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后感精彩電影影評_建國70周年獻禮心得體會
《攀登者》講述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fā)起沖刺,完成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15年后,老隊員帶領新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但是這次要面臨的現(xiàn)實更加殘酷,是生與死的挑戰(zhàn)……希望以下的觀后感對您有所幫助!
《攀登者》觀后感一
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吳京領銜的再一部主旋律電影《攀登者》即將上映,這段時間圍繞這部電影最火爆的新聞是下面這條:
“豆瓣還未上映便有2000多條差評;吳京究竟得罪了誰?”……
類似此番的言論,甚囂塵上,然而我并不知曉第一次爆出兩千條的網(wǎng)友或某媒體,真的去數(shù)過?
目前《攀登者》在豆瓣屬于未上映電影系列,只開放了“想看短評”,并無直接的百分比區(qū)域直接區(qū)分差評還是好評,故而在目前5000余條的評論中,如果真的想確定是否屬于差評,唯一的辦法只有逐個去甄別內(nèi)容,并記錄數(shù)據(jù)。
我們先不說這其中的毅力,以及是否真有人去做。
我們只看現(xiàn)有情況。
在目前的評論中我們放眼望去的,多半都是“期待”和“想看”,以及“相對中肯的褒獎性評價”。換言之網(wǎng)友對這部電影大多都很期待,又何來的近半之數(shù):集體抨擊《攀登者》?
“豆瓣”因為《流浪地球》事件的發(fā)酵,已經(jīng)逐漸從過去的權威性影評平臺降級為“功利性”的打分平臺,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這次《攀登者》的鍋,不明不白的直接甩給“豆瓣”,有點過早。
我們再說回“豆瓣”想看短評中,屬于差評的那一小部分,如果你真的去看了短評,你會發(fā)現(xiàn)差評基本分成了兩種:極少數(shù)“無腦差評”,類似于“我不管,反正就是差評”;以及另一部分“有邏輯性的差評”,類似于“某某某參加的,我不愛”、“是他導演的,我很擔心”。
而關于后一部分中,集中的焦點其實不在章子怡,不在吳京,而在導演。
是的,很大一部分人集中的焦點是在導演李仁港身上(《攀登者》的導演不是吳京),而李仁港是誰,其實不用太多介紹,因為對于那些能夠把“李仁港作為崩盤最大可能”這一點的人,其實他們都是??措娪埃⒎浅A私怆娪暗娜?,否則他們又怎會知曉已經(jīng)不怎么出名的李仁港。
2014年,是李仁港導演生涯的分水嶺。
正是在2014年及之后的歲月中,李仁港接連出手的3部電影,讓影迷給他安上了一個“爛片導演”的稱號。
這三部電影分別是《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李仁港監(jiān)制)、《天將雄獅》(李仁港編導)以及《盜墓筆記》(李仁港執(zhí)導)。
李仁港生涯之中執(zhí)導的電影,10部之中至少有8部為動作類型電影,純愛情或純喜劇電影的占比極少,這與李仁港自幼習武,并熱愛國術有很大關系。
而上面所說的三部電影,除《盜墓筆記》偏玄幻外,另兩部同樣充斥了大量的“動作元素”,而較為可惜的是除了動作場面的精彩外,這三部電影,在劇情的豐滿程度和邏輯流暢度上都有很大問題,即使《老男孩》與《天將雄獅》的票房成績均很不錯,但也掩蓋不了電影本身質(zhì)量的差強人意。
“無厘頭”、“造型雷人”、“圈錢”是這幾部電影最多的評價。
所以因為這三部電影的“輝煌戰(zhàn)績”,而擔心《攀登者》倒也是有理由的。
但,2014年之前的李仁港其實很贊。
他除了優(yōu)秀的動作設計以外,劇情層面同樣塑照的極度豐滿,最近的代表作便是2011年編導和監(jiān)制的《鴻門宴》,以及2010年執(zhí)導的《錦衣衛(wèi)》,這兩部電影在近些年的古裝武俠電影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份量,尤其電影《鴻門宴》的劇情架構極其龐大,各個環(huán)節(jié)銜接的幾無漏洞,這是一部以“懸疑燒腦”為主的非動作電影。
