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
觀后感文章的結(jié)尾,要對全文內(nèi)容做個收尾總結(jié),可以進一步抒發(fā)理想或希望與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一)
布茹瑪汗的父親自幼是孤兒,在舊社會,他靠為巴依(富戶)家放牧討生活。對于來之不易的和平十分珍惜,彌留之際還囑咐布茹瑪汗:“這里是解放軍吃著草根才解放的,你要守護好邊境?!?/p>
在父親的影響下,布茹瑪汗憑借一股韌勁兒,守護著冬古拉瑪從未離開。寒來暑往,貧窮、危險都沒能阻止她巡邊的腳步。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卻每日早出晚歸查看邊境狀況。照顧不了孩子、照顧不了家庭,腿腳常常被尖利的巖石劃出道道血口,無數(shù)次被困暴風雪中……
布茹瑪汗不僅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邊境,也把這種守護者精神傳遞給了子孫——她家中兒孫6人,除一名幼孫在讀書外,其余全部扎根邊境守護祖國安寧。
“我從12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巡邊護邊,那時候我一直不明白媽媽一個人為什么經(jīng)常去巡邊護邊。有一天媽媽巡邊回來,嘴唇都裂了,我問她為什么要這么辛苦地去巡邊,媽媽說:‘我父親教導我必須要守邊護邊,為黨為國家作貢獻。為了這句話,我發(fā)誓就算剩下最后一口氣,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布茹瑪汗的二兒子麥爾干說,我要傳承媽媽的精神,堅持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
“我有3個孩子是在守邊的地方生的,將來我不在了,兒孫還要守下去,要子子孫孫代代守下去!我經(jīng)常教育我的子女要好好守護邊防線,只有守護好邊防線,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辈既悻敽箘忧榈卣f。
邊防軍的“冬古拉瑪媽媽”
布茹瑪汗有數(shù)不清的兵兒子,她愛他們勝過自己親生的子女。她常說:“這些孩子遠離父母,來這里是為我們守邊,他們更需要得到母愛?!?/p>
幾十年親情母愛,布茹瑪汗成了邊防七連官兵共有的母親,她視邊防軍如子女,自己生活貧困,卻竭盡所有給“兵兒子”吃住,歷屆守邊官兵們都親切地叫她“冬古拉瑪媽媽”。1999年7月28日,布茹瑪汗殺羊取血及時挽救了戰(zhàn)士羅齊輝就要凍掉的雙腳。2004年7月31日,布茹瑪汗在暴風大雨中爬山越嶺花了7個小時走了十里路給困在洪水中的戰(zhàn)士送去糧食,而她卻渾身傷痕累累……
“雖然布茹瑪汗大媽現(xiàn)在年齡大了,不能親臨守邊一線,但她經(jīng)常過來給我們講她的守邊故事,對待我們派出所的民警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我們非常尊敬她,要向她學習,愛崗敬業(yè)、忠誠履職、愛邊護邊,守好祖國的西大門。”烏恰縣邊境管理大隊吉根鄉(xiāng)邊境派出所所長阿瑪提·阿帕爾說。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親眼看到邊境線上發(fā)生的變化,2010年,布茹瑪汗專門把自家的一間房子改造成“護邊員歷史教育館”。館內(nèi)200多張圖片、12件實物,生動真實地記錄了布茹瑪汗半個多世紀的守邊歷程,以及護邊員的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對于布茹瑪汗·毛勒朵來說,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義務巡邊、不求回報,需要時,可以獻出鮮血和生命;熱愛祖國也是一種品格:做到極致、謹守祖訓、找尋人生的意義。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二)
布茹瑪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xiāng)冬古拉瑪通外山口的一名護邊員。這里海拔4290米,是帕米爾高原中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隘口。
1961年,19歲的布茹瑪汗跟隨丈夫在冬古拉瑪安家。她發(fā)現(xiàn),這里雖有邊界線,但沒有界碑。那時的她,便立下手刻界碑的心愿。
布茹瑪汗記得,當她第一次將“中國”兩個字刻在石頭上時,欣喜地將那塊石頭抱在懷中。50多年過去,她在邊境線上的10多萬塊大大小小石頭上刻下“中國”兩個字。
布茹瑪汗的父親是孤兒,自小和5個兄妹為巴依(富戶)家放牧謀生。新中國成立后,全家開始過上好日子。對于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瑪汗的父親十分珍惜,彌留之際叮囑子女:“這里是解放軍吃著草根才得到解放的,你們要守好邊境,像待家人一樣待解放軍?!?/p>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每日早出晚歸,將越境的牛羊趕回來,查看陌生人有無進出邊境。冬古拉瑪山口離布茹瑪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她照顧不了家庭;一路上,懸崖、亂石灘、溝壑密布,她的腿腳經(jīng)常被尖利的巖石劃出道道血口,很多次受困于暴風雪中……護邊生涯里,布茹瑪汗遭遇過無數(shù)危險。
