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演講詞(2)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演講詞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護士演講詞篇【3】
尊敬的領導、朋友們:
下午好!
護士,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職業(yè)。聽到護士這個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白衣天使。誠如護理界的鼻祖南丁格爾所說:“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若要配得上、配得起這個稱號,那我們就要做一番努力,時刻為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而準備著。
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需要具備相當多的技能、素質、條件。
護士做的工作中,最常見的是各種事務性操作,那就要求我們首先必須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比如配藥、靜脈輸液、導尿等。要做到“熟練”,就必須苦練基本功,對每一項操作進行N+1次的重復,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這樣做,一方面能提高護士工作技能,獲得患者認可和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另一方面,也能減少因護士操作水平低下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比如:穿刺失敗帶來的二次穿刺疼痛和心理壓力、導尿時污染導致相關感染和額外醫(yī)療費用等。
護理作為一門專業(yè),一門一級學科,必定有與之相匹配的理論知識。我們作為從事護理行業(yè)的“專業(yè)人員”,必須要體現出我們的“專”,我們的與眾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護理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夯實基礎,扎好基本功,在遇到實際的臨床問題時,不慌亂,用相應的知識儲備去應對它。比如:一位休克患者,為其床頭抬高15-20cm,床尾抬高20-30cm,這樣做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狀況,增加下肢靜脈血回心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休克癥狀。明白休克的病理基礎是機體有效循環(huán)血量銳減,使得組織臟器供血不足,導致嚴重缺血缺氧、代謝障礙。因為我們對這個病理知識有足夠的了解,所以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如補充血容量、吸氧等。這些都歸功于我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
護理工作的性質需要護士每天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大家常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工作”??上攵?,我們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么,要做好這項工作,就要求我們具備一定的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良好服務態(tài)度和較強的溝通能力。所謂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誰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也許前一秒還平靜的夜班,下一秒就被因地震,車禍等意外送來的病人打破。護士此時就需要迅速轉變狀態(tài),開啟急救模式,緊張而不慌亂的處理病人。你可能會遇到各種病例,多發(fā)傷,復合傷,但不要驚訝,不要害怕,更不要八卦,迅速聯(lián)系醫(yī)生,給患者建液路,吸氧,測生命體征等,爭分奪秒的與死神賽跑,盡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如果病人搶救無效死亡,家屬接受不了這個事實。護士也要心平氣和,耐心的解釋。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謙和的服務態(tài)度,溫柔的語調,適宜的表情,不僅能夠拉近雙方的距離,去除陌生感、減少對抗性,而且有利于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從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士運用一定的溝通技巧,使患方能夠理解病人是因為病情突然且嚴重,醫(yī)護的緊急處理得當,盡了最大的努力,但仍無法改變結局而死亡的。而護士也應該理解患方是因為親人突然離世,情緒比較激動,心情異常悲傷而有一些非常態(tài)行為。
護士工作的完成依賴于團隊合作,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她們經常要與其他醫(yī)務工作人員合作,如醫(yī)師、營養(yǎng)師、藥師、技師、后勤人員等。這就需要護士以全局為重,患者為中心,團結友愛同事,避免以個人為中心,必要時舍棄自己的得失,以集體為重,協(xié)調好與其他工作人員的關系,共同促進團隊和諧。
護理行業(yè)在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護士也要與時俱進,要樹立終身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意識。否則,有可能以陳舊的知識指導實踐。比如:之前CPR步驟為“ABC”現在改為“CAB”,成人胸骨按壓深度由原來的4-5cm,變?yōu)楝F在的>5cm。另外要養(yǎng)成閱讀文獻的習慣,學習新方法、新知識,但要具有批判性。這樣才能對研究方法有更準確的理解,獲得的知識也更可靠,才能提高科研水平。
護士作為一種職業(yè),需要我們投入一百二十分的熱情去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要如克魯普斯卡婭所言:“一個人一旦愛上他所從事的事業(yè),他就能從事業(yè)的奮斗和成功中獲得最大的快樂和滿足。”融入工作激情,保持積極樂觀心態(tài),把工作做好,做出成績,做出價值。同時要本著要立世,先做人的原則,遵守職業(yè)道德,嚴格踐行慎獨要求。不求達于天下,但能獨善其身。
如果做到上述這些,我相信你距離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不遠了!
猜你還感興趣的: