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蘆葦蕩的經典散文:那一處夢中佳境—蘆葦蕩
學習啦:蘆葦蕩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景色,它總能在不同季節(jié)里給予人不一樣的樂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那一處夢中佳境—蘆葦蕩》這篇文章吧!
在臨朐縣城東南方60里左右處,有一個依北坡而建的狹小村落,那就是我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這處淺水環(huán)繞的神秘所在總會時不時的涌入我的夢境,讓我重溫童年的那一件件春夏秋冬的溫馨往事。
村子北高南低,冬暖夏涼,村前是一道清淺而平坦的小河,小河的南面又是丘陵斜坡。地里石多土少,所以十分貧瘠,稍一干旱,莊稼便無法生長。好在村子處于河域的下游,最不缺的就是水和山石。記憶中,兒時村子里到處都是水汪汪的,村子的三面各有一大片水澤,里面長滿蘆葦。這三處幾乎將整個村子包圍的蘆葦蕩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她就像巨大的寶藏,一年四季給物質相對貧乏的孩子們帶來了吃的和玩的無限驚喜。
初春時節(jié),乍暖還寒,當蘆葦蕩中的冰碴剛剛化掉,蘆葦們就迫不及待的冒出了嫩芽,相伴而生的還有蘆荻。每天傍晚放學后,挎一個條框,踩著暄軟的泥土,在年前割掉的蘆葦根部尋找著一處處剛剛冒出的綠意。這時的綠中還夾雜著初生的苦菜、薺菜等,用不了多久,每個人就會挖滿一筐的野菜,估計足夠家里的雞鴨鵝等家禽吃一天之后,幾個伙伴會不約而同的棄了菜筐,在叢叢翠綠的蘆葦中尋找另一樣神秘的東西——荻芽。每當看到一根蘆荻的嫩芽,便會如獲至寶。輕輕地拔出嫩芽,小心翼翼的剝開嬌嫩的外皮,便會露出白嫩柔弱的的荻芽,輕輕放進嘴里細細咀嚼,軟軟的綿綿的還帶著絲絲甜意,那滋味真的無法形容。一邊美滋滋的吃著,一邊繼續(xù)彎腰耐心尋著。到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每個小伙伴的手里都會攥著滿滿的一把荻芽。而起初時的饑腸轆轆,這時也因為有了荻芽的填充而餓感少了許多,在那個缺少美食的年代,每年初春采摘荻芽便成了少年最向往的美事之一。
等到蘆葦漸漸長高,夏天也便到了。端午前,小孩子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和母親到蘆葦蕩中采摘葦葉包粽子。在母親的指導下,每棵蘆葦上最多采摘兩三個又大又肥的葉子。采摘好后,回家放到大盆里用水泡好,然后坐在旁邊,看母親把提前泡好的摻和著五谷雜糧的糯米,棗子,用手撈起,放到卷成筒狀的葦葉里,成三角包好,用桑樹皮捆結實,然后放到大鍋里。這時候我一般都會自告奮勇,幫母親拉風箱,用柴火一頓猛燒,過不多久,米飯的香味伴著葦葉特有的清香飄出老遠。勤勞善良的母親們總是打發(fā)孩子,把煮好的粽子分滿全村,而孩子們也總是樂于跑腿,在奉送中又迎來各家各樣的粽子。每年端午節(jié),粽香總能在村子的上空盤旋好久。
秋天蘆葦成熟的時候,葦絮漫天飛舞。大人們用鐮刀收割蘆葦,孩子們就會爭著搶著去剪蘆葦梢上的葦絮。用于冬天放到棉鞋里既當鞋墊又能保暖。而葦桿則被編成葦箔用來蓋房?;蛘吲輲滋旌笥玫蹲悠崎_編成葦席遠銷全國。渾身是寶的蘆葦在給大人們帶來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從不慢待了孩子們。蕩中生活著各種鳴聲清脆的鳥兒,有翠鳥、白頭翁、灰雀、野鴨,還有蘆葦蕩中特有的葦喳子。用柳條編一個鳥籠,幾個人合作,很容易就能捉到一只小鳥。放在里面玩幾天,等到鳥兒快要死的時候,才在母親的責罵聲中戀戀不舍的把鳥兒放歸自然。如果運氣好,有時還會在蘆葦蕩的深處,淺水里撿到幾個雪白的鵝蛋或是綠皮的鴨蛋。在小伙伴們艷羨的眼神里那叫一個嘚瑟。
冬天的蘆葦蕩里,水尤其多,小北風呼呼刮幾天后,整個蘆葦蕩就結了厚厚的一層冰。弄幾個自制的陀螺,或者用木棍釘成雪橇,在冰面上盡情的玩耍,總是玩的大汗淋漓。大人們則找個向陽又避風的地方,橫架起一根圓木,弄兩根繩子,兩頭各拴一塊石頭,垂在圓木的兩邊,來回輪轉中將一根根摘去葉子的葦桿編成一領領的葦箔,蓋出一座座的新房。老人們則靠在墻根,曬著太陽,看著自己的后生忙碌,看著自己的孫子玩耍,溫馨趕走了物質的蕭條,祥和取代了季節(jié)的冷瑟。
現(xiàn)在想來,這片蘆葦蕩之所以時時入我夢中,除了樂趣與景色之外,大概最主要的就是她所給予我的那種充實感,肚皮的充實,在闃寂的夜晚,那一把把的荻芽讓我不會因為厭倦了母親做的粗糧而挨餓;精神的充實,靠著這片蘆葦蕩而生生不息的村里人,也擁有了如蘆葦蕩一般的博大無私、勤勞坦蕩的情懷。她讓我學到了勤勞善良,懂得了知恩圖報。
作者:徐立文
公眾號:臨朐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