她對于邊境線的守護執(zhí)著得近乎“偏執(zhí)”,鄉(xiāng)鄰笑她癡傻,丈夫也和她鬧過矛盾。
然而,她無怨無悔。“父親說過,邊境線安穩(wěn)國家才能安穩(wěn),人們才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應該做的事,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布茹瑪汗說。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三)
對于布茹瑪汗而言,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這已經(jīng)成為家風并得以傳承。
布茹瑪汗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護邊員。她對子女說:“我過去吃的苦像山那么多。你們現(xiàn)在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p>
布茹瑪汗的兒子買爾干從12歲就跟著媽媽巡邊護邊。如今,40歲出頭的他已是當?shù)刈o邊員小組組長?;叵脒^去,他紅了眼眶:“小時候埋怨媽媽為什么總不回家,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的媽媽一樣給我們做熱飯熱湯,只知道她在邊境線上巡邊,還常常受傷。成為像她一樣的護邊員后,才明白了邊境線的意義,開始欽佩媽媽,為她驕傲?!?/p>
如今,布茹瑪汗的故事傳揚在天山南北,成為新疆各族護邊員的榜樣。
今年國慶前夕,布茹瑪汗榮獲“人民楷?!眹覙s譽稱號。當她蹣跚走向領獎臺時,遠在近萬里外的國境線,布茹瑪汗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喜極而泣。
“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就是最大的好?!辈既悻敽拐f。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四)
“擁軍愛軍”是布茹瑪汗常年堅持的另一件事。她記不清救治過多少凍傷、摔傷、被困暴風雪的“兵娃”,給他們媽媽般的愛與呵護。
1999年,浙江籍戰(zhàn)士羅齊輝巡邏時被困暴風雪,雙腿嚴重凍傷。得知情況后,布茹瑪汗迅速將他抬進氈房,把小戰(zhàn)士的雙腳揣在自己懷里暖著,讓兒子麥爾干宰殺山羊接熱血救治。經(jīng)過1個多小時急救,戰(zhàn)士的腳開始恢復知覺。
2004年,邊防戰(zhàn)士胡紅利帶領7名戰(zhàn)士出發(fā),原計劃巡邏8天后到達冬古拉瑪山口。天氣突變,他們被困半山腰。暴雨之夜,布茹瑪汗和兒子背著干糧摸著石頭一點點向前挪,趕了10幾個小時山路,將救命干糧送到戰(zhàn)士們手中……
布茹瑪汗有一個習慣:只要有空就織毛衣、毛褲、毛襪子,用的是自己手工捻的羊毛和駱駝毛,給“兵娃”們準備過冬衣物;戰(zhàn)士們的鞋襪、衣服濕了,她就守在火堆邊一件件烤干;衣服破了,她一件件補好……
布茹瑪汗家生活并不寬裕,可是,只要邊防戰(zhàn)士巡邏經(jīng)過她家,或來做客,她和丈夫、孩子都會把氈房讓給戰(zhàn)士們住,自己搬到放雜物的小氈房里。每年建軍節(jié),她都會在家里準備酥油卷餅、奶茶、宰殺牛羊,請邊防戰(zhàn)士到家里慶祝節(jié)日。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布茹瑪汗?jié)M是憐愛。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五)
在祖國最西部的“最后一縷陽光鄉(xiāng)”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恰縣吉根鄉(xiāng),有一位柯爾克孜族護邊員。她長期扎根于祖國邊疆,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將青春年華奉獻給祖國的守邊事業(yè),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冬古拉瑪邊防線上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每天最少要走20公里山路,在她守護的山口,創(chuàng)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yè)績。她,就是布茹瑪汗·毛勒朵。
