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教學筆記:當學習成為自己的事(3)
(4)
年級要進行一次“我與讀書”的演講比賽,我在班上便先組織了一次,自己申請或各組推選。主持人為課代表凌藝華(她的才華讓我大吃一驚,許多臨場的串詞她是張口即來,完全不像早讀課上領讀的那個羞怯的小女生)。
陳璇的有詩意的閱讀,楊雨凡的有故事的閱讀,萬嘉平的有文化味的閱讀,周愛瑩的真性情閱讀,文??档脑从谧晕业拈喿x,還有王天健四平八穩(wěn)的閱讀……
每一位上臺的同學都有精彩,都深刻明了讀書的意義。盡管“我”字被凸顯還不夠,讀書的具象還稍嫌欠缺,但只要“讀”在,在“讀”,至于讀的質(zhì)與量、深與淺、遠與近,還有讀書之美、讀書之樂、讀書之趣、讀書之味……,咱不急,慢慢來。
讀書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一個緩慢的與生命一起增長的過程。讀多了,他們自然會明白。他們虛化了的那些作用,也會在人生過程中一點點地呈現(xiàn)。
而活動只是催化劑而已;愛上讀書才是關鍵。
閱讀是個體行為,是從另一個維度與世界的對話。
(5)
辯論是思維的舞蹈,也是語言的狂歡。
我在班上組織了一次辯論賽,辯題是他們自選的。
辯題一:人工智能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辯題二:選擇優(yōu)秀大學的普通專業(yè)好,還是選擇普通大學的優(yōu)秀專業(yè)好?
從兩個辯題的確定就可知他們對現(xiàn)實問題的關注了。用一個周末的時間去尋找素材,準備立論、駁論與結(jié)論,他們做到了。
這是一個超出我想象的辯論場。每組正反方選手10人,兩組共20位辯手,再加上主席、計時、攝影、素材搜集,幾乎全班都參與其中。
人工智能到底是會優(yōu)化我們的生活還是摧垮我們的生活,現(xiàn)在誰都沒有定論。但辯論中,同學們對最新科技的關注,對人文精神的追求,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都展現(xiàn)了一名中學生應有的世界情懷。
而新高考實施之后的、與他們息息相關的高校選擇問題,正困惑著當下學子。為自己而辯,在社會與自我之間尋找人生的最佳路徑,他們正在進行中。
原來怕他們沒話說,冷場,所以我安排了一節(jié)課兩場,取消了攻辯環(huán)節(jié)。誰知道他們唇槍舌劍,爭先恐后,意猶未盡。我只能建議他們多多舉行床頭辯論會去過嘴癮了,——至于辯論話題實在太多,把那些八卦吹水的時間用來討論社會與人生,對身邊有爭議的大大小小話題,論一番,辯一陣,絕對營養(yǎng)神經(jīng),愉悅思維。
思辨也是一種本能。說服與反駁是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要想成功輸出觀點,就得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擺事實,講道理,說服對方。
“說服”是件很燒腦又很好玩的事。
辯論賽調(diào)動了他們論辯的興趣和探討的欲望。學習,其實是無邊界的,是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的。他們在做了。
給辯手們上個墻,以表達我的敬意。
辯題一:人工智能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正方:萬嘉平、潘盈盈、艾飛霞、吳俁君、陳璇
反方:王蔚然、練金友、李治煌、李東晟、黃寶真
正方勝
辯題二:選擇優(yōu)秀大學的普通專業(yè)好,還是選擇普通大學的優(yōu)秀專業(yè)好?
正方:凌藝華、林妍洵、章依景、信櫻美、盧文文
反方:文裕康、王琰珺、胡澤龍、翟晨、李子豪
反方勝
亮劍,亮相,我欣喜看見了他們的精彩。
學習是件可愛又可喜的事,別讓它變得面目可憎,以至于談學色變。所謂變被動為主動,就看學習是誰的事了。
而學習一旦變成他們自己的需要,他們定會呈現(xiàn)源源不斷的精彩。
他們的精彩,正是明天的精彩。
作者:卷子
公眾號:卷子路上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