而如果把時間再往前推,1996年的《黑俠》、2000年的《阿虎》……
所以李仁港曾經(jīng)也拍過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他如今的執(zhí)導水準?我們已經(jīng)無法衡量。
但距離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盜墓筆記》已經(jīng)過去了三年,三年未出手的李仁港,究竟會把《攀登者》帶向怎樣的一個境界,我們只有期待以及一點點的擔心,其中最擔心的是“飛碟帽”。
《攀登者》觀后感二
在網(wǎng)站上看見有一篇文章說差評有一千多條。專門上來看了看,沒有見什么差評啊。別的先不說了,一般情況下,觀眾最在乎的就三點,視效、劇情和演員。
視效所有人都可以放心了,看看花絮的取景,你還需要懷疑視效會有問題嗎?那都是特么真的。我想大多數(shù)喜歡看電影的觀眾都應該知道,好的特效都是虛實結合。其實只要實的這部分做好了,添加虛的那部分就只是起到點綴的作用了。
第二點劇情,首先是真實事件改編,有底子在。再一個肯定是請了相關專業(yè)人士做了指導的。所以也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第三點演員。這個已經(jīng)沒什么可懷疑的了。章子怡在中青年女演員中真的可謂是頂峰級了。 張譯也還算不錯,另外三個感覺一般。不過也還好了。沒有那種會讓人出戲的爛演員。在這里可能有人要噴我了,我為什么要覺得吳京的演技一般。那就是個人的感覺而已,你沒必要在乎的,你喜歡你盡管吹你的就行了,別來這里當傻狗亂叫。反正老子是一個都不粉。連梁家輝那種神級演技我都不粉,所以某某某的粉絲少來給老子扯淡。
所以以上三點都沒問題,那就肯定不會是爛片了。因為觀眾最在乎的三個都解決了。那么唯一的問題是什么?導演。我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怪喜歡用香港導演的,也不知道這導演的對大陸文化,特別是那個時期的文化了解程度有多高。他到底是會拍成寫實風格還是戲劇風格也不知道。預告片中是兩種感覺都有??催^他近幾年的作品我感覺就是一般,不爛也不好看。不過早些年的《阿虎》和《黑俠》是真的好電影。豆瓣評分估計是被前些年那些愛裝文藝逼的二貨給搞底了。
不過我倒不期待這片。我感覺這片可能會比較像《絕命海拔》。當時看了那個片,幾乎無感,拍的幾乎快成紀錄片的感覺了。可能是對這類題材不感冒。國內(nèi)拍這個的原因估計是因為人家老美都拿中國元素拍一下,我們自己怎么不也拍一個。
總之一句話,絕壁不是爛片。如果你對此類片不感興趣,自己別去看就行。但不要去瞎幾把黑。當然我也很可能不會去看,那是因為不合我口味。那些真心喜歡的朋友,我覺得應該去。絕對不可能爛。
《攀登者》觀后感三
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這部通過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的真實故事改編得獻禮70周年的電影,在西藏實地取景拍攝的。珠峰,神圣神秘的地方,一個人人都想爬上但卻讓很多人夢斷與此的地方,真的超級期待電影出來是什么樣!看了很多網(wǎng)上給差評的點評,想說未知全貌,不予置評!各位請先去電影院看了后再來點評。
《攀登者》觀后感四
《攀登者》電影的原型史實介紹,轉自鄧鉑鋆。 中國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戰(zhàn)氣氛最緊張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機不斷干涉我國內(nèi)政,對我國有領土野心。 中蘇決裂之后,面臨重大經(jīng)濟困難的中國一個宣示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有能力憑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艱難的標志。有關部門擠出寶貴的外匯采購重要物資并派專機運輸。為了幫助登山隊節(jié)省路途上的體力,西藏日喀則修筑了一通向珠峰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行車公路(雖然很簡陋)。 