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南部,地跨天山山脈西南部、帕米爾高原東部、昆侖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緣。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別與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兩國接壤,邊境線長達1133公里,有大小250多處通外山口。
帕米爾高原深處的柯爾克孜民族,山是他們的父親,水是他們的母親。上世紀60年代,300多名柯爾克孜族邊民成為邊防線上不可或缺的護邊員。當?shù)乜聽柨俗巫迥撩裰辛鱾髦@樣一句話:“每一座氈房都是一個流動的哨所,每一位牧民都是一個活著的界碑?!闭且驗橛辛诉@些活著的界碑,才有了祖國邊陲的安寧。
1942年出生在這里的布茹瑪汗,受父親守邊情懷的影響,19歲就扛起了守邊重任,進駐海拔超過4000米、山頂常年積雪的冬古拉瑪山口,成為一名光榮的護邊員?!拔沂煜ざ爬斏娇诘氖^,就像熟悉我家抽屜里放的東西一樣?!彼弥刂丿B疊的巡邊腳印,把邊境線上的一草一木一石都刻在了心上?!案赣H經(jīng)常說,只有穩(wěn)定,我們的生活才能安寧;只有團結(jié),我們才能戰(zhàn)勝一切。”
布茹瑪汗的父親自幼是個孤兒,舊社會每日為巴依(富戶)放牧,他對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充滿感激之情。也正是因為父親的緣故,布茹瑪汗無論吃多少苦都要將擁軍、戍邊做到最好,守護著冬古拉瑪從未離開。
在每天巡邊的路上,布茹瑪汗刻下了不計其數(shù)的“中國”石。她說:“我想在冬古拉瑪山口上的每一塊石頭上都刻上‘中國’兩字。”布茹瑪汗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刻下“中國石”的場景:那天自己一個人在山上,雨勢大得令人害怕,她就在石頭上用柯爾克孜文刻下“中國”,以此消除心中的恐懼與不安。整整三天三夜,她高興地抱著這塊石頭,連睡覺都沒離開過它。
后來得知漢字更易于書寫,布茹瑪汗便開始向別人請教漢字的寫法,然后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祖國邊境線上刻寫了無數(shù)塊“中國石”。50多年來,她已不記得自己將“中國”二字刻在多少邊境的石頭上,但那些石頭是她心中永遠的界碑?!耙郧拔因T毛驢,好幾個小時才能到達邊境線,現(xiàn)在交通便利,車路暢通,幾十分鐘就能到了。雖然人在一天天變老,但我刻過的石頭依然堅硬,走過的那些路都能夠證明我的存在?!?/p>
1986年7月的一個早晨,布茹瑪汗發(fā)現(xiàn)有一塊界碑向我國方向移動了25厘米左右。來不及多想,她第一時間騎馬向鄉(xiāng)政府報告,及時挽回了重大損失。半個多世紀以來,她在邊境線上留下的足跡長達8萬多公里,相當于環(huán)繞赤道走了兩圈。
冬古拉瑪山口,海拔4290米,地形復雜,氣候變化無常,有時一天之內(nèi)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都能碰到。遇上惡劣天氣,在這里駐守的官兵生活會極度艱苦,甚至還會遇到生命危險。
1999年,一名叫羅齊輝的戰(zhàn)士因凍傷雙腳而不能行走,布茹瑪汗知道后,立刻宰殺養(yǎng)了7年的山羊,用羊血為戰(zhàn)士暖腳;2004年7月,邊防的7名戰(zhàn)士因大雨沖斷小路,無法前行,布茹瑪汗步行15個小時將奶茶、食物送到戰(zhàn)士手中。她給戰(zhàn)士織毛衣、織毛襪、做被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對于戰(zhàn)士們,布茹瑪汗總把一句話掛在嘴邊:“你們的媽媽都在很遠的地方,不能照顧你們。來到這里,我就是你們的媽媽?!?/p>
為教育更多的年輕人愛邊護邊,布茹瑪汗把家里的一間房屋改造成了護邊歷史教育館,后來被烏恰縣評為黨員教育基地,常有疆內(nèi)外慕名而來的參觀者。房間里的200多張圖片及12件實物,詳細記錄了她半個多世紀的護邊歷程,她還時常給年輕一輩講述自己的戍邊故事,囑咐他們身處和平年代也要時刻心懷祖國,做好祖國的守邊人。
布茹瑪汗全家都在冬古拉瑪山口戍邊,僅靠養(yǎng)牛羊為生,但布茹瑪汗不覺得苦。她常對家人說:“我過去都是穿舊鞋子過日子,你們現(xiàn)在每月還能領到300元的戍邊費,非常好了。就算國家不給這筆錢,作為邊境的一員,就該保衛(wèi)邊境?!边B她的小孫子也常說,長大后要做一名戍邊的解放軍。
50多年來,她用雙腳丈量祖國的邊境線,一家人甘守清貧,始終把熱愛祖國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如今,得了嚴重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她腿腳行動不方便,不能再為祖國守邊關,但是她說要讓子子孫孫都要把守邊事業(yè)繼承下去。
“現(xiàn)在,我老了,不能守邊護邊了,但我的子女都是護邊員,我要讓他們一代一代去接力守邊?!辈既悻敽箞远ǖ卣f。
向“人民楷模”布茹瑪汗·毛勒朵致敬!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觀后感相關文章:
★ 電影觀后感怎么寫
★ 勵志電影的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