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歷史故事:小戇孫堅
編者按:戇[gàng],簡單地說,就是有傻,愣,魯莽的意思。今天,介紹的是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孫堅。
讀資治通鑒學到一個新字:戇[gàng]。據(jù)詞典解釋,有傻,愣,魯莽的意思。在吳語方言中,戇大是傻瓜的意思。山東方言中,有“gàng行了”,“gàng好了”,“gàng厲害了”,“gàng能耐了”,不知這個gàng是不是戇呢?
孫堅(155年-191年),東漢末年著名將領,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孫權(quán)之父,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代。誰敢把孫堅稱為小戇?這個人就是董卓。董卓本來是涼州一個小軍閥,東漢末年被外戚何進征召入朝。何進在與宦官黨爭斗中優(yōu)柔寡斷,不但葬送了自家性命,還引來董卓一條惡狼。189年董卓到達洛陽,與袁紹一起除掉了張讓、段珪為首的宦官黨,董卓有兵馬,勢力強大,更換了皇帝,嚇跑了袁紹,把洛陽百姓尤其是富豪虐了個遍,把東漢王朝禍害得不輕。
董卓專政后,190年關(guān)東各路英雄紛紛起兵討伐董卓。這些人推選袁紹為盟主,十幾個州郡遙相呼應,關(guān)東軍直奔洛陽而來。此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一路向北,從長沙殺到荊州,逼死了刺史王睿,向北殺到南陽,處死了不配合的太守王咨。此時孫堅已經(jīng)有了幾萬人的部隊,再向北趕到魯陽(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與在此屯兵的袁術(shù)共同合作。與此同時,關(guān)東諸軍因領導不力,接連被董卓軍擊敗,內(nèi)部也出現(xiàn)矛盾,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橋瑁因相互看不順眼大打出手,關(guān)東軍一片散亂。
191年孫堅打了兩個漂亮仗。一是在陽人(今河南汝陽)打敗了董卓的胡軫(zhěn),殺了都督華雄;二是拒絕與董卓和親,并在進軍洛陽的路上打敗了董卓,迫使董卓退回澠池,并向西一路退到陜(今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qū)),把董卓趕出了洛陽。
面對咄咄逼人的孫堅,董卓心里犯了怵。董卓對長史劉艾說:“關(guān)東軍敗數(shù)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當年平定邊章、韓遂,董卓與孫堅曾經(jīng)共過事,知道這家伙不好對付。董卓說孫堅是“小戇”,在吳語方言背景下恐怕是有些氣急敗壞,在山東方言背景下,則是有點稱贊的味道了,不管怎樣孫堅的勇猛還是鎮(zhèn)住了董卓。
同年,孫堅受袁術(shù)派遣攻打荊州劉表,攻城奪地之間,被黃祖部下夜晚在小竹林放冷箭殺害,年僅36歲。孫堅的一生是短暫而偉大的,他打下了江東基業(yè)和名聲,但天妒英才。在孫堅輝煌時,曹操與劉備的人生還未曾開始,后來只能和他的兒子們斗智斗勇。人生難料哈!
附羅貫中詩一首:
誰道江南少將才?明星夜夜照文臺。
欲誅董卓安天下,為首長沙太守來。
作者:yu
公眾號: 資治通鑒讀書會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