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素論》第六十一篇:水熱穴論(二)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論》第六十一篇:水熱穴論(二)
SW61——《水熱穴論篇第六十一》自然巡航之遷斷校注釋譯說明
‖SW61—D0501→Q0801‖→‖SW64—Q0106‖(已遷至《四時刺逆從論》)
‖SW61—D1001→Q1001‖→‖SW33—D0101‖(已遷至《評熱病論》)
Q0101至陰:
1、 姚春鵬注:“陰性最重。腎屬水,其位最下,故稱‘至陰。’至,極,最。”
2、 《太素》卷第十一《氣穴》注:“至,極也。腎者,陰之極也。”
3、 《水熱穴論》SW61—Q0301“腎者,牝臟也。地氣上者,屬于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即為本解。
Q0101盛水:
1、《太素》卷第十一《氣穴》注:“陰氣舍水,故曰盛水。”
2、《內(nèi)經(jīng)校釋》譯:“為主水之臟器。”
3、盛者,多也。盛水,即多水之臟。
Q0201胕:
1、《內(nèi)經(jīng)校釋》注:“即水氣溢于皮膚而致的浮腫。”
2、《素問直解》卷之三《評熱病論》注:“皮里肉外曰胕。”
3、胕,通膚,皮層;胕腫,即皮層浮腫。
Q0301牝臟:
1、 王冰注:“牝,陰也,亦主陰位,故云牝臟。”
2、 牝,pin4,雌性。 牝臟,即陰臟。
Q0302玄府:
1、 王冰注:“汗液色玄,從空而出,以汗聚于里,故謂之玄府。”
2、 《水熱穴論》SW61-Q0304“所謂玄府者,汗孔也。”即為本解。
D0401俞:通腧,此指穴位。
Q0402積陰:《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注:“《陰陽應(yīng)象大論》云:‘積陽為天,積陰為地。’水腧五十七處,乃腎腧五十七穴,其穴從尻至足,在身半以下,地氣所主,故曰積陰之所聚也。積陰所聚,水氣從之,故水之所以出入也。水從出入,乃水從地中之義,是水腧五十七穴,而主于腎也。”
Q0403尻:
1、《說文》:“尻,脽也”、《玉篇》:“髖也”、《增韻》:“脊,骨盡處。”
2、《百度百科》云:“臀部,屁股。”
Q0403不得臥:《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注:“水病于上,則為喘呼不得臥。”
Q0405分為相輸:
1、《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注:“分為相輸,謂腎氣上升,肺氣下降,上下分行,相為輸布。今俱受病者,乃水氣之所留聚也,水氣留聚,則不輸布,致有水腫喘逆之病矣。”
2、《素問懸解》卷四《水熱穴論》注:“分為彼此相輸,而上下俱受者,總皆水氣之所留著也。”
3、姚春鵬注:“肺與腎病變后的表現(xiàn)雖不相同,但二者之間相互輸應(yīng)、相互影響。”
4、分,部份也;此指腎肺兩臟;為,形成也;相,相互也;輸,傳輸,傳染也;分為相輸,即腎肺兩臟形成相互傳染。
Q0406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
1、《素問懸解》卷四《水熱穴論》作“伏兔上兩行,行五者,此腎之街也。”黃元御注:“伏兔,足陽明經(jīng)穴,伏兔上兩行,挾臍上行,足少陰經(jīng)脈也,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腎氣之街衢也。”
2、《素問直解.水熱穴論》作“伏兔一各二行,行五者。”并注:“伏兔上,兩腿伏兔穴也。各二行行五,并伏兔之穴,在內(nèi)旁兩行,其一有血海、陰陵泉、地機、筑賓、交信五穴;其一有陰包、曲泉、膝關(guān)、中都、蟸溝五穴。左右凡四行,計二十穴,其穴在脛之氣街,腎脈從脛而上,故曰:‘此腎之街也。’”
3、《太素》卷第十一《氣穴》作“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腎之所沖也。”
4、“伏兔上各二行,行五”,然也!其一,本句乃遷入句SW60-Q0112“伏兔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之總結(jié)和解論;其二,本句含穴20,加尻上25,踝上之穴12,20+25+12=57,凡五十七穴,數(shù)正合也。
Q0407三陰之所交,結(jié)于腳也:
1、腳,姚春鵬注:“古指小腿。”
2、《素問直解.水熱穴論》作“三陰交之所結(jié)于腳也。”并注:“兩行并行,三陰交總結(jié)于下,上連于脛,下貫于腳,故曰:‘三陰交之所結(jié)于腳也’。”
3、《內(nèi)經(jīng)校釋》注:“即肝、脾、腎三陰之經(jīng)相交于足、脛的意思?!鹅`樞》經(jīng)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循經(jīng)后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nèi)前廉……腎足少陰之脈……出腘內(nèi)廉,上股內(nèi)后廉……肝足厥陰之脈……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nèi)廉,循股陰入毛中。’故云三陰之所交結(jié)于腳。”
