦呼喊?。∶看慰赐?,我都會呆望著陽光,看灰塵飛舞。這是怎樣沉重的一個故事呀!是怎樣被卡夫卡嵌在白紙里的呀!我無聲地呼喊……是的,生活負擔終于成為現(xiàn)代人的通病,而這,正是一個關(guān)于沉重的故事。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guān)于善良,關(guān)于同情的故事。在喧囂的二十一世紀中,善良似乎已成了一棵無人理睬的狗尾草,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為父親的一句責罵就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人的筆下,我終于重拾了善良——這一種昔日情懷。在格里高爾痛苦的時候,他得到了妹妹的同情;而后來,又在失去了這種善良的同情的時候,他死去了。但是,如果人們給予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家人和其他人善良的同情和關(guān)懷,或許他又會成為……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guān)于善良的故事里,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故事,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人和善良的事,但是,透過字里行間,我們看到的是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稱贊,是對善良價值的認可!
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樣燦爛的一個早晨死去了,或許他已經(jīng)死了很久,只是沒有人發(fā)現(xiàn)??傊?,他死了,但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的生活終于因為那個陽光燦爛的早晨而燦爛;但甲蟲死去了。
記下吧,記下這樣一個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guān)于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喧囂騷動的世界中忙碌的時候,想想那一只死去的甲蟲吧,去養(yǎng)育一株善良的狗尾草吧。
真的,感謝卡夫卡,感謝他為善良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