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故事演講稿
故事往往都蘊含哲理,那么關于故事的演講發(fā)言需要說些什么內容才精彩?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三分鐘故事演講稿,供你閱讀參考。
三分鐘故事演講稿篇1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好!
踏著清爽的秋風,吻著醉人的菊香,在這豐收的季節(jié),我從千里之外的遼東來到了素有天堂美譽之稱的杭州,跨進了夢寐以求的浙江商業(yè)學院的大門,開始了我的大學之夢的旅程。
當我踏進這所高等學府的大門時,看到老師們熱情的手臂,溫暖的笑容,聽到新同學們的歡歌笑語和親如弟兄姐妹般的問候,讓我周身的血液開始沸騰,心跳也開始加速。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里就是我人生的一個最最重要的轉折點,一個讓我圓夢的地方!讀大學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孜孜以求的夢想,這個夢從我的兒時就開始了。那時候雖然我還不懂得什么是理想、什么是奉獻、什么是責任,可我羨慕科學家、羨慕作家、羨慕宇航員、羨慕一切有作為的精英干將。渴望自己將來也能夠像他們一樣,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為偉大祖國的建設事業(yè)做出自己的貢獻。歷經十二年的中小學的讀書過程,讓我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想成功,一要有聰睿的頭腦,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二要有淵博的知識,豐富的學識。三是要有健康的體魄,寬曠的胸懷。最后就是要有上天賜予的機遇。而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這個準備就是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內容,那么大學就是我們做這個準備的最好地方。只有做好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準備工作,我們才能在機遇到來之時,從容不迫地伸出我們的雙手去迎接他、面對他,而被他所接納、所包容。我們也就能在自己勝任的舞臺上,演好自己的角色。以不負家鄉(xiāng)父老的殷殷期望,老師的辛苦栽培。
愚者錯失機會,智者善抓住機會,成功者創(chuàng)造機會,機會只是給準備好的人。機遇真是“神奇”,它能給“山窮水盡疑無路”的人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它能讓商人散盡千金“還復重來”……。“機遇”說起來很神奇,其實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而智者能發(fā)現它、利用它走向成功。愚人往往錯過它卻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其原因就在于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有準備的頭腦才能辨識和把握機遇。
中國有句古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常羨慕別人的機遇好,羨慕命運對別人的青睞、羨慕別人的成功。卻沒有看到譽耀和鮮花背后所付出的千辛和萬苦,甚至要付出眼淚和鮮血。如:航天英雄楊利偉為什么能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中國航天員的選拔要經過“過五關斬六將”的層層考驗和選拔,楊利偉之所以能夠順利地過了一關又一關,最終贏得了飛天夢想的機會,這與他從小對自己嚴格求,天生是個不甘落后的人有著直接的關系。每次的訓練他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以自己嚴肅認真的精神和熟練的技術贏得了教員的稱贊,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楊利偉優(yōu)秀的訓練成績和綜合素質,才被光榮地選為“神舟”五號航天飛行員。所以我們想要成功,想抓住機遇,就得從現在開始,像楊利偉那樣腳踏實地的在大學中好好學習,認真專研科學技術理論,努力實踐,增長才干,做好準備。當機遇輕輕地叩響門扉時,我們就會沉著地應和一聲,踩著它的節(jié)拍,踏上自己的舞臺。千萬不要眼睜睜地看著它,在悠忽之間,從你身邊姍姍飄過,而你卻無能為力。
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有人把科學家重大發(fā)現、發(fā)明的原因歸結為偶然的機遇,這實在是一個謬誤。法國著名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指出:“在觀察的領域里,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試想,如果費萊明不是一個細菌學專家,或者對葡萄菌沒有經歷數年的研究,或者粗心大意,把發(fā)了霉的培養(yǎng)液隨手倒掉了,那他還能成為青霉素的發(fā)現者嗎?試想,愛迪生如果不是通過無數次試驗,證明上千種材料不能作燈絲,并一直傾心于此項研究,又怎能發(fā)現適合做燈絲的鎢呢?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再如:姜子牙磐溪垂釣數十載才迎來文王的青睞,輔佐周武王攻下殷商的都城鎬京,滅了荒淫無道、沉溺酒色的紂王,建立了周氏王朝;諸葛亮高臥隆中數十載,方換來劉玄德“三顧茅廬”隆中對,進而輔佐劉備三分天下。試想,姜太公成就的取得難道僅僅是因為與文王的偶然相遇嗎?孔明三分天下的成功難道只是因為劉備偶然聽到傳聞而三顧茅廬嗎?非也,其實他們在機遇到來之前早已胸中韜略萬千,他們的頭腦早已做好把握機遇的準備。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坐著等機遇,躺著喊機遇,睡著夢機遇,做“守株待兔”的人。殊不知如果這樣,機遇就會像滿天星斗,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機遇真的來到身邊。他也發(fā)現不了,更不用說去捕捉和利用了。
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能否抓住機遇、利用機遇,關鍵在于人們知識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準備,在于勤奮努力。朋友,你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你的頭腦,去抓住機遇、利用機遇,獲得成功吧!