登山活動并不太平。由于當?shù)嘏逊顺鰶],登山隊由一支150人的軍隊保衛(wèi),所有登山隊成員都攜帶槍支防身,因為登山行動前夕剛剛有一批解放軍的醫(yī)務人員遭到匪軍襲擊犧牲。登峰醞釀期間,中國正與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 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嘲諷:“貴國都沒爬上去過,憑什么分一半?”同時,從當年開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戲”的印度一直對西藏存在企圖,印度登山隊計劃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 在新一輪中尼邊界談判前夕,聽聞印度登山隊即將取得成功的高層下令,“登山隊200人因為傷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頂條件不要緊,只剩下一個人也要爬上去”。接到命令的時候,登山隊因為接連的惡劣天氣和意外遭遇重創(chuàng)。多名沖頂種子選手受傷,2名隨行進行冰川研究和氣象觀測的青年科學家遇難。 根據(jù)天氣預報,下一次惡劣天氣將在2天后襲擊珠峰,一行人決定下撤。接到了沖頂命令之后,登山隊召開動員大會,紅旗下宣誓,選擇4名尚保有實力的選手組成突擊隊,沖頂珠峰。突擊隊隊長突發(fā)身體不適,不得不離隊,又一名沒有準備的后備隊員補上缺額。這位隊員本來是執(zhí)行攝像任務的。為了避免更多的犧牲,多名適應高山氣候的執(zhí)行物資后援支持的藏胞隊員下撤,本來他們要跟隨登頂突擊隊前往海拔8200米處,幫助突擊隊搬運輜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經(jīng)驗不足導致的判斷失誤,登頂4人攜帶物資明顯不足,并消耗了大量體力搬運物資。攀登過程嚴重超時,物資消耗殆盡。在攻克障礙的過程中,隊員們不得不脫掉防寒靴,導致手腳嚴重凍傷、壞死。一位隊員甘當人梯,把隊友扛上障礙物,自己體力不支無法前進。另外三名隊員知道他可能犧牲在山路上,忍痛把他安置在避風處,并留下小隊攜帶的大部分食物和氧氣。這位隊員自認時日不多,沒有動用一丁點物資,寫下遺書靜靜等死。深夜,三名登山隊員氧氣耗盡。 他們決心“死也要死在山頂”,冒著風雪摸黑登頂。他們丟下了用盡的氧氣桶等負擔,但是仍然攜帶五星紅旗和一尊主席像。這是一場人類在嚴酷大自然面前注定失敗的不自量力。然而,三名隊員憑著頑強的精神力量,硬是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登頂珠峰北坡、人類首次夜間攀登珠峰、人類首次連續(xù)14小時不攜帶氧氣登頂珠峰的奇跡。到了山頂,精疲力盡的三人想到,“如果我們死在山上,世界上就沒人知道我們來過這里”。他們強打精神,留下了隨身攜帶的國旗和主席像,寫下了記錄登頂人員、登頂時間的字條,硬撐著下山。半路上,三人遇到了奇跡恢復的隊友。 此時,登頂隊員已經(jīng)24小時沒有進食了,靠吃雪解渴、壓饑,隊友節(jié)省下的食物和氧氣救了三人的命,四人相互攙扶下山,在暴風雪中返回營地,途中兩名隊員險些墜崖遇難。因為暴風雪,印度登山隊鎩羽而歸。之后的邊界談判異常順利,中國得到了半邊珠峰。 這四位登頂英雄,分別是地質(zhì)工作者王富洲、解放軍炊事員貢布(藏族,農(nóng)奴逃亡參軍)、伐木工人屈銀華、消防隊員劉連滿。從普通的勞動者成長為征用人類第三極的勇士,他們只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他們原本平凡的命運,自從跟祖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就注定了他們的一生將抵達旁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攀登者》觀后感五
如果這部片子專注于愛國教育,那么其實無論拍成什么樣,都會有擁躉,老一輩們喜歡口號式的愛國,新一代喜歡深沉的愛國,無論這片子拍的深刻還是還是膚淺,都會有大量的粉絲為其買單。
但這樣就值得滿足了嗎?
中國電影在流量的地獄后,終于票房榜開始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像戰(zhàn)狼2、流浪地球、哪吒等質(zhì)量過關的作品出現(xiàn),如果這次《攀登者》的質(zhì)量膚淺,口號式愛國流于表面,那么這部電影或許會對中國電影事業(yè)造成新的傷口,因為資本們知道了,原來找吳京他們拍愛國的電影,就有的是人買單。這顯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愛國教育應該細膩的潛伏,而不是浮夸的表演,不然口號永遠是口號,進不了年輕人的心。
說一百遍我愛祖國,都不如一首雪絨花能打動人心。
讀一千遍祖國好,也不如一部《人生一串》能讓人感嘆:生在中國真好啊。
除了愛國,這部電影能拍好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1、將當年的時局真實而樸素的描繪出來,尤其是冷戰(zhàn)初期世界分裂的格局、1958中蘇交惡,中國開始進入遠無親近無鄰的格局、3年災害實為人害的矛盾、1959西藏叛亂等等,這些東西哪怕是隱晦的提出,甚至能讓攀登者們在腦海中有掙扎,也能提升電影的深度,如守望者中對冷戰(zhàn)的思考(不考慮審查等因素)。如攀登者們感受到了時局的艱辛和底層官僚欺上瞞下的丑惡,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后來經(jīng)過了一些事情了解到新生政權的脆弱以及執(zhí)政者悔改的態(tài)度,決心為了國家暫且拋棄私人感情,一戰(zhàn)到底。這樣處理盡管仍然是商業(yè)片的套路,但深度就要好得多。
2、細膩的描繪雪山的寬廣和人的渺小,人從未征服過世界,人始終只是自然界中小小的一員。雖然是一個帶有政治色彩的電影,但是對人與自然的思考卻不能拋棄,去過草原與雪山會感嘆世界的偉力與人的渺小,那珠穆朗瑪更應該被恭敬的對待。當然如果能回憶一下老毛當年爬雪山過草地的豪邁,對我來說更加分(毛粉狂喜)。
3、揭露人性的美麗。在絕境中往往能見證一個人的好惡,懦弱者往往貪生怕死,但死的也往往最早。堅韌者無所畏懼,所以連雪山也無法阻擋。如果立意不是自然的浩瀚,那就要描繪人的偉大。成功的商業(yè)片往往都能彰顯主人公的無畏和堅強,而且都能有很好的過渡,從一開始的膽小怕事/坐井觀天/無能為力,到后來的勇往直前抱得美人歸,只要能很好的描繪出這個過程,不讓人覺得是在侮辱大腦,都能有很好的電影教育效果。
4、揭露人性的丑陋。《寄生者》等韓國電影證明了,揭露丑陋的價值并不低于歌頌美好,這個世界不是迪士尼描繪的樂園,自私貪婪是從出生時就帶來的原罪。古人云:慎獨,因為在一個人的時候,丑陋不被人所約束而肆意張揚,真正的君子才能做到一個人的時候,仍能保持良善的品德,而我們都成不了君子。大雪山就是見證丑陋的良好機會,如果你們只有一杯水/一件衣服/一個饅頭,此時就是你釋放惡魔的機會,你拋棄了道德卻登上了峰頂,回來后成為了英雄偶像,萬人歡呼,達到戲劇化的高潮。
………………
可以寫的東西真的很多,編劇阿來也是文豪級人物,我能想到的他一定能想到,只是我擔心他因為各種原因而妥協(xié),因為審查妥協(xié),因為電影時長妥協(xié),因為主演不能演反派的形象妥協(xié)等等。
因為妥協(xié)而使這部電影流于表面,是對所有觀眾期盼的犯罪,也是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犯罪。
我和我的祖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