Q0408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沖:
1、《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注:“腎脈從足而上,亦可從脛而下,故曰此腎脈之下行也。腎脈下行,故名曰太沖,《陰陽離合論》曰:‘太沖之地,名曰少陰’者此也。”
2、《素問懸解》卷四《水熱穴論》注:“大鐘、照海、復(fù)溜、交信、筑賓、陰谷之六穴,左右同,此十二穴者,腎脈之下行者也。名曰太沖(以與沖脈同行,是沖脈之源,故曰太沖,非厥陰之太沖也。)”
3、腎脈(足少陰經(jīng))之下行部份,名為太沖。太妙了!所有腎與沖脈關(guān)系之疑惑,云消霧散!此正所謂:知其要者,一言而畢;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Q0409皆臟之陰絡(luò):
1、 姚春鵬注本作“皆藏之陰絡(luò)。”并注:“隱藏于下部或較深部的絡(luò)脈之中。藏,隱蔽。陰絡(luò),部位偏下或較深的絡(luò)脈。”
2、 《素問懸解》卷四《水熱穴論》作“皆臟之陰絡(luò)。”并注:“凡此五十七穴者,皆臟脈之陰絡(luò)所通,水之所客也。”
3、 《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作“皆臟之陰絡(luò)。”并注:“承上文而言,凡此五十七穴者,尻上之穴為腎腧,伏兔之穴為腎街,踝上之穴為腎脈,是皆腎臟之陰絡(luò),而為水之所客也。”從之。
Q0901頭上五行,行五者:《內(nèi)經(jīng)注評》注:“頭上有五行,每行各五穴,共為二十五穴。其中,中行是督脈,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后頂五穴;旁二是足太陽之五處承光、通天、絡(luò)卻、玉枕五穴,左右各十穴;次旁二行是足少陽經(jīng)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各十穴,共為二十五穴。其作用是泄諸陽上逆之熱氣。”
Q0902大杼、膺俞、缺盆、背俞:
1、《素問懸解》卷四《水熱穴論》注:“大杼,足太陽經(jīng)穴,膺俞,手太陰經(jīng)穴(王冰注:名中府。),缺盆,足陽明經(jīng)穴,背俞,足太陽經(jīng)穴(王冰注:即風(fēng)門熱府俞),《孔穴圖經(jīng)》雖不名之,既曰風(fēng)門熱府,即治熱之背俞也(王冰《刺瘧》及《氣穴論》注,并以背俞為大柱,此云即風(fēng)門熱府,其說殊無定準)。”
2、《素問直解》卷之五《水熱穴論》注:“大杼,項后第一椎兩旁,大杼穴也;膺腧,膺中第一腧兩旁,輸腑穴也;缺盆,頷下兩旁橫骨陷中,缺盆穴也;背腧,背中第一腧兩旁,肺腧穴也。此八腧者,在膺背之上,刺之所以瀉胸中之熱也。”
3、“膺俞、背俞”,諸注存異,其義難斷,不譯待考。
Q0903氣街:
1、《太素》卷第十一《氣穴》、《素問懸解.水熱穴論》、《素問直解.水熱穴論》、《內(nèi)經(jīng)校釋》均作“氣街”。
2、高士宗注:“氣街,一名氣沖,小腹兩旁橫骨外,氣沖二穴也。”
3、“氣街”,當(dāng)作“氣沖”,即氣沖穴。此“街”實古“衝(沖)”形近之誤,不可混淆。
Q0904髃骨:
1、 姚春鵬注:“即肩髃穴。”
2、 髃,yu2,肩胛骨。髃骨,此指肩髃穴。
Q0904髓空:
1、《內(nèi)經(jīng)注評》注:“為橫骨。”
2、《內(nèi)經(jīng)校釋》注:“《太素》卷十一氣穴注:‘髓空在腰,一名腰俞。’張志聰注:‘髓空即橫骨空,所謂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屬足少陰經(jīng)。’按:腰俞只有一穴,與‘此八者’之?dāng)?shù)不合,故從張注。”
3、黃元御注:“髓空,督脈穴(即腰俞),左右各一……王冰注引《中誥孔穴圖經(jīng)》云:‘腰俞,一名髓空。’”
4、高士宗注:“《骨空論》云:‘髓空,在腦后三分,銳骨之下。’懸顱二穴。”
5、諸注與《骨空論》SW60—Q0113“髓空,在腦后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項后中復(fù)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風(fēng)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論述有異,髓空之穴莫明,不譯待考。
Q0906熱之左右:
1、 姚春鵬注:“熱邪所在部位的附近。”
2、 《太素》卷十一氣穴注:“皆熱病左右之輸也。”
3、 據(jù)《天元紀大論》SW66—W0104“左右者,陰陽之道也。”可知:往者為陽,來者為陰。左右,即熱氣往來之道。
公眾號:其人頌經(jīng)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