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
昨晚如約打開電視機,準時收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節(jié)目。與往年一樣的結(jié)果,感動中國的這些人物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1
拿起筆,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年前發(fā)生在世博園的是,是他,讓我找到了爸爸......
我和爸爸約定在一個亭子里聚集,就和姐姐排英國館的隊伍了,英國館的隊伍像一條龍,看的見頭,見不著尾,我可沒那個耐心,就回去找爸爸。
當我來到那個亭子下面,卻怎么也不見爸爸的身影,我又去找姐姐,這時姐姐已經(jīng)排到里面去了。糟糕!我的心不由慌了起來,世博園那么大,我上哪兒找去!茫茫人海,我急切地尋找爸爸的背影,可是……太陽掛在高空,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我的腿也麻了,靠在欄桿上傻傻發(fā)呆……過了許久,我又渴又累,摸索著口袋,可里面居然一分錢也沒有,我一忍再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我累得幾乎要倒在地上,多么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
我吃力地往警察叔叔那里走去,“警察叔叔,我跟爸……。爸走丟了?!闭f著說著,不爭氣的`眼淚如泉水般流下來。
“好了,小朋友,不要哭了,告訴叔叔爸爸的電話是多少?”警察叔叔一邊安慰我,一邊掏手機,詢問電話號碼。
“……”我抽噎著,害怕、恐懼涌上心頭。過了一會,警察叔叔說電話打不通,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難道我就這樣跟爸爸走散了?
警察叔叔似乎明白了我的心思“不用怕,發(fā)個短信看看?!苯又?,他帶著去取了一瓶冰水,我好高興,這可是我盼了好久的水,我接過水,小聲的說:“謝謝?!北懵耦^大口大口喝了起來,這滋味太爽了!緊接著,警察叔叔把我領到服務處,對開門,一股冷氣迎面而來,我望了望警察叔叔,對他充滿了感激之情。警察叔叔對我笑了笑,讓我在這里等爸爸,又趕往工作之中。不一會,爸爸來了。
回去的路上,我的手里,依舊拿著那瓶水,這里面有一個故事,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謝謝你!警察叔叔!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2
一抹真情,帶來感動;一份思念,傳遞關懷;一份溫暖,捧出赤誠;一份堅強,凝聚力量。
平凡中的偉大,草根中的感動。20__年的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就像一抹陽光透過生活射入生命,在每次呼吸間烙上它最深的痕跡。在心頭躍動的,是靈魂的音樂,是生命的音符。
劉偉,一個失去了雙臂但卻充滿了夢想的人。上天不讓他自由飛翔,他就給自己插上隱形的翅膀。于是,汗水托起了他的身形,堅忍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他在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上奪得兩金一銀。然而,與命運的抗爭并沒有到此為止。疾病縛束了他游泳的夢想,卻縛束不住他拼搏的心。他開始練習用腳彈鋼琴,并最終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
“我只有兩條路,要么去死,要么精彩的活著!”劉偉用他的奮斗演繹精彩,用夢想點亮人生。平凡中,他用偉大的精神鑄就不朽,用偉大的感動溫暖人心。用靈魂的音符演奏生命的旋律,劉偉,是堅強中的感動。
然而如今,這份堅強,這份感動卻在某些人的血脈中漸漸淡化。有人為情所困,只求一死來獲得解脫,有人為生計所擾,為幾萬元錢就輕易放棄生命;有人為病所纏,經(jīng)受不住生活的打擊,命運的無情而憤然離世……經(jīng)歷不起風雨,永遠也開不出美麗的花,一番磨難后,才會綻放最絢爛的彩虹。
劉偉這個用精彩成就人生,用堅強鑄就不朽的年輕人,正是這些軟弱的,徘徊在生死間的可憐蟲們的榜樣。
愿人人都堅守純真,人人都保有堅強,不管身處何處,堅強總能帶來希望,堅強總能傳遞力量。是感動,消融了心墻,是真情,凝筑了精鋼,愿感動長在,愿真情永駐。愿每一個有夢的人,都能從這份感動里汲取一份力量與希望。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3
這世界很大,大的讓我們永遠不會有交集;這世界很小,小到一轉(zhuǎn)彎就會看到彼此。但無論世界大與小,我們都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也許拔地而起的高樓湮沒了鄰里間的友誼,但當‘微塵”出現(xiàn),終喚醒了人與人之間友情,讓一種精神在你我之間蔓延,這種精神叫奉獻。
又是春暖花開日,花團錦簇,競相開放,人們贊美著鮮花的美麗,高頌著自然的恩賜,然而又有幾人能看到在陰暗的地底,有那么一些根,它們不畏潮濕與黑暗,夜以繼日的汲取養(yǎng)分,來供養(yǎng)著些外表亮麗的花朵們?;ǜ鶄兎瞰I出自己的一切,只為讓這些自然的寵兒開的更加迷人。
于我們,這些無私奉獻的根是那么的傻,但對社會來講,這些“傻”人正是我們需要的。當“微塵”們將自己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無私的捐助給那些貧苦的人們時,他們好傻;當日本9.0級地震之后,我國政府立刻撥下賑災款,幫助日本重建家園時,他們好傻;當草原曼巴——王萬青舍棄了城市的優(yōu)越生活,只身一人在瑪曲草原為鄉(xiāng)親們看病四十余載時,他好傻……因為他們的“傻”,百姓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近網(wǎng)絡上流行著這樣一篇帖子,看完后心底有種莫名的感動,這篇帖子名為“我們被解放軍寵壞了”語言雖不華美,但質(zhì)樸,每一個字都是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寫出來的,其中有這么一句“當我們面臨著地震、洪水災害的時候,我們習慣性地眺望天際,我們知道,那里一定會出現(xiàn)身穿野戰(zhàn)服的軍人隊伍??吹剿麄兾覀兙吞嵙耍航夥跑妬砹?,一切都會好的。”是啊,我們每一個國民都是被解放軍寵壞了的小孩,他們默默的為我們奉獻著,沒有酬勞,有的只是滴不盡的汗水,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他們常常高喊著“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我們又為這社會奉獻出了什么?是遍地的垃圾,是風景勝地上的“--到此一游”亦或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對人來說,最大的快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雖然我們不是百萬富翁,隨手便拿得幾十萬。但要知道奉獻從不分大小。即使是貧民百姓,我們也可以保證不隨手亂扔垃圾,就是這樣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對于我們的社會也有著重要的作用。有一種精神叫奉獻,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緩緩穿行著……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4
