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教學(xué)心得:以“故事力”啟蒙文言閱讀力(2)
于永正老師的《楊氏之子》以故事新編的方式給我們做出了教學(xué)示范。
師:這個“楊氏之子”究竟是誰呢?三國時候,曹操手下有一個謀士叫楊修,有人猜測,楊氏之子寫的可能就是楊修的故事。那么,我們暫且把楊氏之子就假定為是楊修吧,這樣稱呼起來比較方便。這篇短文只有53個字,但是含義卻很豐富。
下面我們用自己的筆,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文章來補充得豐滿一些。第一句話,“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非常簡練,根據(jù)這句話,請你想象一下楊氏小兒長什么模樣?注意,相貌描寫一定要體現(xiàn)出他的聰明。第一排同學(xué)寫就擴寫這句話。
師:“孔君平謁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注意是誰?去干什么?主人不在,是哪個人把小兒叫出來的?這里面蘊含著很多動作和對話。請第二排同學(xué)來寫。
師:“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他們難道就說了兩句話嗎?肯定不是的!往下肯定還有好多話呢!展開想象,一定要通過對話描寫把楊修的聰慧表現(xiàn)出來。請第三排同學(xué)寫這一段!
……
生1:梁國有一戶人家,他家有個孩子叫楊修。雖然才九歲,但是非常聰明。胖乎乎的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嘴唇很薄,能說會道。凡是見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聰明有教養(yǎng)的孩子。
生2:一日,楊氏的好友(師:我最欣賞“一日”,他不用“有一天”,用“一日”,有文言味道。)……孔君平前來拜訪,家人為其開了門,并告知楊氏不在(師:應(yīng)該是楊老爺不在)……并告知楊老爺不在。他的兒子楊修在書房讀書??拙较肱c楊修見面。看看多日不見,小楊修又學(xué)了些什么。管家告訴楊修孔君平來了,楊修趕忙出來迎接,并親自為其擺上了水果,其中就有孔君平最愛吃的楊梅。
生3:孔君平看著果子,一眼看到了楊梅。他左思右想。該怎樣考考楊修呢?喲!楊梅,楊修,你是楊他也是楊,這楊梅是你家的水果吧!(掌聲)(師:楊梅,楊修,聯(lián)系起來了!多有意思呀!)楊修眼睛一轉(zhuǎn)。靈機一動:“孔叔叔,我可從沒聽說過,這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鳥啊!”孔君平摸著楊修的頭說:“楊修你這個小機靈鬼兒啊!”楊修說:“嘿嘿!孔叔叔過獎了!’,孔君平笑著說:“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掌聲)
師:你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啊!……
(教師的點評和學(xué)生的發(fā)言有部分刪除)
師:大家看看,三段話聯(lián)起來是不是一篇好作文?這就叫故事新編。
兒童天生喜歡故事,于老師深諳其理。孩子們在于老師的引領(lǐng)下,把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融合進(jìn)僅有53字的《楊氏之子》,通過擴展新編,既循原文,又有生發(fā),可謂精彩。以故事講述來達(dá)成文意初步理解,我認(rèn)為應(yīng)該是故事類文言教學(xué)的核心策略。
三、以揣摩故事情境抵達(dá)形象理解
任何的文字表達(dá),都只是生活的一個截面固化。生活的本身是充滿故事感的,它的鮮活和變化遠(yuǎn)非文字可以描述窮盡。特別對于中國的古詩詞,言簡意豐已臻極致,兒童要抵達(dá)完整豐滿的形象理解,感受其中的情趣和魅力,絕非易事。以詩詞中隱含的故事元素入手,揣摩潛在的故事情境,不失為建構(gòu)形象,達(dá)成理解的好方法。
故事的一大特點就是波折。細(xì)讀李白的《贈汪倫》,其中就有諸多看似不合情理的故事元素。如既然汪倫盛情相邀李白來家做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門口送別李白,讓李白孤身一人離開呢?李白告別汪倫,汪倫理應(yīng)在家就送別李白,為什么要等到李白離開汪倫家,走出村莊,來到桃花潭邊送別呢?既然李白和汪倫關(guān)系如此之好,李白怎么會不辭而別呢?
如何運用這樣的故事元素來讓學(xué)生抵達(dá)更高層次的形象理解,孫雙金老師在執(zhí)教中是這樣展開的:
師:汪倫為什么早不送,遲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趕來踏歌相送呢?
生1:我們一般送親人是在家里送,汪倫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別安排走的時候送,這樣給李白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讓他記住汪倫這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