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書筆記句子摘抄
《名人傳》讀書筆記句子摘抄
1、 “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在書信中寫到與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親國戚時的情景。其中“背著手”和“撞”等十分傳神的描寫,活靈活現(xiàn)地寫出了他對皇親國戚滿不在乎的態(tài)度,最集中地表現(xiàn)了貝多芬的叛逆性格。當然貝多芬和歌德的處境不同,對他們進行比較時要全面分析。
2、 “……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寫給友人阿芒達牧師的信。耳聾對于音樂家來說是無法彌補的災(zāi)難,不但影響工作,而且使他從此過著孤獨凄涼的生活,還可能受到敵人的污蔑。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由于耳聾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體會到世界的可憐和自私。
3、 “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shù)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shù)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賞析:
這一段是《貝多芬傳》的最后一段,是這一部分的總結(jié)。貝多芬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樂家,而是因為他的音樂是為苦難的人們而寫的。他隱忍自己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這段話概括了貝多芬的音樂的本質(zhì)。
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貝多芬真是可憐已極。得知道我的最高貴的一部分,我的聽覺,大大地衰退了。當我們同在一起時,我已覺得許多病象,我瞞著,但從此越來越惡化……還會痊愈嗎?我當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這一類的病是無藥可治的。我得過著凄涼的生活,避免我心愛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這個如此可憐、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傷心的隱忍中找棲身!固然我曾發(fā)愿要超臨這些禍害,但又如何可能?”
2.“君主與公卿盡可造就教授與機要參贊,盡可賞賜他們頭銜與勛章;但他們不可能造就偉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臨庸俗社會的心靈……而當像我和歌德這樣兩個人在一起時,這般君侯貴胄應(yīng)當感到我們的偉大。昨天,我們在歸路上遇見全體的皇族。我們遠遠里就已看見。歌德掙脫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對他說盡我所有的話,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鈕子,背著手,望最密的人叢中撞去。親王與近臣密密層層;太子魯?shù)罓柗驅(qū)ξ颐撁?皇后先對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認得我的。為了好玩起見,我看著這隊人馬在歌德面前經(jīng)過。他站在路邊上,深深地彎著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訓了他一頓,毫不同他客氣……”
3.“親愛的貝多芬!多少人已贊頌過他藝術(shù)上的偉大,但他遠不止是音樂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藝術(shù)的最英勇的力。對于一切受苦而奮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當我們對著世界的劫難感到憂傷時,他會到我們身旁來,好似坐在一個穿著喪服的母親旁邊,一言不發(fā),在琴上唱著他隱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當我們對德與惡的庸俗斗爭到疲憊的辰光,到此意志與信仰的海洋中浸潤一下,將獲得無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贈我們的是一股勇氣,一種奮斗的歡樂……”
4.“我的體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增無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剛剛開始。我已經(jīng)隱隱約約看到目標在前,雖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擺脫這種疾病,我一定能擁抱整個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睡覺。但愿我能擺脫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時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永遠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貝多芬傳》
5. “他是孤獨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人們對他既欽佩,又懼怕。最終他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駕于他的時代。于是,他稍稍平靜了一些。他從高處看人,而人們則從低處看他。他始終是單身。他從不休息,連最卑賤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溫柔他也嘗不到,他一生中連一分鐘都不曾在另一個人的溫柔懷抱里入眠。他從未得到過女人的愛。在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維多利亞科洛納的友情,曾閃過一道純潔而冷峻的星光。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熾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貝多芬從未經(jīng)歷過這樣的黑夜。因為這黑夜就在米開朗基羅的內(nèi)心。貝多芬的悲憤是社會的過錯,他本人卻天性快活,且渴望快樂。米開朗基羅則憂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開他。他在自己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米開朗基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