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寫例話》讀書筆記:怎么寫
1.一件事怎么寫(一):要用鋪墊,先不要急著直接寫那一件事,而是先寫好發(fā)生這件事的鋪墊,如花開,不能一下子就怒放出一個笑臉,總需要一點點把花骨朵打開;如下雨,再迅猛的雨,也要一個烏云聚攏的過程,還得要老天爺再打點雷,閃點電,風吹的猛點,鳥兒飛的急點。缺少鋪墊的文章,很難寫的生動。
運用鋪墊,《草帽歌》是同一時間,同一件事,基本都是描寫;《窗前的年燈》第一處鋪墊是回憶,第二處是插敘,第三處是換燈,前者是三一律的寫法,《草帽歌》最后指向是如同金色童話的那頂草帽,《窗前的年燈》最后指向的終于熄滅的那盞年燈。P1-P10
2.一件事怎么寫(二):選好角度
角度多種多樣,人物交織的點,只是其中一種。最初學習寫作,選取文章角度的時候,往往容易把眼睛放在這件事的外部或過程,而忽略了這件事的內部成因,特別容易忽略發(fā)生這件事的人物相互的關系與彼此的心理作用。如《一碗米飯的時間》?!兜教焯玫木嚯x》內容簡單,作者從迪金森的詩入手,找到這篇文章的寫作角度。P11-p22
3.一個人怎么寫(一):多件事。一條線,一個意象。如《五月的鮮花》《花蔭涼兒》
4.一個人怎么寫(二):一件事。一個結點上的亮相。
1)集中力量寫好和人物密切相關的最關鍵的一件事。這件事,不要太復雜,那么瑣碎。要有形象的一些東西作為依托,如《大年初一的餃子》《清明憶》。
2)這樣富有形象感的事物,一定是在文章最后和人物一起干凈利落的出現(xiàn)。P23-P47
5.一個景怎么寫(一):對應法。
所謂對應法,指的是不要只寫景的一處。那樣很難寫好,寫活,寫新。而是要找到那不同景中彼此的聯(lián)系,相呼應,相對應的東西幫襯著寫,如《桂湖吟》紫藤、桂花對應著楊開庵來寫。
6.一個景怎么寫(二):對比法。如《杜鵑 杜鵑》《水的傳奇》P48-P66
7.一個物怎么寫(一):物和人的關系。如《丑石》《蠢樹》
1)狀物,物是筆墨的落點,卻不是寫作的目的,以前常說的一句話是狀物抒情,說的是情在物中的位置和作用。其實,抒情也并不是狀物的唯一目的,狀物,在我看來,還是要從物中寫出一個人或一群人甚至是一代人,一個民族的性情來,所以古時屈原最愿意以香花香草喻人喻己。
2)明白了狀物這一根本目的,寫之前就會知道,狀物之前的觀察物,需要細致,觀察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細微而獨特的部分,不能只是從物本身出發(fā),而是聯(lián)系觀物者自己的真心情,真性情,觀物就是觀自己。
3)不要一寫物,便只是把眼睛緊盯著物本身,即使到文章最后由物升華而有幾句直奔主題的空洞的抒情言志,也只是以前我們語文課本里《荔枝蜜》《白楊禮贊》的老套路而已。
本文作者: 芒果happy(公眾號:羅老師用文字記錄生活)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