看完《感動中國》我有許多感觸。我贊頌黃旭華的隱姓埋名、淡泊名利;對劉盛蘭17年沒吃肉,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卻大方的捐款助學感到震撼;對陳俊貴一生守望戰(zhàn)友情而感動;還對段愛平貼工、貼錢、貼命、貼近老百姓而肅然起敬一個個人無一不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
我被黃旭華淡泊名利、隱姓埋名感動。1959年畢業(yè)于上海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加科研。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父親臨終前他也不知道,母親從63歲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他要聯(lián)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他和同事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成千上萬的數(shù)據(jù)。1988年,他不顧生命危險,親自下潛300米,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的第一人。是啊,他雖然拋家舍業(yè),隱姓埋名,但是他卻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人們卻不能離開水。他雖不爭,但這不爭勝過爭,他的不爭使他變得偉大。我也要向黃旭華學習,學習他的無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質(zhì)。
我還被劉盛蘭感動。他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他在73歲時成了孤寡老人。他為了讓自己老到無力行動時有人陪他,他開始助學,這是他的初衷。可后來,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對這些學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儉用,真正無私地幫助這些學生。正如頒獎辭寫道:風燭殘年,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是啊,他以無聲詮釋著大愛。此處無聲勝有聲,他的愛是無聲的,執(zhí)著是無聲的。正是他這樣默默地堅持,愛也積少成多,最后感動身邊的人。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無私付出,學習他的那份愛心,那份執(zhí)著。
這些人,雖然平凡,但也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感動,他們甘愿做一滴水、一朵花,在無聲處默默地付出,但帶給我們的是最奪目的光彩。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5
前不久我在我訂閱的《感動中國》這本書上讀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我是導游,先救游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文花枝的年輕導游發(fā)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這樣寫的:20__年8月28日,剛剛做了三年導游的文花枝,帶領旅游團隊行至陜西省洛川境內(nèi)。由于下雨路滑,突然,一輛載重40頓的加長大卡車載著一車煤炭猛撞過來。一瞬間,一場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慘劇發(fā)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當即暈死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文花枝醒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場噩夢:旅游車變了形,游客們血肉模糊,哭喊聲、呻吟聲、血腥味包圍著自己。她被這一切驚呆了,自己被撞爛的車頭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文花枝忍住劇痛,艱難的打出了報警電話,又立即向旅行社報告了事故消息。聽到游客們的呻吟,她用盡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堅持,救援人員馬上就來了……”她的聲音穩(wěn)住了大家的情緒,激起了游客們求生的欲望。
救援人員趕到現(xiàn)場,看見血流不止文花枝準備先救她,但文花枝卻吃力的說:“我是導游,我沒事,先救游客!”但救援人員看文花枝傷重便不顧他的請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托你們先救游客,我年輕,我挺得住!”救援人員這才放下她去救游客。在救援人員救游客時她還用盡力氣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確認車上沒人才叫救援人員把自己抬下車。
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在我們這個和諧文明的社會里,就需要像文花枝這樣的人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在生命危難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可能留給自己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們小學生從小開始就應該學習文花枝的這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時時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2022《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個人觀后感
上一篇: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后感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