今天我們踏進了大學的門檻,這里就是給我們做好準備的地方。我想我一定要克服中學時的懶惰,克服自己的任性,克服不愛惜時間的毛病。有句古詩寫得好: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我們要細細體會這震耳發(fā)聵的《明日歌》,認真理解它的深刻含義,牢牢把握住今天,珍惜當下的大學學習機會,把老師教授的學識和智慧的口袋統(tǒng)統(tǒng)掏空,裝進我們的腦袋,成為我們牢牢抓住機遇的巨手,成為我們學以致用的利器。
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們把握和深入體會。開朗卻不失內涵,野性卻不失優(yōu)雅,自信卻不自負,張揚卻不狂妄,是我追求的性格。簡單沖動、意志不堅定、思想不成熟,是我要克服的弱點。“人生豪邁,年輕沒有失敗”是我對青春的誓言。青春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是我們膽大妄為的資本,是我們異想天開的來源。要想充分挖掘青春的寶藏,那就要好好學習,充實自己。在工作中學習,在教室里學習,在失敗中學習,在別人身上學習。
既然我們選擇了這所大學,就應該腳踏實地、認真地學習。有人在網絡中麻醉自己,逃避現實,填補內心的空虛,但離開網吧,空虛依舊,現狀并沒有改變。真正能解救你的人只有你自己,藥方是學會接受,沒有辦法改變世界,那就改變自己吧。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學校的資源,不要讓它掠奪你大把的青春,留給你一個大大的遺憾。要知道,大學給你的價值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
三分鐘故事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暢談理想。 理想是一個既普通又神奇的詞,我們經常能看到它、聽到它。隊歌里有“為著理想勇敢前進……”的歌詞,鄧小平爺爺也給我們提出了“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的要求。校園的花壇中、大道旁,一塊塊做工精致的標牌上也鐫刻著一句句催人奮進的理想警句……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找尋理想的文化氛圍。
翻開同學們的作文本,更是可以找到許多這樣的句子:我要做一名醫(yī)生,我會勇敢地站在抗擊非典的第一線;我要做一個科學家,發(fā)明各種各樣的機器,減輕人們的勞動;我要做一名關心熱愛學生的好老師,為祖國的后代默默奉獻;我要做一位網上推銷員,把我國先進的產品推向世界……
是呀,有了理想,就有了奮斗的目標,人生才會更有意義。這些遠大的理想讓老師高興,也讓同學們有了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目標。有了它,你會發(fā)現,生活中有許多事情變得有意義起來,而另外一些事情則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時,你就會集中自己的力量,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而不會再讓自己毫無目標的懶散下去了。
當然,理想也絕不是轉眼之間便可以實現的。只有從基本的地方做起,循序漸進地朝著目標行進,才會慢慢地接近它、達到它。種子不經過在泥土中的掙扎,奮斗,它將永遠只是一粒種子,而不可能發(fā)芽、成長為一棵大樹。通往理想之巔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也許會遇到很多挫折,歷經不少磨難。
(故事:我國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爺爺1928年在一次實驗中感染腦炎病毒,最后造成雙手癱瘓……可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成為全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和詩人。他為人們留下了大量科普文獻,使我們從中領略到科學家的崇高風范。)(略)
相信大家在聽了高士其爺爺曲折的人生經歷后,都會有很多的感慨。是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對理想的追求。理想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理想就在我們的眼前,理想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伸出智慧的雙手,你就有希望把它緊緊地抓在自己的手中。要想達到目標,總得從小處開始。如果只有大目標,有時未免覺得太遙遠,太抽象。所以我們不妨在大目標確立之后,給自己訂些小目標。比如,你的理想是當外交家,那么外語是必須學好的,因此每天堅持學習外語就是你的小目標。小目標確立之后,你會覺得一定要早睡早起,以免把時間浪費在床上。利用這段時間,你可以鍛煉身體、記憶單詞。于是,早起便有了意義,因為你有了目標,知道該忙些什么。
古語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就如爬山,首先要做的,只能是認真而有耐性地去攀登。在你付出相當的辛勞,到達頂峰之后,回首來路,就會發(fā)現,原來自己已經克服了許多困難,走過了不少險路。這樣,一次次的小成功,慢慢才會累積成大的、更接近理想目標的成功。
同學們,理想是絢麗的花朵,需要你用心去呵護,在經歷春的細雨,夏的驕陽,秋的霜打,冬的冰雪的重得考驗后,理想之花才會綻放得更美麗。青青的草坪中,柔柔的陽光下,一頭健壯的銅牛躍入我們的眼眸,它傲視著東南方,仿佛在告訴人們有理想才會有動力。無論是學習、工作、生活,你們都要向著自己的理想邁進,正如巴金爺爺所希望的:“說真話,干實事,像牛一樣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向前,一定要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
三分鐘故事演講稿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按照慣例,這次輪到我來做“課前三分鐘勵志演講”,下面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小鳥說:我從天空中飛過,但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泰戈爾說,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同樣的狀況,卻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相信后者的態(tài)度更能贏得大家的認可。其實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會向你露出笑臉,你對它哭,那么你最終只會收獲沮喪的心情。
或許有人會抱怨說,上天是如此的不公平,努力奮斗多年的我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經理助手。寒窗苦讀十二年書的我,最終還是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然而,這些抱怨無法改變現實,只能加重自己的煩惱,何不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呢?
相反的,正如我們熟知的林肯先生,在遭受24歲經商失敗,26歲愛人死去,27歲精神崩潰,中年時代多次競選參議員和副總統(tǒng),卻均以失敗告終,可面對如此多的打擊與磨難,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應對這些不如意,最終他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正是這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林肯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
相信,假若沒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摔殘肢體的桑蘭,高位截肢的張海迪,生命中沒有光明與黑暗的海倫—凱勒,他們同樣不會有燦爛的人生,也就不會贏得世人的尊重與贊美。
親愛的朋友們,雖然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但相信只要我們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生活一直是快樂的。所以,即使有一千個理由哭泣,也要為自己找出一萬個理由微笑,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更多的陽光和快樂。
猜你還感興趣的:
4.三分鐘演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